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筛选结核分枝杆菌FtsZ的特异性抑制剂,为抗结核药物的研发提供先导化合物。方法应用本实验室已经建立的结核分枝杆菌FtsZ抑制剂筛选模型对化合物库进行筛选,获得能够抑制FtsZ的化合物202E,对其进行IC50以及分子水平活性测定,并利用DS 4.0软件将化合物202E与FtsZ的活性位点进行对接。结果化合物202E能够抑制结核分枝杆菌FtsZ的GTP酶活性,其IC50为15.46μmol/L。202E还能够抑制FtsZ蛋白的聚合。通过分子对接,发现202E能够与FtsZ的GTP结合位点结合,抑制FtsZ的GTP酶活性。结论化合物202E是活性较好的结核分枝杆菌FtsZ抑制剂。  相似文献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可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以致肝细胞癌。近年来, NAFL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目前还缺乏明确的药物治疗方法。中药在NAFLD防治中具有很大潜力但相关机制研究较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NAFL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肠道菌研究为阐明中药的作用机制开辟了新的视野。本文旨在介绍肠道菌群与NAFLD发生、发展的关系,解析肠道菌群调节在以中药为基础的NAFLD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慢性非可控性炎症在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天然产物小檗碱对代谢性疾病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并对其伴随的慢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研究显示小檗碱主要通过调控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肠道菌群来发挥抗炎活性。对小檗碱抗炎作用的深入研究将为其应用于临床治疗代谢性疾病提供进一步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小檗碱对肠道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4株需氧、厌氧肠道菌,利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小檗碱对各种肠道菌的MIC值;再选取有代表意义的4种肠道菌,分别检测小檗碱对4种肠道菌生长曲线的影响。结果小檗碱对24株肠道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大部分抑制较弱(最低MIC为64μg/ml)。其中,小檗碱对能够引起肠道感染的痢疾志贺菌、弗氏志贺菌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强,对其他正常菌抑制较弱。生长曲线的测定表明,小檗碱对4种有代表意义的肠道菌在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小檗碱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增强。结论小檗碱治疗胃肠道感染,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小檗碱对致病性肠道菌的抑制作用以及小檗碱对肠道菌群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胡扬  姜新海  刘鑫  梅丹  赵彬  田庄  刘洋  蒋建东 《中国药事》2021,35(6):721-726
目的:探索我国高水平心血管专业临床药学博士(Pharm. D)培养模式,为提高我国专科临床药学实践教学质量做参考。方法:通过Pubmed、中国知网等工具检索国内外Pharm. D教育、毕业后培训和药学实践相关文献,参考美国Pharm. D先进教育经验,结合2019年北京协和医学院Pharm. D改革试点班设置,探讨适合我国心血管专业Pharm. D教学培养和临床实践模式。结果:从Pharm. D培养理念和目标、教学基地、教学大纲与课程、教学方法、临床实践、教学效果评估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专业Pharm. D培养已形成较完善体系。结论:北京协和医学院设置的心血管专业Pharm. D 培养基地,已建立并探索特色的教学培养模式,对我国高水平临床药学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HCV非结构蛋白NS5A基因在斑马鱼肝脏特异表达的模型,研究HCVNS5A的体内作用机制并初步探讨HCVNS5A对肝病理标志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克隆肝基因表达调控序列——斑马鱼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增强子序列(eFABP)和HCV非结构蛋白基因NS5A序列,利用CMV启动子序列,构建HCVNS5A基因和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在肝脏共表达的基因构件pFC-5AiR。经细胞转染实验验证所建构件的报告基因DsRed表达红色荧光蛋白后,将该基因构件线性化并经显微注射导入斑马鱼胚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整体原位杂交技术对目的基因NS5A的表达进行定位,验证其肝脏特异性表达。采用RT-PCR方法和westernblot方法对HCVNS5A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水平进行检测;并检测肝脏病理相关的标志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结果细胞转染实验证明基因构件pFC一5AiR的报告基因DsRed能够在肝癌细胞Huh7中表达;斑马鱼胚胎注射该基因构件后在肝脏能够观察到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的表达;RT-PCR和westemblot结果显示HCV基因NS5A能够在斑马鱼体内正确表达;原位杂交结果进一步证明了NS5A的表达集中在斑马鱼肝脏内。进一步RT-PCR检测表明HCVNS5A在斑马鱼体内的表达可导致一些肝代谢和纤维化相关基因的上调,如Adiponectin、LDLR、Argsyn、TGF-β和HMGR等,推测NS5A在肝脏脂肪病变和纤维化中具有一定作用。结论成功建立了斑马鱼肝脏表达HCVNS5A的模型;初步数据表明HCVNS5A在斑马鱼体内的表达与部分肝代谢和纤维化标志基因的异常表达相关;该模型可以用于HCVNS5A的体内病理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天麻细粉、天麻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采用金黄地鼠饲喂高脂饲料,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HF)、阳性对照组(舒降之)5.0mg/kg,天麻细粉125mg/kg、250mg/kg、500mg/kg、天麻素12.5mg/kg、25.0mg/kg、50.0mg/kg组,口服给药14d取血清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结果天麻细粉和天麻素各剂量组均能降低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血清中TC、TG、LDL-C含量,LDL-C/HDL-C比值、动脉硬化指数AI减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及P0.05)。结论天麻细粉、天麻素具有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和辛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脂联紊和肝脏脂联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普通饲料喂养)和模型组(24只,高脂饲料喂养).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用盐酸小檗碱和辛伐他汀干预治疗,以辛伐他汀组作阳性对照组,8周后,分别检测大鼠血清肝肾功能、血脂、血清脂联素及大鼠肝脏HE染色和脂联素受体的表达.结果:(1)高脂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脂组脂联素受体1(adipoR1)mRNA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而脂联素受体2(adipoR2)mRNA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2)盐酸小檗碱和辛伐他汀干预治疗8周后血清脂联素水平较高脂组明显升高(P<0.01),肝脏组织adipoR1-mRNA表达与高脂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ipoR2-mRNA表达与高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小檗碱和辛伐他汀都可升高血清脂联素和adipoR2-mRNA的表达,但不影响肝脏adipoR1-mRNA的表达.盐酸小檗碱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改善肝功.  相似文献   
9.
利巴韦林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 对多种DNA或RNA病毒体内外都有抑制作用。本文对利巴韦林注射液的体内外抗流感病毒活性进行研究, 体外实验采用细胞病变 (CPE) 法研究了利巴韦林注射液对流感病毒甲乙型的活性, 体内实验采用小鼠模型研究了利巴韦林注射液对流感病毒A/FM/1/47 (H1N1) 鼠肺适应株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 在体外实验中, 利巴韦林注射液对所检测的7种病毒株均有显著的抑制活性; 在体内实验中, 利巴韦林注射液可以显著提高感染小鼠的存活率和平均生活日, 显著改善感染小鼠的肺病变和肺指数。  相似文献   
10.
天然多糖在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的普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各种天然多糖在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探索多糖未来的抗病毒药学用途.方法 以云芝、虫草、灵芝、猴头菇4种天然多糖和葡聚糖为研究对象,观察天然多糖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上甲型流感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治疗作用、预防作用和综合阻断作用:观察天然多糖对鸡胚中甲型流感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结果 云芝、虫草、灵芝、猴头菇4种天然多糖对甲型流感病毒有体外灭活作用,这种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毒性低,对病毒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安全指数均大于14;没有明显的预防作用;有一定程度的综合阻断作用.结论 在随机获取的5种多糖中,云芝等4种天然多糖具有抗甲型流感病毒的活性,说明天然多糖分子可能普遍具有抗病毒活性,如何在实际中运用多糖这一特征防治病毒感染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