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药赤芍抗内毒素活性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提取中药赤芍中抗内毒素(LPS)活性的有效成分,进行药理学观察,探讨赤芍抗内毒素活性的内在机制。方法:将常规中药化学分离技术与生物传感器相结合,分离赤芍抗LPS的有效成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鲎试验法检测该有效成分对LPS的中和作用。结果:赤芍中抗LPS的有效成分具有较强的中和LPS的活性.该有效成分能够在体外实验中显著抑制由LPS介导的培养细胞系释放TNF-α。结论:中药赤芍中存在高活性的抗LPS有效成分.该成分可以LPS为靶点,应用常规中药化学分离技术与生物传感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快速、有效地提取分离。  相似文献   

2.
赤芍拮抗内毒素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提取分离中药赤芍中拮抗内毒素(LPS)的有效成分并进行药理学活性检测。方法:通过生物传感器,结合常规的中药分离技术,分离提取出赤芍拮抗LPS的有效成分,应用鲎实验和ELISA法检测该有效成分对LPS的中和作用。结果:赤芍中的有效成分与LPS具有较高的结合作用,该结合作用具有较强的中和LPS活性,在体外能够显著抑制由LPS介导小鼠RAW 2 6 4.7细胞释放TNF α。结论:以LPS为靶点,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可快速、有效地提取分离赤芍中具有较强的中和LPS活性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3.
诃子抗CPG ODN组分的分离及活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诃子中分离制备具有拮抗CPGODN作用的活性组分。方法:应用水提、离子色谱技术等方法,从诃子中分离制备具有拮抗CPGODN活性的组分;并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对所得到的组分进行与CPGODN结合活性的筛选;观察其对CPGODN刺激的小鼠RAW264.7细胞释放炎症介质的抑制作用。结果: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筛选出与CPGODN结合活性最高的诃子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离子色谱技术从诃子中分离出3组分,其中有3个组分均具有一定的与Lipid A的结合活性,以第3组分与Lipid A的结合活性最强;并对CPGODN刺激的小鼠RAW264.7细胞释放TNF-α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从诃子中分离出的第3组分具有显著的拮抗CPGODN活性。  相似文献   

4.
生物传感器技术在分离赤芍抗内毒素单体成分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生物传感技术从赤芍中分离抗内毒素单体成分。方法 :以LipidA包被生物传感器样品池表面 ,建立筛选靶点 ,并以传感器上回收物的紫外扫描结果为参照 ,通过跟踪测定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 (HPLC)流出组分与LipidA的结合能力 ,分离抗内毒素的单体成分 ,并应用鲎试剂法测定单体成分与体外脂多糖 (LPS)的中和作用。结果 :从生物传感器回收到可与LipidA结合的组分 ,其紫外吸收峰分别为194、215、275nm波长。通过HPLC分离出与LipidA具有较高结合活性的单体成分为1 ,2 ,3 ,4 ,6—O—五没食子酰—β—D—葡萄糖 (PGG ) ,浓度为8、4、2μg/ml的PGG分别能够中和0 1EU/mlLPS活性的68 8 %、43 7 %、31 4 %。结论 :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 ,以LipidA为靶点分离赤芍抗内毒素单体成分是可行的 ,且具有高效、快速、准确等优点 ,适合于大规模地从中草药中分离抗内毒素的单体成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脓毒症是感染因素介导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至今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细菌Cp6DNA是引起脓毒症的主要病原分子。CpGDNA通过与TLR9结合,介导单核/巨噬细胞的活化,是介导脓毒症发生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CpGDNA为靶点,从中药中定向分离具有拮抗CpGDNA和治疗脓毒症作用的活性物质。方法:(1)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建立以CpGDNA为靶点的筛选抗炎中药的技术平台并对78种中药进行筛选;(2)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硅胶柱层析、离子交换柱层析技术,从大黄中定向分离与CDGDNA具有较高结合活性的组分,并对得到的组分进行初步的活性评价,确定活性组分;(3)在体外实验中,测定活性组分与CpGDNA、lipidA的结合能力,观察活性组分对LPS、CpGDNA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分泌炎症介质的抑制作用,在体内实验中,观察活性组分对致死剂量热灭活大肠杆菌攻击小鼠的保护作用。(4)利用反相HPLC技术对活性组分进行制备分离,获得活性单体化合物;(5)在体外实验中,检测单体化合物与CpGDNA和lipidA的结合能力.观察化合物对LPS、CpGDNA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分泌炎症介质的抑制作用。结果:(1)建立了以CpGDNA为靶点应用生物传感器筛选抗炎中药的技术平台;从78种中药中筛选出大黄等14种中药与CpGDNA具有较高结合能力;(2)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硅胶柱层析、离子交换柱层析等技术从大黄水提物中定向分离得到与CpGDNA有较高结合活性大黄D组分;(3)在体外,大黄D组分与CpGDNA、LipidA均具有较高的结合活性,对CpGDNA及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分泌TNF-α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并呈现良好的量一效关系。在体内,大黄D组分对致死剂量的热灭活大肠杆菌攻击小鼠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并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4)通过反相HPLC从D组分中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大黄酸和大黄素;(5)在体外,大黄酸和大黄素与CpGDNA均具有较高结合能力,均能单独或协同对CpGDNA及LPS刺激RAW264.7细胞分泌TNF—Q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结论:(1)应用生物传感器、以病原分子CpG DNA为靶点,成功地建立了筛选抗炎中药的技术平台;(2)从大黄中分离得到与CpGDNA有较高结合活性的大黄D组分,体内、外生物学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大黄D组分对CpGDNA及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分泌TNF—α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并对致死剂量的热灭活大肠杆菌攻击小鼠有显著的保护作用;(3)从大黄D组分中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大黄酸和大黄素,生物学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大黄酸和大黄素对CpGDNA及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分泌TNF—α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提示大黄酸和大黄素可能是D组分以及大黄提取物拮抗cpGDNA和脓毒症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Lipid A为靶点拮抗内毒素中药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生物传感器跟踪技术从抗炎中药中筛选出具有拮抗内毒素的中药,为进一步对中药拮抗内毒素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革兰阴性细菌的脂质A(Lipid A)包被于生物传感器的非衍生板建立靶点,跟踪测定赤芍、大黄、黄芩等78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与Lipid A的结合活性,再将筛选出的中药去鞣质后与定量的内毒素(LPS,20、50ng·ml-1)37℃孵育30min后,测定孵育后的样品与Lipid A的结合情况,以评价样品内的活性物质含量。结果在所筛选的78种中药中有12种中药的水提物与Lipid A具有较高的亲和活性,在这12种中药中有6种中药的醇提物与Lipid A也具有较高的亲和活性;通过对所筛选出的12种中药的水提物去除鞣质后与LPS的消耗实验,发现所筛选出的12种中药均含有除鞣质以外的与lipid A具有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并且12种中药中能与Lipid A发生特异性结合作用的活性物质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生物传感器跟踪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有效的筛选平台,筛选出的12种中药均含有非鞣质类能与lipid A发生特异性结合作用的物质,为进一步对12种中药抗内毒素有效部位或单体的分离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TLC-bioautography)将薄层色谱分离和生物活性测定相结合,是一种活性指导下的快速靶向追踪分离、筛选活性成分的方法。此法操作简单、耗时短、灵敏度和专属性高,常应用于抗细菌、抗真菌、抗氧化,以及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活性天然产物的筛选。笔者对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在活性物质筛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叶下珠的抗补体活性及活性成分。方法以活性筛选跟踪为向导,利用溶剂萃取和色谱方法对叶下珠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13)C-NMR波谱法结合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测定其抑制补体的活性及可能的机制。结果筛选出叶下珠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为抗补体活性部位,从中分离得到2个抗补体活性成分,经鉴定为柯里拉京和鞣花酸。乙酸乙酯部位和2个化合物均明显抑制补体经典途径的溶血活性,其IC50分别为53.77、176.54、102.23 mg·L~(-1),但对补体旁路途径溶血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乙酸乙酯部位和2个化合物干扰了补体经典途径成分C1、C2、C4形成C3转化酶。结论叶下珠的多酚组分是其主要的抗补体活性成分,其机制与这些组分影响经典途径C3转化酶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超滤质谱快速筛选赤芍活性成分的方法,从中得到可能的潜在抗凝血活性成分。方法 对赤芍不同极性部位成分进行鉴定,以凝血酶(thrombin, THR)为靶标,亲和超滤法逆靶向筛选赤芍中的凝血酶抑制剂,并对得到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采用生色底物法及体外抗凝法对其进行活性验证,通过分子对接对其结合能力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经对赤芍不同极性部位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检测出17个成分,并通过亲和超滤质谱法筛选得到一个可能的抗凝血活性成分——鞣花酸。鞣花酸浓度为1 g·L-1时对凝血酶百分抑制率可达98.34%;体外凝血实验发现鞣花酸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P<0.01),表明其为潜在的凝血酶直接抑制剂;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鞣花酸与凝血酶活性结合位点多、结合能低,具有良好的结合效果。结论 建立了一种快速筛选赤芍中抗凝血活性成分的方法,筛选结果表明鞣花酸可能为潜在的凝血酶抑制剂,为中药的靶向治疗、机制探索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离纯化中华真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中抗肿瘤活性成分并研究其活性。方法采用硫酸铵沉淀、超滤、CM-Sepharose FF、DEAE-Sepharose FF及Q-Sepharose HP离子交换、Butyl Sepharose HP疏水色谱以及Superdex 75凝胶过滤色谱等技术分离纯化抗肿瘤组分;SDS-PAGE及MALDI-TOF质谱进行鉴定;采用MTT法考察其抗肿瘤活性。结果分离纯化得到一分子质量约为72 kD的抗肿瘤蛋白(EPS72)。该蛋白对肝癌Bel-7402细胞、肺癌A549细胞等多种人癌细胞株表现出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纯化的蛋白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海洋真菌095407的抗菌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对海洋真菌095407的抗菌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用光谱技术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化合物的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活性。结果从095407号真菌发酵液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5-三甲基-1,2-苯二酚(1)、decarboxydihydrocitrinone(2)、甘露醇(3)、刺芒柄花素(4)。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以天然产物的形式分离得到,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2具有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细胞膜色谱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对细胞膜色谱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结果细胞膜色谱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对于中药活性成分的筛选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抗炎镇痛、抗心血管疾病、抗糖尿病和抗肿瘤等活性成分,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结论细胞膜色谱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随着对该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高密度脂蛋白(HDL)体内外生物学活性实验研究,探讨HDL对内毒素的中和作用。方法:应用勤和生物传感器技术检测HDL与LPS的结合活性,采用ELISA方法检测HDL对LPS攻击小鼠的保护作用等试验来阐明HDL对LPS的中和效果。结果:应用亲和生物传感器亲和力检测,结果发现HDL与lipidA之间具有很高的.木和能力;HDL可以显抑制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释放TNF—α,并成量效关系;在小鼠体内使用剂量为120mg/kg的HDL可以明显保护致死剂量LPS攻击小鼠,保护率达到70%。结论:HDL在体内外与LPS结合,从而抑制了LPS的生物学活性,被认为是一种内毒素清除剂,对防治脓毒症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分离发形霞水母触手提取物并探讨其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自溶、离心的方法去除发形霞水母触手刺丝囊并获取触手提取物.通过阶段梯度阳离子交换色谱,应用0%.20%,40%,100%B液4种比例洗脱液将触手提取物分成4个组分,分别观察分离各组分的溶血、心血管等活性,并与触手提取物平行对比分析.结果成功分离到具有溶血、心血管活性的发形霞水母触手提取物,4个洗脱组分中,0%B液组分无上述3种活性,20%B液组分具有溶血活性、40%B液组分具有心血管活性,而100%B液组分则含有色素.结论通过阳离子交换色谱.初步将发形霞水母触手提取物中具有溶血活性、心血管活性以及色素等组分分离开来.为后续进一步纯化其单一活性组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南药学》2017,(6):741-744
目的研究复方苦参汤抗溃疡性结肠炎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硅胶柱层析、中压制备液相、制备液相、重结晶等仪器方法,对复方苦参汤水煎液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并通过考察各化合物对LPS刺激RAW 264.7细胞产生的NO的抑制作用,对各化合物的抗NO活性进行筛选。结果从复方苦参汤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化合物1~7经鉴定分别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靛蓝、靛玉红、没食子酸、甘草苷和甘草酸。并筛选出4个活性成分。结论初步确定复方苦参汤抗溃疡性结肠炎的活性成分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靛蓝及靛玉红。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探究何首乌中水溶性多糖(water-soluble polysaccharides?from Polygonum multiflorum, WPMP)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所致斑马鱼系统性炎症的保护作用。方法 何首乌多糖经分离纯化后得到两种组分(WPMP-1和WPMP-2),收集斑马鱼胚胎于28.5℃中培养箱中孵育,设置空白组、LPS诱导模型组,通过孵化率、心跳率、卵黄囊面积、ROS生成率、NO生成率等指标确定LPS最佳诱导炎症浓度,确定炎症模型后,加入不同组分的何首乌多糖,并以上述相同指标评价何首乌多糖的抗炎效果。结果 不同浓度何首乌多糖(10、50、100 μg·mL-1)对LPS引起的斑马鱼炎症具有保护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能够恢复卵黄囊正常大小,显著降低心率、ROS生成率以及NO生成率,且在相同多糖浓度下,WPMP-2的抗炎活性高于WPMP-1。结论 何首乌多糖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为何首乌多糖作为一种天然的抗炎成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曾芳  林青 《中国医药指南》2013,(20):505-506
目的探讨山茱萸抑菌活性成分提取分离与检测方法。方法使用生物活性追踪方法对中药山茱萸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并使用化学定性方法对活性成分进行检测。结果经薄层层析分离,得到三个组分,其中组分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没有抑菌活性,组分Ⅱ和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均有良好抑菌活性。组分Ⅰ、组分Ⅱ、组分Ⅲ和盐酸+镁粉进行化学定性检测,组分Ⅰ和盐酸+镁粉呈现阳性反应,说明组分Ⅰ是黄酮类化合物;组分Ⅰ、组分Ⅱ、组分Ⅲ和溴甲酚绿溶液进行化学定性检测,组分Ⅱ、组分Ⅲ和盐酸+镁粉呈现阳性反应,说明组分Ⅱ、组分Ⅲ是羧酸类化合物;组分Ⅱ、组分Ⅲ和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溶液呈现阳性反应,说明组分Ⅱ、组分Ⅲ是酚酸类化合物。结论经比较分析发现,经70%乙醇提取的山茱萸提取物对各种菌种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经分离、化学定性检测,初步确定山茱萸的抑菌活性成分是酚酸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小叶锦鸡儿种子中的生物碱及其细胞毒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庆  王科兵 《药学实践杂志》2010,28(2):105-106,121
目的鉴定小叶锦鸡儿种子中的生物碱类成分,研究其抗癌活性。方法采用色谱和光谱法对小叶锦鸡儿种子中所含有的总生物碱进行分离并作结构鉴定;对小叶锦鸡儿种子的总生物碱及分离得到的5个生物碱单体分别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从总生物碱中共分离得到了5个原小檗碱型生物碱,分别为去氢白莲叶碱、黄连碱、表小檗碱、脱氢卡维丁以及刻叶紫堇明碱,它们对Saos-2,A375,Hela细胞株均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活性。结论5个生物碱单体均为首次从锦鸡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提示小叶锦鸡儿种子提取物具有抗肿瘤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CpG ODN为靶点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筛选抗炎中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具有拮抗CpGODN作用的抗炎中药。方法:将CpGODN包被于生物传感器的生物素化样品池上,测定78种中药水煎液与CpGODN的亲和力;选择具有较高亲和力的中药水煎液,与CpGODN(33μg·ml-1)37℃孵育30min后,再次测定与CpGODN的亲和力。结果:78种中药中,地榆、大黄、藏青果等14种中药含有结合CpGODN的活性成分;鸦胆子、赤芍、地榆等9种中药活性成分含量较高。结论:筛选得到9种活性含量较高的中药,为下一步分离提纯有效成分单体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穿心莲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物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提取分离穿心莲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物质。方法:用有机溶剂萃取,[化学分离和硅胶柱层析法对穿心莲抗血小板聚集部位逐级分离,同时用样本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作活性比较,筛选出活性强的组份继续分离。结果:氯伪提取部位中的酸性组分(F021)有较强的抗因小板聚集活性,且其中F0212和F0214组份可用作分离抗血小析以聚集的单体化合物。结论:穿心莲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物质可以用逐级分离方法制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