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评价通降和胃方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分别予以通降和胃方加减和奥美拉唑治疗,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差别及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积分,评价通降和胃方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完成疗程各60例,治疗组治疗GERC的临床总体显效率为78.33%,对照组为43.33%,两者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咳嗽、嗳气症状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反酸、烧心症状上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降和胃方能够有效地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的临床症状,且对咳嗽、嗳气症状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提示通降和胃方在抗反流方面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调肝理脾利咽方治疗具有咽喉反流症状的反流性食管炎(RE)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运用调肝理脾利咽方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的具有咽喉反流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60例,根据内镜及24 h食管pH-阻抗检查的结果分为RE组30例和NERD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反流症状指数评分(RSI)、咽喉反流主要症状评分、中医症状评分、中医症状疗效。结果:(1)治疗后两组RSI评分均较前有所降低(P<0.05),两组评分改善无明显差异(P>0.05)。(2)治疗后两组咽喉反流主要症状均较前改善(P<0.05),RE组持续清嗓、咽喉异物感症状较NERD组改善更明显(P<0.05)。(3)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评分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RE组总有效率83.3%,NERD组8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肝理脾利咽方联合PPI可以有效地改善RE及NERD患者的咽喉反流症状;与NE...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逆和胃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胃食管反流患者69例随机分成两组。中药治疗组以降逆和胃方治疗,奥美拉唑为西药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的24h食管pH监测情况、胃食管反流的症状积分以及肺功能指标。结果:降逆和胃方治疗后患者长时间反流次数、pH<4的反流时间以及pH<4的反流总百分时间均明显下降(P<0.05);胃食管反流症状积分明显下降(P<0.05);肺通气功能指标明显改善(P<0.01)。结论:降逆和胃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胃食管反流病有着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胃食管反流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3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半夏泻心汤加味辅助吸入抗胆碱气雾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三亚市中医院收治的经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支气管哮喘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胆碱气雾剂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自拟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支气管哮喘控制评分、肺功能、以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支气管哮喘控制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观察组患者较同期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01);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V%)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观察组患者较同期对照组上升更加显著(P0.01)。治疗8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辅助吸入抗胆碱气雾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有效控制哮喘,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和胃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38例和奥美拉唑对照组34例,疗程均为8周,之后进行临床症状疗效和胃镜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主要临床症状与次要临床症状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能明显降低胃镜下反流性食管炎分级和积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理气和胃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健脾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5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6例采用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奥美拉唑、吗丁啉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疗程结束1月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21%;对照组为9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明显改善各单项症状的积分及反流性疾病问卷(RDQ)整体积分。治疗组临床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良好疗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平肝降逆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联合吗丁啉治疗,治疗组应用中药配方颗粒平肝降逆方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优于对照组的83.3%(P0.05);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2.6%和70.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肝降逆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电针联合枳实陷胸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析电针联合枳实陷胸方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给予枳实陷胸方联合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胸痛连及两胁、口苦口干及大便不爽等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0.00%,对照组复发率为36.6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枳实陷胸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止酸方对反流性食管炎体表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止酸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止酸方,每日1剂,水煎400 mL,分早晚2次服用;对照组应用制酸剂和抗反流剂治疗,雷尼替丁150 mg,每日2次,吗丁啉10 mg,每日3次,疗程均为4周。结果止酸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总有效率为95%,优于雷尼替丁对照组(P<0.05),并可改善患者胃电活动,治疗前后正常胃电频率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口服止酸方不仅直接改善胃黏膜的病理表现,而且能够改善胃动力,减轻胃排空障碍,从而抑制胃十二指肠内容物的反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益气通降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予益气通降方,对照组予埃索美拉唑。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疗效、内镜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和91.11%,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除胸痛积分无明显改善外,其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烧心、反胃积分和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内镜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86.67%,组间内镜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益气通降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会厌逐瘀汤治疗痰热郁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痰热郁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租各30例,分别给予会厌逐瘀汤和葛根汤治疗,30天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前后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7%(P<0.05)。结论会厌逐瘀汤治疗痰热郁结型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糖肾康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糖肾康汤对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糖肾康组和科素亚组,每组各30例,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胰岛素敏感指数(ISI)、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脂等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糖肾康汤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二夏汤加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以二夏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8例予复方枣仁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周。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9.5%,高于对照组的63.2%(P<0.05);治疗组西药催眠药物减停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P<0.05)。结论二夏汤加味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伴失眠症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5.
通络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通络益肾汤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4期DN患者60例,分为通络益肾汤治疗组、络汀新对照组各30例,疗程均为60 d,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尿蛋白排泄率、血糖、血脂、血流变性、肾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在改善DN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在降低尿蛋白排泄率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血流变性、血脂、血糖方面,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络益肾汤可明显改善DN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排泄率,能显著降低其血糖、调节血脂代谢紊乱,改善血流变性指标。提示通络益肾汤对DN患者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降和胃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夜间呛咳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降和胃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合并夜间呛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患者采用通降和胃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胃镜下食管炎症改善情况,并随访复发率。结果①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呛咳类呼吸道症状积分、胃食管反流症状积分均有显著差异(P<0.01);②临床症状改善总显效率为86.84%,呛咳类呼吸道症状改善显效率为86.84%,胃食管反流症状改善显效率为78.95%,三类症状改善显效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治疗后胃镜下食管炎症改善总有效率为73.68%;④停药2个月后呼吸道症状复发率为24.32%,胃食管反流症状复发率为37.83%。结论通降和胃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夜间呛咳,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食管黏膜炎症,且具有复发率较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的疗效。方法:将60例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沙必利、硫糖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对照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黄连温胆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的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合二仙汤加减治疗绝经期后妇女下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用白头翁汤合二仙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为76.9%,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3个月内复发例数分别为3例和37例,P<0.05;两组各证型疗效均以湿热下注型为好,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具有补肾清利湿热作用的白头翁汤合二仙汤加减治疗绝经期后妇女下尿路感染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温脾润肠汤治疗慢传输性便秘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脾润肠汤治疗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例慢传输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口服温脾润肠汤,对照组口服莫沙比利,1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8.0%(P<0.05)。结论中药温脾润肠汤治疗慢传输性便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调胃消痞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调胃消痞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调胃消痞方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吗丁啉口服,1个月为1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80.0%(P<0.05)。结论调胃消痞方治疗F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