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四逆散加左金丸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临床疗效及其中医治病机理。方法选择符合肝胃不和胃脘痛纳入标准的病例60例,运用四逆散加左金丸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治疗,15 d为1疗程,2个疗程,将临床症状分为4级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分别填写临床症状调查量表和SF-36量表,观察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患者①胃脘痛有效率为91.84%;②胁肋窜痛有效率84.67%;③嗳气有效率85.71%;④嘈杂泛酸有效率86.67%;⑤纳呆食少有效率66.67%;生存质量量表RP、BP、GH、VT、SF和MH 6个维度的积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四逆散加左金丸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止痛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存质量,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疏肝理气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口服,疗程均为4周。应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生命质量状况,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质量变化。结果:治疗组SF-36量表中的7个维度: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积分及总积分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1,P<0.05),其中VT、MH、SF、RE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疏肝理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合四君子汤联合PPI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采用小柴胡汤合四君子汤联合PPI治疗,对照组采用PPI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95%CI=73.45%~97.90%),对照组为66.67%(95%CI=49.80%~83.54%),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438 0,P=0.015 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的7个维度RP、BP、GH、VT、SF、RE、MH积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其中VT、MH、SF、RE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合四君子汤联合PPI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其收益为OR=0.22(95%CI=0.05~0.91),NNT=4(95%CI=2.26~40.32),且能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用SF-36量表观察了四个降压药对292例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即SF-36量表积分有下降,按高低依次为RP、RE、PF、BP、VT、GH、SF、MH;羚角降压片、苯那普利、氨氯地平、吲达帕胺均可提高患者SF-36量表积分,但除四组的MH、羚角降压组的SF、苯那普利组的RE、氨氯地平组的PF基本恢复到常模水平,四组药物SF-36量表的其余维度均未达到常模水平。  相似文献   

5.
健脾活萎方治疗脾虚胃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活萎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胃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胃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治疗组口服健脾活萎方,每日1剂,早晚餐后半小时温服;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每次4片,每日3次,餐后半小时服用,3个月为1疗程。采用中医症状积分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分别对治疗前后患者脾胃症状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估;观察随访患者胃镜及病理检查以观察胃组织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患者胃症状积分及SF-36生活质量各维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中在改善胃脘灼热症状方面,健脾活萎方组较胃复春组疗效更显著,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生理功能(PF)、躯体角色(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角色(RE)、心理健康(MH)、生理健康总评(PCS)、心理健康总评(MCS)十个维度改善方面,健脾活萎方组较胃复春组疗效更显著,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胃黏膜病理随访显示:健脾活萎方可有效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展及转归,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胃复春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健脾活萎方可明显改善脾虚胃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相关症状,其中在改善患者胃脘灼热症状方面,较胃复春更加显著;(2)SF-36生活量表各维度变化情况表明健脾活萎方可显著提高患者生理及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6,(2):138-14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肝胃不和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中药疏肝健脾和胃方和西药雷贝拉唑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用药4周、随访3月后测定2组的各症状积分和总积分、中医症候疗效及SF-36量表积分。结果:治疗组在用药4周和随访3月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常规西药对照组(P0.05),中医症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SF-36量表积分比较:治疗组用药4周和随访3月后在RP、BP、SF、MH 4个维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优于雷贝拉唑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胃病Ⅲ号复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湿热证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104例脾胃湿热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胃病Ⅲ号和安慰剂治疗,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第1个月随访;采用国际通用的SF-36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中药治疗组SF-36量表的8个维度[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心理健康(MH)]积分以及躯体健康(PCS)、精神健康(MCS)积分均得到了改善;其中治疗后中药治疗组在GH、RE两个维度及PCS改善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随访后在RP、GH两个维度及PCS、MCS改善明显优于安慰剂组(P<0.01),在BP、VT、SF、RE4个维度改善优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胃病Ⅲ号复方能够改善FD患者近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抑肝扶脾、清热利湿法对广东地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61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采用以抑肝扶脾清热利湿立法的方药易激灵2号随证加减;西药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丁片0.1 g/次,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0.5 g/次,每日3次口服.2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的生理职能(RP)、总体健康(GH)、情感职能(RE)、躯体疼痛(BP)、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7个维度积分均显著改善(P<0.01,P<0.05),西药组RP、BP、GH、RE 4个维度明显改善(P<0.01,P<0.05),RE、BP、GH、SF 4个维度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1,P<0.05).治疗后3个月,中药组RP、GH、RE、BP、SF、MH 6个维度明显改善(P<0.01,P<0.05),西药组RP、BP、GH、RE 4个维度明显改善(P<0.05),RP、GH、SF、RE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 抑肝扶脾、清热利湿法治疗广东地区IBS-D有较好疗效,能够改善患者近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脾理气方对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健脾理气方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疗程4周。治疗前后分别填写SF-36量表、Hamilton焦虑他评量表及Hamilton抑郁他评量表。结果:治疗组患者BP、RP、GH、VT和MH5个维度的积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HAMA和HAMD的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患者HAMA和HAMD的总积分亦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理气方能改善脾虚气滞型FD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抑郁焦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治未病”思想干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湿热质与气虚质体质患者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别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则依据患者体质给予“治未病”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量化积分.结果:气虚体质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中PF、RP、BP、GH、VT、SF、RE以及MH等各维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质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中PF、RP、BP、GH、VT、SF、RE以及MH等各维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体质特征,采用“治未痛”理论对其进行干预治疗,可对糖尿病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全程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保持基础护理方法。观察4周,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SF-36量表的8个维度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的积分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近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中医疏肝理气通便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以西药聚乙二醇4000为对照,从肠道症状和生活质量两方面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7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疏肝理气通便法治疗组(35例)和聚乙二醇4000对照组(35例),2组服药疗程为4周。采用症状等级评分表和SF-36生活质量评价作为判定依据,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肠道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①疏肝理气通便法治疗能有效改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肠道症状,且优于西药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维度的积分均有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仅活力维度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疏肝理气润肠通便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在肠道症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两方面都显著优于西药治疗组,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西药组采用多潘立酮10mg每日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国际通用的SF-36生存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SF-36量表中的7个维度[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积分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P〈0.01),其中VT,MH,SF,RE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近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研上海市健身气功习练人群的生命质量和习练健身气功的健康效益。方法:采用SF-36量表为主.问卷调查1784名上海市各区县健身气功习练者的一般情况、习练水平以及生命质量,并与上海市浦东新区2006年正常人群SF-36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SF-36的八个健康维度,除PF和MH之外,习练健身气功人群的GH、RP、BP、VT、SF、RE等维度的终得分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常模(p〈0.01或p〈0.05),并且其健康效益在学练层次、习练频次和*-7练时间上存在着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持续地习练健身气功有助于全面提高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1周及1月的生存质量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使用SF-36量表对11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研,全面评价脑卒中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为确定临床治疗目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12例脑卒中患者,采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主要采用自填法,对文化程度低者辅以个人访谈,让患者自己进行评价。结果:患者发病后4周与发病后1周时相比,在PF、RP、BP、GH4个维度上均有明显好转(P<0.05),但在VT、SF、RE、MH、HT方面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脑卒中治疗应当改变目前只重视生理功能,即肢体残疾康复,而忽视患者心理等缺陷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肾虚肝郁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的生命质量现状,为肾虚肝郁DOR的预防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50例DOR患者纳入观察组、50例健康妇女纳入对照组,由专人面对面详细询问病史,并填写信息登记表及《健康测量量表SF-36》,比较其生命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评分及PF、RP、BP、GH、VT、SF、RE、MH等SF-36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虚肝郁型DOR患者其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等3个维度均受到损害,心理健康下降程度远大于躯体健康,提示生命质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气郁质生命质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气郁质人群的生命质量。方法以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采用现况调查筛选气郁质与非气郁质,以SF-36量表评价气郁质与非气郁质者的生活质量。以气郁质(0=否,1=是)为因变量,以SF-36量表9个维度标准分为自变量进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SF-36量表的总体健康(GH)、活力(VT)、情感职能(RE)及精神健康(MH)维度进入回归方程。结论气郁质与SF-36量表心理健康方面的综合指标(VT,RE,MH)相关,主要反映了心理状态方面的偏颇失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椎鹿灵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60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颈椎鹿灵汤加减联合针刺。于治疗前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症状评分、体征评分、VAS评分、SF-36评分变化(包括生理职能RP、生理功能PF、躯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神经健康MH、情感职能RE、活力VT、总体健康GH)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体征评分、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RP、PF、BP、SF、MH、RE、VT、GH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PF、BP、SF、V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鹿灵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颈椎病的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许鸿智  林定坤  侯宇  苏国义 《新中医》2019,51(1):244-247
目的:评价以控制机械刺激为核心的治疗体系对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以控制机械刺激为核心的治疗体系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坐位牵引进行保守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采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进行疗效评价,包括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以及精神健康(MH)、健康变化(HT)等,并随访1年。结果: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无发生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58例得到随访,有效随访率96.7%。治疗后及随访1年,2组患者BP、PF (观察组治疗后除外)、RP、RE、H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而2组患者GH、VT、SF、MH评分较治疗前无明善改善,甚或评分有下降趋势。治疗后,2组间各维度评分变化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RP、SF、RE、HT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BP、PF、GH、VT、MH评分组间差异不大(P 0.05)。结论:普通坐位牵引和以控制机械刺激为核心的治疗体系均能在一定程度改善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在远期疗效方面,以控制机械刺激为核心的治疗体系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方足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清热化湿方足浴治疗,2组均治疗24周,随访24周。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前后及随访24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量表)、慢性肝病特异性量表(CLDQ)评分,治疗前及治疗1、2、4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治疗1、2、4、12、24周及随访12、23周时ALT复常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后口干苦、肝区胀痛、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及舌苔评分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24周时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后生理职能(RP)、身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精神健康(MH)评分及随访24周时生理机能(PF)、RP、BP、GH、情感职能(RE)、MH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对照组治疗后GH、活力(VT)、社会职能(SF)、RE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随访24周时GH、VT、SF、RE、MH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24周时CLDQ中腹部症状(AS)、乏力(FA)、系统症状(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治疗1、2、4周ALT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2、4周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治疗1、2、4周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50.00%,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分别为16.67%、60.00%,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化湿方足浴能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症状,提高患者近期疗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