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p16蛋白及其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缺失研究,探讨p16基因与肝癌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原发性肝癌3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分别检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及其基因的缺失情况.结果:32例肝癌中,p16蛋白表达缺失率为2.5%(20/32),癌旁组织中p16蛋白表达缺失率为3.13%(1/32),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16蛋白的表达与肝癌分化程度关系密切(P<0.01).P16基因在癌组织中的缺失率25%(8/32,均为p16蛋白表达缺失者),在癌旁组织为3.13%(1/32),相差显著(P<0.05).结论:p16基因缺失与肝癌发生关系密切,提示p16蛋白可能是预测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但仍需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p16蛋白及其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缺失研究,探讨p16基因与肝癌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原发性肝癌3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分别检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及其基因的缺失情况.结果32例肝癌中,p16蛋白阴性表达率为62.5%(20/32),癌旁组织中p16蛋白阴性表达率为3.13%(1/32),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16蛋白的表达与肝癌分化程度关系密切(P<0.05),而与癌灶体积、甲胎球蛋白(AFP)值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p16基因在癌组织中的缺失率25%(8/32),在癌旁组织为3.13%(1/32),相差显著(P<0.05).p16基因缺失与肝癌分化程度、癌灶体积、AFP值无关(P>0.05).结论p16基因缺失与肝癌发生关系密切,提示p16蛋白可能是预测病人预后的一个指标,但仍需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探讨p16、cyclin D1基因在原发性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病理生物学行为等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8例原发性肺癌标本中p16、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原发性肺癌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cyclin D1在原发肺癌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二者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及疾病分期密切相关(P<0.05),且二者表达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在原发型肺癌中存在抑癌基因p16编码蛋白的表达下调以及原癌基因cyclin D1表达上调,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提示二者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调控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p5 3基因突变及p5 3,MDM2蛋白表达在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6 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及 5 9例相应癌旁肝组织中p5 3蛋白和MDM2蛋白的表达 ;用PCR -SSCP-银染技术对其中 2 1例HCC的p5 3基因第 5~ 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p5 3和MDM2蛋白在H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 (P <0 .0 1)。HCC中p5 3与MDM2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新鲜HCC组织中p5 3基因第 5~ 8外显子的突变率为 42 .86 % (9/ 2 1) ,且均位于第 7外显子 ,癌旁组织中未发现p5 3基因突变。突变病例中 6 6 .6 7% (6 / 9)有p5 3蛋白高表达 ,11.11% (1/ 9)有p5 3及MDM2蛋白的过度表达 ,无突变病例中MDM2过度表达率为 2 5 % (3/ 12 )。结论 :p5 3基因突变及由MDM2过度表达导致的p5 3功能失活在HCC发生中起重要作用。p5 3基因突变和其它机制引起的MDM2蛋白高表达可能在HCC中共同发挥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5.
肺癌组织中p16基因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p16基因蛋白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9例肺癌及癌旁正常肺组织,21例肺良性疾病肺癌组织中p16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肺良性疾病及癌周正常肺组织p16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1.3%,高于肺癌组织中的39.1%,差异显著(P<0.05);p16蛋白表达与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与组织学分级无关.结论:p16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癌中p16基因及其甲基化的检测与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P16、P16甲基化在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特点 ,探讨其与H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分别以免疫组化及PCR技术检测 3 3例人肝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p16基因表达及其甲基化的水平 ,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肝癌的p16基因表达率 (63 64 % )明显低于癌旁组织 (10 0 % ) (P <0 0 5 ) ;p16基因阳性表达率在无转移的肝癌中为 85 7% ,有转移组为 2 5 0 % ;高、中和低分化的肝癌分别为 5 2 4% ,2 8 6%和 19 1%。p16基因阳性表达在肝癌患者高分化与中和低分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转移与非转移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3 3例HCC组织中 11例发生p16甲基化 ,均伴肿瘤转移 ,其中高、中和低分化肿瘤各占 2、4、5例 ;相应癌旁组织中未发现p16基因甲基化。结论 p16基因异常表达及其甲基化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鼠双微粒体 2 (murine double minute 2, MDM2) 基因和突变型 p53 基因表达及其与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分子杂交和 TUNEL 方法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MDM2基因和突变型 p53基因表达与肝细胞癌组织中癌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 并分析 MDM2 基因和 p53 基因表达与肝细胞癌组织学分级、类型、增殖和凋亡的相关关系。结果 ①MDM2蛋白和mRNA 、p53蛋白和mRNA 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 (均P<0 .05); MDM2 mRNA阳性表达与肝细胞癌组织学分级和类型无相关关系 (均P>0 05); p53 mRNA阳性表达与肝细胞癌组织学分级具有相关关系 (P<0 .05)。②肝细胞癌组织中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阳性率分别为 100%和 50%, 两者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1); MDM2mRNA 和 p53 mRNA阳性表达与肝癌细胞增殖均具有相关关系 (均P<0. 05), 但与肝癌细胞凋亡均无相关关系 (均P>0. 05)。结论 MDM2 和 p53的蛋白和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呈过表达状态, MDM2 基因和 p53基因过表达在肝细胞癌发生、增殖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1目的 探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p16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2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42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 p16蛋白的表达。 3结果  42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组织 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5 2 .4%(2 2 / 42 ) ;无淋巴结转移者 p16蛋白阳性率高于伴淋巴结转移者 ,差异有显著性 (χ2 =5 .30 ,P<0 .0 5 ) ;随病变浸润深度增加 ,p16蛋白表达阳性率降低 ,且 , 级明显高于 , 级 (χ2 =5 .18,P<0 .0 5 ) ;生存时间 >2年者 p16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生存时间 <2年者 ,差异有显著性 (χ2 =5 .0 2 ,P<0 .0 5 ) ;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与病人性别、年龄、病变大小及病理分型无关。 4结论  p16蛋白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p16蛋白可作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分子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9.
CyclinD1,p16,Rb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cyclinD1,p16 ,Rb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与其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4 0例NSCLC及其癌旁正常肺组织中cyclinD1,p16 ,Rb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研究 .结果 :4 0例NSCLC中cyclinD1,p16 ,Rb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92 .5 % (37/ 4 0 ) ,4 7.5 % (19/4 0 ) ,75 .0 % (30 / 4 0 ) .p16 ,Rb阳性率表达随组织学分级降低而降低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cyclinD1阳性率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无关 .30例Rb阳性标本中 ,p16呈阴性表达或低水平表达 ;10例Rb阴性标本中 ,p16呈阳性或阴性表达者各占一半 .结论 :NSCLC的分子发病机制涉及cyclinD1过表达与P16 ,Rb的表达缺失或失活 ;p16和Rb表达阳性率与NSCLC分级呈正比 ;p16的表达可能受pRb的负调控 ;cyclinD1,p16 ,Rb的蛋白表达与NSCLC的具体病理分型无明确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在宫颈鳞癌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鳞癌中p16和Rb的蛋白表达。结果 :①p16蛋白的阳性反应主要在细胞浆 ,其阳性表达率随宫颈鳞癌的病理分级 (G1~G3 )和临床分期 (Ⅰ~Ⅲ )而递减 (P<0 .0 5 ) ;②Rb蛋白的阳性反应在细胞核 ,其阳性表达率随病理分级G1~G3 递增 (P <0 .0 5 ) ,随临床分期Ⅰ~Ⅲ递减 (P >0 .0 5 )。③p16和R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 (r =- 0 .430 1,P <0 .0 5 )。结论 :p16和Rb蛋白失活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其共同失表达可能为晚期事件 ,与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 cyclin E及 p2 1WAF 1 /CIP1蛋白在甲状腺组织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 4 7例甲状腺癌、11例甲状腺腺瘤、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 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 cyclin E及 p2 1W AF 1 /CIP1 蛋白的表达。 结果:cyclin E和 p2 1WAF 1 /CIP1 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甲状腺组织 (P <0 .0 1,P<0 .0 5 ) ,cyclin E与 p2 1WAF 1 /CIP1蛋白阳性表达无相关性 (P>0 .0 5 )。 结论:检测 cyclin E和 p2 1WAF 1 /CIP1蛋白的表达将有助于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p53蛋白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9例HCC组织、21例癌旁组织、10例正常肝组织VEGF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指标比较分析。结果49例HCC中VEGF、p53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63.2%和53.1%;VEGF和p53蛋白表达有相关性(P<0.05)。21例癌旁组织中VEGF和p53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19.0%和9.5%。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VEGF和p53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10例正常肝组织无VEGF和p53蛋白表达。HCC组织中VEGF、p53蛋白阳性表达与血管侵犯和转移倾向明显相关(P<0.05)。结论HCC组织中VEGF、p53蛋白过表达,通过促进HCC肿瘤血管的生成而促进HCC的生长和浸润转移,p53和VEGF可作为反应HCC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中p53、p21WAF1/CIP1、MDM2的表达及其与HPV16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p53、p21^WAF1/CIP1、MDM2的表达及其与HPV16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p53、p21^WAF1/CIP1及MDM2在43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2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15例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高危HPV16DNA的检测应用原位杂交法。结果:HPV16、p53、p21^WAF1/CIP1和MDM2在子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51%、34.88%、30.23%、25.58%;在CIN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60%、15%;HPV16在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7%,p53、p21^WAF1/CIP1和MDM2未见阳性表达。HPV16、p53、p21^WAF1/CIP1在3种不同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M2在3种不同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p21^WAF1/CIP1和MDM2在子宫颈癌HPV阳性组和阴性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21^WAF1/CIP1蛋白表达与p53有关(P〈0.05),MDM2蛋白表达与p53无关(P〉0.05)。结论:在HPV16感染的子宫颈癌中,p53的转录功能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野生型p53活化片断1(p21WAF1)基因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学分级、转移、肿块大小)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45例卵巢癌患者的卵巢癌和癌旁组织标本,SP法检测其p21WAF1蛋白表达,分析p21WAF1基因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学分级、转移、肿块大小)的相关性。结果:p21WAF1在卵巢癌和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6%和68.9%,两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p21WAF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卵巢癌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学分级、转移、肿块大小)有相关性(P<0.01)。结论:p21WAF1基因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学分级、转移、肿块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P2 1WAF1/CIP1的表达与p5 3基因突变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RT -PCR、RCR -SSCP方法对 42例新鲜大肠癌组织中上述两种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p5 3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突变率为47.6 % (2 0 / 42 ) ,且在中、低分化大肠癌组织中的突变北显著高于高分化者 (P <0 .0 5 ) ;P2 1WAF1/CIP1在中、低分化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高分化癌组织 (P <0 .0 1)。 2 0例p5 3基因突变组中 ,P2 1WAF1/CIP1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 2 2例p5 3基因未突变组 (P <0 .0 5 )。结论 :大肠癌组织中P2 1WAF1/CIP1的低表达可能与p5 3基因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6.
贲门癌组织中P53、P16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贲门癌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P53、P16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贲门癌组织中P53、P16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30例正常人贲门粘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贲门癌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6.7%,较正常对照组(13.2%)明显增高;贲门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1.6%,较正常对照组(79.2%)降低;贲门癌组织中P21^WA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21.6%,较正常对照组(43.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贲门癌组织中至少有一项基因表达改变。且多发生2种以上基因表达改变。结论:P53、P16和P21^WAF-1蛋白在贲门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基因改变的累积可能是贲门癌发生的重要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刘钧  王继群 《广东医学》2003,24(5):474-476
目的:检测p21^WAF1蛋白在喉癌中的表达水平,研究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p21^WAF1在喉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喉癌患者30例,另选声带息肉患者30例及正常喉组织6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其p21^WAF1的表达。结果:p21^WAFl蛋白在喉癌、声带息肉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7%(8/30)及53%(16/30)。正常喉组织均为阴性。喉癌中p21^WAF1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呈正相关,分化越高,阳性率越高。结论:p21^WAF1蛋白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在原发和复发鼻咽癌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在鼻咽癌复发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sAB法同时检测69例患者原发和复发鼻咽癌组织中p53、MDM2、p21ras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结果】复发癌与原发癌相比阳性表达率方面,p53蛋白(78%和80%)或MDM2蛋白(84%和83%)很相近,p21ras蛋白(73%和93%)或p21WAF1蛋白(52%和84%)明显下降;高表达率方面,p53蛋白(42%和51%)很相近,MDM2蛋白(57%和32%)明显升高,p21ras蛋白(16%和65%)或p21WAF1蛋白(17%和46%)明显下降。其中,MDM2蛋白表达水平在复发癌明显升高主要见于复发间期<34个月患者组(P<0.05),p21ras蛋白和p21WAF1蛋白表达水平在复发癌明显下降见于复发间期<34个月和≥34个月患者组(均<0.02以下)。【结论】原发鼻咽癌临床治愈后,p53蛋白和MDM2蛋白过度表达以及p21WAF1蛋白低表达或不表达可能仍然对鼻咽癌的复发起重要作用;MDM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和p21WAF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可能进一步加促鼻咽癌的复发过程。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与p53基因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朱明华 《医学争鸣》1998,19(3):314-317
目的:探讨与HBV感染相关的肝癌其p53基因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16例西安地区的肝癌及其旁肝组织,应用Southern杂交检测了组织中HBVDNA的状态,免疫组化确定HBV的HBsAg,HBxAg和肿瘤抑制基因P53蛋白的分布,采用PCR扩增后直接DNA序列分析,检测了p53基因第5~8外显子的基因序列。结果:16例中13例HBVDNASouthern杂交阳性,10例癌组织和13例癌旁组织HB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