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22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61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2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究体外保存时间和UW液温度对供体猪心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按照临床上现行的供体心脏标准获取流程获取18头中华小型猪的心脏,分别用21℃、4℃和-4℃的UW液在体外保存供体猪心;每一温度下,分别保存供体猪心3 h、6 h和9 h(每种保存条件下保存2个猪心)。然后对体外保存后的猪心进行组织取材,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估心肌组织内炎症细胞数量、水肿和坏死的心肌细胞数量。结果:HE染色显示,在21℃的UW液中保存3 h时,猪心心肌细胞即出现明显的细胞水肿。在-4℃的UW液中保存3 h时,猪心心肌细胞间的距离已经增大。在4℃的UW液中保存6 h时,猪心心肌细胞已经出现坏死,保存9 h时坏死更加明显。结论:体外保存时间延长可加重供体心脏的缺血性损伤。用21℃和-4℃的UW液静态保存心肌,均不利于心肌组织和细胞结构的维持。在4℃的UW液中静态保存3 h内,猪心不会出现明显的心肌细胞坏死,但保存超过6 h时心肌细胞会出现明显的缺血性损害。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尽量缩短供体心脏的体外转运时间,并使之一直保存于0℃以上的合适低温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中心10年内连续进行的439例心脏移植患者的生存情况,探讨心脏移植受体性别对心脏移植患者中期生存的影响。方法:提取本中心心脏移植数据库中2004-06至2014-06期间完成的439例患者手术前后及随访数据。将患者按性别分为女性受体组(n=76)与男性受体组(n=363)。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术前危险因素及术后1年内各时间段心内膜心肌活检(EMB)监测排异反应的病理评分,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两组患者的生存曲线,两组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与男性受体组比,女性受体组患者年龄较小(P=0.027),体重及体重指数较低(P均0.05),术前心肌病比例较高(P0.001),术前血肌酐水平较低(P0.001);术前体外膜肺氧合(ECMO)应用率、总胆红素水平、抗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率、人白细胞表面抗原(HLA)中A位点错配数目等,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42例女性受体(占55.3%)和193例男性受体(占53.2%)分别在术后1个月、1~≤3个月、3~≤6个月、6~≤12个月进行EMB,各时间段排异反应病理平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女性受体组和男性受体组术后各时间段的生存率分别为:1年,96.0%vs.94.2%;3年,92.2%vs.91.5%;5年,89.1%vs.88.5%;7年,86.0%vs.81.0%。Log-rank检验显示,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研究显示,在国人心脏移植受体以心肌病为主要病因、供体以男性为主的情况下,受体性别对于心脏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的发生以及中期生存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隐匿性肥厚梗阻型心肌病(latent 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LHOCM)的定义、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策略,总结运动激发试验在LHOCM术前的诊断价值,提高对此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3年9月我院心脏外科成人中心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14例LHOCM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有不同程度胸闷、气短及胸骨左缘粗糙收缩期杂音。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均提示心肌非对称性肥厚、静息下左室流出道压差(LVOTGP)平均(39.0±10.1)mmHg,运动激发试验后LVOTGP为55~124 mmHg。14例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在食管超声导引下经主动脉切口行改良Morrow手术,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各1例。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彩色多普勒均示二尖瓣微量或者少量反流。除外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其余患者术后平均LVOTGP为(12.75±5.9)mmHg,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心功能Ⅰ~Ⅱ级,无远期死亡、并发症或再次手术。结论 LHOCM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彩色多普勒检查患者LVOTGP正常,不需外科干预,但患者仍存在较多症状,在运动或者药物激发状态下达到左室流出道梗阻诊断标准并需要手术的一类患者。运动激发试验有助于LHOCM的诊断,改良Morrow手术对本病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早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旨在随访继发性三尖瓣反流采用不同策略分级治疗后的疗效,验证策略分级的可行性,并总结影响三尖瓣反流复发的因素。方法:选取左心瓣膜疾病合并继发性三尖瓣反流的患者217例。根据三尖瓣瓣环直径指数和瓣叶闭合高度,把三尖瓣反流情况分为Ⅰ、Ⅱ、Ⅲ、Ⅳ四级,结合术前反流程度、肺动脉压力等选择最终三尖瓣成形方法。随访术后1周、术后近期(3~12个月)及术后中期(13~96个月)的三尖瓣功能。结果:共有Ⅰ级患者66例,30.3%未给于三尖瓣同期处理,63.6%采用线性Devega成形;Ⅱ级患者73例,82.2%采用线性Devega成形,17.8%使用成形环处理;Ⅲ~Ⅳ级患者78例,70.5%使用成形环。术后中期随访患者113例(52.1%),平均随访时间(45.0±21.9)个月。术后中期与术前比较,左心房前后径[(49.0±11.4)mm vs(53.5±12.7)mm]、肺动脉收缩压[(32.4±8.6)mmHg vs(49.1±18.7)mmHg,1 mmHg=0.133 kPa]、三尖瓣瓣环直径指数[(17.2±2.0)mm/m2 vs(23.0±3.7)mm/m2]和瓣叶闭合高度[(3.3±1.1)mm vs(4.5±2.1)mm]均明显减低(P均<0.0001)。最终共9例患者再次出现中量及以上程度三尖瓣反流,1例是Ⅰ级患者,余下8例均是Ⅲ~Ⅳ级患者。结论:继发性三尖瓣反流采用不同策略分级治疗,可以获得较满意的术后疗效,避免患者术后严重反流复发,有效降低三尖瓣再次手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已成为目前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策略,但LVAD植入可引起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激活,由此导致严重的出血和血栓事件成为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因出血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成人患者高达30%,而在儿童患者中高达50%,同时由于血栓和栓塞导致的脑卒中等不良事件也严重影响了LVAD植入患者的远期预后。为了预防凝血相关并发症,植入LVAD的儿童患者更倾向于使用埃德蒙顿方案;在成人患者中普遍应用华法林作为基础抗凝策略,但是目前各中心的抗凝强度差异较大,对是否同期接受抗血小板治疗也并未达成一致观点。本文对LVAD抗栓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终末期心衰患者对左心辅助泵辅助人体血液循环的要求,设计以3 L/min流量、100 mm Hg压升为设计点,流量范围为2~7 L/min的微型可植入轴流血泵。该血泵采用纺锤形的转子叶轮结构以及带分流叶片、悬臂叶片的尾导结构,以使血泵在较宽的压力流量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溶血和抗血栓特性。本文用数值模拟及粒子成像测速(PIV)的方法分析血泵的水力学特性、流场及溶血特性。结果表明:血泵转速为7 000~11 000 r/min时,在2~7 L/min的流量范围内可提供60.0~151.3 mm Hg的压升;分流叶片抑制了尾导的尾缘吸力面处的流动分离;悬臂式叶片结构将转子叶片的叶尖间隙变为尾导叶片的叶根间隙,间隙的切线速度由6.2 m/s降至4.3~1.1 m/s;血泵的最大标量剪切应力值为897.3 Pa,平均剪切应力值为37.7 Pa;采用Heuser溶血模型得到的溶血指数为0.168%;PIV试验所得泵内尾导区域的流场速度分布与数值计算得到的流场特征吻合良好。本研究所设计的轴流血泵的尾导具有分流叶片和悬臂叶片,流道内血流无较大分离流动,降低了剪切力对血液的破坏,溶血性能良好,压力流量性能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静脉释放法在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2-10至2016-09期间,入选38例ASD患者由于常规释放方法无法成功放置封堵器而接受肺静脉释放法,患者平均年龄(16.0±15.6)岁,平均体重(37.2±22.9)kg,ASD平均直径(17.1±4.2)mm。术后以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治疗效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及此后每年在门诊随访。结果:37例患者在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使用肺静脉释放法成功完成经皮ASD封堵术,1例患者改为使用可调弯鞘经皮封堵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5.2±5.1)min,ASD封堵器平均直径(22.9±5.6)mm,2例患者术后早期有微量残余分流,无外周血管损伤、肺静脉及心脏穿孔等并发症。3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2.9±0.7)天,术后平均随访(23.9±15.4)个月,且均无残余分流、心包积液、主动脉瓣反流及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应用肺静脉释放法行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ASD封堵术安全、有效,该方法避免了放射线损伤,为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常规方法释放封堵器失败的ASD患者提供了一种简便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讨论川崎病致冠状动脉病变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和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2年12月对13例川崎病致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所有患者均使用乳内动脉。8例体外循环手术,5例常温手术。2例行冠状动脉瘤成形术,1例行血栓清除术。1例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手术死亡1例。体外循环时间41~455(137±136)min,心肌阻断时间18~117(50±37)min,桥血管数量1~3(2.1±0.8)条。随诊3个月~6年,患者症状减轻或消失。动脉瘤直径减小。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是治疗川崎病致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无需同期处理冠状动脉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一站式复合再血管化技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术后30天预后结果,探讨一站式复合再血管化技术临床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9-01至2017-01,在阜外医院接受一站式复合再血管化治疗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共533例(一站式复合技术组)。应用倾向性评分法,筛选同期533例OPCABG患者(OPCABG组)与一站式复合技术组患者进行1:1配对。主要终点事件为术后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次要终点为术后住院结果,包括术后胸管总引流量,血制品使用率,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等。结果:与OPCABG组相比,一站式复合技术组术后胸管总引流量[714(523,971)ml vs 965(716,1 220)ml,P0.001]显著减少,降低了血制品使用率(19.7%vs 34.0%,P=0.024),缩短了呼吸机使用时间[12.6(9.3,15.7)h vs16.0(12.8,18.7)h,P0.001]和ICU停留时间[21.7(19.8,42.4)h vs 41.6(23.6,70.0)h,P0.001];术后30天全因死亡率、心肌梗死、脑血管事件、再血管化事件及总体MACC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一站式复合再血管化技术提供了另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与OPCABG相比,创伤减少,早期治疗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后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后行急诊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院内随访内容包括心脏性死亡、Q波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事件;院外随访的研究终点为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和靶病变血管重建.结果 患者年龄(61±5)岁.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三支病变患者5例(45.5%).在介入治疗的靶血管病变中,9例(81.8%)位于左前降支,中、重度钙化、慢性完全闭塞及弥漫性长病变分别为3例(27.3%)、4例(36.4%)和4例(36.4%).11例患者均有行急诊CABG的指征,其中冠状动脉夹层5例(45.5%)、冠状动脉穿孔 3例(27.3%)、病变无法充分扩张1例(9.1%)、血管急性闭塞1例(9.1%)和支架脱载1例(9.1%).CABG术后随访(47±33)个月.院内随访期间,发生心脏性死亡1例(9.1%),Q波心肌梗死2例(18.2%).院外随访期间,1例(9.1%)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无因心原性事件再次住院的患者.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后行急诊CABG多见于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术后患者的长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