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通过调查由1起聚餐引起的以发热、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聚集性疫情,查找传染源和传播方式,为今后类似疫情提供防控依据。方法制定统一病例定义,开展病例主动搜索,对就餐人员就餐情况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发生44例病例,疑似病例12例,临床诊断病例26例,实验室诊断病例6例,其中43例为参加宴席病例,罹患率86.0%(43/50),1名餐馆从业人员发病。从病例标本(粪便或肛拭子)分离到6株韦太夫雷登沙门菌,从鸡场污水排放口中分离到1株韦太夫雷登沙门菌,7株沙门菌PFGE鉴定结果显示为同一型别。对5月27日就餐的51例就餐者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5月27日中午的凉菜为危险因素。结论该起疫情为宴席中使用的鸡肉受韦太夫雷登沙门菌污染所致,污染来源可能来自制作的凉拌鸡的鸡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霍乱暴发疫情发生原因、分布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疫情流行趋势与预防控制策略,为今后实施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聚餐人员和密切接触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追踪调查,采集病例与聚餐者大便(或肛拭子)、剩余食品、疫点环境样本进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用生化反应、血清分型进行菌种鉴定。结果追踪调查聚餐者和密切接触者747人,采样检测503人,检出O139霍乱弧菌阳性6例,其中4例病例检出O139霍乱弧菌3例,检出健康带菌者3例;检测疫点环境与食物样本93份,其中生活污水检出O139霍乱弧菌阳性1份,剩余食物和甲鱼销售点甲鱼样本未检出霍乱弧菌。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后,疫情迅速得到控制,未发生二代病例和死亡病例。结论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验结果,该次疫情是1起农村聚餐引起的O139霍乱暴发疫情,其原因可能为聚餐时使用了被霍乱弧菌污染的甲鱼、且加工过程中生熟不分交叉污染所致。加强甲鱼等海、水产品检疫和养殖场所的消毒,完善农村大型聚餐活动的监管,是当前预防农村O139霍乱暴发疫情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一起O139霍乱疫情调查,分析发病原因,为霍乱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提出假设,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确定危险因素。结果 2名霍乱病例全部为午餐就餐者,罹患率3.4%。流行病学调查支持点源暴露的流行模式,食用哈密瓜是危险因素(RR=+∞,P<0.05)。该餐同批次"温水甲鱼"中检测出与病人同源O139霍乱弧菌。聚餐饭店食品加工器具生熟不分,存在交叉污染。碱性且不消毒的自备井水、湿热的环境和富含营养的食品为霍乱弧菌增殖适宜的条件。结论本次霍乱疫情是聚餐所致,带菌甲鱼通过食品加工器具污染了生食的水果是导致疾病的原因,提示需要认真做好农村聚餐及餐饮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加强甲鱼等水产品市场管理和监测;不同品种的甲鱼带菌情况可能不同,采样检测时应注意区分品种;当地乡镇、农村自备井水在夏秋肠道病多发季节应开展消毒处理,减少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湖南省O139群霍乱的流行因素,探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生态学研究分析湖南省O139霍乱高发区的流行因素;评估农村集体聚餐卫生指导和管理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1997年以来湖南省共发生48起O139霍乱疫情中28起疫情与农村集体聚餐有关,就餐和使用就餐剩菜者O139霍乱弧菌检出率较高。农村聚餐中使用甲鱼和食品制作生熟不分的比率、人均甲鱼消耗量、甲鱼中O139霍乱弧菌检出率高发区均高于低发区,病人和带菌者分离到的O139霍乱弧菌和甲鱼中菌株的PFGE图谱相同,具有同源性。采取农村集体聚餐卫生指导和管理措施后,高发区未发现疫情,农村厨师和就餐人群的卫生习惯改善。结论湖南省O139霍乱疫情的发生与农村集体聚餐中使用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产品特别是甲鱼有关;农村集体聚餐中制作食品生熟不分和带剩菜回家食用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加强农村集体聚餐卫生指导和管理是预防O139霍乱疫情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1起霍乱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定统一的病例诊断标准,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对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发生5例病例(1例可能病例,确诊病例3例,健康带菌者1例),罹患率为2.3%,无死亡病例。14日午餐为危险餐次,食用甲鱼或鸡肉者罹患率(4.4%)高于未食用者(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95%CI=0.398~∞);食用木耳酸菜汤对预防发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RR=0,95%CI=0~0.761);从病例的粪便和肛拭子标本分离到O139霍乱弧菌4株;从聚餐点清洗甲鱼的污水排放口水样中分离到O139霍乱弧菌1株。结论本次疫情为感染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暴发疫情,可疑污染来源为甲鱼,食用酸性食品对预防霍乱发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1起由O139引起的霍乱暴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查找霍乱暴发的原因,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疫情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8月孝感市孝南区发生的1起霍乱暴发疫情进行调查.[结果]本起霍乱暴发疫情发生在家庭丧宴就餐者中,161人就餐,发病15例,发病率为9.32%;粪检161人,检出霍乱感染者11例,感染率为6.83%,其中3例为健康带菌者,无死亡病例.没有出现二代感染者.未聚餐者中未发现霍乱病人,粪检64人,均未检出霍乱弧菌.从11例感染者和1份厕所粪便检出的霍乱弧菌均为O139群.[结论]这是一起农家丧宴引起的O139群霍乱暴发.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O139群霍乱流行因素和快速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湖南省O139群霍乱的流行特点,分析流行因素,探索快速有效的监测评估方法和预防控制措施,为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生态学研究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湖南省O139霍乱的流行特点和高发区的流行因素;评估农村集体聚餐卫生指导和管理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分别采用膜免疫层析法和常规细菌分离培养法对腹泻病人及霍乱病人的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进行O139霍乱弧菌检测,以后者为金标准,计算膜免疫层析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湖南省1997-2009年共发生48起O139霍乱疫情,报告病例103例,带菌者119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1.94%。在局部地区有集中发生趋势。2002-2009年常规监测腹泻病人阳性率为2.47/万,水产品样阳性率为0.57%,疫点监测检测人群阳性率为1.18%,外环境阳性率为3.44%;非疫点地区水体环境中未检测到霍乱弧菌。48起疫情中暴发16起,散发32起,28起疫情与农村集体聚餐有关。2003年9起暴发疫情中参与聚餐人员的O139霍乱弧菌感染率为5.46%,食用聚餐剩菜人员的感染率为9.23%,未食用聚餐食物人员的感染率为0,病人和带菌者分离到的O139霍乱弧菌和甲鱼中菌株的PFGE图谱相同。高发区农村聚餐中使用甲鱼和食品制作生熟不分的比率、人均甲鱼消耗量、甲鱼中O139霍乱弧菌检出率均高于低发区。高发区采取农村集体聚餐卫生指导和管理措施后,农村厨师和就餐人群的卫生习惯改善,未再发现疫情。膜免疫层析法检测病例粪便标本中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5.20%,45份实验室霍乱弧菌培养阳性的甲鱼和外环境标本经二次增菌培养,试纸条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湖南省1997-2009年的O139霍乱疫情呈低流行水平;O139霍乱疫情的发生主要跟食用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产品特别是甲鱼有关,以农村集体聚餐卫生指导和管理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是预防O139霍乱疫情发生的有效措施;膜免疫层析法可适用于各医疗机构的腹泻病门诊患者的快速筛查和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霍乱弧菌O139型暴发特征和因素,控制流行. [方法]调查所有就餐者及其接触者,同时肛拭采样培养鉴定霍乱弧菌,按<霍乱防治手册>的标准确诊病人,对疫点环境采样培养分离霍乱弧菌,并采取控制措施. [结果]该事件是一起丧宴集体聚餐引起的霍乱暴发疫情,共发生感染者17例,实验室确诊病例8例、临床诊断病例7例、健康带菌者2例,实验室诊断病例和健康带菌者中分离菌株均为病原学诊断病例(O139型),无病例死亡,未出现二代病例. [结论]导致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食物受污染致进餐者感染.提示加强饮食卫生管理是预防霍乱食源性传播的关键,同时应制定针对性强的综合防制措施,控制和减少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张群力  何凤娥  凡琴  周玲  张帆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0):1497-1499
目的 查明安仁县2012年5月份发生的一起霍乱疫情规模、调查传染来源,以控制疫情蔓延. 方法 制定统一的病例定义,开展病例主动搜索,对就餐人员食用菜谱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 结果 共18人感染,其中有3例确诊病例,均参加了2012年4月29日一次农村家庭丧宴晚餐聚餐,未参加者未发病.对参加29日晚餐的373名就餐者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食用猪脚蒸鸡蛋为危险因素(RR=4.64,95%CI:1.08~19.9).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甲鱼宰杀后和煮熟去壳鸡蛋共用器具盛装,部分去壳鸡蛋未再经油炸和蒸煮即直接与猪脚一起上酒席,存有交叉污染可能.结论 该起疫情为农村家庭丧宴中食品受O139霍乱弧菌污染所致,传染源为带菌的甲鱼,传播途径为甲鱼制作过程中污染了鸡蛋,经食用后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10.
一起农村聚餐引起的霍乱疫情调查处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对此起疫情的调查处理,分析流行原因,控制疫情蔓延.方法 在腹泻病门诊运用霍乱弧菌快速检测卡提示经细菌培养检出O139群霍乱弧菌;对聚餐人员和密切接触者、周围人群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疫情控制措施.结果 是一起农村“白喜事“聚餐引起的O139群霍乱疫情,共发病1例,健康带菌者3例.结论 本次聚餐人员感染霍乱弧菌与食用牛蛙有关,聚餐时所用的牛蛙在加工、烹调过程中交叉污染而引发霍乱流行.由于疫情发现及时,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没有出现二代病例,疫情没有蔓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查明某镇卫生院报告发现1例疑似霍乱病例疫情规模、调查传染来源、控制疫情蔓延.方法 制定统一的病例定义,开展病例主动搜索,对就餐人员食用菜品情况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 共24人感染,其中10人发病,均参加了2009年7月14日一次午餐聚会,未参加者未发病.对参加14日午餐的265名就餐者开展回顾性队列调查,结果显示食用蒸甲鱼和花生米为危险因素,RR=3.6(95%CI:1.1~12)和RR=3.1(95%CI:1.2~8.0).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甲鱼宰杀与花生米共用盛装器具,甲鱼蒸煮时间45 min,花生米室温下存放超过16 h,甲鱼未熟及交叉污染花生米的可能性极大.结论 该起疫情为聚餐中食品受O139霍乱弧菌污染所致,传染源为体内带菌的甲鱼,传播途径为甲鱼蒸煮未熟透,且制作过程中污染了花生米,经食用后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本次霍乱发病原因,为今后霍乱疫情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所有聚餐人员及接触者,按《霍乱防治手册》确定病例。结果调查高危人群788人,发现病例1例,带菌者3例,病原学确认均为O139血清型。结论本次霍乱疫情由聚餐引起,发病原因可能为食用的甲鱼、蟹或虾污染霍乱弧菌所致,提示应加强餐饮业监督管理和培训工作,加大对公众霍乱防治知识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某镇一起食源性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暴发疫情发生的原因、流行病学特征及扑疫措施,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进一步采取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方法对此起疫情的所有就餐者开展调查。结果经流行病学调查、病原体检测和临床表现证实,此起疫情系宴席聚餐中鲜活甲鱼所携带的O139群霍乱弧菌污染食品所致,通过启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迅速采取控制措施,此起疫情迅速得到控制,无二代病例和死亡病例。结论加强农村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严格餐饮许可制度,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农村居民自我防病防疫意识,对防止食源性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再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衡阳市霍乱疫情及监测结果分析,了解衡阳市霍乱流行规律和霍乱弧菌在水体及食品的污染情况,为霍乱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收集的疫情报告、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和监测资料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05年衡阳市共发生28起霍乱疫情,发病82例,死亡2例,除2001年1起疫情为O1群外,其它均为O139群。1起疫情为水型暴发,其它暴发疫情的发生均与聚餐和人群生活习惯有关,均有食用甲鱼史。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2006-2009年无病例发生。2005-2009年间每年均从市售涉水产品中检出霍乱弧菌,2006-2007年为O1群和O139群均有检出,2008-2009年以O1群为优势菌株;除2009年外,其它年份均有产毒株检出;霍乱弧菌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敏感率为100%。结论衡阳市涉水产品受到霍乱弧菌污染,且大多具有毒力基因,有引起霍乱暴发的危险。在霍乱防制工作中要重点加强对涉水产品的监测和农村集体聚餐的卫生指导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一起腹泻疫情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学鉴定,分析其基因型。方法对采集的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对培养出的霍乱弧菌进行血清分型,应用PCR检测毒力基因Ctx,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其进行基因分型,与2013年湖南省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序列比对及溯源分析。结果在病例的水样便标本中检出1株Ctx肠毒素阳性的O139群霍乱弧菌,通过Pulse Net China湖南区域中心PFGE实验分析获得了PFGE-Not I指纹图谱,与2013年衡阳市霍乱常规监测中甲鱼涂抹样分离的菌株指纹图谱高度相似。结论该起疫情为O139群霍乱弧菌所致,O139群霍乱弧菌污染的甲鱼很可能是此次疫情的传染来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一起大型聚餐引发霍乱暴发事件的调查分析,探索类似疫情防控重点.方法 实验室检测霍乱弧菌,用描述流行病学与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疑似病例15例,带菌者35例,感染率11.3%,感染者均参加2010年10月4日寿宴,未参加者无感染.对36例细菌培养阳性的感染者和32例非感染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进食香椒牛肉、怪味鸭的比值比OR值分别为6.60、3.08,有非常强的关联;第2轮就餐者感染率明显高于第1轮.结论 该起疫情极可能是被霍乱弧菌污染的甲鱼和牛蛙,在加工过程中交叉污染了盛装食物及洗碗的用具,从而导致盛装的香椒牛肉、怪味鸭及第2轮所用餐具污染所致,提示食源性霍乱暴发疫情更应防范高危水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对用具的交叉污染.  相似文献   

17.
高彬 《职业与健康》2007,23(16):1431-1432
2005年8月28日15时40分,赤壁市人民医院电话报“该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1例疑似霍乱病人。”接报告后,赤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组织突发疫情应急处理机动队成员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为O139型霍乱病例,并在潜伏期内发现第2例病例,结合就餐史,确系一起聚餐引起的霍乱暴发疫情,经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使疫情得以平息,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O139霍乱疫情应对经验,为今后的霍乱防治和处置提供借鉴。[方法]对2009年1月在玉溪市所属通海县四街镇四寨村发生一起霍乱暴发疫情,从病例的发现、确诊、报告、现场调查与处理、技术应对与行政应对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有参宴的639人中,通过粪便或肛拭子检验,结合临床症状,确诊O139型霍乱病例20例(其中实验室确诊17例,临床诊断3例),罹患率为3.13%;检出O139型霍乱弧菌健康带菌者27人,带菌率为4.23%。未发生二代病例、无死亡病例,疫情在1周内完全控制。检测霍乱病例和带菌者的密切接触者228人,检测当地未参加丧宴的67例腹泻病例标本,检测暴发点外环境标本432份,均未检出霍乱弧菌。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丧宴提供的煮萝卜是发病/带菌的危险因素,OR值为3.71。[结论]这是一起由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输入性食源性霍乱暴发疫情,由于发现、诊断、报告及时,应急处置措施得当,疫情得到快速彻底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O139霍乱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所有患者及其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人群、环境、水体和食品采样培养分离霍乱弧菌,按国家标准诊断患者和带菌者。结果2002-2006年共发生4起疫情,暴露者818人,感染率为20·66%,罹患率为3·42%,带菌率为17·24%,死亡率为0·12%;各起疫情均与聚餐有关,均有食用虾或甲鱼史;疫情发生地均为近郊农村,宴席性质均为农村家宴;患者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腹泻,水样便,中重度病例占39·29%。结论4起O139霍乱疫情与虾或甲鱼携带O139霍乱弧菌污染食品、食具传播有关,感染率高,带菌者明显多于患者,发病重,一年四季均可流行,加强饮食卫生管理是预防O139霍乱食源性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厦门市外环境水体中霍乱弧菌的存在和水产品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霍乱病例,为指导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霍乱监测方案》及《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的规定,于2004—2013年在全市六个区选择监测点,对外环境水体、水产品及腹泻病人标本进行监测,监测数据由各区疾控中心每月汇总上报,由市疾控中心统一整理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共采集外环境各类标本15 351份,检出O1群霍乱弧菌165份(1.01%),未检测O139群霍乱弧菌;共采集食品标本20 545份,检出O1群霍乱弧菌248份(1.21%),未检测O139群霍乱弧菌;共对45 284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粪检率为82.09%,共发现霍乱病人2例和带菌者2例。结论厦门市外环境水体及水产品存在O1群霍乱弧菌,是外环境水体中的正常菌群,应继续加强监测,及时发现致病菌及传染源,以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