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评价数字化远程医疗模式在社区眼病筛查中的运行效果。方法利用数字化远程医疗信息技术,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专科医疗机构间的技术合作平台;选择北京市西城区德胜地区年龄55岁及以上的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公告告知、居民自愿参加的方式,使用数码眼底照像设备,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采集患者眼底图像资料,通过资料上传、专科医生读片、信息反馈的途径,实现对社区居民的眼病筛查。结果 2009年6月—2012年8月共筛查社区人群9 798例,占社区常住人口的8.72%。阅片结果分析显示,不包括白内障和视网膜动脉硬化在内的眼病检出率为21.32%(2 089/9 798),其中黄斑病变690例(7.04%),青光眼及可疑青光眼518例(5.29%),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80例(1.84%),视网膜静脉阻塞44例(0.45%)。此外,筛查人群中检出白内障2 876例(29.35%),眼底动脉硬化2 657例(27.12%)。无法阅片者344例(3.51%)。参加筛查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出率为8.93%(174/1 948)。参加筛查的高血压人群中视网膜动脉硬化检出率为36.09%(1 464/4 056)。结论应用数字化远程医疗模式在社区进行眼病筛查是一种有效的眼病筛查途径,有助于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早期发现患者,并将疾病的早期预防工作向社区前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上海市闵行区居民慢性肾脏病(CKD)高危人群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CKD防治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对上海市闵行区内22 811名CKD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对获得数据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2 811名研究对象中,男性9 605人(42.1%)、女性13 206人(57.9%)。CKD疑似患者5 989例,检出率为26.3%(5 989/22 811);CKD患病人数为1 633例,检出率为7.2%(1 633/22 811)。在检查指标尿蛋白阳性、尿红细胞数异常中男性CKD中的检出率低于女性(P<0.01),eGF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异常检出率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岁年龄组患者各项指标阳性或异常检出率均低于≥ 65岁年龄组患者,尿蛋白阳性检出率和尿ACR异常检出率在两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红细胞数异常检出率和eGFR异常检出率在两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血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尿酸血症史和肾移植史可能是CKD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而体质量指数、遗传肾脏病史、慢性肾炎家族史、肾小管病变、肾脏超声结构异常和肾穿刺活检术史对CKD影响程度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KD高危人群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同时给予规范的健康管理是降低CKD发病率的必要措施;可以通过实时控制血压、血糖等高危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社区居民定期健康体检计划,重点加强老年人的CKD筛查工作,延缓和控制CKD的病情。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脏病在社区的筛查和干预——困惑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社区危险人群中慢性肾脏病(CKD)的筛查,反映全科医生在慢性肾脏病防治、管理中面临的困惑与挑战。方法以北京大学医学部社区为单位,2008年5月-2009年10月对本院门诊就医的608例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肾功能检查,使用国际通用的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筛查早期CKD,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结果608例高血压患者中,肾功能不同程度受损者共计287例,占47.2%;符合CKD诊断标准者145例,高血压人群CKD的患病率为23.8%。对以往患有高血压而血肌酐正常尚未诊断慢性肾脏病的58例患者,根据MDRD公式计算eGFR〈90ml/min,其中eGFR在60—89ml/min者27例(男16例,女11例;尿常规异常者8例);eGFR在30~59mL/min者31例(男10例,女21例;尿常规异常者7例)。这58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15例。经改变生活方式,并加强对原发病治疗后病情好转23例。结论社区高血压人群的CKD患病率较高,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血肌酐尚在正常范围。如能通过全科医生对此类人群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同时给予规范的健康管理.将能大大延缓和控制CKD的病情,相应遏制由此产生的巨额医疗资源的消耗,有利于指导治疗、监测病情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1):25-32
目的探讨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Up/Ucr)测定在基层医院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肾内科诊治的124例CKD 1~3期[eGFR≥30 mL/(min·1.73 m~2)]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纳入对照组,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及Up/Uc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KD 1期、CKD 2期及CKD 3期患者Up/Ucr及24 h U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 3期患者Up/Ucr、24 h Up及Scr水平均明显高于CKD 1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 1期、CKD 2期患者Sc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KD 1期、CKD 2期及CKD 3期患者其Up/Ucr与24 h Up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与慢性肾脏病1~3期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有利于基层医院CKD的早期筛查、诊断及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
法: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并且资料完整的年龄20岁以上的体检人
群为研究对象,分别记录受检者CKD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检测结果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对CKD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采
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KD的判断标准为微量白蛋白尿和(或)血尿和(或)肾功能下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
60 mL/(min.1.73 m2)]。以简化的肾脏病膳食改良(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MDRD)公式计算eGFR。结果:在
最终入选的5 708例体检人群中白蛋白尿、肾功能下降和血尿的检出率分别为25.0%,1.7%和1.1%,总CKD的检出率为
25.6%。CKD1~5期的检出率分别为17.8%,6.7%,1.1%,0和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
血症、男性、年龄和吸烟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运动量增加是CKD的保护因素。结论:健康体检是筛查CKD的重
要途径。戒烟,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及增加运动量可能有利于降低CKD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信息协作平台的社区结直肠癌三级防治及干预体系进行探索与实践。方法对纳入本次研究的2 492名社区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健康人群1 118人,1 374例肿瘤患者。分析健康人群和肿瘤患者关于肿瘤防治知识及途径的认知情况,比较健康人群和肿瘤患者就诊首选医院,了解肿瘤患者就诊流向和行为以及发现患癌的途径。结果在肿瘤患者中知道癌前病变、早期肿瘤症状、高危人群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人群[26.93%(370/1 374)、39.96%(549/1 374)、46.00%(632/1 374)比14.49%(162/1 118)、21.91%(245/1 118)、26.92%(301/1 118)]。健康人群认为肿瘤三级防治网络可行、会参加三级防治网、有必要开展癌症筛查、会参加筛查的比率显著高于肿瘤患者[98.83%(1 105/1 118)、91.95%(1 028/1 118)、98.12%(1 097/1 118)、98.03%(1 096/1 118)比81.95%(1 126/1 374)、79.98%(1 099/1 374)、80.93%(1 112/1 374)、85.95%(1 181/1 3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群把三甲医院视为就诊首选医院的比率显著低于肿瘤患者[32.56%(364/1 118)比86.97%(1 195/1 374)](P<0.05)。肿瘤患者中发现肿瘤及确诊医院、肿瘤复诊、康复医院的选取主要以三甲综合医院为主。在肿瘤患者中因身体不适到医院就诊发现患癌的比率显著高于单位员工体检、自检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发现的比率。结论我国目前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处在快速上升的阶段,利用网络优势,加大肿瘤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建立社区、区域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优势互补的三级肿瘤防控体系,是当前我国肿瘤防治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高危人群筛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了解社区自然人群中大肠癌高危人群和大肠癌的检出率,探讨大肠癌的筛查成本,为大肠癌普查和高危人群筛查制定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东省惠州地区自然人群用"高危问卷联合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FOBT)方案"进行普查,以符合高危条件人群和FOBT阳性人群为大肠癌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行全结肠镜检查,对发现病变者取活组织行病理学检查以筛出大肠癌.按直接花费计算筛查成本并进行比较.结果 社区自然人群接受调查者68 953人,问卷调查符合高危条件者940人(1.36%),FOBT阳性者3118人(4.52%),二者合并筛出大肠癌高危人群3870人(5.61%).符合高危条件人群、FOBT阳性人群、大肠癌高危人群和社区自然人群大肠癌检出率分别为506.3/10万、314.3/10万、315.9/10万和17.7/10万."高危问卷一肠镜筛查方案"和"FOBT-肠镜筛查方案"检出大肠癌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43%和0.22%,每筛查出1例大肠癌的直接成本分别为47 834.5元和82 303.6元,后者是前者的1.7倍.结论 "高危问卷联合FOBT方案"用于大肠癌普查效果较好,"高危问卷-肠镜筛查方案"比"FOBT-肠镜筛查方案"具有更好的效价关系,可作为大肠癌高危人群机会性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许金华  孔祥栋  郭平安  汪勇军  齐玲 《浙江医学》2017,39(22):2051-2052,2060
目的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慢性肾脏病(CKD)调查,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基层CKD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参考。方法选取场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人群(多为农民)为研究对象,共1155例。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法了解人群中CKD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1155例体检者中有168例患者被诊断为CKD,其中男56例,女112例;CKD患病率为14.55%。在CKD患者中,仅11例患者知晓自身存在CKD,知晓率为6.55%。CKD患者中仅存在一种肾脏损害(蛋白尿、血尿或eGFR下降)所占的比例最高,占92.25%,其中以血尿最为多见(51.19%)。高龄、吸烟、饮酒、BMI过高、高血压、高血糖和高尿酸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场口社区体检人群具有较高的CKD患病率,而知晓率却极低,高龄、吸烟、饮酒、BMI过高、高血压、高血糖和高尿酸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上海市新虹社区开展家庭医生制度下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对筛查结果和筛查成本进行分析,为城市地区开展脑卒中社区防治提供政策依据。 方法 按每位家庭医生管辖区域,随机抽取所管辖建档高血压患者家庭100户,调查该家庭中35周岁及以上共2 760名居民。采用统一制定的《脑卒中高危人群信息登记表》面对面进行调查共2 693人。采用现场集中方式对高危人群筛查阳性居民进一步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初筛评估表》问卷调查并检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颈动脉彩超检查,共完成筛查868人。 结果 问卷筛查出高危人群868人,检出率为32.23%。血Hcy检测结果:低Hcy 140人(16.13%)、中Hcy 424人(48.85%)以及高Hcy 304人(35.02%)。颈动脉超声检查有颈动脉斑块者为548人(63.13%),颈动脉狭窄者19人(2.19%)。平均问卷筛查1例成本为16.54元/例,确诊1例高危人群平均成本为51.32元/例;平均完成2个项目筛查成本为 93.54元。 结论 高血压家庭成员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处于较高水平;慢性病患者家庭健康管理应是家庭医生工作重点,50岁以上男性居民是社区脑卒中防治中重点人群;应该加强筛查的成本管理,提高筛查收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并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临沂市中心医院肾内科住院CKD患者111例为研究对象,健康体检中心63例无CKD普通人群为对照组,对2组均收集临床资料、血清生化指标,并检测甲状腺功能,包括血清游离T3(FT3)、游离T4(FT4)、促甲状腺素(TSH),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SCH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11例CKD组患者SCH患病率为22.5%,63例对照组SCH患病率为12.7%,CKD组患病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CKD患者中,SCH组中收缩压、血糖更高,eGFR指标更低,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其他相关因素后,收缩压(OR值1.035,P0.05)及eGFR(OR值0.951,P0.01)仍是SCH的相关因素。收缩压每增加1mmHg,其风险增加3.4%,eGFR每下降1 ml/min/1.73m~2,其风险升高4.9%。结论 CKD患者SCH患病率较普通人群更高,收缩压、eGFR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The 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and prediabetes has increased in China,and at different rates in different locations.Therefore a community-based screening research was conduct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CKD and prediabetes,and to analyze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of CKD and prediabetes in a city of Southern China.Methods A total of 7801 community residents aged 18 year and older from 6 communities were screened by a stratified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method.An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albuminuria,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and 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 were measured.Age-standardized prevalence was calculated by the direct method with the use of data on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China in 2006.Multivariate logistic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CKD and prediabetes,and association of insulin resistance (IR) with CKD and prediabetes was analyzed.Results The age-standardized prevalence of CKD was 12.5%,eGFR <60 ml.min-1.1.73 m-2 was 2.7% and ACR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 >30 mg/g was 10.3%.The age-standardized prevalence of prediabetes was 12.1%.Logistic regression suggests that IR was a commo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CKD and prediabetes.Further analysis show that HOMA-IR was increased with the aggravation of kidney injury and FPG.Conclusion CKD and prediabetes have become a major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Zhuhai,Southern China; insulin resistance may be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相似文献   

12.
分级诊疗制度是优化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步骤,但落地实施时遇到阻碍,因存在转诊标准不一、空间不连贯和时间滞后等问题,医联体模式推进存在难度。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联合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了一套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川沙医联体慢性肾脏病(CKD)专病精准分级诊疗管理方案。以CKD病种为例,基于指南梳理CKD患者的疾病管理规律,建立医疗信息联通共享、转诊规则标准的CKD专病分级诊疗知识库,设计区域CKD专病分级诊疗系统,构建了基于医院-社区联动管理的专病分级诊疗一体化管理模型。且实证应用评价显示,基于CKD知识库的专病分级诊疗模式,可以精准定位易发和高危人群,及时筛查评估CKD早期患者,提升CKD患者的健康管理和诊疗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城乡结合部老年人群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异常情况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延缓慢性肾脏病(CKD)的病程进展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式,在2016年3-5月普查本社区60岁以上的户籍居民5 097名,收集相关体检指标,以2009年慢性肾病流行病学协作组(CKD-EPI)方程计算eGFR,并以eGFR ≤ 60 ml/(min·1.73 m2)为切点判断慢性肾脏病,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算人群患病率并分析不同危险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结果 60岁以上老年人平均eGFR为(77.44±19.16) ml/(min·1.73 m2),同年龄段的性别间的eGFRCKD-EPI水平比较,男性的eGFRCKD-EPI平均值均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D患病数为888人,患病率为17.42%,其eGFR均值为(49.40±9.92) ml/(min·1.73 m2)。以10岁为间隔进行分组,结果显示,随着年龄上升,eGFRCKD-EPI逐渐降低(P<0.01)。年龄、男性、高血压病和高尿酸是eGFR异常的危险因素(P<0.001)。 结论 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CKD患病率较高,尤其是高龄老人,需要关注社区老年人的肾脏疾病和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Evaluating the prevalence of kidney damage according to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in different communities has been limited in developing countries.We conducted a population-based screening study in Uygur people of Urumqi, aiming to identify the 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in Uygur populations.A total of 2576 residents (>18 years) from four districts of Urumqi were interviewed from June 2007 to January 2009 and tested for haematuria, albuminuria and reduced renal function.Associations between age, gender, smoking, diabetes mellitus, hypertension, hyperuricaemia and kidney damage were examined.There were 2576 subjects enrolled in this study.After age correction, the prevalence of albuminuria, haematuria and reduced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 was 3.58%, 2.26% and 1.03%, respectively.Approximately 5.65% of the sample population had at least one indicator of kidney damage.Age, diabetes mellitus, hypercholesteremia, hyperuricaemia and hyperlipidaemia we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CKD.In the general Uygur adult population from Urumqi, 5.65% had either proteinuria, haematuria or reduced eGFR, indicating the presence of kidney damage, with an awareness of only 1.05%.The high prevalence and low awareness of CKD in this population suggest an urgent need for CKD prevention programs in Uygur people.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社区人群对慢性肾脏病的关注度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并分析上海市社区人群对慢性肾脏病(CKD)的关注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静安区和闵行区共2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区人群对CKD的早期症状、检查方法、饮食要求和干预措施等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肾脏健康的关注度和影响关注度的因素。结果 上海市社区人群对CKD总体关注度为31.4%(240/764),其中对CKD治疗手段的关注度最高,为63.5%(485/764);其次是预期寿命,为57.5%(439/764);对身体症状和排尿变化相关问题的关注度最低,分别为19.5%(149/764)和21.7%(166/764)。年龄≥ 60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和参加过CKD健康讲座的社区居民对CKD关注度最高。结论 上海市社区人群对CKD关注度偏低,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中国鄞州电子健康档案研究项目(Chines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Research in Yinzhou, CHERRY)中构建的队列人群,估算其中糖尿病患者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的效应大小,为选择筛查CKD发病风险较高的的重点人群及CKD的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从基于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CHERRY研究中,纳入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18岁以上基线无肾疾病的糖尿病患者组成队列,提取该队列人群的基线报卡、随访和医疗机构的体检数据,根据体检数据中提供的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60 mL/(min×1.73 m2)或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creatinine ratio, ACR)≥3 mg/mmol定义为CKD结局事件,采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CKD标准化发病率,并在Cox比例风险模型中分析糖尿病患者CKD危险因素的效应大小。结果:在最终纳入的13 829名糖尿病患者中,中位随访时间为3.2年,随访期间新发CKD共1 087人,粗发病率为23.7/1 000人年(95%CI:22.3~25.2), 标化发病率为14.8/1 000人年(95%CI:12.1~17.6),>60岁的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高于≤60岁的糖尿病患者(26.6/1 000人年对11.5/1 000人年,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与CKD关联的危险因素是>60岁(HR=1.88,95%CI:1.51~2.35)、共患高血压(HR=1.81,95%CI:1.56~2.10)、总胆固醇(HR=1.07,95%CI:1.00~1.14)和糖尿病病程(每年HR=1.02,95%CI:1.00~1.0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保护因素(HR=0.49,95%CI:0.40~0.61)。性别、吸烟、饮酒状况及空腹血糖随访均值与CKD发生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性别、年龄是否≤60岁、总胆固醇是否控制达标(<4.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否控制达标(男>1.0 mmol/L,女>1.3 mmol/L)及糖尿病病程是否<5年分组后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即使总胆固醇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达标,共患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发生CKD的风险仍然较高。结论:宁波市鄞州区糖尿病患者的CKD发病率较高,年龄>60岁和共患高血压是与CKD的发生关系最密切的危险因素,提示应将年龄>60岁、共患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作为CKD的重点筛查人群。  相似文献   

17.
张晓蕾  贾鸿雁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1):1361-1367
背景 相比发展成熟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出血等慢性病管理技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管理基本为空白。目的 通过对社区早期CKD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社区-家庭-自我管理,观察患者指标变化,分析此项工作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于2013-12-10至2014-03-09,采用随机系统抽样方法筛选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属站早期CKD患者,对患者实施社区-家庭-自我管理,共3年。对比干预前后患者体检指标、尿液异常发生率、用药依从性和随访依从性、CKD分期、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急性下降事件、住院次数、终点事件、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本研究选取CKD患者60例,失访1例,共纳入59例。干预后半年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尿酸(UA)水平低于干预前,CKD 2期者eGFR水平、所有患者eGFR水平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和干预后3年尿素氮(BUN)、CKD 1期者eGFR水平、CKD 2期者eGFR水平、所有患者eGF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年收缩压、舒张压、HbA1c、TC、LDL-C、三酰甘油(TG)、Cr、UA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半年和干预后3年Cr、BUN、CKD 1期者eGFR水平、CKD 2期者eGFR水平、所有患者eGF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年收缩压、舒张压、HbA1c、TC、LDL-C、TG、UA水平低于干预后半年(P<0.05)。干预前后,尿液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49,P<0.01)。干预前,用药依从性高者40例(67.0%),随访依从性高者21例(35.6%);干预后1年,用药依从性高者51例(86.9%),随访依从性高者48例(80.5%);干预后3年,用药依从性高者54例(92.4%),随访依从性高者50例(85.2%)。干预前,CKD 1期者19例(32.2%),CKD 2期者40例(67.8%);干预后3年,CKD 1期者26例(44.1%),CKD 2期者32例(54.2%),CKD 3期者1例(1.7%)。干预后半年及1年,各有1例(1.7%)患者发生eGFR急性下降事件;干预后半年及1年,各有1例(1.7%)患者住院。无其他终点事件发生。干预后3年患者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状况(GH)、生理健康(PCS)、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和心理健康(MC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采用社区-家庭-自我管理模式对早期CKD患者管理后,危险因素血压、血糖、血脂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代谢指标Cr、BUN、UA也呈现下降状态;规范的管理使患者用药和随访依从性改善,减少eGFR急性下降事件。从eGFR和尿液异常发生率来看,该项干预近期内可减轻肾脏损害,远期可延缓肾脏损害的进展。社区-家庭-自我管理对早期CKD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兰州市中老年人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与慢性肾脏病(CKD)的相关性。 方法 于2011年5月~2011年9月选取兰州市3个社区非CKD人群3868人建立队列研究人群,于2014年6月~2015年8月进行了平均3.1年的随访,排除随访资料缺失的人群后,共纳入3439人。根据TyG指数四分位数分为Q1组(TyG≤8.47)、Q2组(TyG 8.48~8.84)、Q3组(TyG 8.85~ 9.20)和Q4组(TyG>9.20)。用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白蛋白/尿肌酐(UACR)评价肾功能。 结果 高TyG指数的人CKD发生率较高(P<0.05)。随访后发生CKD的患者TyG指数高于非CKD人群(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yG指数是异常eGFR及CKD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 高TyG指数是C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社区中老年人群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2006年7月至2010年6月在上海浦东新区随机抽取/〉45岁居民2000名,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测尿白蛋白/肌酐、尿常规、血清肌酐、葡萄糖和血脂,并计算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1905名(82.1%)居民入选,白蛋白尿检出234例,标化患病率为12.0%(95%CI:0.105~0.135);eGFR〈60ml·min~^-1.73m^-2者36例,标化患病率为1.9%(95%CI:0.172—0.213);按慢性肾脏病:改善全球预后(KDIGO)诊断标准,CKD患者共240例,标化患病率为12.6%(95%C1:0.112~0.14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2.272)、高血糖(OR=1.233)、年龄(OR:1.043)、高胆固醇(OR=1.187)、高尿酸(OR=1.003)是中老年人群CK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上海浦东社区中老年人群CKD的患病率较高,应积极开展CKD的早期筛查,干预高危人群以延缓CKD的进展,避免终末期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