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牛膝多糖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抗肿瘤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牛膝多糖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抗肿瘤能力的影响.方法:正常小鼠骨髓来源单个核细胞通过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体外诱导生成DC,细胞培养第3天加入3种质量浓度的牛膝多糖(200、300和400 mg/L),第5天负载EC9706细胞制备的冻融抗原,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CD86和CD11a的表达和成熟情况.提取培养第8天的DC和T淋巴细胞再混合培养3 d,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情况及DC诱导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EC9706细胞的杀伤活性.以上均以生理盐水培养作为对照组,各组均设4个复孔.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低中剂量牛膝多糖在有异源性抗原负载的情况下能够促进小鼠骨髓来源DC的分化、成熟及表面标记CD86(F=9.788,P=0.012)、CD11a(F=10.220,P=0.016)的表达,增加DC致敏的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F=9.807,P=0.012),DC诱导的CTL对EC9706细胞的杀伤活性增强(F=9.923,P=0.015),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量效关系.400 mg/L的牛膝多糖可使这些方面的效应明显降低.结论:适当质量浓度的牛膝多糖能够提高DC的抗原递呈能力,进而提高DC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体外杀瘤作用及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用小鼠结肠腺癌细胞株CT26细胞抗原冲击致敏制备负载肿瘤抗原的DC疫苗;负载肿瘤抗原的DC疫苗激活同源T淋巴细胞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采用乳酸脱氢酶(LDH) 4 h释放法检测CTL在体外对CT26细胞的杀伤活性;建立CT26荷瘤小鼠模型,应用CTL治疗荷瘤小鼠,观察肿瘤大小和小鼠存活期.结果:负载CT26肿瘤抗原的DC疫苗能够诱导T细胞增殖分化为肿瘤特异CTL,该CTL对CT26细胞有高效而强烈的杀伤作用,杀伤率为(83.95±11.25)%,而对B16细胞、3LL Lewis 细胞无明显杀伤作用,杀伤率分别为(12.75±5.36)%和(11.38±4.57)%.应用CTL治疗荷瘤小鼠能显著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延长荷瘤小鼠存活期.结论:负载肿瘤抗原的DC疫苗能够诱导高效而特异的CTL杀瘤活性并能治疗荷瘤小鼠.提示负载肿瘤抗原的DC疫苗诱导的CTL可能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能否从荷瘤小鼠骨髓细胞诱导出功能正常、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树突状细胞(DC),与正常小鼠骨髓来源的DC比较有无差异。方法:于体外用mGM-CSF和mIL-4分别从正常小鼠和CT26结肠腺瘤小鼠的骨髓细胞诱导DC,并用CT26肿瘤细胞抗原冲击致敏。用相差显微镜观察DC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CT26肿瘤细胞抗原致敏前后DC表面分子变化;3H-TdR掺入法检测肿瘤抗原致敏DC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乳酸脱氢酶(LDH)4 h释放法检测肿瘤抗原致敏DC诱导同基因T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杀伤活性。结果:荷瘤小鼠骨髓来源DC与正常小鼠骨髓来源DC的Ia-Kd、H-2Kd、CD80、CD86I、CAM-1表达水平和它们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以及所诱导产生的CTL杀伤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荷瘤小鼠骨髓来源的DC与正常小鼠骨髓来源的DC具有相似的功能和抗肿瘤作用,提示可以从荷瘤机体的DC前体诱导出具有抗肿瘤作用的DC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含CpG序列的寡脱氧核糖核苷酸(CpG-ODN)对树突状细胞(DC)疫苗治疗小鼠膀胱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CpG-ODN作为DC成熟的刺激信号,体外诱导DC成熟,BTT739膀胱肿瘤细胞抗原提取物致敏DC制备DC疫苗,建立BTT739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磷盐酸缓冲液(PBS)对照组、DC疫苗组、CpG-ODN组、DC+CpG-ODN联合治疗组,于肿瘤细胞接种后第7、14天给予治疗,每组分2个亚组,分别用于测量瘤重、体积及用于观察荷瘤小鼠存活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组织中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I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结果第2次治疗7 d后,联合治疗组平均瘤重及平均肿瘤体积均显著低于其余3个组(P0.01),荷瘤小鼠生存期显著长于其余3个组(P0.05)。肿瘤组织中TIDC表面CD80、CD86表达水平,联合治疗组略高于CpG-OD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PBS对照组和DC疫苗组(P0.05)。结论CpG-ODN可增强负载肿瘤抗原的DC疫苗对膀胱肿瘤荷瘤小鼠的抑瘤效应和生存期延长作用,其机制主要是通过诱导DC成熟。  相似文献   

5.
负载肿瘤抗原的DC疫苗对小鼠体内膀胱肿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负载肿瘤抗原的DC疫苗对T739小鼠体内膀胱肿瘤的免疫学效应.方法 建立BTT 739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于肿瘤细胞接种后第7、14天给予相应DC疫苗治疗,每组分2亚组,分别用于测量瘤质量、体积及用于观察荷瘤小鼠存活情况.结果 负载肿瘤抗原的DC疫苗实验组荷瘤鼠肿瘤平均体积和平均瘤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存期长于对照组,并且有2只小鼠无瘤长期存活.经DC疫苗实验组治愈的2只小鼠30 d后无肿瘤生长,再次皮下接种BTT739细胞观察30 d仍无肿瘤发生.结沦负载肿瘤抗原的DC疫苗对膀胱肿瘤荷瘤小鼠具有抑瘤效应和生存期延长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培养及其抗肿瘤特性。方法:用重组的鼠粒-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及白细胞介素4(IL-4)从小鼠骨髓干细胞中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肿瘤细胞CT-26冻融液负载DC后,治疗荷瘤BALB/c小鼠,测定DC抑瘤、消瘤作用及小鼠的生存期变化。结果:诱导的DC形态典型,表面高表达CD80、CD86、I—A^d等免疫分子。抗原负载的DC能明显抑制早期肿瘤的生长,治疗组与非治疗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树突状细胞早期应用具有明显抗CT-26肿瘤细胞作用,可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红树林来源的淡紫拟青霉胞外多糖对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细胞(DCs)功能成熟的影响.方法 从小鼠骨髓腔中分离获得骨髓细胞,加入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rmIL-4)诱导分化为未成熟DCs,用不同浓度淡紫拟青霉胞外多糖干预,流式细胞术检测DCs的表面标志CD11c、主要组合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分子、CD80、CD86的表达情况及吞噬葡聚糖(FITC-dextran)的能力,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该多糖对DCs Toll样受体(TLR)2 mRNA和TLR4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经300、400 μg/mL多糖作用48 h后DCs表面分子CD11c、MHCⅡ类分子、CD80、CD86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上调(P<0.01);经多糖作用的DCs吞噬FITC-dextran能力下降,尤其是300、400μg/mL的多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作用效果明显(P<0.05);另外,该多糖还可下调DCs TLR2 mRNA和TLR4 mRNA的表达,尤其经100~400μg/mL多糖处理的DCs下调作用显著,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淡紫拟青霉胞外多糖可上调小鼠骨髓源性未成熟DCs表面CD11c、MHCⅡ类分子、CD80和CD86的表达,降低其吞噬能力,下调TLR2 mRNA和TLR4 mRNA的表达,初步表明该多糖可刺激DCs分化成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树突细胞 (DC )负载不同抗原后 ,抗原提呈效率及诱导对慢性髓性白血病 (CML)细胞的特异性免疫杀伤效果。方法 用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 白介素 - 4 (IL - 4 ) 干扰素α(IFN -α)从CML缓解期骨髓诱导分化DC ,同时加入不同负载抗原①反复冻融抗原 ;②凋亡抗原 ;③CML细胞 ;④空白对照 ,第 4天时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促成熟 ,将DC与淋巴细胞共孵育后 ,进行免疫应答及白血病细胞杀伤试验。结果 负载抗原后的DC抗原提呈效率最高 ,且其激活后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能够有效杀伤自身白血病细胞。结论 从CML患者骨髓诱导分化的DC能从凋亡白血病细胞、反复冻融抗原有效处理、提呈肿瘤抗原并诱导出显著的杀伤自身白血病细胞的免疫反应 ,可望成为有效的CML特异性免疫疗法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香菇多糖激活的TIL体外抗小鼠肝癌活性作用。方法:从荷瘤小鼠四肢长骨骨髓中获取DC,体外致敏DC,然后用已致敏的DC联合香菇多糖激活从荷瘤小鼠中提取的TIL和脾淋巴细胞,观察受激活后的TIL和脾淋巴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在体外对H22细胞和S180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各组效应细胞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均高于各自对应的效应细胞对S180细胞的杀伤活性;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为(42.56±2.52)%]高于脾淋巴细胞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为(9.89±1.28)%];香菇多糖激活的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为(62.46±2.82)%]高于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为(42.56±2.52)%],已致敏DC激活的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更高[杀伤率为(72.35±3.21)%],而已致敏DC联合香菇多糖激活的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最高[杀伤率为(82.32±3.83)%],它们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联合香菇多糖能显...  相似文献   

10.
刘军民  张连生  李玉峰 《医学争鸣》2005,26(14):1282-1284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对恶性肿瘤凋亡细胞溶解抗原交叉提呈的可能性及由此诱导产生的抗瘤效应.方法:用As2O3体外诱导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细胞凋亡.取患者完全缓解期(CR)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体外诱导DC,体外进行APL凋亡细胞溶解抗原(ALA)负载,并设APL细胞溶解抗原(CLA)负载对照,ALA-DC激自体T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DC,T细胞免疫表型.51Cr释放法测定T细胞对APL细胞杀伤活性.结果:APL细胞经2 μmol/LAs2O3体外诱导5 d,凋亡率为(86±4)%;自体T细胞被DC激化前,CD2 ,CD3 ,CD8 T细胞百分率为(27±5)%;被ALA-DC激活后,CD2 ,CD3 ,CD8 T细胞百分率上升至(50±12)%,对照组下降至(22±4)%.细胞毒性实验示ALA-DC激活的自体T细胞对APL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结论:APL凋亡细胞溶解抗原能被DC交叉提呈,激活CD8 CTL细胞,其诱导的抗白血病效应强于非凋亡细胞溶解抗原致敏的DC.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辐射凋亡MB49肿瘤细胞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疫苗的制备及对C57BL/6小鼠体内膀胱肿瘤的免疫学效应。方法 采用辐射法获取MB49细胞抗原并用其致敏骨髓来源的DC来制备DC疫苗。用MB49小鼠膀胱癌细胞建立荷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于肿瘤细胞接种后第7、14天给予相应DC疫苗治疗或者PBS,每组分为2个亚组,分别用于测量瘤质量、体积及用于观察荷瘤小鼠存活情况。结果 负载辐射凋亡肿瘤细胞DC疫苗的实验组荷瘤小鼠,其肿瘤的平均体积和平均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存期长于对照组。DC疫苗实验组中有2只小鼠30天内无肿瘤生长,再次皮下接种MB49细胞观察30天仍无肿瘤发生。结论 负载辐射凋亡肿瘤细胞的DC疫苗对膀胱肿瘤荷瘤小鼠具有抑瘤效应和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参二苓汤及其水提醇沉提取物对H22荷瘤小鼠脾胸腺指数及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昆明小鼠分为正常组、荷瘤模型组、阳性对照组(CTX组)、水提组(RSEL)、总多糖组(PRSEL)、小分子组(SRSEL),每组10只。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灌服人参二苓汤水提物、总多糖、小分子,实验结束后计算小鼠脾胸腺指数,抑瘤率及外周血细胞的检测。结果人参二苓汤水提物(RSEL)组和总多糖(PRSEL)组抑瘤率分别为37.80%和50.13%;CTX组为79.62%;CTX组及人参二苓汤水提组和总多糖组平均瘤重分别为(0.7611±0.1502)g、(2.3231±0.5324)g和(1.8642±0.5740)g,与荷瘤模型组平均瘤重(3.7352±0.4851)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分子组瘤重与荷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水提组比较,总多糖组瘤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人参二苓汤总多糖(PRSEL)组能显著增强荷瘤小鼠脾和胸腺指数(P0.05或P0.01),且较人参二苓汤水提物(RSEL)组和小分子(SRSEL)组更为显著;人参二苓汤总多糖(PRSEL)组能改善荷瘤小鼠晚期白细胞的过度增高状态(P0.01),优于人参二苓汤水提物组(P0.05)。结论人参二苓汤总多糖(PRSEL)可以明显延缓荷瘤小鼠晚期类白血病样反应的发生,维持血细胞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且抑制肿瘤生长作用较明显,可能与其改善荷瘤小鼠免疫器官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治疗后黑色素瘤(B16)小鼠体内TNF-α及IL-6的变化规律.方法用冻融抗原致敏BALB/C小鼠骨髓来源的DC.ELISA法检测治疗组荷瘤小鼠、荷瘤未治组小鼠及正常小鼠体内TNF-α及IL-6水平.结果随时间荷瘤小鼠体内IL-6水平逐渐升高,经治疗后IL-6水平升高更为显著,而荷瘤未治组小鼠TNF-α水平逐渐降低经治疗后TNF-α水平显著升高.结论经过抗原致敏的DC治疗,荷瘤鼠体内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表明抗原致敏的DC能够增强荷瘤小鼠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负载同种异基因MHC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用GM-CSF IL-4定向诱导BALB/c小鼠骨髓细胞分化为DC,观察在负载MHC抗原时加入NAC对DCI-Ad和CD86mRNA的表达和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延长同种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的效果。结果在NAC作用下,负载MHC抗原的DCI-Ad和CD86mRNA表达水平降低;经NAC处理后,负载MHC抗原的DC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降低;小鼠皮肤移植术前用经NAC处理的负载供者MHC抗原的DC注射到受者体内,可延长移植皮片存活时间。结论NAC可抑制同种异基因MHC抗原对DC的促成熟作用,有利于诱导小鼠皮肤移植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脐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的体外扩增培养方法及诱导特异性抗卵巢癌细胞免疫效应.方法①从脐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后,获得单核细胞(Mo).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剂(GM-CSF)、IL-4、集落刺激因子(SCF)和酪氨酸激酶受体Ⅲ配体(Flt-3L)诱导分化扩增,共培养7d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表型分析;②诱导单核细胞分化的第3天加入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冻融抗原,共培养4d后获得负载肿瘤抗原的成熟DC;将致敏的DC与从脐血中分离的同种同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6d,获得效应细胞;MTT法检测效应细胞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人肝癌细胞株Hu-7的细胞毒作用;结果①脐血来源的Mo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7d后分化生成成熟的DC,高表达特异性抗原CD83、CD86、CD80、CD1a;②DC可负载并提呈肿瘤抗原,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产生,不同浓度的CTL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均有特异性杀伤、抑制作用(P<0.05).结论脐血中DC的前体细胞(即单核细胞)可在体外分化扩增为成熟的功能性DC,并可诱导出特异性杀伤卵巢癌细胞的免疫效应,是一种临床应用前景良好的、方便有效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抑制SOCS1表达对LIGHT激活的肝癌树突状细胞疫苗效应的作用。方法用重组小鼠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rmIL-4)体外诱导培养小鼠骨髓单核细胞产生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体外负载肝癌细胞HepA可溶性抗原,并用LIGHT和SOCS1反义寡核苷酸(AS1)处理DC,制备负载肝癌抗原DC疫苗;流式细胞仪检测疫苗细胞CD40及CD86表达和ELISA测定其IL-12、IL-1分泌水平以确定DC疫苗细胞的成熟度;通过体外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活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IL-6、TNF-β分泌水平测定分析疫苗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应答。结果负载肝癌抗原DC疫苗在LIGHT和AS1的双重作用下,疫苗细胞的成熟标志CD40、CD86、IL-1和IL-12增高(P<0.01),能增强诱导CTL活性、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和分泌IL-6、TNF-β能力(P<0.01)。结论抑制SOCS1能提高肝癌DC疫苗的成熟度,并增强疫苗细胞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7.
复合多糖对荷瘤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合多糖对荷瘤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1)模型:HepA荷瘤小鼠动物模型,(2)免疫检测方法: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功能.结果:复合多糖能够使荷瘤小鼠外周血CD4 ,CD8 T细胞数量增加P<0.01,调节CD4 /CD8 比例.结论:复合多糖有显著抗肿瘤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落新妇苷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成熟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体外条件培养法得到小鼠骨髓来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加入脂多糖刺激细胞成熟。落新妇苷(低浓度25 μg/mL、中浓度50 μg/mL、高浓度100 μg/mL)处理细胞后,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凋亡,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分子Ⅰa和共刺激分子CD40、CD80和CD86表达;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葡聚糖内吞实验分析各组DC抗原吞噬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DC培养液上清白细胞介素12亚单位p40(p40 subunit of interleukin-12,IL-12p40)水平;氚-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检测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 MLR)中各组DC刺激同种反应性T细胞的增殖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MLR上清IL-2、IL-4、IL-10、γ干扰素水平。 结果:各组DC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脂多糖组相比,高、中、低浓度落新妇苷组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分子Ⅰa和共刺激分子表达明显降低,抗原吞噬能力明显升高,分泌IL-12p40明显减少,刺激同种反应性T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下降(P〈0.05)。与脂多糖组相比,高、中、低浓度落新妇苷组MLR上清中IL-2和γ干扰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IL-4、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落新妇苷(25、50、100 μg/mL)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体外培养小鼠骨髓来源DC的成熟,并对其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负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细胞体外扩增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从小鼠骨髓分离纯化及大量扩增树突细胞 (DC)的方法 ,并对其行免疫表型和形态鉴定。 方法 制备 Balb/ c小鼠骨髓细胞 ,利用 0 .83% NH4 Cl- Tris溶液、抗鼠 CD4 / CD8/ CD4 5R单克隆抗体和补体溶液 ,依次去除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 -巨噬细胞、粒细胞等混杂细胞以获得纯化的 DC,再将其培养于含有小鼠重组的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 GM- CSF)和白细胞介素 4 (m IL - 4 )的 RPMI 1 6 4 0营养液中 ,培养第 6~ 8天收集悬浮的细胞 ,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 DC细胞表面特有的 CD1 1 b抗原和 MHC- 类分子的表达量。 结果 每只小鼠可扩增到 (2~ 4 )× 1 0 6个 DC细胞 ,细胞纯度 >85 % ;细胞表面高水平表达小鼠 DC细胞特异性抗原 CD1 1 b和 MHC- 类分子 ,电镜下细胞形态符合典型的树突细胞形态。 结论 联合应用 m GM- CSF和m IL- 4刺激小鼠骨髓细胞可扩增到大量高纯度的树突细胞  相似文献   

20.
黄芪多糖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分化及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韩进超  余永胜  汤正好  臧国庆 《上海医学》2006,29(12):873-876,F0003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是否具有诱导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分化和成熟的作用,以阐释APS药理作用的机制。方法APS分别取25(APS25组)、50(APS50组)、75(APS75组)、100 mg/L(APS100组)4种浓度,分别体外诱导小鼠髓源性DC前体和未成熟DC,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电子显微镜检测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类分子及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水平。结果APS、APS 白介素(IL)-4及空白对照组诱导的DC前体细胞,培养结束时大部分细胞已经死亡。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IL-4诱导小鼠髓源性DC,在APS刺激36 h后,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APS100、APS75、APS50组的CD80、CD86、CD11c、MHC-Ⅱ类分子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值均< 0.05),与内毒素(LPS)组类似;空白对照组与APS25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PS不能诱导小鼠髓源性DC前体分化为DC,但可能有促进DC成熟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