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从优化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手段出发,探索地方入伍大学生军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模式,以培养满足军队医疗卫生和卫勤管理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军事医学人才,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卫勤准备服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F0003-F0004
军事医学是在军事活动条件下保障军队成员和相关人员身心健康、防治损伤与疾病、维护和增进军队战斗力的医学科学体系,是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的综合性学科领域。第三军医大学根据军队建设现实需求和军事医学人才培养需要,优先发展军事医学,紧扣未来信息化条件下高技术战争卫勤保障特点和世界军事医学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军队医院开展军事医学继续教育的常规模式和方法。方法利用任务牵引,制定教学计划;建立教学档案,完善救护预案;立足实战平台,开展模拟演练;实行专家教学,打牢理论基础;建立考核制度,确保全员参与。结果通过模拟实战的训练,医务人员的军事医学素质和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结论军队医院紧贴新时期军事斗争卫勤准备工作来开展军事医学继续教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地理信息系统在未来军事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地理信息系统和军事医学信息学做了相关的理论研究,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未来军事医学中的立足点和应用前景,在军队卫勤保障数字化和军队卫勤指挥自动化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医务人员的美学素养高低直接影响着疾病防治的质量。军队医学院校担负着为军队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医学人才的重任,在军队医学院校开展医学美学教育,是适应医学发展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军队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结合在军队医学院校开展医学美学教学的实践,对医学美学的教学意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肖嵛  杨胜  王田  沈娟 《西北医学教育》2012,20(2):321-323
新时期军事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深化军队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出优秀卫勤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作者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在此与大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军医大学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的制约因素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趋势。军医大学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军事医学人才,目标在于为军队建设一支"姓军为军"的高水平卫勤保障人才队伍。因此,军医大学研究生院(处)的办学目的 ,是在强调军队特色的前提下,办学指导思想应着眼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国际化教育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分析我军医学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当前我国军医大学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一些具体问题,最后针对制约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的瓶颈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军事技术向高、精、尖方向的发展,未来战争对军事医学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为培养应对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高素质军事医学人才,对军校国防医学生的培育途径作一些探索。总体目标:培养新形势下适应未来高技术条件战争中的高素质军事医学人才及和平时期支援地方医疗事业的优秀医学人才。培育对象:军校五年制本科医学国防生。工作思路:育“三主”(即育主管、育主角、育主力),根据军事斗争卫勤保障需求,针对医学教育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综合性的医学教育,由传统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提倡通识教育,着力从德、智、军、体全方位培养具有合格政治思想、过硬专业知识技能、较强指挥管理能力的军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9.
防化医学是军医大学的必修课,是军事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充分体现军事特色的重点课程之一。本文对防化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平战时突发化学恐怖、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军队医学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刚 《西北医学教育》2012,20(6):1140-1141,1146
军事医学硕士学位是我国军事医学发展研究和应用实践的技术人员的主要培养方法,在培养和塑造军事医学技术人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我军部队医师必须具备军事医学硕士学位的建议,介绍了以我军卫生勤务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需求为牵引,围绕培养新型军事医学人才,建立我国军事医学硕士学位为军队执业医师的基本学历的必要性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军事变革条件下军队卫勤人员培养结构、原则、特点,提升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的能力。方法以适应军队卫勤人员培养战略转型为牵引,探讨新军事变革条件下军队卫勤人员培养。结果构建和提出了新军事变革条件下军队卫勤人员培养结构、原则、特点及注意事项。结论对于提高军队卫勤人员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军队卫勤保障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抓好新时期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战备训练,组训骨干队伍建设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我军几十年来军事训练的丰富实践深刻表明,军事训练必须将组训骨干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着重发挥好训练骨干的组织和带头作用,才能提高部队的训练水平和效果.对于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来说,解决战备训练指挥员、专业和技术人才短缺问题已成为燃眉之急;要在人才选拔、使用和管理等方面勇于开拓创新,建立健全新型战备训练人才的培养机制;采取直接引进、联合培养等新时代军民融合的新形式,拓宽组训人才骨干培养渠道,加速推进组训骨干人才培养的体系建设,锻造一支能够熟练驾驭新时期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战备训练的骨干队伍.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军队医院卫勤保障人才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新时期军队医院卫勤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方法 结合新时期军队卫勤保障建设特点要求及军队医院卫勤保障人员专业化、信息化、职业化特点,探索新时期军队医院卫勤保障人才培养路径.结果 通过完善学科体系+强化专业技能+加强人员再教育+强调人员“胜任力”+提升人员综合管理素质的培养路径,多层次、多途径锻炼军队医院卫勤人员.结...  相似文献   

14.
适应院校战略转型 构建军医大学新型教学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军医大学战略转型后承担的教育训练任务,阐述了军医大学的任职教育特点,分析了新形势下军医大学教育任务对教学保障的需求,提出了以培养军事医学人才为核心,树立"大教保"观念,加大投入,整合资源,科学管理,以信息化环境建设为重点,构建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共用的技术先进、功能完备、系统配套、便捷高效、开放共享的集物质、技术和信息服务为有机整体的新型教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健康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培养适合军队的健康教育人员,健康教育技能培养是关键。针对目前军队基层对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迫切需求,某军队医学院借助学科优势,探索军队医学院校健康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从而为培养军队健康教育实用型人才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许涛 《医学与社会》2009,22(12):66-67
对美军在新军事变革中的军事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既从宏观上考察了美军的军事医学发展战略与人才培养体系,又从微观上研究了美军完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及相关激励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综合运用军事、后勤、卫勤、系统工程、计算机模拟、地图量化、多媒体等技术与方法,研制用于区域层面卫勤力量优化部署,以及快速卫勤指挥业务处理的高效、实用、先进的作业系统功能模块.该系统的功能模块具备卫勤力量优化部署所需要的地形分析、信息检索、计算预测、文书拟制、图形处理和信息传递等功能,既可用于平时卫勤指挥作业基本技能训练,又可满足应急及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组织指挥,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动部署的效能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应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军队卫勤人员能力培养途径。方法着眼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特点,探讨新军事变革条件下军队卫勤人员能力培养及注意事项。结果通过灾害医学教育、卫生防疫教育、信息技能教育提升军队卫勤人员的卫勤机动能力、综合救治能力、心理救援能力、装备使用能力和联合指挥能力。结论军队卫勤人员要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特点与规律,坚持以任务保障为牵引,立足实际,全面提升综合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9.
空军军医大学经过精心设计,构建了本科学员基于军事卫勤的整合式临床诊断课程体系。该体系以诊断证据为导向,以诊断方法为牵引,以诊断病例为实践,结合疫情新形势形成了三位一体“四为”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穿插的教学过程的优化。同时,将军事医学内容有机融入其中,使课程体系更加完善。该课程体系确定了具体的知识、能力、素养3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核心课程建设。通过教学实践表明,教员和学员满意度大幅提升,军事医学技能考核优秀率明显提高,更好地满足了空军卫勤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20.
当前,非战争军事行动医疗救援已成为军队完成多元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通过研究学科馆员制度在国家应急救援队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实际应用价值,探讨医学信息情报对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实际信息保障作用。针对国家应急救援队人员抽组、分组模式、任务内容,探索出学科馆员制度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医学信息情报决策支持模式。认为学科馆员制度对于非战争军事行动具有重要的信息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