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了解台州市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ou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YMSM)异性性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5年1-7月、2016年2-9月、2017年1-8月和2018年1-8月对台州市YMSM进行人口学与行为学特征、AIDS相关认知等问卷调查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检测。  结果  共调查YMSM 432人,56人有过异性性行为,其中14.3%异性性行为时从未使用安全套,26.8%最近一次异性性行为时未使用安全套,HIV和梅毒检出率均为5.4%,未发现HCV阳性者,AIDS知识知晓率为9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在本地居住时间是YMSM异性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结论  台州市YMSM异性性行为者有传播HIV、梅毒的风险,AIDS知晓率较好,但仍存在商业性行为等高危行为和不用安全套等知行分离情况。应针对已婚或本地居住时间<2年者中采取安全性行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明确福建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流行毒株亚型与艾滋病(AIDS)流行的关系.方法通过艾滋病监测网络发现全省HIV/AIDS病例,应用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确定HIV-1亚型,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福建省AIDS的流行状况.结果截至2000年底,全省累计发现188例HIV感染者,其中AIDS59例(已死亡53例).经异性性接触感染占65.4%,经血途径感染占9.0%,境外感染占44.1%,其中在东南亚等国家感染约占83.1%,境内感染占39.9%.41例HIV/AIDS病例的HIV-1亚型分析表明福建省存在A、B、C和E4种亚型,E亚型占75.6%(31/41),均为经异性性接触途径感染;B亚型17.1%(7/41),主要经血途径感染.A和C亚型分别为1和2例.E亚型基因离散率为(12.245±3.894)%,B亚型基因离散率为(10.762±2.707)%.表明福建省E亚型流行株的来源复杂,与感染地点、时间有关.结论福建省AIDS流行速度正在加快,病毒感染者主要经异性性接触途径感染,HIV-1流行毒株主要为E亚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测2011-2018年兰州市艾滋病(a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AIDS)流行特征及县区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分布的时空聚集性,为兰州市HIV/AIDS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  采用时空扫描计量法对HIV/AIDS报告数时空聚集性进行探测、检验、分析,获得艾滋病疫情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聚集特征,并用ArcGIS 10.3实现探测结果的可视化。  结果  2011-2018年,兰州市HIV/AIDS分布共存在4个有统计学意义的时空聚集区。其中一类聚集区为城关区、安宁区和皋兰县,聚集时间为2015-2018年(LLR=108.63,RR=2.02,P < 0.001);二类聚集区为七里河区,聚集时间为2015-2018年(LLR=60.93,RR=2.11,P < 0.001)。探测到七里河区在2014-2017年出现了异性传播的一类聚集,皋兰县、安宁区和城关区在2015-2018年出现了异性传播二类聚集;探测到皋兰县、安宁区和城关区在2015-2018年出现了同性传播一类聚集;七里河区在2017-2018年出现了同性传播二类聚集。  结论  兰州市HIV/AIDS疫情无论是病例报告数还是不同传播途径均存在时空聚集性,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应该引起当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14-2018年贵州省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简称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选择2014-2018年贵州省新报告的全部HIV/AIDS病例进行分析,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病例晚发现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14-2018年贵州省新报告HIV/AIDS病例共33 611例,新报告病例的晚发现比例分别为35.46%、34.49%、38.35%、39.74%和38.80%;来源于医疗机构的晚发现病例构成比逐年上升(χ2=64.603,P < 0.001);分析不同样本来源病例的晚发现比例,发现医疗机构检测新报告病例的晚发现比例高于通过检测咨询、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报告的病例(χ2=276.033,P < 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婚姻状况、传播途径、职业、民族及样本来源是影响新报告病例发现晚的主要因素(均有P < 0.05)。  结论  2014-2018年贵州省新报告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呈缓慢上升趋势。一方面应继续加强全人群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提高人群的HIV主动检测意识,另一方面,应继续在全省推进扩大检测,提高病例的早发现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重庆市部分地区新报告异性性传播HIV/AIDS的感染方式,为有效开展艾滋病经异性性传播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重庆市部分地区2019年7月1日至10月1日新报告的异性性传播HIV/AIDS展开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异性性行为情况等相关数据。结果 共完成312例异性性传播HIV/AIDS的问卷调查,主要以男性(207,66.3%)、≥50岁(210,67.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52,80.8%)、已婚或同居者(200,64.1%)为主。经商业性行为感染占48.7%(152/312),经配偶/固定性伴感染占40.4%(126/312),经非商业临时性行为感染占10.9%(34/312)。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HIV/AIDS,感染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经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男性(OR=822.34,95% CI:103.99~6 503.1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OR=3.02,95% CI:1.05~8.66)的商业性行为感染HIV风险更大;而家务/待业者(OR=0.23,95% CI:0.07~0.76)的商业性行为感染HIV的风险更小;男性(OR=29.20,95% CI:9.40~90.7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OR=4.28,95% CI:1.24~14.81)的非商业临时性行为感染HIV的风险更大。除了在线下场所结识非婚异性性伴,有一定比例(6.2%)HIV/AIDS通过线上交友发展性伴关系,且性伴交往场所以低档为主。结论 重庆市部分地区新报告异性性传播HIV/AIDS的感染方式以线下低档场所结识性伴,并经商业性行为感染为主,应深入了解异性性传播HIV/AIDS的感染方式,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6.
7.
谭唯  刘少础  赵锦 《实用预防医学》2019,26(12):1409-1411
目的 了解深圳市HIV/AIDS病例经异性性传播方式的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深圳市2016—2018年新报告的经异性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6—2018年,深圳市新报告经异性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病例共2 935例,平均年龄(38.1±12.7)岁,男性病例占79.5%,未婚占46.7%,流动人口占83.7%。异性性传播方式中非商业非婚性传播占61.8%,商业性传播占30.7%。不同性别、年龄组、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的HIV/AIDS病例经异性性传播感染HIV的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深圳市异性性传播方式以非商业非婚性传播为主。今后应重点关注非商业非婚性传播,扩大艾滋病宣传教育范围,并对不同特征的高危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HIV经异性性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历年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的监测检测情况及流行状况,为潞西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989-2008年潞西市艾滋病疫情数据、艾滋病疫情资料及HIV抗体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年来共报告HIV/AIDS病例3336例(其中本地2333例),现管理、干预1483例;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者阳性率21.12%;商业性性工作者人群HIV阳性率4.70%;羁押人群HIV阳性率3.50%。结论加强对吸毒人员、商业性性工作者、羁押人员、外出务工人员等人群的干预和管理,做好HIV/AIDS的告知、随访等管理,认真做好溯源调查及自愿咨询检测(VCT),提高阳性发现率,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湖北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异性性接触传播的流行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导出湖北省2016—2017年报告的经异性性接触传播感染的HIV/AIDS病例资料,对不同性别HIV/AIDS病例的异性性接触传播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湖北省2016—2017年共报告3 641例经异性性接触传播感染的HIV/AIDS病例(已排除异性性接触史分类不明12例),其中非婚非商业性性行为传播1 766例,占48.50%。男性HIV/AIDS病例2 508例,以商业性和非婚非商业性性行为传播为主,分别为1 344和1 092例,占53.59%和43.54%;女性HIV/AIDS病例1 133例,以非婚非商业性性行为和配偶/固定性伴传播为主,分别为674和333例,占59.49%和29.39%。随年龄增加,非婚非商业性性行为传播比例降低,男性经商业性性行为传播比例升高,女性经配偶/固定性伴传播比例升高;随文化程度降低,非婚非商业性性行为传播比例降低,男性经商业性性行为传播比例升高,女性经配偶/固定性伴传播比例升高(均P0.05)。结论湖北省2016—2017年报告的异性性接触传播感染HIV/AIDS病例以非婚非商业性性行为传播为主;高年龄、低文化程度的男性经商业性性行为传播风险较高,女性经配偶/固定性伴传播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贵州省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HIV/AIDS)患者的HIV亚型分布特征,为艾滋病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策略,收集贵州省2013-2017年间8 583份抗病毒治疗半年以上的在治艾滋病患者血浆,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HIV检测等横断面调查。  结果  其中有1 511例HIV病毒抑制失败(病毒载量,viral load,VL>1 000 copies/ml),成功对1 410例(93.31%)HIV抑制失败患者的HIV pol基因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51.42%为CRF01_AE基因型,26.67%为CRF07_BC基因型,16.1%为CRF08_BC基因型。  结论  通过对贵州省近年来HIV流行亚型和主要传播途径的变化分析,提示HIV基因突变引起亚型的改变应先于HIV主要传播途径的改变,及时监测HIV亚型变化可作为防治艾滋病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童年期性虐待与大学生性取向之间的关联及其性别差异,为中国青少年童年期性虐待和性取向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合肥市4所大学4 03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人口统计学特征、童年期性虐待经历以及性取向。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和不同时期的性虐待经历与大学生性取向之间的关联及性别差异。  结果  大学生异性向、同性向、双性向、无性向的报告率分别为93.2%,0.7%,3.7%,2.4%。男生发生在小学或更早时期的仅接触性虐待(OR=14.70, 95%CI=5.73~37.72)、同时经历非接触和接触性虐待(OR=4.33, 95%CI=1.91~9.84)与性取向有关;发生在中学时期的仅非接触性虐待(OR=4.20, 95%CI=2.21~7.98),同时经历非接触和接触性虐待(OR=3.57, 95%CI=1.65~7.70)与性取向有关。女生发生在小学或更早时期的仅非接触性虐待(OR=1.78, 95%CI=1.02~3.13)、同时经历非接触和接触性虐待(OR=3.13, 95%CI=1.35~7.23)与性取向存在关联。  结论  童年期性虐待经历与大学生性取向存在关联,且存在性别差异,在男生中的关联性相对更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珠海市有性行为大学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的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HIV检测策略、提高大学生HIV检测率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于2019年11—12月对珠海市6所高校本科和大专12 235名在校学生进行匿名电子问卷调查,筛选出有性行为史学生1 789名,通过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有性行为大学生HIV检测的影响因素。  结果  1 789名大学生中,HIV检测率为7.55%(135名),主要通过医院(71.85%)检测,检测原因主要为定期检测(50.37%)和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23.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性行为的大学生中,性取向为同性恋者(OR=4.62,95%CI=1.07~19.95)、近1年有异性商业性行为者(OR=3.77,95%CI=1.96~7.26)更有可能进行HIV检测;女生(OR=0.41,95%CI=0.24~0.69)进行HIV检测的可能性较低。  结论  珠海市有性行为的大学生HIV检测的比例较低,建议在加强HIV检测宣传教育、增强学生HIV检测意识时,考虑性别、性取向及商业性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检测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13.
张丽  姚英  潘忠廉  胡锦峰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10):1578-1581
  目的  通过分析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 VCT)门诊青少年学生求询特征, 为评估当地学校艾滋病防控效果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艾滋病检测咨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杭州市上城区2016—2020年VCT门诊7~28岁学生咨询者1 223例,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  结果  青少年学生求询者占全部求询者的25.21%(1 223/4 852), 主要求询原因以无高危行为为主(28.29%, 346例), 其次是男男性行为(26.41%, 323例)和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25.92%, 317例)。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商业异性性行为求询比例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χ趋势2值分别为-6.04, -3.59, P值均 < 0.01)。HIV平均阳性检出率3.03%(37例), 且随时间呈上升趋势(χ趋势2=2.45, P < 0.01)。  结论  中小学校开展规范系统的性教育和艾滋病宣教十分必要, 杭州市在男男性行为干预方面还需探索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安徽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与其男性性伴和女性性伴的性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  方法  以合肥、芜湖和六安3个城市为研究现场,采用滚雪球法和网络招募法招募MSM人群,对符合纳入标准的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MSM人群最近6个月发生异性性行为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招募1 200名MSM,最近6个月78.3% MSM与男性性伴有过肛交性行为,20.9%与女性性伴有过异性性行为,16.5%最近6个月与男性性伴、女性性伴均有过性行为。最近6个月异性性行为中的安全套坚持使用率(29.9%)明显低于同性性行为的安全套坚持使用率(53.0%),在最近一次异性性行为中的安全套使用率(52.2%)也明显低于同性性行为中的安全套使用率(79.6%)(均有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已婚(包括在婚/同居/离异/丧偶)、在调查城市居住时间>2年、有同性商业性行为的MSM更容易发生异性性行为。  结论  MSM人群存在较高比例的双性性行为,且安全套坚持使用率较低,应该加强对他们的性健康教育、风险感知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芜湖市学龄前儿童家庭性教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家庭性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20年7—8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芜湖市5所幼儿园共抽取481名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儿童的家庭性教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对儿童进行过家庭性教育的父母有285(59.25%)人,未进行过家庭性教育的有196(40.75%)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促进父母对儿童开展性教育主要因素有父母了解性教育内容(OR=3.06,95%CI=1.95~4.78)和父母担心孩子受到性侵(OR=1.82,95%CI=1.11~2.99)。  结论  芜湖市学龄前儿童家庭性教育工作开展不高,应加强对父母的儿童性教育培训,促进儿童家庭性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泸州市农村地区家庭在预防幼儿性侵方面的教育现况及相关因素,为制定预防儿童性侵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对泸州市1 213名农村地区家长通过家庭性教育知-信-行简化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家庭性教育的相关因素。  结果  泸州市农村地区家庭防性侵教育行为得分为(11.21±3.99)分,及格率为51.69%。相关因素分析显示,母亲方面:文化程度为初中(β=0.79)、高中/中专(β=1.26)和本科/大专及以上(β=1.75)、母亲是性教育负责人(β=1.29)均与性侵幼儿教育的开展呈正相关(P值均 < 0.05);幼儿方面:幼儿性别为女(β=-0.41)和留守儿童(β=-0.59)均与性侵幼儿教育的开展呈负相关,幼儿在校参加过性教育相关活动(β=0.81)与性侵幼儿教育的开展呈正相关(P值均 < 0.05);家庭方面:家长性教育知识及格(β=1.11)、家长性教育态度积极(β=1.51)、家长与亲朋交流过性教育内容(β=1.94)、家长参加过性教育相关活动(β=0.67)均与性侵幼儿教育的开展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农村地区幼儿家庭防性侵教育的水平低下,需根据农村家庭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开展性教育专项教育和科普活动,提高农村家庭的性教育水平和幼儿性侵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中越边境地区中国籍与越南籍暗娼人群(female sex workers, FSWs)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现状,分析两组人群HIV感染相关因素以及性行为特征。  方法  2015-2016年期间在云南省河口县开展横断面调查,方便抽样纳入中国籍与越南籍FSWs。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HIV相关知识态度、性行为等信息;采集血液样本进行HIV、单纯疱疹病毒2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 HSV-2)以及梅毒感染检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HIV感染相关因素。  结果  合计纳入1 263名FSWs,中国籍调查对象227人,HIV感染率为0.44%;越南籍调查对象1 036人,HIV感染率为2.12%。越南籍FSWs最近1月商业性性伴数量以及性服务费用均高于中国籍FSWs(均有P<0.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HSV-2感染(OR=3.83, 95% CI: 1.37~10.76; P=0.032)、HIV知识知晓不合格(OR=10.40, 95% CI: 3.77~28.66; P=0.001),以及接受HIV相关干预服务(OR=0.27, 95% CI: 0.08~0.84; P=0.022)是越南籍FSWsHIV感染的相关因素。  结论  中国籍与越南籍FSWs感染HIV的风险模式可能存在差异,后续HIV干预工作应针对越南籍FSWs增加服务的覆盖与可及性;对于中国籍FSWs,建议加强与固定性伴安全套使用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四川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幼儿性教育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措施提高农村教师幼儿性教育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四川省农村地区选取16所幼儿园的160名教师,进行幼儿性教育相关问卷调查。  结果  教师幼儿性教育知识知晓率为73.8%。单项知识正确率较低的依次为“男生的包皮如果可以翻开,需要将包皮翻起来清洗(58.8%)”“家庭的功能中包含休息与娱乐功能(65.6%)”“女生清洗生殖器官需从前往后清洗(68.8%)”。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龄>4年(OR=4.16,95%CI=1.74~9.98)、发现幼儿有性相关行为(OR=2.97,95%CI=1.19~7.40)、性知识来源途径数目>3条(OR=3.39,95%CI=1.42~8.13)的教师有更高的幼儿性教育知识知晓率(P值均 < 0.05)。  结论  四川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幼儿性教育知识掌握率有待提高。应构建多种性教育途径促使教师尤其是初就业教师获得更多相关知识,关注幼儿性相关行为,提高幼儿性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中学生对于利用网络开展性教育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措施提高有关网络平台的性教育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抽取的浙江省内8所中学44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重要性-满意度”(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IPA)模型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中学生对于利用网络开展性教育知晓率为66.59%(299名),17.15%(77名)中学生选择“微信公众号”、7.35%(33名)中学生选择“性教育网站”、42.09%(189名)中学生选择“视频平台”作为网络性教育的主要途径。中学生性健康素养中,性安全与性侵害维度下的条目正确率均高于40%;性疾病传播与预防维度下的条目正确率均高于70%;性生理与性发育维度下的条目正确率均高于8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健康素养得分更高的中学生对利用网络开展性教育的认知更高(OR=1.06,95%CI=1.01~1.11,P < 0.05)。根据IPA法显示,教学效果和教学内容在优势区,趣味性在保持区,实用性和互动性在机会区,课程模式在改进区。  结论  中学生利用网络开展性教育的认知情况有待提高。应努力提升中学生性健康素养水平。提供性教育线上网络平台应重点改善课程模式,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互动性,继续保持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趣味性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