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土木香内酯(alantolactone,ALT)对人骨肉瘤143B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4、6、8、10 μmol/L)的ALT处理人骨肉瘤143B细胞后,用结晶紫染色法和MTT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用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 小室法、Hoechst33258 染色法分别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凋亡水平,用qPCR及Western blotting(WB)分别检测细胞中E-cadherin 和N-cadherin、caspase-3、cleaved-caspase-3(c-caspase-3)、PARP和cleaved-PARP(c-PARP)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T细胞淋巴因子或淋巴增强因子(T cell lymphocyte factor/lymphoid enhancer factor,TCF/LEF)转录活性,qPCR及WB检测β-catenin 及MMP-7、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LT能够抑制骨肉瘤143B 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同时促进细胞凋亡(P<0.05 或P<0.01)。经8、10 μmol/L ALT处理后,143B细胞中PARP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上调,c-caspase-3 和c-PARP 蛋白水平表达增加(均P<0.05);E-cadherin mRNA 和蛋白水平表达上调、N-cadherin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同时TCF/LEF 转录活性明显下降(P<0.05 或P<0.01),β-catenin、MMP-7 和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 或P<0.01)。结论:ALT通过抑制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活性从而抑制人骨肉瘤143B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获取原核表达的肺炎链球菌PspA重组蛋白并研究其作为疫苗的价值. 方法:分离培养肺炎链球菌TIGR4,获取其染色体DNA,采用基因体外重组法将编码PspA抗原表位在内的部分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内,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将获得的重组蛋白用Western Blot鉴定,镍柱纯化并透析除盐. 用重组蛋白免疫动物,观察PspA抗体对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 结果:DNA序列与GenBank中的数据相符,所表达纯化的蛋白经Western Blot证实为PspA,其抗体在肺炎链球菌感染中对小鼠有保护作用. 结论:重组PspA刺激产生的抗体能够有效抵抗肺炎链球菌TIGR4侵袭性感染,该重组蛋白可作为肺炎链球菌多肽联合疫苗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身淬灭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临床分离的淋病奈瑟菌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建立的淋病奈瑟菌自身淬灭FQ-PCR方法为基础,对59例疑为淋病奈瑟菌感染患者的标本进行检测,并与分离培养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自身淬灭FQ-PCR标准品浓度为10^2~10^7拷贝/μ时,方法能够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为:Y=-0.273X+10.781,相关系数为0.9895。自身淬灭FQ-PCR阳性检出率为64.41%,高于培养法52.54%(χ^2=5.14,P〈0.05);两者特异性均为100%。结论 自身淬灭FQ-PCR用于临床分离的淋病奈瑟菌DNA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均高,对淋病的诊断有较高价值,实现了PCR扩增、荧光探针杂交及检测一体化,简便省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与Wnt/β-catenin信号的关系。方法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小檗碱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分析及West-ern blot研究小檗碱诱导HCT116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β-catenin mRNA表达,确定小檗碱对其表达的影响;采用外源性过表达β-cate-nin研究小檗碱抑制HCT116细胞增殖与β-catenin的关系。结果小檗碱处理组细胞较对照组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并诱导HCT116细胞凋亡。小檗碱处理组全细胞、胞质及核内β-catenin蛋白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外源性过表达β-catenin能减弱小檗碱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小檗碱处理组β-catenin mRNA表达明显受到抑制。结论小檗碱能抑制HCT116细胞增殖并抑制Wnt/β-catenin信号转导,其机制可能与下调β-catenin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自身猝灭荧光探针定量PCR技术检测HCV方法.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pMD18-T-HCV5'NCR作为标准品,并通过Sigma在线软件设计自身猝灭探针,优化定量PCR体系,并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 建立了自身猝灭荧光探针的定量PCR方法,线性为101~1010copies/μl;灵敏度达50 copies/μl;批内CV为6.1%,批间CV为6.5%,日间CV为6.8%;特异性为100%,与其他肝炎病毒无交叉反应.与紫外定量方法比较,结果差异无显著性,且高度相关.结论 以自身猝灭荧光探针建立的HCV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为新型试剂盒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以此理论为指导,在《临床检验基础》课程中构建基于课堂教学、网络平台和创新实验的三维立体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实践表明,这种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S100A4对人乳腺上皮细胞HBL-100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以及对这两种细胞中的Wnt/β-catenin及Wnt/JNK信号途径的影响.方法 用表达S100A4的重组腺病毒(AdS100A4)感染细胞,采用MTT、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和Hoechst染色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活性的变化;同时通过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100A4对两种细胞中Wnt/β-catenin及Wnt/JNK信号途径的影响.结果 (1)HBL-100和MCF-7细胞在第4天的增殖分别增加53.3%和59.1% (P <0.05);24 h的划痕愈合率分别增加73.6%和64.8%(P<0.05);S100A4对HBL-100的穿膜细胞数无明显影响(P>0.05),但使MCF-7的穿膜细胞数增加1倍(P<0.05);HBL-100和MCF-7细胞在48 h的凋亡率分别减少约30%和36%(P<0.05);(2)感染AdS100A4后的HBL-100和MCF-7细胞中β-catenin较GFP组分别增加49%和55%(P<0.05);尽管两种细胞中t-GSK3β无显著改变,但是其p-GSK3β却较GFP组分别增加73%和55%(P<0.05),c-Myc的表达量分别增加38%和30% (P <0.05);(3) S100A4对HBL-100中的t-JNK、p-JNK和c-Fos的mRNA以及MCF-7细胞的t-JNK的水平均无影响,但是,却致MCF-7中的p-JNK增加39%(P<0.05),c-Fos的mRNA增加32.3% (P <0.05).结论 S100A4可促进HBL-100和MCF-7细胞的增殖、迁移,并抑制这两种细胞的凋亡;增强MCF-7细胞的侵袭能力.S100A4可增强HBL-100和MCF-7细胞中的Wnt/β-catenin信号途径活性以及MCF-7细胞中的Wnt/JNK信号途径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人S100A9(hS100A9)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人S100A9蛋白的分子生物学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从pHAHA-hS100A9中PCR扩增hS100A9片段,亚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TOX,获得重组穿梭质粒pAdTrack-TOX-hS100A9。酶切、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经PmeⅠ酶切电转入AdEasier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pAdhS100A9,该质粒经PacⅠ酶切后由脂质体转染至HEK293细胞中包装扩增重组腺病毒并进行滴度测定,最后通过PCR及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腺病毒。结果正确扩增出hS100A9基因;重组穿梭质粒pAdTrack-TOX-hS100A9均及重组腺病毒质粒pAdhS100A9构建成功,并在HEK293细胞中成功包装且扩增后滴度为1 010 I U/mL;重组腺病毒AdhS100A9在HEK293细胞中成功转录和表达。结论用pAdEasy系统成功构建hS100A9重组腺病毒载体,为探讨其生物学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槲皮素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进勇  李林  尹一兵 《重庆医学》2005,34(4):551-552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试验、流式细胞仪检测槲皮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槲皮素对凋亡相关蛋白Bcl-2、p53表达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槲皮素对体外培养的A549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30μg/ml槲皮素作用A549细胞48h后能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且在细胞周期G1峰的左侧出现了凋亡峰;电镜观察发现有凋亡的特征性改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槲皮素使Bcl-2表达下调,而上调p53蛋白的表达.结论槲皮素能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阻止细胞由G0/G1期向S期和G2/M期移行并诱发细胞凋亡,其诱发A549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上调促凋亡蛋白p53表达和下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9)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RT-PCR法检测MDA-MB-231细胞系中BMP9的表达;扩增高滴度的BMP9表达腺病毒,感染MDA-MB-231细胞,制备高表达BMP9的重组MDA-MB-231/BMP9细胞,以此作为实验组;同时以含GFP的窄载腺病毒感染该细胞为MDA-MB-231/GFP,联合空白MDA-MB-231共同作为对照组;通过平板集落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重组MDA-MB-231/BMP9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细胞相比,实验组细胞中BMP9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实验组细胞集落形成率由对照的90.6%±2.5%与85.6%±3.5%显著下降至57.3%±4.5%(P<0.05);实验组划痕愈合率由对照的95.4%±3.1%与92.5%±2.4%下降至74.0%±3.6%(P<0.05);实验组穿膜细胞数由对照的(255.3±16.1)个与(267.3±14.9)个下降至(150.3±14.6)个(P<0.05).结论 BMP9可以在体外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侵袭与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