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229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39篇
  1篇
中国医学   735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 探讨中药对晚期左半结肠癌的生存影响及其用药规律。方法 按有无系统服用中药,将入选的患者分为中药组和非中药组,并将患者的基本信息及随访资料录入数据库。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用于两组之间比较,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根据中药组患者用药情况,使用K-means动态样本聚类法将患者分类,统计每类患者累积用药频率和高频中药功效频率,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152例晚期左半结肠癌患者,其中,中药组83例,非中药组69例,中药组中位生存期为17.1个月,95% CI:12.845~21.355;非中药组中位生存期为11.1个月,95% CI:6.680~13.520,P=0.001;与不服用中药比较,服用中药:HR=0.612,95% CI:0.425~0.882,P=0.008。晚期左半结肠癌患者根据患者用药情况可分为3类,即健脾祛湿药配伍软坚散结药、健脾祛湿药配伍化痰药、健脾祛湿药配伍清热解毒药,对应的中医治法为以健脾祛湿为基础分别加以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或理气燥湿化痰。结论 中药治疗能显著延长晚期左半结肠癌生存期,提高生存率。晚期左半结肠癌的治法以健脾祛湿为主,临证分别加以软坚散结、理气燥湿化痰或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32.
放血疗法是中医外治疗法之一,有起效迅速的特点,而儿科疾病有传遍迅速的特点。本文拟总结放血疗法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对不同疾病的放血疗效与西医的疗效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抗癌2号方对气血两虚型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门诊符合标准且完成6个月抗癌2号方中药治疗的60例病例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观察抗癌2号方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临床主要症状评分、Karnofsky体力状况评分的影响。患者开始口服抗癌2号方前及服药6个月后各检测1次免疫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19以及CD3-CD16/56+),观察服药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采用Karnofsky体力状况评分观察患者体力状况,同时观察临床主要症状的评分变化。结果服药后,CD3(65.21±9.90)%、CD8(26.19±8.60)%,较服中药前的(66.35±10.23)%和(27.45±9.46)%显著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较中药治疗前也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NK细胞、CD19较中药治疗前也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主要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服药前。Karnofsky体力状况评分(71.33±8.33)显著高于服药前(68.17±7.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抗癌2号方对结直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T淋巴细胞和B淋巴的调节作用,可以使CD8显著下降,从而使CD4/CD8比值上升,并可使低于正常人群CD19上升到正常范围,并有降低NK细胞的趋势;能显著改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体力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教育在融合社工理念的《护理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构建融合社工理念的《护理综合实践》课程,并选取本校2019级护理本科2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学生46名,采用传统教学;另一个班学生设为研究组(43名),采用STEM教学。均教学2个月(28学时)。评价两组教学过程、教学总结及教学满意度。采用SPSS 25.0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 教学过程中研究组的STEM素养、实践能力、探究意识、学习情况、参与度和积极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结束后研究组的问题解决能力、作品展示情况、课程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构建融合社工理念的《护理综合实践》课程并采用STEM教育进行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及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硝黄煎剂熏洗对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干预作用,为临床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将240例混合痔术后并发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从术后第2天开始采用硝黄煎剂熏洗,对照组同时间开始采用痔疾洗液熏洗,两组均每天熏洗2次,共熏洗12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3、7、12天及创面愈合时肛缘水肿评分、肛门坠胀疼痛程度、便血评分、创面渗出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于治疗结束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肛缘水肿评分、肛门坠胀疼痛程度、便血症状评分、创面渗出评分均随手术时间的延长有显著改善(P<0.001)。术后第3、7、12天及创面愈合时,治疗组肛缘水肿评分、肛门坠胀疼痛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7、12天,治疗组便血评分、创面渗出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01),且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结束时,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硝黄煎剂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在缓解肛缘水肿、肛门坠胀疼痛、便血、创面渗出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痔疾洗液,且硝黄煎剂熏洗治疗可缩短住院时间,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呕吐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JBI图书馆、EMBASE、Web of Science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关于将中药穴位贴敷法用于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呕吐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03月。根据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标准进行文献的筛选,由2位评价者严格按照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进行资料的分析和提取,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9篇RCTs,包含1646例患者,共涉及到12个中医穴位(足三里、内关、中脘、曲池、大椎、神阙、梁门、肺腧、脾腧、膈俞、神阙、涌泉),以内关+足三里出现频率最多,故将其分为四个亚组:含有足三里+内关组、含有足三里+中脘组、含有足三里+内关+中脘组以及上述三个穴位均不含有组。各亚组Meta分析的结果和整体Meta分析结果均证实[合并OR=0.21,Z=11.093,95%CI=(0.18,0.25),P<0.00001],中药穴位贴敷组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各亚组间Meta分析结果显示 [P=0.41>0.05],各亚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呕吐疗效显著,但受纳入文献质量的限制,本研究尚不能得到较为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中药清胰汤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AB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西医治疗,中药组在同样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清胰汤口服或胃管注入或保留灌肠。记录分析两组病例血淀粉酶恢复正常及临床症状、体征缓解的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药组在指标上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清胰汤对于ABP有着确实可靠的疗效。  相似文献   
38.
温潜健脾化瘀泄浊方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温潜健脾化瘀泄浊方治疗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例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温潜健脾化瘀泄浊方,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肌酐及血尿素氮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为5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可降低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治疗组血肌酐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温潜健脾化瘀泄浊方治疗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慢性肾功能不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9.
建国初期,在毛泽东主席倡导下,贯彻中医政策,发展中医事业,培养中医高级人才,全国首届中医药专门研究人员班的诞生,乃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1957年该班毕业38名学员(占入学学员的88.4%),这些学员充实到了全国各中医研究院校.他们钻研中医典籍,融古汇今,专心于脏腑间和谐调理,致力于传统中医药学术研究系统工程.经过50年艰苦创业历程,无论在中医理论研究,还是在传承教育、文献整理编辑方面,论著丰盛,成绩斐然.并在时行热病、急诊、心肾病、呼吸、消化、肿瘤、血液、精神、老年、妇儿、眼内手术、骨伤、针灸针麻等科研领域硕果累累,大大促进了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中西医结合工作的进展.展望未来,继续弘扬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精神,坚定不移地加速发展中国特色的传统医药科学.让中医药为构建和谐社会再创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40.
目的通过研究哮喘模型小鼠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水平及CD86分子表达的影响,探索平喘方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BALB/C小鼠用卵蛋白等腹腔注射致敏、雾化吸入激发,建立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1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在激发哮喘7d、14d、21d时,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外周血和BALF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水平,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和BALF中CD86+、CD3-CD86+细胞百分率,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哮喘激发7d:各治疗组外周血和BALF中MIP-1α水平、CD86+细胞百分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外周血CD3-CD86+细胞百分率明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哮喘激发14d:各治疗组外周血和BALF中CD3-CD86+细胞百分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平喘方常规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外周血和BALF中MIP-1α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哮喘激发21d:各治疗组外周血和BALF中MIP-1α水平、CD3-CD86+细胞百分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肺组织病理显示,各治疗组细支气管壁结构完好,管腔内少量炎性渗出物,管周少量炎细胞浸润。肺组织胶原染色图像分析显示,各治疗组面积与光密度乘积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平喘方能显著降低MIP-1α水平、下调CD86分子表达、减轻气道黏膜上皮损伤,减少气道炎细胞浸润,减轻支气管壁及周围间质充血、水肿,具有减轻哮喘发病症状,改善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