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2006年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与发表协作网(ChiCTRPC)创建并发表第1次声明(《成都宣言》)以来[1-2],临床试验注册逐渐被我国医学界知晓。2010年ChiCTRPC成员杂志召开第2次会议,重申发表伦理的重要性并赋予其新内涵,即编辑利用已有的临床试验注册和伦理审查平台和资源,从入口、过程和出口三个环节实时监督临床试验质量[3]。2011年5月6日ChiCTRPC成员第3次会议再次提  相似文献   
22.
背景:在2004年,全球估计有171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的数据,心脏病与中风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要致死及致残因素。寻找更多的安全有效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案对于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十分必要,营养补充品是可行方案之一。目的:探讨菠萝蛋白酶(一种食品补充品)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检索策略: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进行电子与手工检索。检索的数据库包括Ovid MEDLINE;All EBMReviews-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Cochrane DSR)、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ACP)Journal Club、Database of Abstracts of Reviews of Effects(DAR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Controlled Trials(CCTR)、Cochrane Methodology Register(CMR)、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HTA)和National Health Service Economic Evaluation Database(NHSEED);Allied and ComplementaryMedicine(AMED)、British Nursing Index and Archive、EMBASE、Health Management InformationConsortium(HMIC)、ScienceDirect和Electronic Thesis Online Services(ETHOS)。检索语言限定为英文。纳入标准:有关菠萝蛋白酶用于预防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人体研究、动物研究与实验性研究。资料提取与分析:3位作者分别对检索到的文章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并提取文献资料。所收集的资料包括实验种类、用药剂量、治疗周期、测量指标、研究结果、菠萝蛋白酶的特征、结果的意义与研究结论。结果:在搜索到的223篇文章中,只有6篇文章符合纳入标准。包括3项动物实验和3项人体试验。菠萝蛋白酶可用来治疗急性血栓性静脉炎,因为它可减少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血小板聚集度,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并能够改善动脉壁的结构,避免由凝血酶所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的形成。结论:迄今为止,没有菠萝蛋白酶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高质量的人体研究。在1948年至2010年间所发表的有关菠萝蛋白酶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的数量极为有限。在未来的心血管疾病研究中这可能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  相似文献   
23.
中医药治疗8946例艾滋病患者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艾滋病(AI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从2004~2009年采用中医药治疗的HIV/AIDS患者8946例,对患者治疗后4个时间点(12、24、36、48个月)的症状体征、证候分布、CD4+计数、治疗情况及病例脱落死亡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中医药对发热、乏力、气短、咳嗽、纳呆、腹泻、皮疹等症状有明显疗效,其中以乏力改善最为突出。无症状期患者CD4+计数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艾滋病期患者CD4+计数随时的变化而升高,12、24、36、48个月时与治疗初始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医药可阶段性地提高和稳定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症状体征,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4.
桃核承气汤改善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桃核承气汤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小剂量桃核承气汤组和水飞蓟素组。桃核承气汤组灌胃桃核承气汤(0.3g/kg或0.5g/kg),水飞蓟素组灌胃水飞蓟素25mg/kg。灌胃后1h腹腔注射四氯化碳1.5mL/kg。注射24h后将大鼠处死,检测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血液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 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程度。结果:桃核承气汤不仅明显降低血液中AST及ALT活性,抑制四氯化碳引起的肝脏脂质过氧化,并且增加肝脏中谷胱甘肽含量;组织病理分析发现桃核承气汤可抑制脂质堆积,肝细胞坏死及淋巴细胞浸润。结论:桃核承气汤具有类抗氧化物之作用,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甚至功能优于水飞蓟素。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肺结节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肺结节领域的疗效优势,明确中西医结合切入点,进一步规范肺结节临床诊疗,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中、西医专家围绕肺结节的现代医学认识进展、中医病因病机治法各家学说、中医药参与肺结节全程管理的作用与优势、肺结节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及肺结节科普工作等进行深入探讨,为临床诊疗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有益借鉴。与会专家讨论后认为,肺结节的病因多考虑为虚实夹杂,虚证责之肺脾,实证多为痰湿、血瘀、气滞。中医药治疗肺结节作用包括对部分患者局部结节的控制、缩小;对体质的改善;对多系统结节性疾病的改善;减少焦虑情绪及过度诊断治疗;作为不愿意、不适合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替代方案。目前,肺结节最佳诊疗策略尚未形成,需要从临床流行病学、生物学和循证医学等不同角度深入探讨研究。找到中医药干预肺结节的优势环节、有效方药、明确目标人群和确定有效结局是目前研究的首要任务,同时应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对肺结节病因、生物学行为进行深入探讨。中西医结合肺癌诊疗专家共识需不断修订完善,指导临床医生规范、科学、精准地进行有效诊疗管理。  相似文献   
26.
目的 为总结现有最佳证据,评估治疗新型冠状(新冠)病毒感染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医疗工作者、公共卫生工作者及新冠病毒感染人群提供实践指导,制订本版快速动态循证要览。方法 遵循《快速动态循证要览制订方法与流程》,在系统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证据利弊、证据质量、公众和患者的偏好与价值观、干预成本、可接受性和可行性等因素,形成实践要点。实践要点最终形成针对新冠肺炎非重型、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的12条实践要点。非重型患者:(1)针对恶心呕吐、腹泻者,可使用寒湿疫方或葛根芩连丸;(2)针对咽痛明显、发热、肌肉酸痛或咳嗽者,可使用化湿败毒颗粒(汤)、金银花口服液、金花清感颗粒、宣肺败毒颗粒(汤)、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或热炎宁合剂;(3)针对鼻塞流涕、咳嗽、低热、恶风寒、倦怠乏力者,可使用清肺排毒颗粒(汤);(4)针对发热、恶寒、咽痒、干咳、口咽干、便秘者,可使用透解祛瘟颗粒;(5)针对高热、微恶风寒、头痛身痛、咳嗽、痰黄者,可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或喜炎平注射液;(6)针对可能进展为重型的高风险患者,在症状出现5天内可考虑使用莫诺拉韦、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瑞德西韦或VV116。重型患者:(1)针对高热、烦躁...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的尿路病原菌分布特点, 及其对奈诺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纳入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于国内9家临床研究中心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70岁的社区获得性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AUC)、反复发作尿路感染(rUTI)急性发作和非发热性复杂性尿路感染(cUTI)患者;具有尿路刺激征且尿常规白细胞异常升高。排除标准:入组前72 h内接受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 持续时间超过24 h者;发热(>37.3℃)或存在上尿路感染症状如腰痛、肾区叩痛等;留置尿路导管者。初次就诊时留取清洁中段尿标本做细菌培养, 分析不同类型尿路感染的尿路病原菌分布特点, 并对革兰阴性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测定。使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尿路病原菌对奈诺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比较不同病种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和耐药率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家医院的404例患者, 男40例(9.9%), 女364例(90.1%);6例细菌学结果缺失, 最终398例纳入分析。398例中AUC 243例, cUTI 46例, rUTI...  相似文献   
28.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无明显症状或体征,少数结节有恶变可能。早期鉴别结节的良性恶性,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超声检查是临床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首选方法,而放射性核素显像对于异位甲状腺组织的诊断也有重要意义。针对无症状的良性甲状腺结节临床多选择观察随访,而对于有症状或恶性征象则应积极寻求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具有显著优势,其疗效评价需要从多角度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补肾生血方与益气养血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及T细胞亚群与T-box家族的新型转录因子(T-bet)、Gata转录因子家族的转录因子3(GATA3)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5月至2021年6月,在全国19家医院就诊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共585例,利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法将患者分为3组,肾虚组、气血两虚组、对照组,中药治疗分别予补肾生血方颗粒、益气养血方颗粒、安慰剂(半量补肾生血方颗粒),均联合口服西药环孢素及雄激素。每组治疗以3个月为一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分析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常规,T细胞亚群及融合基因T-bet、GATA3,并监测安全性指标。结果 观察期间共脱落75例,剔除18例,最终肾虚组161例,气血两虚组164例,对照组167例,共492例完成治疗。治疗6个月后,肾虚组的总有效率98.8%(159/161)高于气血两虚组的79.9%(131/164)(χ2=30.135,P<0.01);肾虚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1.7%(103/167)(χ2=70.126,P<0.01);气血两虚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3.232,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GB)明显提升(P<0.05,P<0.01),且肾虚组HGB含量提高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与气血两虚组比较,肾虚组与对照组的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均显著升高(P<0.01);3组患者治疗后的中性粒细胞(AN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在相同时间点进行比较,肾虚组T辅助细胞1(Th1)、Th1/Th2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肾虚组CD4+水平明显下降,CD4+/CD8+明显降低(P<0.05)。肾虚组与其余两组CD19-、HLA/DR+、CD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虚组与对照组T-bet均低于气血两虚组(P<0.05)。结论 补肾生血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通过改善免疫调节机制,抑制免疫系统活性,调节T细胞亚群,抑制Th1及CD4+水平,促进骨髓造血,且安全、不良反应小,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0.
中药材生产全过程病虫害防治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材病虫害种类多、发生规律各异、防治难度大,一直是我国中药材生产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该研究联合全国十余家长期从事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的科研院校及生产基地,针对我国不同地区、药用部位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宗药材人参、甘草、三七、龙胆、化橘红、西洋参、五味子、川芎、栝楼、黄芪、黄连、玄参、枸杞等药材生产过程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难于防治的病虫害,在明确其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的基础上,从药材生产全过程及作物生态系统整体出发,根据药用植物及药材病虫害发生特点及为害部位,重点围绕其多发性害虫、蛀茎性害虫、土传病害、地上部病害和药材贮藏期病虫害,开展以生物防治为主的中药材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初步构建了重要中药材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体系,整体提升了我国中药材病虫害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