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比较市售中国白兔与我院自繁培育的封闭群新西兰白兔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差异。方法采集新西兰白兔和中国白兔的血液样品,分别检测比较其WBV(高、中、低切变率)、PV、HCT、ESR等14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1)新西兰白兔与中国白兔不同性别间血液流变学特性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新西兰白兔和中国白兔血液流变学指标中,血浆粘度ηP,还原粘度低切Rls,还原粘度中切Rms,还原粘度高切Rhs及红细胞电泳指数RIE5个指标间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9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实验兔的血液流变学特性与品种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李冰  王艺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7):1158-1159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用对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将51例反复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6,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用)和对照组(n=25,单用阿司旺林).辛伐他汀20mg日一次口服,阿司匹林100mg日一次口服,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及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脂TG、TC、LDL-C,水平下降、HDL-C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能通过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等机制,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经中医辨证分型的214例冠心病人,分别测定其全血高切比粘度(ηH)、全血低切比粘度(ηL)、全血还原高切粘度、全血还原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PV)、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血沉值,并与95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冠心病人ηH、ηL、全血还原低切粘度、HCT 值及 Fib 的含量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P值均小于0.05。辨证后分析,异常高粘度率以气阴两虚型最高(63%),其次为气虚血瘀型(62.1%)、痰浊型(52.3%)、肝肾阴虚型(38.5%)、阳虚型(16.7%)。中医各型冠心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也存在不同特点,提示他们引起血液粘滞度增高的机制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LA)老年人的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特性。方法对40例有LA的老年人及30名正常老年人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测定了9项血流变指标。结果有LA的老年人全血比粘度(ηP)、血浆粘度(ηb)、血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体外形成血栓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但血沉(ESR)和红细胞电泳时间(EPT)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液流变特性可作老年人LA观测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脑中风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12周后观察疗效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NIHSS)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全血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IHSS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粘度(高切、低切)、红细胞电泳时间、HCT和Fib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患者能够显著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断指再植存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比粘度WBV、血浆粘度PV、红细胞比容HCT)和凝血功能指标(凝血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断指再植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各20例,两组术后均采用相同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实验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加用注射液尿激酶。观察2组断指再植存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液流变学指标(WBV、PV、HCT)和凝血功能指标(TT、PT、APTT)。结果两组治疗后断指再植存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血液流变学指标(WBV、PV、HCT)与对照组比较,术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凝血功能指标(TT、PT、APTT)与对照组比较,术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断指再植术后临床疗效显著,避免了长时间应用尿激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但仍需要大样本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双丹明目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大鼠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 SD大鼠经一次性尾静脉注射STZ(50 mg/kg)诱导DR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双丹明目胶囊高、中、低组,导升明组,同时以正常大鼠为对照。连续干预30 d后,生化法检测大鼠血糖、血脂水平,全自动血液流变快测仪检测大鼠全血粘度(WBV)、血浆粘度(PV)、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等血液流变指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显著下降(P0.01),WBV、PV、ESR、HCT、FI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双丹明目胶囊干预后,模型大鼠血糖、TC、TG、LDL-C水平均下降(P0.05),HDL-C上升(P0.05),WBV、PV、ESR、HCT、FIB水平均下降(P0.05)。结论双丹明目胶囊治疗DR的机制可能与有效改善DR大鼠血糖血脂紊乱、血液流变异常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舒筋活络胶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针刀结合口服舒筋活络胶囊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口服根痛平颗粒治疗,并观察了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可见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呈下降趋势,红细胞变形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但观察组变化幅度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针刀结合舒筋活络胶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能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物质排出,且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重度窒息的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度窒息新生儿血液流变学改变,说明其参与组织损伤过程以及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重度窒息新生儿29例.对照组10例.应用全自动血流变快测仪.通过毛细管法测定血液粘度,用温氏法测定红细胞压积.结果:窒息组新生儿治疗前较对照组新生儿高、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均显著升高(P<0.01).红细胞压积(HCT)两组间无差异(P>0.05).川芎嗪治疗后复查8例.高、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HCT也较治疗前下降(P<0.05).川芎嗪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高、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无差异(P>0.05).HCT明显下降(P<0.05).结论:重度窒息患儿血液粘度增高.可致微循环障碍.影响组织灌注.参与损伤过程,应用川芎嗪可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液粘滞度,预防和治疗新生儿窒息造成的脑等组织器官损伤.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血液流变学与冠状动脉损害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血液比粘度计检测46例川崎病(KD)患儿,根据有无冠状动脉损害(CAL)分为CAL组(A组)和无CAL组(B组)。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比较,血浆粘度有显著性差异,A组明显高于B组,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15d后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聚集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3项指标A组均明显高于B组。B组治疗前后比较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聚集性,纤维蛋白原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明显降低。A组治疗前后此5项指标无明显差异。表明有CAL者较无CAL者血液粘度增高明显,血液高粘、高凝、高聚状态恢复较慢。提示血液流变学监测可作为KD患儿CAL的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1.
韦华  袁孔现  李国忠 《安徽医学》2010,31(8):968-969
目的了解产科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以加强临床使用的管理。方法随机抽查铜陵市人民医院2007~2009年产科出院患者病历中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的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率达67%,头孢类药物是主要种类,以单独用药情况最多;多数品种DUI接近1。结论该院产科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但尚须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控制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汕头市登革热定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定点监测为汕头市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点的登革热疫情、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用EPI200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汕头市无登革热疫情,抗登革热病毒IgG、IgM阳性率低,伊蚊幼虫孳生密度高峰在6、8、9、10月份,低谷在4、7、11月份,孳生情况随着月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变化而变化;孳生场所以农村、暂时性容器为主。结论汕头市有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人群普遍对登革热易感,8~10月是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清除伊蚊孳生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适当时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湛江市2007年登革热监测结果,为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点的登革热疫情、布雷图指数、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用EPI200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湛江市暴发2起登革热疫情,发病205例,男97例,女108例;抗登革热病毒IgG阳性率低,伊蚊幼虫孳生密度高峰在9月份,低谷在6-8月份,阳性容器以永久性容器为主。结论湛江市有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人群普遍对登革热易感,8-9月是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清除伊蚊孳生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适当时机。  相似文献   

14.
何金庆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0):1877-1878
目的评价辖区内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督促各医疗单位提高消毒灭菌效果,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对辖区内的医疗单位已消毒或灭菌的用品进行抽样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这次采集使用中消毒液、无菌器械、物体表面、手术室空气和医务人员手共3556份,检测达卫生标准2955份,符合率为83、10%,不同样品检测达卫生标准百分率依次为97.37%、95.56%、86.25%、75.41%和62、49%。结论高州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用卫生指标评价,卫生站的符合卫生标准率低于医院,手术室空气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合格率低于使用中消毒液和无菌器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惠州市电子、五金、电镀等企业生产车间中有毒物污染情况,以便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气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对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进行检测。结果2003~2004年共检测车间空气样品3625份,舍格3511份,总合格率为96.8%。其中锰尘舍格率最低,为82.2%;其次是三氯乙烯91.0%,氰化氢93.4%,甲苯97.1%,硫酸97.2%,铅烟98.2%,正己烷99.2%。苯99.3%,二甲苯99.6%,其他合格率为100%。结论惠州市部分电子、五金、电镀企业车间空气中有毒物的浓度较高,应改善生产车间的通风设施,做好工人的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广西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流动人员疟疾流行现状,进而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方法收集全区网络直报疫情资料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疟疾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广西流动人口发热病人平均疟原虫阳性率为0·33%。80·62%的病人为本地居民外出到疟疾流行区务工感染所致。以从事护林/砍伐比例最高,占44·19%。结论加强返乡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是巩固广西疟疾防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柳其芳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772-1774
目的探讨ELISA检测法检测食品中氯霉素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国际上先进的ELISA检测法和酶标读数仪定量检测,并与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HPLC—MS/MS)比较。结果氯霉素含量为0.05~0.20ug/kg之间,CV%为2.5%~5%,回收率为85.0%~110.0%,标准曲线r=-0.992~-0.999。结论ELISA法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少,测定步骤简便、快速。操作安全,设备投资少,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儿童麻疹免疫水平,客观评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为调整策略并改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南海、盐田、饶平、乳源、德庆、遂溪6个县4个年龄组1376名儿童,对其麻疹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6个地区麻疹IgG抗体总阳性率为96.9%,麻疹IgG抗体总保护率为80.2%,总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1515mIU/ml;不同地区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均有显著性差异;年龄别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但麻疹保护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地与本地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均显示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结果显示调查地区抗体总阳性率维持高水平,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常规免疫工作质量要好于非珠江三角洲经济欠发达地区;麻疹复种工作可有效减少免疫空白儿童,维持人群麻疹高免疫水平;居住时间较长的流动儿童可以获得高的麻疹免疫水平,结合麻疹发病情况,需重点关注居住时间较短的流动儿童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湖南侗族成年人嘴部的形态特征 ,为体质人类学研究积累资料。方法 用活体观测方法对 2 64例成年侗族人嘴部进行活体研究。结果 得出了湖南侗族嘴部 3项观察值和 6项测量值 ,以及口裂高、宽指数及其分型。结论 湖南侗族嘴部有其独特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南山区2005年流感监测结果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辉  关春盛  黄锐敏  许艳子  俞慕华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1981-1982,1988
目的探讨深圳市南山区2005年流感流行规律,为有效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对深圳市南山区流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流感样病人数在全年各月有明显变化,4月、5月、9月份流感病人相对较多,10月份流感病人相对较少;0-岁组、5-岁组流感样病人明显较多,分别占总流感样病人数的43.4%、25.0%;2005年共分离到毒株56株,分离率为12.0%,其中H3N2亚型44株,占78.6%,H1N1亚型6株,占10.7%,B型毒株6株,占10.7%,其中5株B型毒株为9月分离。人群中A型、B型流感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2.9%、70.9%。结论2005年深圳市南山区流感疫情相对较为平静,H3N2型毒株为流感流行的优势毒株,B型流感病毒的流行有增强的趋势,监测结果显示流感病毒优势毒株如不发生大的变异,与目前深圳市使用的疫苗株型别基本相同,则近期不会发生流感较大规模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