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09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利培酮对氯氮平血浓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利培酮对氯氮平血浓度的影响及二药合用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对 5 0例原服用氯氮平治疗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利培酮治疗 ,分别于合并治疗前及后 1月、2月、3月测定氯氮平血浓度 ,同时评定PANSS ,TESS量表。结果 合用利培酮后 ,氯氮平血浓度无明显升高 ,PANSS评分明显降低(P <0 .0 1) ,TESS评分有所增加。结论 利培酮对氯氮平血浓度无明显影响 ,二药合用能增加疗效 ,不良反应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神经生化和神经电生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复杂,神经生化学理论是迄今最为“肯定”、并被临床药理“充分利用”的,用以阐述抑郁症发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抑郁症的发生不但与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相关;也可能与多巴胺(DA)、乙酰胆碱(Ach)、神经肽、γ-氨基丁酸(GABA)能系统等多种神经递质及受体的功能紊乱有关,还与内分泌系统和神经营养因子系统等方面的异常有关。同时,抑郁症的发生还可能与神经认知功能的缺损及神经电生理学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上海社区老年人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期间入组的695名65岁以上、无伴随痴呆的社区老人,进行入组时和间隔2年后的2次访谈,同时完成简易智能量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的评估。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AD的诊断标准,695名老人经过2年随访后被诊断为AD的有103例(AD组:男45例,女58例),正常老年人(正常对照组)535名。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居住情况、躯体疾病及治疗情况、吸烟史、饮酒史、MMSE和ADL方面的差异,并且应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AD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是年龄(OR=1.074,P<0.001)、受教育程度(OR=1.734,P<0.05)、认知功能损害(OR=2.112,P<0.01)、ADL体力功能状态(OR=2.296,P<0.01)。结论:年龄、受教育程度、MMSE及ADL是A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作为AD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巴胺D1受体(DRD1)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是否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有关.方法 选取BDNF基因Val66Met位点(rs6562)以及DRD1基因5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4532、rs5326、rs2168631、rs6882300和rs267418),采用TaqMan探针SNP基因分型技术对3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375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检验,使用多因子降维法软件(MDR)分析基因-基因交互作用.结果 以上6个SNP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0.0083);MDR分析结果显示,BDNF与DRD1基因交互作用存在于两位点模型(rs6265-rs5326)[OR=1.83,95%可信区间(CI):1.33~2.53;x2=13.91,P=0.0002],三位点模型(rs6265-rs4532-rs6882300)(OR=2.06,95% CI:1.53~2.78;x2=22.73,P<0.0001)及四位点模型(rs6265-rs5326-rs2168631-rs6882300)(OR =2.85,95% CI:2.09 ~ 3.89;x2=44.99,P<0.0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BDNF与DRD1基因存在交互作用,DRD1在精神分裂症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可能与BDNF有关.  相似文献   
6.
背景: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方案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治疗的基本要素。目标:评估以社区为基础的个案管理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康复服务的长期效果。方法:从上海两区共招募730名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社区居民,380名纳入个案管理组和350名纳入对照组。个案管理涉及每月培训拜访患者和他们的家庭成员,侧重于鼓励患者坚持服药。在24个月中参加者每3个月使用Camberwell需求评价量表(CAN),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和生活质量表(QOLS)进行一次评估。那些没有得到医生批准而停止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一个月或更长的患者被归为"自行决定停药"。结果:相比于常规治疗组(即每3个月的随访管理),参加个案管理计划的患者两年随访后停止服药率显著降低,阴性症状的严重程度显著降低,复发率降低并且再住院率也降低了。对停止服药有独立影响的其他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越高,停药率越高),用药缺乏家庭监督,用药剂量较高,以及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个案管理是一种可行而且有效的长期方法,可以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家人需要参与患者的用药管理,使用药物的最小有效剂量,并积极处理所有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积极式个案管理模式(ACM)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98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07例)接受ACM干预和对照组(91例)进行自然观察,随访12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每3个月评估1次,生活质量量表(QOLS)在干预前、后进行评估。结果: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干预后,PANSS阳性量表、阴性量表、一般精神病理量表的时间主效应(F=76.745,F=63.252,F=56.174;P均0.01)、阳性量表分的组间主效应(F=4.650,P0.05)以及阴性量表、一般精神病理量表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20.236,F=9.635;P0.01)。研究组干预后QOLS客观生活质量中日常生活、家庭生活评分较对照组上升明显(P0.05或P0.01);主观满意度中日常生活、家庭生活、法律与安全、社会关系、健康状况及总体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上升明显(P0.05或P0.01)。研究组PANSS阴性量表分及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差值与客观生活中日常生活差值、家庭生活差值呈正相关(r=0.394,r=0.40,r=0.312,r=0.211;P0.05或P0.001)。结论:ACM模式能更好地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催乳素的影响。方法对71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治疗组(33例)与利培酮治疗组(38例),观察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12周予以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及血清催乳素测定。结果喹硫平组和利培酮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下降(P〈0.01),利培酮组的不良反应高于喹硫平组,主要表现在肌强直、震颤、泌乳(χ^2=5.69,P〈0.01)及闭经(χ^2=6.74,P〈0.01)等不良反应上,利培酮组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血清催乳素明显增加(t=13.48,P〈0.01),而喹硫平组治疗前后无差异。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均有效,但利培酮不良反应大,明显升高血清催乳素,且有较高高血清催乳素不良反应,而喹硫平对血清催乳素影响较少。  相似文献   
9.
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诊断及躯体疾病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目前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疾病诊断及相关问题。方法以2002年4月20日为时点调查日,对所有住院精神病患者(共1082例)的病史进行均数和发生率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中精神科疾病诊断排在前5位的是:精神分裂症(75.8%),阿尔采末氏病(6.1%),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4.8%),心境障碍(4.7%),癫痫所致精神障碍(2.7%)。合并躯体疾病发生率前5位的是:心脏病(65.6%),高血脂(48.0%),糖尿病(21.7%),肝炎、肝硬化(16.0%),高血压(14.3%)。结论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住院精神病患者疾病谱发生了变化,老年患者越来越多,合并躯体疾病的发生率也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是基因易感性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以往采用连锁分析方法难以确定其主要致病基因及遗传方式,因此近年来有关抑郁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从原先在脱氧核糖核酸(DNA)水平上寻找与其有关的结构缺陷基因,发展到在核糖核酸(RNA)水平上检测与之有关的表达异常基因。目前在抑郁症的外周血细胞的基因表达上存在一些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