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60篇
  免费   483篇
  国内免费   148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260篇
妇产科学   75篇
基础医学   188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2000篇
内科学   987篇
皮肤病学   117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2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669篇
综合类   3238篇
预防医学   1531篇
眼科学   196篇
药学   1464篇
  14篇
中国医学   816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93篇
  2019年   347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616篇
  2013年   569篇
  2012年   699篇
  2011年   650篇
  2010年   621篇
  2009年   565篇
  2008年   686篇
  2007年   693篇
  2006年   605篇
  2005年   629篇
  2004年   452篇
  2003年   453篇
  2002年   342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225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感染性颅内动脉瘤是一种罕见的感染性神经系统血管病变, 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细菌性栓塞为其常见病因。该文报道了1例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后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 结合病史及神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感染性颅内动脉瘤。该例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及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完全好转。  相似文献   
42.
【摘要】目的:探讨Hp感染性胃癌组织中TLR2、TLR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28例[取病灶组织128例(病灶组)和癌旁正常组织90例(癌旁组)]和胃黏膜增生患者(增生组,68例)。测定胃癌患者病灶组织中Hp感染情况,并按检查结果分为Hp阳性组(68例)和Hp阴性组(60例);并采用SP法检测两组患者病理组织中TLR2、TLR4的表达情况。并分析TLR2、TLR4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Hp感染性胃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预测Hp感染性胃癌患者的价值;采用Kaplan-Merier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胃癌组TLR2、TLR4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和增生组(P<0.05);Hp阳性组TLR2、TLR4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Hp阴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p感染水平与TLR2(r=0.697,P=0.00)和TLR4(r=0.684,P=0.00)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TNM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和伴淋巴结转移者其Hp阳性率TLR2和TLR4的阳性率明显更高(P<0.05);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LR2阳性、TLR4阳性均为影响G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拟合TLR2、TLR4预测GC患者预后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高达92.31%和91.67%;TLR2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期21个月,TLR2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期36个月;TLR4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期23个月,TLR2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期37个月(P<0.05)。结论:Hp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高风险因素,Hp感染性胃癌中TLR2、TLR4的表达上调,且TLR2和TLR4可作为Hp感染性胃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可靠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为早期预防和控制肝硬化患者感染性休克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527例肝硬化患者并发感染性休克86例的临床资料,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总结应对策略。结果 527例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86例,发生率为16.32%;其中未发生感染性休克的441例患者死亡10例,病死率为2.27%,发生感染性休克的86例患者死亡9例,病死率为10.47%;86例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感染38例占44.19%、腹腔及肠道感染27例占31.39%;送检标本分离出病原菌75株,革兰阴性杆菌41株占54.67%、革兰阳性球菌14株占18.67%、真菌20株占26.66%,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血清白蛋白、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住院时间。结论根据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征,并针对危险因素给予应对策略,对降低肝硬化患者感染性休克有重要的意义,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引起的感染性胃炎患者接受中西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患者100例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都使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是92%,对照组为7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感染性胃炎使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修复胃黏膜病变,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45.
<正>南苏丹某患者,男,37岁。2 d前被步枪击中腰部,简单包扎后空运至我维和部队二级医院治疗。查体:T 38.2℃,P145次/min,R 30次/min,BP 87/45 mm Hg(1 mm Hg=0.133 k Pa)。发育正常,急性病容,意识清楚,精神差。左腰季肋区见一直径约3 cm枪伤创口,少量血性渗出。全腹肌紧张,板状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肠鸣音消失。血常规:WBC 8.9×109/μl,NEUT 81.2%,HGB 187 g/L。彩超:肝、胆、脾未见异常,腹腔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一期短缩延长术治疗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0~2013年13年间,应用Ilizarov技术一期短缩延长术治疗下肢大段感染性骨缺损60例。男42例,女18例;治疗时年龄:最小6岁,最大52岁,平均34岁。股骨20例,胫骨40例,合并足下垂30例。骨缺损长度7~9 cm 16例,9~12 cm 18例,12 cm以上26例,最长缺损25 cm。治疗时仍有感染的42例,股骨15例,胫骨27例;感染静止18例。治疗过程:彻底切除感染病灶,从切除骨端清除髓腔内炎症肉芽组织,骨髓腔内及残存髓腔内放置川嶌式持续洗净管,生理盐水加敏感抗生素洗净,安装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一期尽可能加压短缩使两断端接合;如缺损范围过长或软组织臃肿,一期不能完成加压短缩对接,术后缓慢加压短缩,直到两断端对接。骨干骺端皮质骨截骨,截骨后2周开始延长,每日延长0.5~1 mm,分4~6次进行,直到两下肢等长。对接点部分骨缺损,股骨12例,胫骨26例,经再次补充植骨16例,碎骨术8例,骨断端愈合及延长段骨皮质化完成后,拆除外固定。[结果]炎症全部治愈。股骨20例全部对接点愈合,两下肢等长;13例膝关节僵硬,7例能部分屈伸,1例合并髋内翻。胫骨40例,38例两下肢等长,2例下肢短缩1 cm,自感满意。足下垂30例同时矫正27例,2例部分矫正,1例出院时尚未矫正。[结论]Ilizarov技术一期短缩延长术是治疗大段感染性骨缺损肯定有效的方法,值得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47.
Cortisomol糊剂是一种新型的根管充填材料,它具有较好的抗感染性,能明显缓解根管治疗术后的疼痛,我科从2007-02起应用Cortisomol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8.
张雪  潘家华  陈燕  王雪松  吕勇  朱宇飞  王亮 《安徽医学》2021,42(11):1326-1327
1 病例资料 患儿,男性,日龄5 d,因"纳差2 d、反应差1 d"于2020年10月8日收入我院.患儿系胎龄41 +4周,第2胎第2产,顺产出生,出生体质量3300克,出生时无窒息缺氧病史,羊水清、量正常,Apgar评分1分钟8分、5分钟10分.患儿出生后为母乳喂养,出生2天内有呕吐现象,约每天3次,初期吐出清水样物质及不消化奶液、无咖啡色样物及胆汁,后吐出黄绿色物质;入院前2天出现吃奶差,未再呕吐,皮肤黄染较前逐渐加重,外院皮测胆红素18.3 mg/dL,入院当天反应差,无青紫,无抽搐,无尖叫,大便仍为胎便,小便量可.母亲年龄29 岁,血型为O型RhD阳性;父亲血型不详;家族无特殊疾病史.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心血管外科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83例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围术期治疗、手术方法.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2例,病死率2.4%,家属放弃救治2例,余患者顺利出院.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心衰(16.9%)、Ⅲ度/高度房室传导阻滞(8.4%).随访3个月至5年,4例残余分流,其中2例自愈,6例人工瓣膜流速增快,无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复发,无患者需再次手术于预治疗.结论 早期发现及规范的抗感染治疗,多学科团队合作,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合理的手术方案,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0.
急性感染性膝状神经节炎系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使膝状神经节及面神经发生炎症所致,是神经内科相对少见病之一,病前1周左右出现耳内、耳后阵发性剧痛,伴耳鸣、眩晕,之后出现耳前、耳后皮肤簇集性水疱.现就我们临床诊断为急性感染性膝状神经节炎住院患者1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