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43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难治性抑郁症与首发抑郁症认知功能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和分析难治性抑郁症(TRD)与首发抑郁症(FE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方法以53例TRD患者(TRD组)和21例FED患者(FED组)作为研究对象,以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对照组)。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临床大体印象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CGI-SI)评估临床严重程度,韦氏成人智力测定(WAIS)、韦氏记忆量表(WMS)、威斯康星卡分类测试(WCST)和数字划消测验(NCT)评估认知功能,并进行组间比较和分析。结果临床严重程度评估显示,TRD组HAMD-17躯体性焦虑因子评分明显高于FED组,其余因子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认知功能评估显示,两病例组操作智商得分、WMS记忆商数、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图形拼凑和时空定向分测验评分及WCST完成分类数、总应答数、概念化水平百分数、NCT粗分和净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WCST总用时、错误思考时间、持续性错误数和错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RD组图形拼凑、时空定向、数字顺序和视觉再生分测验评分明显低于FED组;TRD组与对照组在WCST错误思考时间、持续性错误数和错误率、概念化水平百分数以及NCT粗分和净分方面的差异较FED组更为显著。结论临床严重程度评估并不能反映TRD的特点。想象力、抓住事物线索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及记忆、注意功能和工作记忆等认知功能损害可能是TRD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上海市中心城区抑郁症状发生率,探索对市民精神卫生干预模式。方法:抽取静安区五个街道各2500户,大于15岁,3356名市民,有效样本3248人。采用按整群抽样方法,并且使用流调用抑郁量表对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在3248名被调查者中,有抑郁症状者占24.9%。结论:静安区市民身心总体健康状况良好,但仍存在一些危害健康的亚健康抑郁症状,亚健康已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工作,应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必须加强市民健康教育和认识,对不同健康状态的人群进行相应干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中文版心境障碍问卷在心境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文版心境障碍问卷(MDQ-C)筛查双相障碍的可行性,对抑郁障碍患者中有双相障碍可能的患者进行临床特征分析。方法采用MDQ-C对308例心境障碍患者进行测评,包括双相障碍134例(双相障碍组)和抑郁障碍174例(抑郁障碍组)。对抑郁障碍组中MDQ得分≥5和MDQ得分<5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抑郁障碍组患者MDQ得分(3.90±2.92)明显低于双相障碍组(6.48±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74,P=0.000);抑郁障碍组MDQ得分≥5的患者比例(34.5%,60/174)也明显低于双相障碍组(64.9%,87/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121,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DQ得分≥5的抑郁障碍患者多为男性(优势比OR=0.342,P=0.004)和年龄<25岁(OR=0.952,P=0.001)患者,且首次发病存在食欲增强特征(OR=5.007,P=0.029)。结论抑郁障碍患者中未被识别的双相障碍比例较高,MDQ-C可作为筛查工具提高双相障碍的识别率。男性、年龄<25岁、首次发病存在食欲增强不典型特征的抑郁发作患者有潜在双相障碍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临床现象学角度分析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n=200)与单相复发抑郁组(n=563)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对与双相障碍相关的临床特征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患者起病年龄早于单相复发性抑郁组(P<0.001);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首次发病年龄<25岁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单相复发性抑郁组(P<0.01);不典型抑郁症状中,性欲亢进者的比例在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中较高(P<0.01);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中伴精神病性症状、精神运动迟滞、心境不稳定、每次抑郁发作<3个月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单相复发性抑郁组(P<0.05);双相抑郁障碍发作组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的认知障碍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单相复发性抑郁组(P<0.05)。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起病年龄、首次发病年龄<25岁、双相障碍家族史、性欲亢进、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精神运动迟滞、心境不稳定、每次抑郁发作<3个月、认知障碍因子分与双相障碍独立相关,优势比(OR)分别为1.54、1.50、3.25、1.99、1.89、1.48、1.63、1.63、1.42。结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是两类疾病,在抑郁发作时存在显著差异的临床特征可能是双相障碍的潜在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5.
多导睡眠图(PSG)监测是临床上用于诊断诸如失眠、呼吸暂停等疾病的重要手段。为了解决以手工逐帧视觉判断PSG进行睡眠障碍患者睡眠阶段分期耗时长、耗费精力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与双向门控循环神经网络(Bi GRU)的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并设计了一种动态稀疏性自注意力机制以解决门控循环单元(GRU)网络对长距离信息难以获得准确向量表示的问题。本文采集来自上海精神卫生中心143例睡眠障碍患者整晚PSG数据并结合开源数据集153例睡眠障碍患者整晚PSG数据,选取其中的6个脑电(EEG)信号通道、2个眼电(EOG)信号通道与单个下颌肌电(EMG)信号通道等共9个通道的电生理通道信号进行模型训练与测试评估。经交叉验证后得到的分期准确率为(84.0±2.0)%,一致性检验值为0.77±0.50,优于医师间评分的一致性检验值0.75±0.11。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模型在不同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分期效果并具有普适性,对于协助临床医师进行快速、大规模PSG睡眠自动分期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听觉P50感觉门特点.方法 应用Nicolet Bravo脑电生理仪,采用听觉条件刺激(S1)-测试刺激(S2)模式,对5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和51名正常人进行听觉P50检测.结果 ①难治性抑郁症组S2-P50波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79 μV vs 1.66 μV,P<0.01);②难治性抑郁症组P50抑制明显减弱,S2/S1比值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85.74%vs 45.15%,P<0.01);③难治性抑郁症组S1-S2和100(1-S2/S1)均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0.77 vs 2.74和14.26 vs 54.85,均P<0.01).④感觉门P50的三种表达式与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显著相关(P<0.01).结论 难治性抑郁症的感觉门同样也存在异常,表现为抑制不足,能通过听觉P50进行定量检测.S2/S1、S1-S2和100(1-S2/S1)三种表达式的结合有可能是特定的脑电生物学指标;感觉门P50缺陷可能是难治性抑郁症的一种状态标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住院脱毒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630例海洛因依赖者在住院脱毒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17.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整组不良事件患者的危险因素不明确。按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归类分组分析,其危险因素依次为:美沙酮最高剂量,血常规异常,合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以及目前吸食方式。结论:海洛因依赖者住院脱毒过程中不良事件较常见,它的发生既有患者自身的原因,又有医源性因素,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利培酮与丁螺环酮分别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D)的疗效及社会功能的比较.方法 将91例TRD患者随机分配至帕罗西汀+利培酮组或帕罗西汀+丁螺环酮组进行双盲对照治疗8周,分别于基线、4周末、8周末评定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17),于基线、8周末评定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治疗方案HAMD -174周末、8周末评分与基线比较以及4周末减分与8周末减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SDSS 8周末评分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比较:两组间HAMD -17评分基线、4周末、8周末、4周末减分及8周末减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SDSS基线、8周末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DSS 8周末减分帕罗西汀+利培酮组优于帕罗西汀+丁螺环酮组(P<0.05).结论 帕罗西汀+利培酮与帕罗西汀+丁螺环酮均能明显改善TRD的临床症状、提高社会功能,但利培酮+帕罗西汀在提高社会功能方面明显优于丁螺环酮+帕罗西汀.  相似文献   
19.
问题一:失眠有没有简单的判断标准? 张雯静:睡不着的情况持续两周以上,神疲乏力. 就单纯的失眠症来说,失眠两周以上,先会使人觉得神疲乏力,很多患者会因为睡眠而困扰、心烦,晚上害怕躺在床上. 中医称失眠为"不寐""不得卧",主要症状就是睡不好.通俗地说,就是身体阴阳平衡出现紊乱,主要是由于阳不能入于阴.中医认为,到了晚上,阳气应该潜藏进去而阴气则要升发上来,两者平衡,人就能够入睡了.如果这时阳气太强或是阴气太弱,阳不能入于阴,那么就会产生难入睡、多梦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中文版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HCL-32)在双相障碍(BP)患者中的信度、效度以及与重性抑郁障碍(单相抑郁障碍,UP)区分的最佳划界分、敏感性和特异性等.方法 征得HCL-32原作者同意后,对英文版本量表互译后适当修改成中文版本HCL-32.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为诊断标准,在深圳市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及住院部收集300例双相障碍、156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所有研究对象使用中文版HCL-32进行测评,其中155例双相障碍患者(51.7%)在8~14d重测.结果 BP患者的中文版HCL-32结果 的KMO值0.83,Bartlett球形检验卡方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子分析显示前2个因子的特征值较佳(6.32,3.00),前2个因子对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29.1%.中文版HCL-32的Cronbach's alpha值0.86,因子Ⅰ、Ⅱ分别为0.86,0.69.HCL-32重测相关系数为0.62.32项条目阳性回答率为11.6%~89.7%.BP患者的HCL-32分平均分为(16.6±6.2)分,而UP患者的HCL-32分平均分为(10.9±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ROC曲线法,HCL-32对于BP患者与单相抑郁障碍患者的最佳划界分为14分,相应敏感性、特异性为0.74,0.66,阳性预测值0.81,阴性预测值0.57.结论 中文版HCL-32经在双相患者中初步测试,其信度、效度满足心理测量学要求,并可作为双相障碍筛查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