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7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玉溪市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玉溪市2008-2015年确诊的101例布病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用Epi Info 7.0和SPSS 17.0软件处理分析数据。结果玉溪市布病新发病例数逐年增加,发病主要集中在4~8月,5月达最高峰;发病人群以中青年男性为主,职业主要以养殖人员居多(70.30%),93.07%的患者与羊有接触史;有76.24%的患者能在急性期得到治疗;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多为不规则热)、乏力、多汗、肌肉痛和关节疼痛,可并发骨关节、肝脏、心肌和泌尿生殖等损坏,首诊误诊率为100%。结论玉溪市布病危害严重,应该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让群众了解布病的防治,提高个人防护意识;由于布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多,易误诊,医师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以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传统开颅与钻孔引流及尿激酶溶解术两种治疗方式对中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中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开颅术(60例,开颅组)和钻孔引流及尿激酶溶解术(52例,钻孔组)治疗,同时在出血对侧行侧脑室置管,进行侧脑室颅内压监测。采集术后即刻、24、72 h及1周的颅内压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开颅组与钻孔组术后ICP均有增高,但开颅组颅内压明显低于钻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即刻、24、72h及1周分别为(2.03±1.29)mm Hg比(4.57±1.36) mm Hg、(3.12±1.32)mm Hg比(4.98±1.49)mm Hg、(3.81±1.57) mm Hg比(5.26±1.84)mm Hg、(2.78±1.65 )mm Hg比(3.79±1.90)mm Hg,P<0.01]。结论 在降低颅内压力方面传统开颅术明显优于钻孔引流及尿激酶溶解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一起食源性O139霍乱暴发疫情应急处置分析总结,为今后的霍乱疫情防治和处置提供经验和借鉴。方法从病例的发现、确诊、报告、现场调查与处理、技术应对与行政应对等多方面系统收集分析该起霍乱疫情处置中的各种做法,并进行全面阐述。结果在所有参宴的639人中,共确诊病例17例,临床诊断病例3例,健康带菌者27例,未发生二代病例、无死亡病例,病例和带菌者全部治愈,有效控制了疫情,实现霍乱暴发疫情成功处置。结论应对霍乱暴发疫情,诊断及时,应急处置得当,是快速控制此次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参加1起丧宴最先出现3个腹泻病例粪便进行病原体检测,确定丧宴腹泻病暴发的病原学病因,并确定适宜抗生素。方法对腹泻病例粪便标本进行霍乱弧菌、沙门菌、志贺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并用K-B纸片扩散技术对分离株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 3个腹泻病例粪便标本都分离培养出O139群霍乱弧菌,没有分离到其他病原菌;O139群霍乱弧菌分离菌株抗菌素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阿米卡星、氯霉素、庆大霉素都敏感,对四环素、强力霉素耐药。结论这是一起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食源性霍乱的暴发。  相似文献   
5.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多管道管理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预防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68例脑室引流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症患者管道越多造成医院感染的机遇越大。结论 加强对多管道管理才能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早期定向穿刺引流治疗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1月-2005年9月我科对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采用早期定向穿刺引流的手术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3年11月——2007年6月我院对8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采用脑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结果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国栋才  姚颖波  杨向东 《天津医药》2000,28(12):737-737
1 病例报告 患者 男,42岁。无明显原因间断性抽搐,进行性加重3年于1999年4月19日入院。1996年初发病,抽搐前出现左下肢麻木,继而同侧肢体抽搐,每次持续2~3分,多时2~3次/日。1年后加重,有时是全身抽搐并意识丧失,伴流涎。1997年2月于我院行头颅CT检查提示:右岛盖区皮层下有1.4cm×1.3cm×1.3cm的钙化,界线清楚,密度均匀,与颅骨密度相同,病变周围无低密度环。强化后影像无变化。发病后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无精神情感异常,无幻觉,无发烧史。否认结核、外伤及高血压史。否认酗酒及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云南省玉溪市甲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A, SPA)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有效治疗患者、清除传染源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纸片K-B法扩散技术检测玉溪市2005-2011年分离的252株SPA对17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采用 Etest测试条进行喹诺酮类(萘啶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测定。 结果 分离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吩、亚胺培南、奈替米星、复方新诺明、氯霉素7种抗生素均敏感;头孢噻肟的敏感率为99.21%;四环素、氨曲南、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为98.41%;呋喃妥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97.62%、95.63%和36.51%;洛美沙星、萘啶酸的敏感率仅为0.79%,所有分离株对利福平耐药;分离株对洛美沙星的中介率逐年下降,耐药率逐年上升;对环丙沙星的中介率不断上升,敏感性不断降低。250株分离株属于萘啶酸抗性(nalidixic acid-resistant,NAR)株,其余2株属于萘啶酸敏感(nalidixic acid-sensitive, NAS)株, NAR株降低了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NAR分离株MIC值远远高于NAS株的MIC(χ2=244.063, P结论 第三代头孢菌素可作为玉溪境内治疗甲型副伤寒的首选药物;当地SPA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合理应用该类药物,对遏制耐药性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云南省玉溪市甲型副伤寒沙门菌(SPA)分离株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数据库,分析玉溪市各分子型别SPA的流行和分布情况,为本市SPA的监测和疫情的应急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pe Ⅰ 和 Xba Ⅰ消化细菌染色体,对来自玉溪市6县1区194株SPA分离株进行PFGE分型和聚类分析。结果194株SPA中, Xba Ⅰ带型共有7种,分别为Xba Ⅰ 01、Xba Ⅰ 02、Xba Ⅰ 06、Xba Ⅰ 07、Xba Ⅰ 09、Xba Ⅰ 10、Xba Ⅰ 19,其中Xba Ⅰ 01为优势带型,占93.81%(182/194);Spe Ⅰ带型共有10种,分别为Spe Ⅰ01~10,其中Spe Ⅰ 01、Spe Ⅰ 02为优势带型,各占46.39%(90/194) 和 43.30%(84/194)。比较分析Xba Ⅰ带型和Spe Ⅰ 带型,Spe Ⅰ 酶切比Xba Ⅰ酶切具有更多的带型,主要是Xba Ⅰ 01带型和Xba Ⅰ 02带型可以分为更多的Spe Ⅰ带型,Spe Ⅰ 01和Spe Ⅰ 02带型均来自于Xba Ⅰ 01带型。但是,也有不同的Xba Ⅰ带型归属于相同的Spe Ⅰ带型。结论建立了玉溪市SPA PFGE数据库,Spe Ⅰ酶切数据库与Xba Ⅰ酶切数据库具有较好的一致性。Spe Ⅰ 01和Spe Ⅰ 02或Xba Ⅰ 01是玉溪流行的主要克隆,同时也不容忽视其他分子型别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