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含氧血心脏停搏液持续灌注后血清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含氧血心脏停搏液持续灌注后血清钾的变化 ,对造成高钾血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 方法 根据灌注不同的心脏停搏液 ,将 6 8例心瓣膜直视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组 :用冷晶体心脏停搏液 (St.Thomas液 )灌注 ;组 :用含氧血心脏停搏液灌注。对两组血清钾水平进行了连续监测及比较分析。 结果 含氧血心脏停搏液持续灌注者术后能使血清钾维持在较好的水平 ,但有可能造成术中高钾血症。 结论 使用含氧血心脏停搏液持续灌注技术适当 ,可避免高钾血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周围型实性小结节肺癌[直径(T)≤2 cm]术后复发转移危险因素和不同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从本中心前瞻性建设的中国西部肺癌数据库(Western China Lung Cancer Database,WCLCD)及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中搜集2005~2016年行手术治疗的Ⅰ期周围型实性小结节肺癌(T≤2 cm)病例数据。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复发转移危险因素。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比较肺段切除和肺叶切除的切除效果,并比较WCLCD和SEER数据库病例的生存差异。共纳入4 800例(WCLCD∶SEER=354∶4 446)周围型实性小结节肺癌(T≤2 cm N0M0)。对于T≤1 cm的实性小结节肺癌,按1∶4倾向性评分匹配到肺段组103例、肺叶组350例;对于1 cm1~2 cm的实性小结节肺癌,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5年总生存率相当。相比SEER数据库,WCLCD数据库周围型实性小结节肺癌病例远期生存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单中心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结果,探讨其安全性及实施要点.方法 2006年5月至2012年9月,我科使用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方法完成肺癌、肺良性病变及肺转移瘤的手术治疗1040例.其中男性565例(54.3%),女性475例(45.7%),平均年龄(56.3±13.2)岁.1040例中包括原发肺癌800例,肺良性病变205例,肺转移瘤34例,淋巴瘤1例.观察其临床结果,并总结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技术要点.结果 全组围术期死亡7例(0.67%),中转开胸18例,中转开胸率1.73%.134例(12.88%)患者围术期发生并发症139例次.全组平均手术时间(169±64) min;术中出血5~935 mL,平均(93±113) mL;病变最大直径1.2~12 cm,平均(3.3士1.9)cm;肺癌患者清扫淋巴结数5~52枚,平均(15.8±7.7)枚;术后引流时间1~16 d,平均(3.8±2.6)d;术后住院4~19 d,平均(7.0±2.8)d.结论 大样本量病例显示,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研究含氧血心脏停搏液连续灌注与冷晶体心脏停搏液间断灌注后心肌线粒体量化计分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患者分为三组 (每组 8例 )。主动脉阻塞前及再灌注后 2 0~ 30分钟各取 1m m3心室壁肌肉置入 4℃ 2 %戊二醛液中固定。在电镜下选择 5个视野 ,每个视野随机观察 2 0个线粒体。依受损程度分为 0~ 4级 ,将 10 0个线粒体按级得分总和除以 10 0即为该组得分数。结果 :再灌注 2 0~ 30分钟后冷晶组计分为 (2 .6 92± 0 .46 2 ) (P<0 .0 5 ) ;浅低温血组计分为 (1.0 6 7±0 .377) ;常温血组计分为 (1.16 5± 0 .30 2 )。结论 :电镜下线粒体超微结构及量化计分证明了含氧血组心肌保护明显优于冷晶组。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 迄今,同时侵犯隆凸和心脏大血管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仍被视为外科手术治疗的禁忌证。本研究的目的是总结我院施行隆凸合并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治疗84例侵犯隆凸和心脏大血管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经验。方法 1988年3月~2004年12月,对84例同时侵犯隆凸和心脏大血管的局部晚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施行隆凸合并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本组隆凸、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式包括:(1)隆凸切除重建合并右肺动脉袖状切除重建袖式右肺上叶切除术(气管-左主支气管-右中间支气管重建)9例;(2)袖式右全肺切除合并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重建加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术3例;(3)隆凸切除合并左肺动脉袖状切除重建袖式左上叶切除加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术3例;(4)隆凸切除合并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和右肺动脉袖状切除重建袖式右上叶切除术(左主支气管-气管端端吻合,右中间支气管-气管端侧吻合)10例;(5)隆凸切除合并左肺动脉袖状切除成形左上叶切除术9例;(6)隆凸切除合并左肺动脉袖状切除成形左上叶切除+主动脉弓鞘膜切除6例;(7)隆凸切除合并右肺动脉袖状切除成形右中上叶切除术3例;(8)隆凸切除合并左肺动脉袖状切除成形左上叶切除、主动脉弓鞘膜切除+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术8例;(9)隆凸切除合并右肺动脉袖状切除成形右上叶切除加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术4例;(10)袖式左全肺切除(气管-右主支气管端端吻合)合并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术3例;(11)隆凸切除合并右肺动脉袖状切除成形右中上叶切除加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重建术23例;(12)袖式右全肺切除(左主支气管-气管端端吻合)合并部分左心房切除术1例;(13)隆凸切除合并右肺动脉袖状切除成形右中上叶切除加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术1例;(14)隆凸切除合并右肺动脉袖状成形右中上叶切除加右肺下静脉袖状切除和右肺下静脉-左心房端侧吻合术1例。结果 本组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为2.38%。发生手术并发症32例次,发生率为38.10%。术后1、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1.34%、59.47%、31.73%和24.06%。结论 (1)施行隆凸合并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2)隆凸切除合并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能明显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寻求临床上更为安全实用的心肌保护方法,对冷晶体心脏停搏液间断灌注 和浅低温氧合血,常温氧合血心脏停搏液持续灌注两种方法保护心肌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方法:应用冷昌体心脏停搏液间断灌注(CCC组)浅低温事务 氧合血心脏停搏液持续灌注心肌保护方法,观察了心脏瓣膜直视手术48例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起搏器的使用情况,测定了主要心肌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同功酶(LD  相似文献   
7.
8.
张清峰  寇瑛琍 《华西医学》2014,(11):2032-2035
目的探讨食管良性疾病发生的原因,讨论其预防、诊断以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并分析1994年3月-2011年7月收治的162例食管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此类疾病的发生诱因、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62例收治的良性食管病变患者,85例有明确发病诱因,经钡餐X线片、CT、胃镜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均及时外科手术治疗;155例痊愈出院,7例因并发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等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多数食管良性病变的发生有明确的外部诱因,因此相当一大部分可以预防、避免发生。一旦发生应尽早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如保守治疗无效,根据情况应积极手术,以免引起病情进一步恶化,多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在预防开胸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遂宁市中心医院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行开胸手术后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23、女17例,年龄42~73(60.1±10.5)岁;对照组35例,其中男15、女20例,年龄43~76(60.9±10.9)岁。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手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治疗组氧合指数、C反应蛋白、体温、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主观舒适度更高、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例数更少、抗生素使用强度更小,住院时间更短,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是预防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与胸骨正中切口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早期疗效,以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98年7月至2007年5月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19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VATS组(2002年4月至2007年5月,83例)和正中切口开胸组(1998年7月至2007年5月,112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危象持续时间(肌无力危象时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采用x2检验分析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率. 结果 VATS组患者手术后胸腔引流量较正中切口开胸组增加(164.65±38.19ml vs.98.26±26.84ml,P=0.023),手术中出血量较正中切口开胸组减少(53.24±11.69ml vs.97.37±24.61ml,P=0.036);VATS组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率为4.82%(4/83),正中切口开胸组为13.39%(15/11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OR=3.054).VATS组术后发生危象所需机械通气时间较正中切口开胸组明显缩短(75.33±39.31h vs.189.20±89.74h,P=0.012). 结论 VATS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安全性好,术中出血少,手术创伤小,能减少术后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缩短术后肌无力危象所需的机械通气时间,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