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p53基因测序在临床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直接测序方法对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鼻咽癌、甲状腺癌、宫颈癌及支气管和胃粘膜非典型增生的活检标本,急、慢性白血病的外周血标本,肺癌胸水、肝癌腹水标本等临床肿瘤样本进行p53基因外显子5、6、7、8序列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未发现突变,所测的几种常见肿瘤样本的活检标本的错义突变率一般为30%—50%,胸、腹水标本突变率与相应肿瘤的活检标本相近,突变大多位于外显子7、8。存在突变的病例2年病死率明显升高。结论p53基因测序在常见恶性肿瘤诊断和判断预后等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1)目的:探讨P53基因突变与鼻咽癌的关系。(2)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直接测序方法,对30例鼻咽癌和4例鼻咽部正常组织,6例慢性炎症组织的活检标本进行P53基因外显子5、6、7、8序列分析。(3)结果:慢性炎症和正常组织标本未发现;30例鼻咽癌患中,发现8例P53基因点突变,突变率26.67%,突变均分布在外显子8。(4)结论:鼻咽癌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基因突变,因此,开展P53基因测序对鼻咽癌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唐伟建  赵帆  顾其华  张贻秋 《广西医学》2001,23(5):1023-1025
目的:评价胸水P53基因测序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6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活检组织标本、胸水标本进行P53基因测序,并用30例非癌性胸水标本作对照。结果:在46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中,活检组织P53基因突变率为41.30%,胸水P53基因突变率为32.60%(P>0.05),而非癌性胸水P53基因突变率仅为3.33%(P<0.005)。结论:胸水P53基因测序对于肺癌的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肺癌患者胸腔积液标本p53基因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序方法对37例非小细胞肺癌并胸腔积液患者胸水及外周血标本分别进行p53基因外显子七、八测序,并用25例正常人外周血标本对照。结果表明:胸水标本检出外显子七点突变9例,外显子八检出点突变2例,3个碱基对缺失1例,累计阳性率达到32.43%:外周血标本仅检出3例阳性突变,总突变率仅8.11%。两组标本检出率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未发现阳性突变。胸水标本阳性检出率与文献报道的用活组织标本检测的突变阳性率相近,对临床诊断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和DNA双链直接测序方法进行p53基因外显子5、6、7、8序列分析,共检测33例胃癌、17例胃粘膜非典型增生、31例胃癌术后并转移性腹水标本。结果:发现9例胃癌和7例胃癌术后并发腹水标本存在p53基因碱基突变,突变率分别为27.27%和22.58%,且在7例腹水标本中发生p53基因突变的患者原病理切片组织中发现了相应的突变。17例胃粘膜非典型增生组织中亦发现1例p53基因突变。结论:胃癌与p53基因突变密切相关,p53基因突变是胃癌较早期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胸水P53基因测序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46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活检组织标本、胸水标本进行P53基因测序 ,并用 30例非癌性胸水标本作对照。结果 :在 46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中 ,活检组织P53基因突变率为41 30 % ,胸水P53基因突变率为 32 6 0 % (P >0 0 5 ) ,而非癌性胸水P53基因突变率仅为 3 33% (P <0 0 0 5 )。结论 :胸水P53基因测序对于肺癌的诊断 ,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PCR和DNA双链四色荧光单道测序方法对 31例结肠癌组织、13例大肠息肉伴不典型增生、11例结肠癌术后并发腹水标本进行K ras基因外显子 1、2和P53基因外显子 5、6、7、8测序分析。结果显示 :31例癌组织中发现K ras突变 7例 ,P53突变 12例 ,阳性率分别为 2 2 .58%和 38.71% ;13例息肉伴不典型增生组织中发现P53突变 2例 ;11例术后腹水标本中发现K -ras突变 1例 ,P53突变 2例 ,且突变与患者包埋组织结果一致。表明结肠组织癌变与这两个基因突变密切相关 ,癌基因突变是结肠癌较早期的细胞损害 ;DNA测序方法是研究癌基因突变的最精确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方法检测肺癌患者痰标本中p53基因的热点突变,为肺癌的诊断探索快速、准确的基因检测途径。方法:收集肺癌患者痰标本并提取基因组DNA,用荧光标记的引物对DNA进行p53基因Exon5、Exon7PCR扩增,然后用PCR扩增产物与基因芯片进行杂交,通过对杂交信号的检测,判断是否发生点突变,并用测序方法对部分阳性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在27例肺癌患者痰标本中,p53基因突变的检出率为25.92%,其中小细胞肺癌的突变率为40%(2/5)、肺鳞癌的突变率为26.6%(4/15)、肺腺癌的突变率为14.28%(1/7),检测到的突变位点有175(2)、248(1)、249(2),对2例阳性标本的测序证实了基因芯片的结果。结论: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法可以快速、准确检测出肺癌患者痰标本中p53基因的点突变,今后可用该法对肺癌患者和高危人群的痰标本进行大规模筛选,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P53基因突变与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采用PCR-SSCP法对无性细胞瘤和内肤窦病的石腊包埋组织P53基因5~8外显子突变情况进行了检测,发现无性细胞瘤和内胚窦瘤组织中P53基因5~8外显子总突变率为52.3%;在不同临床分期中Ⅰ、Ⅱ、Ⅲ、Ⅳ期突变分别为0、3、6、2例,各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初步结果是P53基因5~8外显子突变与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与肿瘤临床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10.
重庆地区肝细胞癌P53基因突变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文华  刘为纹  房殿春  王东 《重庆医学》2001,30(5):392-393,395
目的:从分子流行病学角度上分析重庆地区肝细胞癌致病因素。方法:采用PCR-RFLP,PCR-SSCP和PCR双链测序技术检测肝细胞癌基因突变模式,结果:在135例肝细胞癌中发现25例存在P53基因第249例密码子第3碱基G→T的颠换突变,突变率为18.5%,P53基因5,6,7和8外显子总的突变率为50%(14/28),其突变模式为突变散在于各外显子,结论:重庆地区肝细胞癌的发病有AFB1的参与,但AFB1暴露于易感人群的量不太高,与乙肝病毒等协同促进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张贺龙  王文亮  闵婕 《医学争鸣》2000,21(7):869-871
目的 探讨胸水细胞中p53基因突变的检测对鉴别良恶性胸水的价值。方法 应用PCR-SSCP方法对34例肺癌患和16例良性肺部疾病患的胸水细胞中的p53基因突变情况进行了检测,同时进行了胸水的瘤细胞学检查和部分肺癌组织的p53基因突变检测,并将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在47.0%916/34)的肺癌患的胸水细胞中检测到p53基因的突变,在37.5%(6/160的瘤细胞学检查阴性的肺癌患的胸水细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utation(s) in preS region of HBV and hepatitis B disease progres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genotype C chronic HBV infection. Methods Ninety-three patients with chronic genotype C HBV infection, including 24 asymptomatic carriers (ASC), 26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22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LC) and 21 HCC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Levels of HBV DNA, HBeAg,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sparate transaminase (AST) were measured. HBV preS region was analyzed by PCR direct sequencing.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lareS T3098C and T53C mutations of genotype C HBV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LC and HCC patients than ASC and CHB patients. The rate of T3098C mutation in ASC, CHB, LC, and HCC patients were 0.00% (0/24), 3.85% (1/26), 9.09% (2/22),and 30.77% (8/22), respectively (P=-0.0015), while the rate of T53C mutation was 12.50% (3/24), 3.85% (1/26), 40.91% (9/22),and 42.31% (11/26), respectively (P=0.0012). Conclusion The frequency of genotype C HBV preS T3098C and T53Cmutations is associated with hepatitis B infection progression.  相似文献   

13.
NantongCityliesonthecoastoftheYellowSeaandthenorthsideoftheYangziRiver Oneurbandistrictandsixcountiesareincluded Itsareais 80 0 1squarekilometersandthepopulationisabout 7 3911million NantongCitywasoneareawiththehighestincidencesofmalignanttumorsinChina 1,2  Tum…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大鼠肝癌变中突变型P53蛋白(mP53)的表达及p53基因第6外显子点突变。方法 通过DEN诱发的启动模型和肝癌模型,应用免疫组化、MDT-PCR-SSCP和直接测序技术分别研究mP53表达和53基因第6外显子点突变。结果 mP53阳性细胞仅见于癌前个别肝细胞增生结节中,8/18例(44.44%)肝细胞癌呈mP53阳性;8例mP53阳性肝癌中仅有1例(12.50%)被检出p53基因第6外显子发生点突变,即第208位密码子第1碱基G→G填换。结论 在DEN诱发的启动模型和肝癌模型中p53基因突变可发生于大鼠肝癌变之癌前及肝癌形成阶段,且第6外显子突变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并比较胃癌患者外周血浆、肿瘤组织以及癌旁正常黏膜中p53基因突变状况.方法: 从96名胃癌患者的术前血浆、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提取DNA,采用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DHPLC)及测序技术,检测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选择20例健康人的血浆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96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53基因杂合性突变的检出率为19.8%(19/96),在其相应的外周血浆中,p53基因杂合性突变的检出率为5.2%(5/96),在p53基因突变阳性的外周血浆中,其对应的肿瘤组织均发现有同样的p53基因突变,在对应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及20例健康人对照血浆中均未检出p53基因突变.肿瘤组织和外周血浆中p53基因突变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结论:胃癌患者血浆中可检测出p53基因突变,胃癌患者血浆中p53基因突变的分析有可能作为临床辅助诊断、疾病监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明HBV(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患者不同临床阶段bcp/pc(basic core promoter,BCP/precore,PC)点突变模式及pres区缺失突变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慢性HBV感染患者180例,其中,无症状HBV携带者13例,慢性乙型肝炎者75例,HBV相关肝硬化及肝癌分别为62、30例。Qiagen法提取血清HBV-DNA,常规PCR扩增目的基因,纯化PCR产物ABI377DNA自动测序仪直接双向测序。直接测序失败者,回收目的 DNA与PMD-18T载体连接,克隆质粒双向测序。DNAStar软件包的SeqMan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结果 Bcp/pc区点突变包括nt1753、nt1762、nt1764、nt1776、nt1803、nt1846、nt1896。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HBV相关肝硬化及肝癌患者nt 1762(nt 1764)点突变率分别为7.7%、68.0%、72.7%(68.0%)及90.9%(81.8%),肝癌患者G1896A突变频率占54.6%。A1762T+G1764A联合突变占36%;A1762T、G1764A、G1896A联合突变占11%;T1753A/C、A1762T、G1764A、G1896A发生率为7%。克隆测序显示,肝硬化及肝癌患者bcp区起始点A1727G点突变率分别为72%、63%。HBeAg阴性患者存在更多的基因变异(P=0.022),G1776A和G1896A突变是HBeAg阴性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Bcp区点突变与HBeAg阴性无明显关系。肝硬化和肝癌患者pres基因缺失突变频率最高,肝癌及肝硬化患者pres1、pres2及pres1+s2缺失频率分别为7.1%、71.4%、7.1%及41.2%、58.8%、29.4%(P<0.05)。结论 A1727G、A1762T、G1764A及A1762T/G1764A联合突变、pres缺失在HBV相关肝硬化及肝癌患者多见,可能是肝脏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G1776A和G1896A突变是HBeAg阴性的独立预测因素。Bcp/pc点突变及pres区缺失可能为肝癌发生的早期预测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郑小勤  陈玉涵  张鑫  陈德喜  丁惠国 《北京医学》2017,(12):1201-1204,1208
目的 探讨HBV DNA开放编码区T53C、G912A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4-2006年留存血清标本的慢性HBV感染患者112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69例(61.6%),乙肝肝硬化(LC)37例(33.0%),乙肝相关肝癌(HCC)6例(5.4%).所有血清标本均进行HBV DNA全基因组测序.随访5~7年,将发生LC、HCC、反复肝功能异常或死亡事件定义为疾病进展,探讨乙肝病毒开放编码区突变与疾病进展的关系.结果 S区T53C突变在CHB、LC、HCC组的发生率分别为9.7%、18.8%、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9),P区G912A突变在3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4.3%、28.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随访5~7年,T53C在疾病未进展组、进展组的突变发生率分别为7.6%、24.1%,G912A在疾病未进展组、进展组的突变发生率分别为14.6%、3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区T53C、P区G912A可能与乙肝相关肝病的进展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