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9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点突变是导致癌瘤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而在癌基因C—Ha—ras第12位密码子的点突变,则是一个突变热点,正是由G被其它的碱基取代,使C—Ha—ras基因被激活,它使C—Ha—ras的产物P~(21)蛋白第12位氨基酸从正常的甘氨酸变为实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用Lambda Charon4A为载体构建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基因组文库的全过程。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不完全酶解MGC 80—3 DNA,分离获得15—20kb“目的”基因片段,再通过T4DNA连接酶的作用使之与Lambda Charon4A载体臂进行重组,经体外包装反应和Xgal呈色反应鉴定获得了9.4×10~5重组噬菌体,经低密度平皿扩增后,构建了一个人胃癌MGC 80—3细胞系基因组文库,为进一步开展胃癌基因的分离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Astudyofpointmutationofrasgenesinhumangastriccancer¥WangJunru(王俊茹);LiuWeiwen(刘为纹);DengGuoren(邓国仁);LuYouyong(吕有勇);WangXin(王欣)(...  相似文献   
4.
雷公藤内酯醇与人乳腺癌细胞大分子DNA作用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药物与DNA作用的体外检测方法,以DNA嵌入剂表阿霉素(EDR)作对照,从分子药理水平研究雷公藤内酯醇(TL)对乳腺癌细胞DNA的作用模式。实验发现TL在120μg/ml浓度,37℃作用24h可与DNA模板结合,同EDR呈嵌合效应,但嵌入DNA尚不牢固,易发生解离;EDR在较低浓度(50μg/ml)作用30min即可显示明显的嵌合效应且是不可逆的。说明TL对乳腺癌细胞DNA的作用模式为嵌合逆行模型,嵌合能力远低于EDR,与DNA结合亦不可能是其抗癌主效应。  相似文献   
5.
用儿童白血病患者(包括急淋、急粒和慢粒)骨髓或外周血的白血病细胞提取DNA和RNA。以癌基因V-abl为探针,经Southern杂交实验发现了患者中原癌基因C-adl的扩增,还发现一个以前从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26例儿童白血病中v-abl同源顺序的重排和扩增.发现三例ALL病人有重排,与v-abl探针杂交出现异常杂交带;8例病人(6例ALL,2例AML)有扩增,尤以三例发生重排者扩增明显.其中一例ALL经治疗缓解后检测,重排与扩增均消失.结果提示,c-abl或与v-abl同源的其它基因顺序的重排和扩增,可能在某些类型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某一特定基因表达有活性的蛋白质,要受到许多因素如转录、转录后修饰及翻译等诸多环节上的调节,这些都是众所共知的。近年来,反意RNA(antisense RNA)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反意RNA是指核苷酸顺序与其所调控基因的RNA顺序互补的RNA片段,它是此基因的非编码链或称无义链(nonseuse strand)的转录产物。它可以通过配对碱基间氢键的作用,与对应的RNA形成双链复合物而影响RNA的正常修饰、翻译等过程,从而起到调控作用。从目前已发表的对原核细胞系统和真核细胞系统的研究资料看,反意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对Cras~H癌基因进行了定位研究。分析100个染色体分裂相,结果29%的杂交银颗粒位于11号染色体,其中89%位于11p15。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并比较胃癌患者外周血浆、肿瘤组织以及癌旁正常黏膜中p53基因突变状况.方法: 从96名胃癌患者的术前血浆、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提取DNA,采用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DHPLC)及测序技术,检测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选择20例健康人的血浆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96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53基因杂合性突变的检出率为19.8%(19/96),在其相应的外周血浆中,p53基因杂合性突变的检出率为5.2%(5/96),在p53基因突变阳性的外周血浆中,其对应的肿瘤组织均发现有同样的p53基因突变,在对应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及20例健康人对照血浆中均未检出p53基因突变.肿瘤组织和外周血浆中p53基因突变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结论:胃癌患者血浆中可检测出p53基因突变,胃癌患者血浆中p53基因突变的分析有可能作为临床辅助诊断、疾病监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实体肿瘤分子标志的研究现状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近40年来肿瘤研究基金的大量投入,现代诊断治疗仪器和技术的发展,以及分子水平科研技术在肿瘤研究上的应用,人们对肿瘤发生的认识和诊断治疗的水平都有所提高。然而,人类仍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没有明显的改善,肿瘤的早期诊断率及治愈率没有明显提高,特异的抗癌药物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