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赤芍拮抗内毒素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提取分离中药赤芍中拮抗内毒素(LPS)的有效成分并进行药理学活性检测。方法:通过生物传感器,结合常规的中药分离技术,分离提取出赤芍拮抗LPS的有效成分,应用鲎实验和ELISA法检测该有效成分对LPS的中和作用。结果:赤芍中的有效成分与LPS具有较高的结合作用,该结合作用具有较强的中和LPS活性,在体外能够显著抑制由LPS介导小鼠RAW 2 6 4.7细胞释放TNF α。结论:以LPS为靶点,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可快速、有效地提取分离赤芍中具有较强的中和LPS活性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生物传感器技术,应用常规分离技术寻找赤芍中的非鞣质类的抗LPS活性成分。方法 以生物传感器技术和薄层色谱技术为指导,建立赤芍抗LPS成分的有效提取方法。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从赤芍中定向分离出具有拮抗LPS作用的活性组分。最后对其进行拮抗LPS活性的药理学评价。结果 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完成了对不同产地和不同煎煮方法的赤芍拮抗LPS活性的筛选,确定出醇提法的四川的赤芍中拈抗LPS活性成分的含量最高。并从中定向分离出6个具有与Lipid A结合活性的组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优选赤芍中抗内毒素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方法 :将内毒素包被于生物传感器的疏水样品池中 ,测定赤芍3种方法提取物与内毒素的亲合力及其与内毒素混合孵育后内毒素亲合力的变化。结果 :水浸法提取物与内毒素具有较高的亲合力 ,以1∶40稀释后能够中和78 1 %的内毒素。结论 :赤芍水浸法能够提取到更多的抗内毒素有效成分 ,测定结果与鲎试剂法一致 ;与传统的鲎试剂法比较 ,生物传感器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直观、无干扰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脓毒症是感染因素介导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至今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细菌Cp6DNA是引起脓毒症的主要病原分子。CpGDNA通过与TLR9结合,介导单核/巨噬细胞的活化,是介导脓毒症发生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CpGDNA为靶点,从中药中定向分离具有拮抗CpGDNA和治疗脓毒症作用的活性物质。方法:(1)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建立以CpGDNA为靶点的筛选抗炎中药的技术平台并对78种中药进行筛选;(2)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硅胶柱层析、离子交换柱层析技术,从大黄中定向分离与CDGDNA具有较高结合活性的组分,并对得到的组分进行初步的活性评价,确定活性组分;(3)在体外实验中,测定活性组分与CpGDNA、lipidA的结合能力,观察活性组分对LPS、CpGDNA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分泌炎症介质的抑制作用,在体内实验中,观察活性组分对致死剂量热灭活大肠杆菌攻击小鼠的保护作用。(4)利用反相HPLC技术对活性组分进行制备分离,获得活性单体化合物;(5)在体外实验中,检测单体化合物与CpGDNA和lipidA的结合能力.观察化合物对LPS、CpGDNA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分泌炎症介质的抑制作用。结果:(1)建立了以CpGDNA为靶点应用生物传感器筛选抗炎中药的技术平台;从78种中药中筛选出大黄等14种中药与CpGDNA具有较高结合能力;(2)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硅胶柱层析、离子交换柱层析等技术从大黄水提物中定向分离得到与CpGDNA有较高结合活性大黄D组分;(3)在体外,大黄D组分与CpGDNA、LipidA均具有较高的结合活性,对CpGDNA及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分泌TNF-α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并呈现良好的量一效关系。在体内,大黄D组分对致死剂量的热灭活大肠杆菌攻击小鼠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并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4)通过反相HPLC从D组分中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大黄酸和大黄素;(5)在体外,大黄酸和大黄素与CpGDNA均具有较高结合能力,均能单独或协同对CpGDNA及LPS刺激RAW264.7细胞分泌TNF—Q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结论:(1)应用生物传感器、以病原分子CpG DNA为靶点,成功地建立了筛选抗炎中药的技术平台;(2)从大黄中分离得到与CpGDNA有较高结合活性的大黄D组分,体内、外生物学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大黄D组分对CpGDNA及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分泌TNF—α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并对致死剂量的热灭活大肠杆菌攻击小鼠有显著的保护作用;(3)从大黄D组分中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大黄酸和大黄素,生物学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大黄酸和大黄素对CpGDNA及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分泌TNF—α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提示大黄酸和大黄素可能是D组分以及大黄提取物拮抗cpGDNA和脓毒症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高密度脂蛋白(HDL)体内外生物学活性实验研究,探讨HDL对内毒素的中和作用。方法:应用勤和生物传感器技术检测HDL与LPS的结合活性,采用ELISA方法检测HDL对LPS攻击小鼠的保护作用等试验来阐明HDL对LPS的中和效果。结果:应用亲和生物传感器亲和力检测,结果发现HDL与lipidA之间具有很高的.木和能力;HDL可以显抑制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释放TNF—α,并成量效关系;在小鼠体内使用剂量为120mg/kg的HDL可以明显保护致死剂量LPS攻击小鼠,保护率达到70%。结论:HDL在体内外与LPS结合,从而抑制了LPS的生物学活性,被认为是一种内毒素清除剂,对防治脓毒症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物传感器技术在分离赤芍抗内毒素单体成分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生物传感技术从赤芍中分离抗内毒素单体成分。方法 :以LipidA包被生物传感器样品池表面 ,建立筛选靶点 ,并以传感器上回收物的紫外扫描结果为参照 ,通过跟踪测定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 (HPLC)流出组分与LipidA的结合能力 ,分离抗内毒素的单体成分 ,并应用鲎试剂法测定单体成分与体外脂多糖 (LPS)的中和作用。结果 :从生物传感器回收到可与LipidA结合的组分 ,其紫外吸收峰分别为194、215、275nm波长。通过HPLC分离出与LipidA具有较高结合活性的单体成分为1 ,2 ,3 ,4 ,6—O—五没食子酰—β—D—葡萄糖 (PGG ) ,浓度为8、4、2μg/ml的PGG分别能够中和0 1EU/mlLPS活性的68 8 %、43 7 %、31 4 %。结论 :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 ,以LipidA为靶点分离赤芍抗内毒素单体成分是可行的 ,且具有高效、快速、准确等优点 ,适合于大规模地从中草药中分离抗内毒素的单体成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脓毒症是感染因素介导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烧伤、创伤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中内毒素(LPS)是介导细菌脓毒症的重要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重组人活化蛋白C作为FDA批准的第一个用于治疗重度脓毒症的药物,经过6年的应用评估,其疗效已被否定,迄今脓毒症治疗仍缺乏有效药物。本文通过从中药栀子中提取分离具有中和LPS作用的有效成分京尼平苷,研究其拮抗细菌脓毒症的活性。方法:以LPS活性中心LipidA为靶点,采用生物传感器技术,从传统清热中药中筛选出具有LipidA结合活性的栀子,进而利用现代色谱技术分离出具有拮抗LPS活性的单体京尼平苷,通过鲎试剂法检测京尼平苷对LPS的体内外中和作用;RT-PCR法检测京尼平苷对LPS诱导巨噬细胞TLR4和TNF—αmRNA表达的影响;ELISA法检测京尼平苷对LPS刺激RAW264.7细胞产生细胞因子(TNF—α)的抑制作用;观察京尼平苷对脓毒症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京尼平苷在体外对LPS具有直接的中和作用,并呈现出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同时可剂量依赖的抑制LPS刺激引起的RAW264.7细胞的活化(TLR4和TNF-αmRNA的表达下调,细胞因子TNF-α的产生减少);在体内可降低LPS血症模型动物血中的LPS水平;对致死剂量热灭活大肠埃希氏菌攻击的小鼠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Lipid A为靶点拮抗内毒素中药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生物传感器跟踪技术从抗炎中药中筛选出具有拮抗内毒素的中药,为进一步对中药拮抗内毒素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革兰阴性细菌的脂质A(Lipid A)包被于生物传感器的非衍生板建立靶点,跟踪测定赤芍、大黄、黄芩等78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与Lipid A的结合活性,再将筛选出的中药去鞣质后与定量的内毒素(LPS,20、50ng·ml-1)37℃孵育30min后,测定孵育后的样品与Lipid A的结合情况,以评价样品内的活性物质含量。结果在所筛选的78种中药中有12种中药的水提物与Lipid A具有较高的亲和活性,在这12种中药中有6种中药的醇提物与Lipid A也具有较高的亲和活性;通过对所筛选出的12种中药的水提物去除鞣质后与LPS的消耗实验,发现所筛选出的12种中药均含有除鞣质以外的与lipid A具有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并且12种中药中能与Lipid A发生特异性结合作用的活性物质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生物传感器跟踪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有效的筛选平台,筛选出的12种中药均含有非鞣质类能与lipid A发生特异性结合作用的物质,为进一步对12种中药抗内毒素有效部位或单体的分离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革兰阴性菌外膜结构成分脂多糖(LPS)即内毒素,是其主要致病因子,具有广泛而复杂的生物学效应,可直接或间接引起机体发热、代谢改变、免疫功能紊乱,多器官功能损害、休克乃至死亡等许多病理生理过程。这些效应主要是通过LPS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促进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大量合成与释放,导致机体失控性炎症反应。在现代医学对由内毒素触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仍然一筹莫展的今天,不断有中药、复方或其所含成分被证明对受内毒素攻击的动物有保护作用,我们先期的研究结果亦证明中医经典复方凉膈散具有良好的抗内毒素炎症活性,从中药寻找抗内毒素治疗措施呈现良好的前景,抗内毒素中药活性筛选成为关注的热点。然而,对于中药或复方来说,由于成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限制了细胞筛选体系和分子筛选体系的应用,特别是在以有效部位、提取物甚至水煎剂为研究对象时则更加困难。若用哺乳动物模型进行大规模筛选,则费时、费力、费物资,代价难以承受。利用斑马鱼模型来筛选药物已成为发现候选药物的主要技术。近年来,转基因、诱导突变和反义morpholino knockdown等技术的使用,结合活体成像技术,使斑马鱼成为研究人类炎症免疫疾病相关的病理生理学及在活体内进行高通量药物筛选的良好模式生物。近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开展了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构建及基于该模型的中药抗内毒素炎症活性筛选研究。采用LPS卵黄囊注射诱导成功建立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以LPS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迁移聚集、斑马鱼死亡率和生存时间可作为评价抗内毒素炎症活性参考指标。利用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开展了凉膈散方提取物(不同极性提取部位)抗内毒素活性筛选,凉膈散方中单味中药提取物(不同极性提取部位)抗内毒素活性筛选及凉膈散方所含活性单体抗内毒素活性筛选。研究证明该模型用于中药抗内毒素活性评价是可行的。鉴于有效成分组方是创新中药研发的新形式、新方法,我们利用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开展了抗内毒素中药有效成分组方的配伍与配比研究,获得优化配方并申请专利保护。利用LPS诱导的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建立适宜于不同层次(中药单体成分、单味中药及复方不同提取部位或组分)中药形式抗内毒素活性筛选方法,为抗内毒素中药筛选提供一个介于体外初筛与哺乳动物验证之间的快速、低成本和活体筛选新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革兰阴性菌外膜结构成分脂多糖(LPS)即内毒素,是其主要致病因子,具有广泛而复杂的生物学效应,可直接或间接引起机体发热、代谢改变、免疫功能紊乱,多器官功能损害、休克乃至死亡等许多病理生理过程。这些效应主要是通过LPS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促进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大量合成与释放,导致机体失控性炎症反应。在现代医学对由内毒素触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仍然一筹莫展的今天,不断有中药、复方或其所含成分被证明对受内毒素攻击的动物有保护作用。我们先期的研究结果亦证明,中医经典复方凉膈散具有良好的抗内毒素炎症活性,从中药寻找抗内毒素治疗措施呈现良好的前景,抗内毒素中药活性筛选成为关注的热点。然而,对于中药或复方来说,由于成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限制了细胞筛选体系和分子筛选体系的应用,特别是在以有效部位、提取物甚至水煎剂为研究对象时则更加困难。若用哺乳动物模型进行大规模筛选,则费时、费力、费物资,代价难以承受。斑马鱼被广泛用作研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利用斑马鱼模型来筛选药物已成为发现候选药物的关键技术。近年来,转基因、诱导突变和反义morpholino knockdown等技术的使用,结合活体成像技术,使斑马鱼成为研究人类炎症免疫疾病相关的病理生理学及在活体内进行高通量药物筛选的良好模式生物。近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开展了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构建及基于该模型的中药抗内毒素炎症活性筛选研究。采用LPS卵黄囊注射诱导成功建立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以LPS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迁移聚集、斑马鱼死亡率、生存时间可作为评价抗内毒素炎症活性参考指标。利用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开展了凉膈散方提取物(不同极性提取部位)抗内毒素活性筛选,凉膈散方中单味中药提取物(不同极性提取部位)抗内毒素活性筛选及凉膈散方所含活性单体抗内毒素活性筛选。研究证明该模型用于中药抗内毒素活性评价是可行的。鉴于有效成分组方是创新中药研发的新形式、新方法,我们利用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开展了抗内毒素中药有效成分组方的配伍与配比研究,获得优化配方并申请专利保护。利用LPS诱导的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建立适宜于不同层次(中药单体成分、单味中药及复方不同提取部位或组分)中药形式抗内毒素活性筛选方法,为抗内毒素中药筛选提供一个介于体外初筛与哺乳动物验证之间的快速、低成本和活体筛选新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川赤芍、赤芍、白芍抑制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过度激活的"药效成分组"。方法以川赤芍、赤芍、白芍不同提取物LC-MS图谱峰面积及其抑制LPS诱导的NR8383细胞活力增强为基础,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LC-MS图谱和抑制细胞增殖的内在联系进行谱效分析。结果 LC-MS图上的X11、X6、X1、X2、X9、X3这6个成分组成的"药效成分组"对川赤芍、赤芍、白芍抑制NR8383细胞增殖药效的贡献较大。结论 "药效成分组"的研究显示,同基源的赤芍、白芍在抑制LPS诱导的NR8383细胞增殖方面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X1、X2、X9、X3),但同时也有某些成分(X11、X6)仅能在赤芍中检测到,这提示不同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差异可能是造成赤芍、白芍功效不同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野生赤芍和栽培芍药的芍药苷及苯甲酸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RP-HPLC法同时测定芍药苷和苯甲酸的含量。结果:野生赤芍中芍药苷和苯甲酸的含量范围为34.50~85.00 mg.g-1和0.47~2.19 mg.g-1;栽培芍药中芍药苷和苯甲酸的含量范围为17.83~54.34 mg.g-1和0.50~8.39 mg.g-1。结论:野生赤芍和栽培芍药的芍药苷和苯甲酸含量都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沈爱宗 《中国药房》2008,19(12):894-897
目的:研究赤芍提取物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赤芍提取物,观察药物对模型动物的保护作用;测定大鼠脑组织梗死重量、脑指数及对其神经症状评分。结果:赤芍提取物治疗给药能显著减轻MCAO模型大鼠脑组织梗死重量,在240、120、60、30mg·kg-1剂量范围内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同时赤芍提取物能降低脑指数并显著改善MCAO模型大鼠异常的神经症状;赤芍提取物预防给药可以降低MCAO模型大鼠脑组织梗死重量百分比,在240~30mg·kg-1剂量范围内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同时也能降低MCAO模型大鼠的脑指数并显著改善梗死后大鼠异常的神经症状。结论:赤芍提取物对MCAO模型大鼠的缺血性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汤(SGT)中配伍不同芍药炮制品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赤芍、白芍等在SGT中使用时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SHIMA-DCIS ODS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15∶85),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SGT中芍药苷含量为赤芍>酒炙白芍>炒白芍>去皮白芍>白芍。结论:赤芍、酒炙白芍、白芍分别配伍SGT时,其芍药苷含量有显著差异,提示SGT在临床加减使用时应根据不同证候区别使用赤芍、白芍及白芍炮制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赤芍药材经60钴-γ射线辐照前、后有效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受辐照前、后赤芍药材中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Spherigel ODS 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5nm。结果:赤芍药材经60钴-γ射线辐照后芍药苷的含量降低了近20%。结论:在处理含赤芍药材的中药制剂时应考虑到辐照对主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赤芍不同提取部位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探讨其抑制ras突变肿瘤活性的谱效关系,为明确其抗肿瘤作用及物质基础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对赤芍水煎液进行萃取,并采用HPLC法对提取物进行分析,建立色谱图;采用秀丽隐杆线虫检测各有效部位的急性毒性及抗肿瘤活性;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分析研究其谱效关系。结果: 赤芍醋酸乙酯部位的急性毒性高于正丁醇部位和石油醚部位;赤芍3个部位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线虫的野生型比例,且正丁醇部位效果最好;谱效关系研究表明,色谱峰7、5(芍药苷)、1所对应化合物对抑制ras突变的肿瘤活性有重要作用。结论: 赤芍抑制ras突变的抗肿瘤活性是多种化学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为赤芍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开发研究提供了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7.
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赤芍及其有效成分在保肝、抗肿瘤、保护神经与心脏等方面有着显著的药理作用。通过查阅近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发现,赤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作用机制、药物研发及临床应用方面。本文综述赤芍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以期对赤芍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赤芍标准汤剂的HPLC双波长指纹图谱,区分不同基原赤芍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SPSS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因子分析,对赤芍标准汤剂的类别及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全面、快速地为其质量评价提供重要依据,保证赤芍标准汤剂原质原味。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双波长及梯度洗脱法,建立赤芍标准汤剂对照指纹图谱以及川赤芍、白芍特征图谱;色谱条件为: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检测波长:前25 min为210 nm,之后换为230 nm,柱温30℃。结果: 建立了赤芍标准汤剂对照指纹图谱,确定8个共有特征峰,指认了4个峰。使用指纹图谱区分了川赤芍、白芍与赤芍不同基原之间的特征性成分。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将15批不同产地样品聚为3类,共提取两大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高达86.176%。结论: 不同基原、产地之间的赤芍标准汤剂存在一定差异。通过指纹图谱方法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快速对基原、类别、成分进行分析,具有化学成分的追溯性,对不同基原原料及终端产品进行原质源头保证,可为赤芍配方颗粒的全面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乳核内消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赤芍中芍药苷含量.结果:TLC色谱能明显检出浙贝母、赤芍、柴胡,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在0.21~1.7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为1.69%.结论:定性、定量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本品质量标准,用于该制剂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偏瘫康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的石菖蒲、丹参、赤芍、郁金、冰片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TLC法可检出石菖蒲、丹参、赤芍、郁金、冰片的特征斑点;丹参酮ⅡA的线性范围为0.032 ~ 0.32 μg(r =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8%(RSD = 1.37%,n = 6);丹酚酸B的线性范围为0.56 ~ 5.6 μg (r =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02%(RSD = 1.74%,n = 6).结论:该质量标准可有效控制偏瘫康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