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6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青少年不同类型欺凌行为和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 为进一步预防青少年同伴欺凌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基于2019年9月(T1)和2020年9月(T2)对安徽省淮北市1 687名青少年队列随访数据, 采用交叉滞后回归方法探讨不同类型同伴欺凌与抑郁症状的相互关系。  结果  T2时遭受欺凌行为(躯体欺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网络欺凌)和抑郁症状得分均低于T1时,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60, 8.61, 7.24, 3.76, 8.29, P值均 < 0.01)。两个时期青少年的欺凌行为与抑郁症状之间均呈正相关(P值均 < 0.01);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显示, T1时期的遭受躯体、言语、关系和网络欺凌均能正向预测T2时期的抑郁症状(β值分别为0.06, 0.04, 0.12, 0.05), T1时期的抑郁症状也能正向预测T2时期遭受躯体、言语、关系和网络欺凌(β值分别为0.07, 0.10, 0.13, 0.10)(P值均 < 0.05)。  结论  青少年同伴欺凌与抑郁症状之间相互影响, 存在一定的双向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急性应激反应与疫情常态化管理时期中学生同伴欺凌行为的关系, 为制定减少同伴欺凌行为的相关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2020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安徽省皖南(宣城市)和皖北(淮北市)2所普通初级中学2 219名学生, 调查遭受欺凌和欺凌他人中言语欺凌、关系欺凌、躯体欺凌和网络欺凌行为发生情况, 并自我回顾性评价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社交隔离)期间急性应激反应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探讨中学生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不同水平急性应激反应与同伴欺凌行为的关联。  结果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管理时期中学生同伴欺凌行为报告率为65.8%, 遭受他人欺凌和欺凌他人的报告率分别为63.8%和27.1%;遭受他人言语欺凌报告率最高(54.8%), 对他人网络欺凌报告率最低(4.6%)。疫情期间中学生急性应激反应得分为(6.50±1.67)分。除躯体欺凌他人外, 其他类型欺凌他人与遭受他人欺凌行为报告率在高水平应激反应组均最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 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 高水平急性应激反应与中学生遭受言语欺凌(OR=1.38)、关系欺凌(OR=2.28)、躯体欺凌(OR=1.87)和网络欺凌(OR=2.30)风险增加相关, 高水平急性应激反应组中学生言语(OR=1.80)、关系(OR=1.99)、躯体(OR=1.76)和网络(OR=2.32)欺凌他人的风险均高于低水平急性应激反应组(P值均 < 0.05)。  结论  中学生高水平急性应激反应与不同类型同伴欺凌行为之间均存在关联, 且与网络欺凌的关联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网络欺凌是在电子社交网络环境下,通过电子手段对青少年实施的攻击性暴力行为,且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传播的快速性,对青少年身心产生严重而深远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欺凌方式层出不穷,网络欺凌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多样复杂。本文从流行特征、影响因素、相关理论模型等角度系统阐述了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研究进展,以期能为家庭、学校、社会构建预防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公共卫生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童年期性虐待与大学生性取向之间的关联及其性别差异,为中国青少年童年期性虐待和性取向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合肥市4所大学4 03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人口统计学特征、童年期性虐待经历以及性取向。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和不同时期的性虐待经历与大学生性取向之间的关联及性别差异。  结果  大学生异性向、同性向、双性向、无性向的报告率分别为93.2%,0.7%,3.7%,2.4%。男生发生在小学或更早时期的仅接触性虐待(OR=14.70, 95%CI=5.73~37.72)、同时经历非接触和接触性虐待(OR=4.33, 95%CI=1.91~9.84)与性取向有关;发生在中学时期的仅非接触性虐待(OR=4.20, 95%CI=2.21~7.98),同时经历非接触和接触性虐待(OR=3.57, 95%CI=1.65~7.70)与性取向有关。女生发生在小学或更早时期的仅非接触性虐待(OR=1.78, 95%CI=1.02~3.13)、同时经历非接触和接触性虐待(OR=3.13, 95%CI=1.35~7.23)与性取向存在关联。  结论  童年期性虐待经历与大学生性取向存在关联,且存在性别差异,在男生中的关联性相对更强。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给个人健康、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目前,大多数研究已证实童年期虐待、单胺氧化酶A基因与反社会行为之间存在关联。然而,关于童年期虐待与单胺氧化酶A基因交互作用与反社会行为之间的关联性尚存在争议。本文旨在对童年期虐待与单胺氧化酶A基因交互作用与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发现童年期虐待与单胺氧化酶A基因可能通过影响大脑中特定的神经环路、改变情绪调节功能等交互作用于反社会行为。此外,本综述剖析了当前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可能原因,为今后研究指明方向,也为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初中生抑郁症状在同伴欺凌模式与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 为同伴欺凌防治和青少年自杀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于2019年9月(T1)在安徽省濉溪县1所普通中学全体初一学生中建立随访队列, 2020年9月(T2)进行第一次随访, 共1 687名初中生参与。采用自编同伴欺凌问卷、中文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儿童版(CES-DC)和自杀相关心理行为问卷对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初中生近1年自杀意念、被欺凌、欺凌他人的报告率分别为28.3%, 27.0%, 24.4%。同伴欺凌潜在类别分析分为低被欺凌-欺凌他人组(71.4%), 高被欺凌-欺凌他人组(3.3%), 高言语和关系被欺凌-欺凌他人组(25.3%)3组。以低被欺凌-欺凌他人组为参照组, T1抑郁症状在高被欺凌-欺凌他人组(中介效应值为0.43, P < 0.05)及高言语和关系被欺凌-欺凌他人组(中介效应值为0.29, P < 0.05)致T2自杀意念中起中介作用。  结论  抑郁症状在同伴欺凌致青少年自杀意念中起中介作用。为预防同伴欺凌及青少年自杀相关心理行为, 教育工作者在制定相应措施时应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