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61篇
  免费   483篇
  国内免费   148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260篇
妇产科学   75篇
基础医学   189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2000篇
内科学   987篇
皮肤病学   117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2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669篇
综合类   3238篇
预防医学   1531篇
眼科学   196篇
药学   1464篇
  14篇
中国医学   816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93篇
  2019年   347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616篇
  2013年   569篇
  2012年   699篇
  2011年   650篇
  2010年   621篇
  2009年   565篇
  2008年   686篇
  2007年   693篇
  2006年   605篇
  2005年   629篇
  2004年   452篇
  2003年   453篇
  2002年   342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225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6例,男1例,女5例;年龄8~41(24.8±11.8)岁。动脉导管未闭(PDA)4例,PDA合并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1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三尖瓣反流1例。3例行PDA结扎+肺动脉内赘生物清除术,1例行PDA结扎+肺动脉瓣赘生物切除术,1例行PDA结扎+肺动脉瓣赘生物切除术+主动脉瓣置换术(AVR,置换19 mm CarboMetics环上机械主动脉瓣),1例肺动脉瓣膜破坏严重,行VSD修补+右心室流出道赘生物清除+右心室流出道拓宽+三尖瓣成形术+肺动脉生物瓣置换术(置换27 mm HancockⅡ型生物瓣)。结果 6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围术期死亡和心内膜炎复发。所有患者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未见赘生物、残余漏、瓣周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3年中,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均无明显不适。术后心功能恢复至Ⅰ级5例,Ⅱ级1例。结论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正确把握手术时机,积极行外科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2.
摘要:目的探索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以提高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0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4例、女40例,平均年龄40.8岁,血培养阳性47例(45.2%)。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90例(86.5%)心脏瓣膜或流出道有赘生物,赘生物位于主动脉瓣36例,二尖瓣32例,三尖瓣11例,右心室流出道3例,多个瓣膜6例。据血培养结果行药物或外科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结果全组33例行内科药物治疗,病死率为33.3%(11/33);72例行外科手术清除赘生物及进行心脏基础病变治疗,病死率为4.1%(3/72)。死亡原因1例为低心排血量,1例感染,1例脑梗塞。赘生物培养均为阴性。体外循环时间(117.5±63.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2.7±44.8)min。总的中位住院时间30.9d,术后住院时间13(6~41)d。术后有3例感染再发,2例因为瓣周漏引起感染再发,1例行瓣膜成形术后感染再发。结论基础心脏病仍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病因。早期、有效、规律的抗生素治疗仍是治疗基础,及时的外科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分析参麦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3例,分为对照组(31例)和联合组(3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d后,联合组患者MAP、CI、SVRI、Sv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PCT、TNF-α、IL-6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1周后,联合组患者CK-MB、cTnI、MYO、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明显,可降低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4.
患者女 ,76岁。因反复低热、寒战伴胸闷憋气半年 ,加重两周入院。患者两年前因病窦综合征曾安装永久性右室心脏起搏器。查体 :体温 38.5℃ ,血压 2 1/16 k Pa,心率 94次 /分 ,律齐 ,心界向左扩大 ,剑下可闻及 /6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双肺未见异常 ,肝脾不大 ,双下肢轻度浮肿。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12 .0×10 9/L,血红蛋白 10 6 g/L,血小板 191× 10 9/L,血培养两次阳性 ,均为表皮葡萄球菌。心电图 :心房颤动 ,起搏电信号消失。冠状动脉造影 :右冠状动脉近端粥样斑块形成。超声心动图检查 :右房右室明显扩大 ,左房轻度扩大 ,左室大小正常。…  相似文献   
65.
感染性脊柱炎MRI信号特征及其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着重研究感染性脊柱炎的椎体病灶MRI信号特点及其对SSN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IS43个椎体的MRI信号表现,以19例65个椎体转移瘤作对照。结果:本组IS的椎体MRI信号改变主要有五种类型:(1)患椎无明显形态学异常,较均匀片状T1WI低、T2WI稍高/高信号;(2)病灶呈三层信号结构;(3)灶周均匀片状T1WI、T2WI低信号或T1WI高、T2WI中等信号;(4)灶周均匀片状T1WI低、T2WI高信号;(5)患椎单纯破坏灶,周围为正常骨髓信号。这些表现反映了在不同阶段的病理改变。其中,以表现(1)、(2)、(3)较具特征性。结论:IS椎体病灶的MRI信号表现具有一定规律性和特异性,对于早期、不典型椎骨病变的良、恶性判断,可能会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66.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 ,74岁 ,于2002年10月出现脐周阵发性隐痛 ,伴烧灼感 ,发热 ,入院。体检 :T38.5℃ ,脐周扪及约8×7cm大小的搏动性肿块 ,表面光滑 ,边界尚清 ,其搏动性和脉搏同步 ,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 ,两下肢动脉搏动正常 ,考虑腹主动脉瘤 ,行主动脉造影腹主动脉未见瘤样扩张 ,CT示 :动脉瘤局限性不规则扩张 ,缺乏瘤壁钙化表现。彩色多普勒B超示腹主动脉下段见一瘤样扩张 ,腔内见不均质的中低回声 ,提示血栓形成。采用腹部正中切口 ,切开动脉瘤颈部前方至腹主动脉分叉处的后腹膜 ,仔细解剖肾静脉 ,显露下方的动脉瘤颈。腹主动脉瘤和下…  相似文献   
67.
感染性休克抢救20例临床分析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515031)苏玉发,林群感染性休克为内、外、儿科等急重症,其死亡率高,有报道为34.2%[1]。我院1992~1994年共收治20例感染性休克,现将抢救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年龄6...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手术治疗经验,探讨手术时机。方法17例病人中,在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15例,二尖辩成形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 自体心包三尖辩重建1例。结果15例治愈,2例死亡,死因均为严重的主动脉人工辩周漏。随访14例,随访时间为0.5~10年,1例术后第5年再发感染死亡。结论手术治疗的目标是清除病灶和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感染基本控制后手术,有利于人工辩的固定;急性主动脉辩感染合并周围脓肿的病人,易发生辩周漏。  相似文献   
70.
王欣然  耿笑微  岳鹏  韩斌如 《护理研究》2008,22(8):2085-2086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的认知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护理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105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的知晓率仅有53.33%;对其相关知识4个维度掌握程度均不足60%,86.67%的护士对“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指南”掌握在中等水平;护士对“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的掌握程度与工作年限、ICU工作年限、年龄、职称呈正相关,且外科ICU护士较内科ICU护士相关知识掌握更好。[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通过加强培训提高护士对“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鼓励护士主动参与对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