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4城市社区成年居民主观感知的建成环境与休闲性体力活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杭州、苏州、成都和青岛市25~64岁成年人,使用社区环境步行适宜性量表简版和国际体力活动问卷长版评估建成环境和休闲性体力活动水平,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主观感知的建成环境与休闲性体力活动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有效样本3 789份。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公共服务可及性(OR=1.34,95% CI:1.02~1.75)和美观度(OR=1.37,95% CI:1.09~1.73)与居民自报过去一周有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可能性呈正相关;类似地,居民进行休闲性步行的可能性与这2个维度也呈正相关。街道连通性与居民休闲性步行水平呈正相关[expβ)=1.09,95% CI:1.00~1.19];居住密度[expβ)=1.000 4,95% CI:1.000 0~1.000 8]越高、体力活动场所可及性[expβ)=1.09,95% CI:1.00~1.19]越好,美观度[expβ)=1.11,95% CI:1.00~1.22]越好,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水平越高,达标的可能性也越高。结论 改善社区某些建成环境维度,有望增加居民进行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可能性及相应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人社会隔离与认知功能间的关联。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对黑龙江省大庆市社区981位≥60岁社区居民采用结构化问卷进行调查。用LSNS-6量表筛查老年人的社会隔离情况、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汉化长沙版评估认知功能。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社会支持网络与认知功能的关系;采用累积比数logit模型分析社会支持网络与不同认知维度的关系。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71岁;LSNS-6量表筛查出10.60%(104/981)的老年人存在社会隔离情况;9.48%(93/981)的老年人存在家庭联系疏松;13.97%(137/981)的老年人存在朋友联系疏松。LSNS-6量表得分与认知功能得分存在相关关系,与社会联系越紧密的老年人,认知功能得分越高,偏回归系数为0.10(P< 0.01)。存在社会隔离的老年人认知功能得分为20.38±5.54,而社会联系正常的老年人认知功能得分为22.10±5.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无社会隔离相比,社会隔离与视空间/执行能力(P=0.02)、命名(P=0.03)、语言(P=0.01)和延迟记忆(P< 0.01)等认知维度有关联,而与注意力(P=0.33)、抽象(P=0.49)和定向(P=0.27)方面无明显关联。结论 社会隔离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朋友联系疏松是老年人社会隔离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肾健康相关膳食模式与老年人认知下降和认知受损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山西营养与慢性病家庭队列4个县(区)2015年≥ 60岁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2017年进行随访,采用简易心理状况量表再次评估认知功能及其变化。采用降秩回归法提取肾健康相关膳食模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肾健康相关膳食模式评分与2年后认知功能下降风险之间的关系,并分析2015年认知功能正常者中肾健康相关膳食模式评分与2年后认知受损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 肾健康相关膳食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谷物、蔬菜、杂豆类和水果摄入较多,而肉类、大豆制品等食物摄入较少。与该模式评分的<P33.3组相比,≥ P66.6组研究对象2年后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明显较低(OR=0.57,95% CI:0.37~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具有显著的线性趋势(P=0.007)。在2015年认知功能正常者中,该模式评分≥ P66.6组研究对象2年后认知受损发生的风险也明显较低(OR=0.52,95% CI:0.29~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各组风险具有显著的线性下降趋势(P=0.01)。结论 肾健康相关膳食模式评分与认知下降和认知受损发生风险均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杭州市城区成年居民步行与建成环境主观感知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2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杭州市城区25~59岁居民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长版(IPAQ-L)和社区步行环境量表简版(NEWS-A)评价居民过去1周交通出行相关步行时间、休闲性步行时间以及建成环境主观感知。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步行与建成环境主观感知得分的关联性。结果 杭州市城区成年居民过去1周总体力活动得分M=2 766 met·min-1·week-1,平均1周休闲相关步行时间为90 min,平均1周交通相关步行时间则为100 min。控制年龄、BMI、婚姻状况、工作状态、文化程度、居住社区类型、总体力活动水平后,男性(OR=0.764,95%CI:0.588~0.992)和女性(OR=0.633,95%CI:0.481~0.833)的休闲性步行时间均与场所设施可及性维度得分呈负相关,女性休闲性步行时间还与住宅密度维度得分呈负相关(OR=0.997,95%CI:0.996~0.999),女性交通出行相关步行时间则与步行道/自行车道维度得分呈正相关(OR=1.537,95%CI:1.138~2.075)。男性交通出行相关步行时间与建成环境主观感知各维度得分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可通过改善步行道/自行车道等建成环境促进成年居民的交通相关步行时间,开展成年人步行的环境干预时需要考虑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糖尿病患病和死亡对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 采用去病因健康期望寿命计算方法,整合人群死因、健康自评以及糖尿病患病等资料,定量分析糖尿病对人群健康期望寿命的影响以及造成健康损失的内部构成。结果 2013年浙江省15岁居民健康期望寿命为55.80岁,去除糖尿病病因,男、女性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分别增加0.86岁和1.13岁,城市和农村居民分别增加1.04岁和0.66岁,女性居民增幅大于男性居民,城市居民增幅大于农村居民;糖尿病死亡、患病造成的健康寿命损失分别为0.10岁和0.79岁,患病/死亡健康寿命损失之比为7.92。结论 2013年浙江省居民糖尿病患病导致的健康寿命损失远大于死亡,应降低城市地区,特别是女性人群的糖尿病流行水平是减少糖尿病对人群健康寿命影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分析中国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居民年医疗费用及其变化趋势,评估糖尿病个人和家庭额外医疗费用及经济负担。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采用特征分数配比法根据特征变量,对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居民匹配出的679对研究对象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0-2009年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居民年人均医疗费用的差值从3361.93元增长至6608.48元;两组研究对象的费用比值约为4倍、个人经济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的比值约为4~5倍。结论 与非糖尿病居民相比,中国糖尿病患者年人均医疗费用明显较高,绝对费用增长 幅度显著,个人经济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较重。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2016年成年人健康期望寿命测算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测算浙江省成年居民健康期望寿命(HALE),评价浙江省成年人健康水平。方法 收集2016年浙江省死因监测资料、死因漏报调查资料和居民自报健康调查数据,采用HOPIT模型对浙江省居民自报健康调查的数据进行校正,获得成年居民伤残测度,通过Sullivan方法测算浙江省成年人HALE。结果 成年居民自报健康数据经HOPIT模型校正后,伤残测度随年龄增长明显升高(χ2=5 795.81,P<0.001),女性伤残测度高于男性(χ2=5 353.27,P<0.001);浙江省≥20岁成年人期望寿命(LE)和HALE分别为59.08岁和48.68岁,因伤残损失的健康期望寿命(LHE)为10.40岁,LHE/LE为17.61%,随年龄增长,HALE损失占LE的百分比逐渐增大。各年龄组男性的HALE(49.21岁)高于女性(48.14岁),城市(49.92岁)大于农村(47.43岁)。结论 浙江省居民LHE/LE的比例较高,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加强女性、农村的健康保健服务应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中国社区老年人脑认知相关生活方式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综合评分对早期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纳入2015年基线调查及2017年随访调查均完成认知功能状况评定,且基线未患痴呆的2 537名≥60岁的社区老年人。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其脑认知相关生活方式信息(体育锻炼、社会交往、脑力休闲活动、睡眠质量、吸烟状况与饮酒状况)并计算综合评分。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认知相关生活方式综合评分与早期认知功能下降的关联。结果 2 537名社区老年人群中,评分5~6分者占28.7%,6项脑认知相关生活方式因子均健康者仅占4.8%。男性与女性的健康生活方式因子分布存在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与评分0~3分组相比,评分4分和5~6分组早期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降低(OR=0.683,95%CI:0.457~1.019;OR=0.623,95%CI:0.398~0.976;趋势P=0.030)。在女性中,与评分0~3分组相比,评分4分和5~6分组的早期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降低(OR=0.491,95%CI:0.297~0.812;OR=0.556,95%CI:0.332~0.929;趋势P=0.024)。结论 脑认知相关综合健康生活方式与早期认知功能下降风险降低密切相关,在女性群体中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杭州市城区不同特征人群的体力活动相关建成环境主观感知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杭州市城区抽取25~59岁常住居民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社区步行环境量表简版(NEWS-A)用于评价居民对社区内住宅密度、场所设施多样性、公共服务可及性、街道连通性、步行道和自行车道适宜性、美观舒适度、交通安全、治安8个建成环境维度的主观感知。采用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会人口学特征和BMI等个体因素对居民建成环境主观感知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1 362例常住居民,性别、婚姻状况、是否有工作与建成环境主观感知各维度得分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调整其他因素影响后,年龄45~59岁与街道连通性感知得分呈正相关(OR=2.02,95%CI:1.30~3.1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与人口密度感知得分存在正相关(OR=1.97,95%CI:1.29~3.00),与场所设施多样性感知得分呈负相关(OR=0.65,95%CI:0.43~0.97)。超重肥胖与步行道/自行车道(OR=0.67,95%CI:0.48~0.95)和社区治安得分(OR=0.75,95%CI:0.57~0.99)均呈负相关。相对于Ⅰ类区域,Ⅲ类区域居民对场所设施多样性(OR=0.11,95%CI:0.04~0.30)、公共服务可及性(OR=0.33,95%CI:0.11~0.95)、街道连通性(OR=0.30,95%CI:0.11~0.86)、交通安全(OR=0.39,95%CI:0.17~0.91)的主观感知得分更低。结论 杭州市城区居民对体力活动相关的建成环境主观感知与年龄、文化程度、BMI和居住区域存在相关性,开展人群体力活动的环境干预时需要考虑个体特征。  相似文献   

10.
饮食环境对中国居民饮食行为及肥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运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分析饮食环境对中国居民饮食行为与肥胖的影响。方法 在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以及中国知网等电子文献数据库中利用“饮食环境”、“饮食行为”、“肥胖”和“中国”等关键词进行组合检索。结果 社区食物设施的可得性和可达性好,丰富了中国居民的饮食多样性,增加了卡路里、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的摄入,降低了蔬菜和水果等健康食品的摄入,但对肥胖的影响效果尚不一致。学校周边快餐店数量多会增加学生肥胖的风险,但学校周边食品店的政策管理规定可以减少儿童、青少年对含糖饮料、零食和快餐的摄入。结论 构建健康饮食环境是助力中国居民享有健康饮食的保障,但如何构建健康饮食环境仍需更多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多个城市居民死亡与夏季高温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中国31个城市夏季高温变化与人群死亡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中国31个城市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每日死亡数据和气象数据。运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控制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等的影响,分析夏季前期和后期高温变化与死亡的相关性。结果 夏季前期高温对死亡影响的RR值高于后期,夏季前期高温对死亡影响的RR值集中于1.08~2.14,夏季后期高温对死亡影响的RR值集中于1.03~1.67。夏季前期时,高温对死亡的影响主要集中在P5以下和P50以上,而夏季后期高温对死亡影响主要集中于P95以上。夏季前期高温对死亡的影响可以滞后6 d左右,而夏季后期高温对死亡的影响只滞后2 d左右。结论 夏季高温与居民死亡之间存在关联性,夏季前期高温对死亡的影响高于夏季后期,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试点城市DIP实施情况并提出建议,为政策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黑龙江省J市和H市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并引入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不同维度分析其实施情况。结果:试点城市改革初具成效,结果显示60%的对象对政策了解程度较高并认为实施效果较好,但由于实际付费时间较短,也存在配套政策不完善和执行主体协作度不高等问题。结论:为保证DIP政策平稳有效运行,建议优化制度顶层设计,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加强部门联动,加大政策培训力度,提升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认知水平,增强其参与意愿。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和评价北京市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指标体系,为制定传染病健康素养综合评价指数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6个区县18岁以上居民,通过问卷方法调查居民对传染病健康素养的3个维度(知识、行为、技能)的相关指标,根据答案给各指标赋值.应用专家咨询、难易度与区别度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筛选出指标进入传染病健康素养指标体系,并通过计算分半信度、克朗巴赫α系数、验证性因子分析、Q型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结果 共调查13 287人,回收有效问卷13 001份,有效应答率97.85%.经过专家咨询、难易度与区别度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筛选出30个指标进入传染病健康素养指标体系,包括知识性素养指标12个、行为性素养指标13个、技能性素养指标5个.传染病健康素养指标体系的分半信度为0.609,克朗巴赫α系数为0.777;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标准化回归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Q型聚类将样本分为3类(分别有4819、3295和2405人),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各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北京市居民具备传染病健康素养的比例为9.9%.结论 研究构建的传染病健康素养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是评估北京市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的科学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广东省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健康调整期望寿命。方法 基于广东省第五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通过欧洲五维度三水平健康量表对人群生存质量进行评价。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和等级logistic回归评价慢性病对人群生存质量的影响,并用期望寿命和健康调整期望寿命指标评价慢性病对人群健康的综合影响。结果 共纳入68 550名居民数据进行分析,等级logistic回归显示在校正了社会人口学特征后,慢性病对生存质量各个维度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疼痛/不舒服维度的影响最大[OR=4.48(95% CI:4.20~4.77)],其余依次为焦虑/抑郁[OR=3.95(95% CI:3.62~4.31)]、日常活动[OR=3.69(95% CI:3.37~4.04)]、行动[OR=3.63(95% CI:3.34~3.94)]和自我照顾[OR=3.30(95% CI:2.98~3.66)]。慢性病患者期望寿命比非慢性病人群平均少12.7年,健康调整寿命平均减少14.6年(男性减少17.8年,女性减少9.7年)。人群去慢性病健康调整期望寿命收益为3.8年(男性为5.1年,女性为2.0年)。结论 慢性病会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各维度,从而减少患者的健康调整期望寿命,给人群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健康负担。从卫生政策和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看,需为慢性病患者尤其是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全面可及的医疗照护,照护需不仅关注生理健康也要注重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江西省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现状,分析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变化趋势、协调程度。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咨询、系统调研等方式确立江西省医疗资源配置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构建二者的耦合协调模型,对二者的耦合协调以及收敛程度进行实证测评。结果:江西省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呈上升态势,但大部分城市耦合协调程度属于濒临失调和勉强协调,城市间耦合协调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结论:优化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布局是促进全民健康、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前提。为缩小江西省各地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水平耦合协调发展的差距,推动医疗服务全面发展,应结合各地的经济水平、社会发展、人口结构等因素,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高质量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社区综合干预对杭州市3个社区成人体力活动水平的短期影响.方法采用平行对照、非随机分组的类实验设计,以杭州市下城区和拱墅区作为干预区,开展为期2年的社区综合干预,同期以西湖区作为对照区,并在干预前后通过两次独立横断面问卷调查评价社区综合干预对居民体力活动水平的短期影响.结果基线和随访各完成调查2016人(干预区1016人和对照区1000人).干预区居民在干预前后对体力活动益处的认知水平有下降趋势;对照区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干预区居民总体力活动水平(代谢当量,MET-mir/w)由1204显著性增长到1386(P=0.023),对照区由918增长至924,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1),控制调查对象年龄构成变化的可能影响后,结果不变.结论经2年干预,干预区人群总体力活动水平得到有益的改变.在杭州市城区针对居民体力活动水平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干预项目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老年人群血浆白蛋白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中8个长寿地区所有≥65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入户问卷调查、健康体检,收集人口学变量、行为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采用简易认知功能量表评定认知功能。收集空腹静脉血样检测白蛋白等生物指标。利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不同白蛋白水平的研究对象认知功能评分及变化趋势。以是否认知受损为因变量,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浆白蛋白水平与认知受损的关系。结果 广义线性模型分析表明,随着白蛋白水平的升高,调整后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增加,从最低组的23.22升高到最高组的25.07,且有线性趋势(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较高的白蛋白水平与较低的认知受损风险显著相关(P<0.001),相对于最低水平组,白蛋白较低、较高和最高水平组的认知受损OR值(95% CI)分别为0.64(0.45~0.91)、0.60(0.40~0.89)和0.43(0.27~0.69),具有线性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人群血浆白蛋白水平与认知受损的风险反向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苏州市居民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关系,为提高苏州市居民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苏州市抽取18~55岁城乡居民3225名,运用中文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生命质量评价量表(SF一36)进行面访调查,调查数据用SAS9.2统计软件进行偏变量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变量典型相关分析表明,调整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因素后,睡眠质量各个因子评分与生活质量各个维度的评分均呈负相关;第1对典型变量的偏变量典型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苏州市居民睡眠质量对生活质量的活力、总体健康、精神健康有影响,其中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主观睡眠质量是主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北京市常住居民对低碳减排健康共益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从北京市房山、海淀、怀柔和东城区分别随机抽取一个社区开展问卷调查,样本量通过Kish-Leslie公式计算,根据目标人群各年龄、性别分组的比例,分别在各社区选取相同性别和年龄比例的90份样本进行调查,采用 χ2检验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变量。结果 在369名调查对象中,熟悉低碳减排健康共益者为12.7%。年龄(OR=0.98)、对气候变暖的态度(OR=0.72)、家庭人均月收入(OR=1.27)、对空气污染的态度(OR=1.59)和低碳生活方式(OR=2.36)等,是影响调查对象低碳减排健康共益认知的重要因素。结论 对低碳减排健康共益的认知,受社会人口学特征(年龄、家庭收入),对气候变暖、空气污染的态度及低碳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在制定和实施低碳减排的舆论宣传、政策措施时,应考虑纳入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14年我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流行的地域分布特点,为制定儿童高血压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中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除我国香港、澳门、台弯地区外)的数据,选择血压数据记录完整的7~18岁216 29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血压偏高检出率<4%为低流行区,4%~7%为中等流行区,>7%为高流行区,分析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流行的地域分布特点。收集2014年全国31个省会城市的环境数据,分析儿童青少年血压Z评分与环境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2014年全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平均检出率为6.4%(1.5%~14.2%),血压偏高的高流行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沿海地区,尤其是环渤海地区,低流行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以及东部部分省份。关联性分析显示,2014年年均气温、年均气湿以及当地的海拔高度与血压(SBP和DBP)Z评分均呈负相关,男女生呈现相同趋势;年均日照时间、年均PM2.5和PM10浓度以及SO2含量与血压Z评分均呈正相关,男女生呈现相同趋势。结论 2014年全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检出率存在较大差异,应重视高流行区域,并了解影响其血压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