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采用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并与单独帕罗西汀治疗进行疗效及安全性对比观察,现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2.
丁螺环酮联合赛乐特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比较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丁螺环酮(buspirone)合并赛乐特(seroxat)与单独用赛乐特治疗76例抑郁症患者,并对其疗效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道单相抑郁占该疾病引起病残 (任何限制或缺乏执行正常人类活动的能力 )的 11%,双相障碍占3%,且加重了社会负担。为此 ,本文旨在讨论减轻抑郁症社会功能损伤 ,寻求最佳治疗方法及简述目前研究的最新进展。1 社会功能的定义及其测定生活质量 (qualityoflife)这个名词和精神病的治疗和预后一样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 :健康状态 ;缺乏或限制执行正常人类活动的残疾 ;不正常的心理、躯体或解剖结构或功能所致损伤。他的一个中心特征是个人执行社会任务的能力 ,即所谓的“社会功能”(socialfunc…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符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186例抑郁症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为氟西汀+安慰剂组(n=93),观察组为氟西汀+丁螺环酮组(n=93),疗程8w。通过Hamilton抑郁量表(HAMD-17项)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w 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2w后的HAMD-17项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从第4周开始,2组HAMD-17项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痊愈率(30.11%vs 16.13%,χ~2=5.112,P=0.024)和总有效率(88.17%vs 73.12%,χ~2=6.751,P=0.00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从第4周开始,2组患者TESS评分相比(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失眠发生率显著降低(12.90%vs 24.73%,χ~2=4.258,P=0.039)。结论丁螺环酮可增强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同时对改善抑郁症睡眠障碍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培酮对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1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 (1)氟西汀合并利培酮组(以下简称合并利培酮组):在氟西汀(20mg/d)治疗的同时合并应用利培酮(0 5 ~2 0mg/d)。共入组51例,其中男26例,女25例;平均年龄(42±13)岁。实际完成试验者49例。( 2 )氟西汀组:单用氟西汀( 20mg/d)治疗。共入组50例,其中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41±12)岁。实际完成试验者46例。两组持续治疗观察期均为4周。于入组前、入组后第1, 2, 4周末分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7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1)治疗第2, 4周末, 两组间HAMD、HAMA总分及减分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或P<0 01 )。( 2 )合并利培酮组的总有效率为67%,痊愈和显效占51%。氟西汀组的总有效率为26%,痊愈和显效占18%。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3)合并利培酮组患者中27例出现不良反应,占53%;氟西汀组为21例,占40%,两组患者的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 氟西汀合并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氟西汀,安全性较好,是临床治疗中可选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丁螺环酮与氟西汀联合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与氟西汀联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抑郁症患者65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丁螺环酮联合氟西汀治疗(联用组)和单用氟西汀治疗(单用组),疗程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联用组HAMD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单用组;在第2、第6周末联用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组。两组不良反应相仿。结论:丁螺环酮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丁螺环酮对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的辅助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合并丁螺环酮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2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西酞普兰合并丁螺环酮,22例)和单用组(单用西酞普兰,20例)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1、2、4、6周末两组间HAMD及HAMA评分比较,合用组低于单用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6周末合用组显效率达72.7%,显著高于单用组的40%;两组间TESS评分同期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西酞普兰合并丁螺环酮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西酞普兰,且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8.
国产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帕罗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62例门诊抑郁症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国产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的病情严重程度(CGI-Sl)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国产帕罗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疗效相当,但前者起效更快,且不良反应少于后者。结论国产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丁螺环酮对抑郁症的辅助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加用丁螺环酮对丙咪嗪治疗无效的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对38例丙咪嗪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患者分成A、B两组。A组加用丁螺环酮,B组继续原治疗不变。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Asberg抗抑郁副作用量表(ASBS)进行评定。结果:第6周末,A组HAMD总分减分率为41.6%,好转率为52.3%(10/19);B组分别为17.7%及10.5%(2/19)。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加用丁螺环酮对部分丙咪嗪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有一定疗效,且不增加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利培酮联合氟西汀与氟西汀单独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7例抑郁症患者分成二组,分别给予氟西汀与氟西汀合并利培酮治疗6周,以HAMD及HAMA二种量表观察疗效,以TESS量表观察副反应。结果二组间HAMD和HAMA于第1、2、6周末减分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P<0.05)。TESS各周差异均不明显。结论利培酮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氟西汀,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米安色林改善抑郁症社会功能的时序。方法 将符合CCMD - 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 5 0例予以米安色林 (mianserine)治疗 1年 ,并采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 (SDSS)、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及副反应量表(TES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各时段依次与前一时段的SDSS评分比较 ,其中第 2个月及第 10个月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HAMD评分比较仅第 2个月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米安色林对抑郁症社会功能的改善与症状改善不一致 ,是一个迁延过程 ,第 10个月后方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组和单用帕罗西汀组,每组各40例。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末分别评定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研究组HAMD减分率于2、4周末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AMA减分率自第1周末起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副反应评分无显著差异,均无严重副反应。结论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起效快,副作用较轻,特别适于伴有明显焦虑的抑郁症患者。  相似文献   

13.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社会功能状况,方法:随机抽取30例服用利培酮,30例服用氯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 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出院后半年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并与某些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半年随访发现,服用利培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职业工作,婚姻职能,父母职能和社会退缩等社会功能方面明显好于氯氮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社会功能的因素为经济损失多,男性,不能积极参加组织活动,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BPRS评分高者社会功能差,服用氯氮平的比利培酮差.结论:利培酮和氯氮平相比,治疗的优势主要不在于副反应方面,而在于能较好地改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丁螺环酮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合并氟西汀对抑郁症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分别给予氟西汀合并丁螺环酮和氟西汀合并安慰剂,治疗观察时间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有显著降低(均P〈0.05),两组比较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螺环酮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可增强总体疗效,且不增加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影响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改善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改善的相关因素。方法:以标准化评定工具对100例抑郁症患者出院后1年的现状进行随访评定,并对某些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在α=0.05的水平上,进入回归方程的因子依次为药物类型、伴精神病性症状、服药依从性、家庭社会支持、发作次数。结论临床医师应注意药物的选择及家庭社会支持,以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社会工作者介入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评定效果的影响,探索提高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好方法.方法 将符合CCMD-3慢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7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由社会工作者介入开展小组活动(每周活动1~2次,每次1h,共开展12次)和药物治疗,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于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分别对每位患者各评定一次.结果 SSPI与PANSS在社会工作者介入前两组评定比较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社会工作者介入后于12周末经t检验,两组经单盲评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结束时,干预组成员在社会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精神症状改善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社会工作者介入开展小组治疗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提高社会功能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同一临床治疗模式下,SSRIs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对符合要求的12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接受患者教育课程后随机给予4种SSRIs抗抑郁药物,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12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症状评估、WSAS和SF-12量表进行社会功能评估.结果 共有81例患者完成整个随访研究,其中79例达到有效标准,76例达到临床治愈标准,无效2例.SF-12评分较治疗前PF、RP、SF、RE维度得分显著升高,BP、GH、VT维度得分显著下降,总分、PCS和MCS显著升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WSAS各条目分和总分评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同一临床治疗模式下,临床一线SSRIs治疗首发抑郁症,临床疗效显著,社会功能方面,除SF-12评分中BP、GH、VT三个维度外,总的来说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改善,有利于患者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8.
帕罗西汀合并喹硫平或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9例难治性抑郁症分为喹硫平组(35例),利培酮组(34例),所有患者均服用帕罗西汀,观察6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4周及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组显效率为71%,利培酮组为44%。喹硫平组从第2周末起HAMD分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喹硫平组不良反应相对少。结论喹硫平合并帕罗西汀治疗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难治性抑郁的疗效好,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的治疗电极放置方式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分别实施双侧电极(双颞侧)与单侧电极(非优势侧大脑顶颞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修订韦氏成套记忆测验(WMS)、木块图和第四例外测验分别评定两组的疗效和认知功能. 结果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相当,但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存在差异,双侧电极对认知功能有影响,但2周内可恢复.结论 单、双侧电极放置对抑郁症疗效相当,单侧电极对认知功能无影响,双侧电极对认知功能有影响但可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联合药物治疗对抑郁发作患者社会功能及疗效的影响,为抑郁发作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住院、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抑郁障碍或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0),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EECP干预。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和席汉失能量表(SDS)分别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社会功能,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HAMD-24和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49、5.791、8.016、3.488,P均<0.01),研究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8,P<0.0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63%vs. 63.33%,χ2=8.725,P<0.05)。结论 EECP联合药物治疗可能有助于提升抑郁发作患者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