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志华  刘碧清 《河北医学》2012,18(6):734-73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状态对于临床胃癌患者预后的一定影响作用.方法:收集本院50例确诊的胃癌组织标本,提取其DNA以PCR法检测标本中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状态,同时运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幽门螺杆菌IgG;以上病例标本按组织学类型、肿瘤组织大小、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生存时间等临床病例数据与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0例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62.0% (31/50);经分析不同组织学类型、胃癌组织分型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差异各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TNM分期、病人生存时间和是否淋巴结转移中三项中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状态可能对胃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转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50例胃癌患者根据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分别分组,另选同期1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VEGF、MMP-9的表达,并对VEGF和MMP-9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MMP-9和VEGF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MMP-9和VEGF表达在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远处转移的不同分组中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癌患者VEGF和MMP-9表达显著升高,并与肿瘤分期及远处转移有关,其过度表达可作为评估胃癌浸润转移和预后不良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胃癌组织中P16,C-MYC和COX-2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16,C-MYC和COX-2表达情况、相互关系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04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中P16,C-MYC和COX-2的表达。[结果]胃癌中P16,C-MYC和COX-2表达阳性率分别39.4%(41/104),57.7%(60/104),63.5%(66/104)。P16的表达在胃癌中与不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有无转移,TNM分期,不同组织学类型均有显著差异(P〈0.05);C-MYC的表达在胃癌中与不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有无转移,TNM分期有显著差异(P〈0.05),而与不同组织学类型无统计学差别(P〉0.05);COX-2的表达在胃癌中与淋巴结有无转移,TNM分期,不同组织学类型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与不同的浸润深度无统计学差别(P〉0.05)。而它们与肿瘤患者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16与C-MYC、COX-2表达呈负相关(P〈0.05),C-MYC与COX-2表达呈正相关(P〈0.05)。生存曲线研究结果显示P16,C-MYC和COX-2表达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显著相关(P〈0.05)。[结论]P16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及C-MYC和COX-2高表达能客观反映胃癌组织分化程度,侵袭转移能力,且其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故检测三种指标可正确判断胃癌患者预后,在指导临床治疗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胃癌RASSF1A的表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RAS相关区域家族基因1A(RASSF1A)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8例胃癌组织及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RASSF1A mRNA的表达,用PCR法检测上述胃癌组织中的Hp感染情况。结果:RASSF1A在胃癌组织中转录表达缺失率为50.0%,其表达缺失率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一定关系(P〈0.05),与其组织学类型无明显关系(P〉0.05)。胃癌组织中Hp感染率为62.5%(30/48),RASSF1A的表达缺失与Hp感染组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RASSF1A是胃癌的相关抑癌基因,RASSF1A的表达缺失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具有一定关系,RASSF1A的表达缺失与Hp感染之间无明显关系,它们可能是两个独立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胃癌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胃癌组织标本78例及其癌旁组织标本26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p相对感染量,分析Hp相对感染量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组织Hp相对感染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同一患者胃癌组织中Hp相对感染量亦高于其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Hp相对感染量与患者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及有无远处转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生存率与胃癌组织中Hp相对感染量呈负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可作为临床上评估胃癌进展和预后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6.
蔡元浩  戴永江 《四川医学》2009,30(9):1405-1406
目的探讨瘦素及其受体在胃癌发生、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瘦素及其受体在18例正常胃粘膜、60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瘦素,瘦素受体表达胃癌组织中高于正常胃粘膜,进展期高于早期胃癌,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瘦素及其受体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匡永远 《当代医学》2009,15(31):43-4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经内镜和病理明确诊断的不同胃黏膜病变患者共372例,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CSG12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93例、肠上皮化生IM45例、异型增生DYS35例及胃癌GC72例。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学改良Giemsa染色联合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Hp阳性率从CSG、CAG、IM、DYS到GC分别为43.3%、60.2%、64.4%、65.7%和70.8%,呈逐渐增高的趋势,且CAG、IM、DYS与GC的Hp感染率均显著高于CSG(P〈0.05,P〈0.01);早期胃癌Hp感染率为86.2%,显著高于进展期(60.5%,P〈0.05);Hp感染率与胃癌的年龄、部位、Lauern分型密切相关(P〈0.05,P〈0.01),而与患者的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Hp感染在慢性胃炎进展演变为胃癌的过程中起重要促进作用,并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心体相关激酶Nek2(Nek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收集外科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及胃切缘组织标本5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胃癌组织及远癌切端胃组织Nek2的表达情况,分析Nek2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Nek2mRNA表达水平(2.29±1.67)显著高于远癌切端胃组织(1.26±0.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Nek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不同浸润深度、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其中T3+T4组、Ⅲ+Ⅳ期组、分化较低组和有淋巴结转移组分别显著高于T1+T2组、Ⅰ+Ⅱ期组、分化较好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Nek2分子表达上调,且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其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新的胃癌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郭绍文  韩刚  李泽民 《西部医学》2012,24(2):230-232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转移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62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远处淋巴结组织中KAI1/CD82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测定所得KAI1/CD82基因表达率的中位数来界定,分为高表达组(31例)和低表达组(31例),比较2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KAI1/CD82mRNA表达水平在TNMⅠ-Ⅱ、无肿瘤周围静脉侵袭以及无远处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明显高于TNMⅢ-Ⅳ、有肿瘤周围静脉侵袭和有远处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KAI1/CD82mRNA表达水平可能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远处转移有关,检测KAI1/CD82mRNA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胃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ecdysoneless(EC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Real-timePCR法检测56例胃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ECD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中ECD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ECD蛋白表达与胃癌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CR结果显示ECDmRNA在胃癌组织中较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表达增高。100例胃癌组织中54例(占54.0%)ECD蛋白阳性表达。胃癌组织中ECD表达与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远处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ECD表达阳性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35.8±1.9)月,显著低于阴性组的(45.2±1.9)月(P〈0.01);ECD表达阳性组的五年生存率为24.1鬈(13/54),低于阴性组的50.0%(23/46)(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Lauren分型可以作为胃癌的独立预后因子(P〈0.05),而ECD表达不能作为胃癌的一个独立预后因子(F=-0.212)。结论:ECD在胃癌中表达增高,其表达水平与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远处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且其高表达与胃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和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P-gp,GST-π和TopoⅡ在80例胃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胃癌组织学类型、肿瘤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对三者表达的影响。结果P-gp,GST-π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TopoⅡ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P-gp,GST-π在高中分化腺癌中的表达高于低分化腺癌(P〈0.05),TopoⅡ在高中分化腺癌中的表达低于低分化腺癌(P〈0.01);P-gp,GST-π在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P-gp,GST-π和TopoⅡ在胃癌原发性多药耐药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P-gp,GST-π和TopoⅡ对于胃癌判断预后、制定化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胃癌组织来源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手术室、肿瘤外科手术室,按照幽门螺杆菌是否感染分2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MP-7、VEGF的表达。结果60例胃癌组织中,Hp阳性组、有浆膜层浸润、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病人MMP-7、VEGF mRNA表达高于Hp阴性组、无浆膜层浸润、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人(P < 0.01);MMP-7与VEGF mRNA表达值之间呈正相关(r=0.498,P < 0.01);Hp与MMP-7及VEGF表达呈正相关,MMP-7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P < 0.05~P < 0.01)。结论MMP-7、VEGF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幽门螺杆菌与MMP-7、VEGF可能起到了相互协同的作用。MMP-7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2003-07/2007-07月期间收治的152例患者行胃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跟踪随访。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分析法,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对有统计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清扫范围、术后并发症及大体分型与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清扫范围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预后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清扫范围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预后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胃癌(GC)组织中FHIT基因的甲基化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74例GC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采用PCR检测上述标本中H.pylori感染情况。结果 GC组织中FHIT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51.4%,且甲基化与GC患者的年龄、性别、Lauren分型、Borr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以及TNM分期无关(P〉0.05);GC组织中H.pylori阳性率为52.7%,H.pylori感染与FHIT基因甲基化存在明显正相关(P〈0.05,r=0.85)。结论 FHIT基因甲基化修饰在G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可能参与H.pylori感染致癌的病理途径。  相似文献   

15.
蒙健军  蓝东  韦敏怡 《广西医学》2010,32(5):510-512
目的探讨P73、P53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92例胃癌组织中的P73、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浅表性胃炎35例作对照。结果 92例胃癌中P73、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65.2%,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均阴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73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无相关(P〉0.05)。P53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TNM分期无相关(P〉0.05)。结论 P73、P53高表达在胃癌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P53可能参与了胃癌的演进,并在胃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MMP-9和E-Cad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胃癌组织、23例非典型增生组织和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MMP-9和E-Cad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和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均P〈0.05),在侵及浆膜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未侵及浆膜组(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E-Ca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胃粘膜和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均P〈0.05),在侵及浆膜组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未侵及浆膜组(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两者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结论MMP-9和E-Ca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两者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胃癌中生存素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生存素(Survivin)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临床病理因素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TUNEL技术检测细胞凋亡,金标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 150例胃癌中73例Survivin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组的凋亡指数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组Survivin的表达(59.8%)显著高于阴性组(35.3%)(P<0.05)。Survivin的表达在不同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不同临床分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凋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两者在胃癌的发生中可能有协同作用;Survivin的表达对胃癌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粘蛋白(P-g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93例胃癌中的P-gp及VEGF的表达。结果:P-gp与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别(P〈0.01),P-gp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P〈0.01)及浸润程度有显著性差别(P〈0.05),高分化与中、低分化有显著性差别(P〈0.05),中低分化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VEGF与肿瘤的浸润程度、淋巴结的转移有关(P〈0.01),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组织学分型、病理分型无关。结论:P-gp及VEGF在胃癌中的过表达,可以作为胃癌转移几率增加、预后不良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以及EPCAM作为胃癌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靶点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36 例胃癌组织及92例癌旁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EPCAM 的表达情况,分析并探讨EPCAM 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92 例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50例(54.3%)EPCAM 蛋白为阴性表达,42例(45.7%)呈弱阳性表达。在436 例胃癌组织中,EPCAM 蛋白高表达179 例(41.1%),低表达257 例(58.9%),主要在细胞包膜表达。EPCAM 蛋白的表达强度与肿瘤部位、肿瘤大小、Lauren 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分期、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均P<0.01),而与患者性别、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无关(均P >0.05)。EPCAM 高表达患者的5 年生存率(57.2%)明显低于EPCAM 低表达胃癌患者的5 年生存率(17.3%,P<0.05)。I、II 和III 期EPCAM高表达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EPCAM 低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P<0.05);IV 期EPCAM 高表达和低表达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EPCAM 表达、远处转移和TNM 分期(均P<0.05)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EPCAM 在胃癌中高表达,且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的TNM 分期显著相关,提示EPCAM 可以作为胃癌的早期诊断的筛查指标以及治疗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癌中CD44v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胃癌组织中CD44v3的表达.结果 CD44v3在正常胃组织、癌周组织及远癌组织中无表达,癌组织中CD44v3阳性表达率为41.27%;其表达与胃癌的病理类型、远处转移、癌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Lauren分型、Borrmann分型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组中CD44v3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CD44v3表达强度与浸润深度呈正相关(rs=0.4253).结论 CD44v3在胃癌组织中有中等程度的表达,且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CD44v3对提示胃癌病程进展和预测胃癌转移潜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