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2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社区“1+1+1”签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家庭医生强化心理疏导干预,探讨该干预方式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接受“1+1+1”社区签约服务的116例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采取家庭医生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家庭医生强化心理疏导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比较干预前及干预第6、12个月2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焦虑抑郁情况,并观察2组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变化情况。  结果  干预后,随着时间的延长,2组SCL-90评分、HAMD评分及HAM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始终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SSR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始终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SBP、DBP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  结论  家庭医生对社区“1+1+1”签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强化心理疏导有助于控制其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区域医疗中心门诊有咳嗽症状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就诊流向,了解其临床特点,为相关研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同时为区域医疗中心优化咳嗽患者分诊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上海市某区域医疗中心3年的门诊数据,分析其中有咳嗽症状患者的症状、主要诊断及就诊流向。  结果  该医疗中心3年共接诊有咳嗽症状的门诊患者110 240人次,占总门诊量的5.85%,2017—2019年门诊有咳嗽症状的患者数量和占比均呈增长趋势。患者年龄为51.0(21.5, 64.0)岁,女性57 868人次(52.49%),男性52 372人次(47.51%),女性占比高于男性(χ2=274.002, P<0.001)。按咳嗽病程分类,急性咳嗽(时间<3周)103 702人次(94.07%),亚急性咳嗽(时间3~8周)3 343人次(3.03%),慢性咳嗽(时间>8周)3 195人次(2.90%),不同咳嗽类型在不同年龄组、性别组中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咳嗽患者伴随症状前3位分别为咳痰、发热和流涕,主要诊断前3位分别为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此外,咳嗽伴随症状和主要诊断在不同咳嗽类型分组和不同年龄分组中的分布不同。咳嗽患者就诊流向较集中,主要为急诊内科、儿科和呼吸内科。  结论  门诊就诊患者中有咳嗽症状的数量呈增长趋势,各类型咳嗽在不同人群分组中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次研究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对专科疾病的诊疗现状,为社区全科医师的继续教育提供方向,以提高社区全科临床质量,进一步促进全科医学发展。 方法 在2018年11月对2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行政负责人及4 047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全科医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络发放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上海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眼科、耳鼻喉科医生的比例高于郊区(62.82%vs. 33.13%,60.26%vs. 30.12%,均P<0.05),郊区儿科医生的比例高于城区(34.94%vs. 20.51%,P<0.05);城区全科医生对耳鼻喉科疾病(56.15%vs. 51.87%)、儿科疾病(81.46%vs. 66.60%)、皮肤科疾病(23.83%vs. 19.08%)的转诊比例高于郊区(均P<0.05),而郊区全科医生对妇科疾病转诊比例高于城区(79.40%vs. 74.61%,P<0.05);城区全科医生在慢病管理预约(82.55%vs. 77.47%)、心理疏导(73.83%vs. 66.45%)和营养咨询(72.59%vs. 61.57%)方面提供的服务比例多于郊区全科医生(均P<0.05)。 结论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对专科疾病诊疗行为存在城郊差异,其原因可能由于专科医生比例的差异,对专科疾病诊疗能力的不自信,卫生资源分布与发展不均衡等。在今后社区全科医师继续教育中应增加相关专科疾病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背景 目前慢性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提升社区医务人员慢性病防控能力迫在眉睫。循证慢性病防控作为一种提升医务人员慢性病防控能力的手段在西方国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我国却鲜有研究。目的 探讨社区医务人员慢性病防控证据的获取途径、能力及影响因素,为提升社区医务人员循证慢性病防控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9年4-7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以上海市7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975例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循证基本认知情况、慢性病防控证据获取途径、慢性病防控证据获取能力。慢性病防控证据获取途径和慢性病防控证据获取能力由被调查者依据Likert 7级评分自评。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社区医务人员循证慢性病防控证据获取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892例(91.5%)社区医务人员的问卷被有效回收。临床指南为被调查医务人员获取慢性病防控证据的最常用途径,自评得分为(4.583±1.177)分。被调查对象自评获得的循证慢性病防控证据精准有效平均得分为(4.312±0.979)分,能获取针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证据平均得分为(4.244±1.028)分,能应用针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证据平均得分为(4.280±0.995)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单位是否为大学附属是社区医务人员获得的循证慢性病防控证据精准有效、能获取针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证据、能应用针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证据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否为大学附属是社区医务人员循证慢性病防控证据获取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社区应重视慢性病防控证据获取途径的提供,并加强对医务人员慢性病防控证据获取及利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目的梳理胰腺癌诊断筛查方式的历史沿革,探究在中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处于发展中的背景下,如何实现胰腺癌的"早诊早治"。方法采用系统回顾的方法进行分析。计算机检索CNKI、VIP、WanFang Data、Web of Science、PubMed和EMbase数据库,同时由两名研究员独立检索百度搜索引擎,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2月28日,搜集胰腺癌筛查方法及效果评价的相关报道,进行定性描述。结果共117篇文献纳入研究。国内对胰腺癌筛查方式的探索经历了萌芽、启蒙和成长三个阶段。现有筛查方式有临床表现、影像学方法、血清肿瘤标记物和分子生物学基因诊断四种,各有利弊。单一手段无法实现较高特异性和灵敏度,联合检测成为必然趋势。考虑到应用过程中的效益问题,在高危人群中进行筛查可以有效缩小人群范围,实现精准筛查。结论我国针对胰腺癌筛查方面的研究较国外有较大差距。筛查方法呈现多样性,联合检测是必然趋势。在高危人群中进行胰腺癌筛查将成为技术瓶颈下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慢性病发病周期长、病因复杂、合并症多,防治效果常取决于个体化、精细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在发达国家,慢性病个体化、精细化管理已被列入医疗机构重点服务清单,而我国尚缺乏慢性病个体化、精细化健康管理服务的理论积累和实践,且缺少完备的体系和成熟的技术。本文以糖尿病为例,结合国内外最新指南分析了慢性病个体化、精细化健康管理服务发展情况及我国发展现状,以期为推动我国个体化、精细化健康管理服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背景 当前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双向转诊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由于我国卫生资源分布不均,不同行政区在医疗资源、人力资源分布及诊疗管理上存在诸多差异,导致城区与郊区双向转诊情况不尽相同。了解城区与郊区的双向转诊情况对于更好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有重要意义。目的 调查分析上海市城市与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开展实施现况,发现二者差异,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上海市更好地推行双向转诊提供切实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8年11-12月,选取涵盖上海市16个行政区的2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行政负责人及4 047例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行政管理人员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和双向转诊的组织机制、过程、转诊效果情况;对全科医生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和双向转诊方式、上转转诊联系方式、是否填写除转诊单之外的转诊信息、接收下转患者时是否与上级医生保持联络等。结果 共发放社区行政管理问卷244份,回收有效问卷24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100.00%;共发放全科医师问卷4 047份,回收有效问卷3 925份,有效回收率96.98%。3 925例全科医生中,在郊区工作2 641例(32.71%),在城区工作1 284例(67.29%)。城市和郊区全科医生性别、职称、工作年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7.54%(238/24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89.34%(218/24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二三级医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城区与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设立双向转诊专门联络负责人、建立双向转诊档案、专门设置预留床位保证接收下转患者、双向转诊方式中的网络联系、点对点与相应专家或科室联系、与相应上级医院负责双向转诊的专门联系人联系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41%(123/24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上转患者<100例,75.00%(183/24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接收下转的患者数<10例。城区和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上转患者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城市社区卫生中心与郊区卫生中心在双向转诊实行上存在诸多差异,且目前双向转诊仍以上转为主,建议通过完善郊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利用“互联网+”优势建立基于健康档案的双向转诊平台、积极组建区域医疗集团等措施建立健全双向转诊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研上海市北外滩街道辖区内楼宇工作白领人群(中青年)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的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在北外滩辖区内随机抽取8个楼宇发放自制问卷,共发放问卷1 040份,回收有效问卷993份,并采用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回归分析对楼宇服务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分析。  结果  (1) 本次调研样本人群总体代表性良好,样本特征比较符合当前上海市中青年人群总体状况; (2)本次被调研人群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这一全新服务模式的知晓情况较差,仅有4人(0.05%)完全了解这种全新服务模式,仅有3人(0.03%)非常熟悉家庭医生楼宇服务内容; (3)在楼宇服务模式的认知方面,家庭医生签约与否、户籍、自身健康状况了解程度和体检频率在不同类别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在楼宇服务内容的认知方面,家庭医生签约与否、性别、年龄、户籍、受教育水平、收入、自身健康状况了解程度、自我健康感知和体检频率在不同类别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被调研人群整体上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模式的认知度偏低,对服务内容了解程度较差,集中体现在健康需求相对更低和卫生服务利用率低的人群中。被调研人群对自身健康状况了解程度越高,更倾向于接受更多健康服务信息,对楼宇服务模式的认知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9.
作为建国以来首次由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战略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应将体医结合作为大健康命题实现的重要手段。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管理功能的不断强化,体育健身服务与卫生服务相结合逐渐成为构建社区居民健康屏障的最佳组合。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体医结合手段在我国社区各类人群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现况及瓶颈,并进一步分析国外体医结合的发展现况及特点,最终对比提出突破点。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现有社区层面体医结合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关键问题包括:现有的居民体质监测结果呈现孤岛,体质监测数据并未与医疗系统打通、运动处方干预缺乏科学性和精准性、体医结合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不足。对比国际经验,部分发达国家体医结合开展较早,特别是在覆盖人群及疾病类别、运动处方精细度、复杂疾病精准化干预、与医疗系统结合方面均做得较好。基于此,提出我国社区人群体医融合促进健康管理的突破口在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更多地参与体医结合健康管理、各类体医数据的整合与利用需进一步完善、精准运动干预需不断提升,以及复合型社区体医人才培养应不断跟进,通过多渠道实现体医结合在社区健康管理的应用突破。   相似文献   
10.
背景 2020年3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提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哨点诊室,以局部应急处置与常态化疫情防控相结合的原则,应对疫情零星散发。 目的 探索并构建一套普适、规范的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 方法 2021年1—4月,采用目的性抽样法,分别从上海市中心城区、郊区、城郊结合地区选取1家发热哨点诊室,通过实地考察、对来自3家发热哨点诊室的10名工作人员进行两轮半结构化深度访谈,获得原始资料,借助ROST CM6软件整理访谈资料,采用Charmaz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范式分析资料。采用目的抽样法,邀请熟悉发热哨点诊室运行特征的专家(发热哨点诊室管理者、高校研究人员、相关协会学者、卫生发展研究机构人员等)12名作为函询对象,于2021年5—6月采用专家函询法对其进行两轮函询,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检验各级指标逻辑一致性,最终形成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 结果 基于扎根理论构建而成的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组成。两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1,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265(χ2=163.768,P<0.001)、0.320(χ2=130.323,P<0.001)。最终形成的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功能和职责、诊室设置要求、人员配备、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13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构成,5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033 7、0.056 4、0.392 6、0.377 8、0.139 5。各层级指标的一致性比率(CR值)为0.056 5、0.032 5、0.042 4(<0.100 0)。 结论 将扎根理论运用于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后续随着政策的迭代,可借助扎根理论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