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提升参威骨痹片的质量标准,初步探索其质量控制指标成分在批间含量差异较大的原因。方法:采用HPLC建立参威骨痹片的指纹图谱,以Diamonsil C18(4. 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乙腈(A)-0. 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5 min,10%A;5~15 min,10%~12%A;15~30 min,12%~26%A;30~43 min,26%~31%A,43~50 min,31%~40%A,50~70 min,40%~55%A;70~84 min,55%~72. 5%A),检测波长230 nm。以共有峰为自变量绘制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变量重要性投影(OPLS-DA-VIP)图,将共有峰对该制剂各批次间指纹图谱差异的贡献度量化,寻找差异较大的色谱峰,结合相关文献,筛选出与参威骨痹片临床适应症相关的成分并进行其含量测定的专属性试验,最终选定质控指标。通过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同时对本品及其生产过程中间体中质控指标进行测定,检测波长236,276,230,322 nm,其他条件同H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结果: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26个共有峰,各批次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 950。优选出马钱苷酸、龙胆苦苷、芍药苷、蛇床子素为参威骨痹片的质控指标,四者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61. 02,401. 80,255. 54,80. 68μg·g-1。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多指标定量分析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参威骨痹片的质量控制。原料药批间质控指标成分含量差异和生产过程中间体的质控方法不够完善是引起该制剂批间质控指标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汪悦  邵青  瞿海斌  刘宇峰 《中草药》2014,45(4):490-497
目的 采用HPLC-UV-MS法建立丹红注射液多元指纹图谱,并对其中9种主要药效成分同时定量分析。方法 采用Atiantis T3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05%甲酸水溶液-50%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质谱检测采用负离子选择离子(SIM)模式。结果 该多元指纹图谱较全面地体现了制剂中2味处方药材丹参与红花的化学信息,11批制剂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88以上。5-羟甲基糠醛、丹参素钠、原儿茶醛、香豆酸、丹酚酸D、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酚酸A、山柰酚-3-O-芸香糖苷9种成分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0;9种化合物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1.4)%、(102.0±1.7)%、(99.3±1.6)%、(97.6±1.6)%、(100.0±1.8)%、(97.9±1.6)%、(100.5±4.4)%、(100.6±2.0)%、(106.0±4.7)%(n=9);方法重复性的RSD均小于1.45%;测定的11批制剂中9种成分总量在2.61~3.06 mg/mL。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多元指纹图谱结合定量测定能更全面地反映丹红注射液的质量,可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返魂草茎、叶中有效成分含量及其指纹图谱进行研究,比较返魂草茎、叶中成分种类、含量及指纹图谱差异性。方法:采用HPLC法对8个不同产地返魂草茎、叶中绿原酸、金丝桃苷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及比对;采用HPLC法对8个不同产地返魂草药材分别建立返魂草茎、叶指纹图谱,并用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数据比对分析。结果:返魂草药材茎中绿原酸含量为0.03%~0.26%,金丝桃苷含量为0.01%~0.17%;叶中绿原酸含量为0.04%~1.28%,金丝桃苷含量为0.04%~1.11%。返魂草药材茎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269~0.970,叶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700~0.947。结论:返魂草药材茎、叶中有效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返魂草叶中有效成分含量明显高于茎中含量。由于药材茎与叶中的有效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的浮动较大。研究结果提示,为了保证药品质量,返魂草药材在采收、贮存、投料过程中确保避免叶的腐烂、损失以投料的比例,以保证药品质量的稳定性与均一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腰痹通胶囊(Yaobitong Capsules,YC)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定量测定方法,并结合相关化学计量学评价多批次制剂的质量。方法 建立YC的指纹图谱,采用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评价多批次制剂质量,同时采用Hotelling''s T2和DModX方法对不同批次制剂的质量设定控制范围;HPLC法测定多批次YC中绿原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并结合聚类热图分析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YC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测定要求,标记17个共有峰,并对共有峰进行归属,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出8个色谱峰,14批样品相似度大于0.90;HCA和PCA中未见异常批次,表明批间一致性较好,Hotelling''s T2和DModX控制上限为15.077和1.653;14批YC样品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绿原酸、阿魏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733~2.853、4.674~8.127、1.128~2.417、0.586~1.232 mg/g,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 3);聚类热图分析结果表明,14批样品可聚为3类。结论 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和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YC的质量评价。多批次制剂数据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方法,表明YC多批次制剂之间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商品川楝子的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浓  杨敏  王胤  白志川  柴艳 《中药材》2012,(7):1065-1070
目的:分析评价商品川楝子的品质。方法:采用HPLC法分析不同来源川楝子中芦丁、异槲皮苷和槲皮素的含量,并建立其指纹图谱。结果:不同来源川楝子中芦丁、异槲皮苷和槲皮素的含量及其HPLC指纹图谱均具有一定差异。结论:以有效成分定量分析结合指纹图谱整体分析的模式评价商品川楝子的品质,对控制药材质量、确保临床疗效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指纹图谱、指标性成分含量、出膏率为指标,建立泻白散物质基准质量评价方法,考察其关键质量属性,探索饮片-物质基准的量值传递关系,初步拟定该经典名方物质基准质量标准。方法 依据古方记载制备泻白散物质基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15批饮片和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指标性成分含量进行测定,流动相采用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结合出膏率、指纹图谱相似度及指标成分转移率进行量值传递研究。结果 泻白散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中共归属了10个特征峰,其中2个来自炒桑白皮,4个来自焙地骨皮,4个来自炙甘草。以甘草苷、甘草酸及桑皮苷A作为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泻白散物质基准中桑皮苷A的质量分数2.69%~4.26%,转移率(31.37±4.14)%;甘草苷质量分数0.09%~0.17%,转移率(36.12±4.03)%;甘草酸质量分数0.09%~0.16%,转移率(12.25±0.88)%。泻白散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良好,14批物质基准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9;出膏率处于8.09%~11.29%。结论 建立的泻白散物质基准质量评价方法科学合理,饮片-物质基准量值传递传递过程稳定可控,拟定的物质基准质量标准可为后续泻白散现代制剂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保健食品洋参雪橘片的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洋参雪橘片中芍药苷、橙皮苷、羟基积雪草苷、积雪草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4. 6 mm×250 mm,5 (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B)-0. 05%磷酸溶液(A),梯度洗脱,流速为1. 0 m 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25℃;建立指纹图谱,运用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 0版)”对10批洋参雪橘片进行相似度评价,对芍药苷、橙皮苷、羟基积雪草苷、积雪草苷色谱峰进行指认,同时测定四种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10批洋参雪橘片中标定12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在0. 90以上。芍药苷、橙皮苷、羟基积雪草苷、积雪草苷分别在1. 093802~10. 93802μg、0. 2199132~2. 199132μg、0. 461538~4. 61538μg、0. 195168~1. 95168μg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 40%、98. 75%、98. 97%、98. 58%,RSD为1. 15%、1. 13%、1. 27%、1. 49%(n=6)。结论:建立了洋参雪橘片HPLC指纹图谱方法,并同时测定洋参雪橘片中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重复性好,能更好的进行产品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鸡骨草胶囊HPLC指纹图谱,同时进行多个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Waters Atlantis T3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以218、230 nm双波长测定8个成分的含量。结果:鸡骨草胶囊指纹图谱标定22个共有峰,指认了8个成分,分别为1号葫芦巴碱、6号京尼平苷酸、7号京尼平-1-龙胆双糖苷、8号绿原酸、10号京尼平苷、11号维采宁-2、12号芍药内酯苷、13号芍药苷,10批样品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988、0.990、0.992、0.991、0.994、0.995、0.994、0.986、0.995、0.991;葫芦巴碱、绿原酸、维采宁-2、京尼平苷酸、京尼平-1-龙胆双糖苷、京尼平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81%~101.30%,RSD为1.85%~2.17%。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同时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准确性较好,可用于鸡骨草胶囊质量控制及评价,为质量标准的提升及产品的二次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清咽喉合剂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方法,为其质量控制及标准提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12批清咽喉合剂指纹图谱,对主要色谱峰进行确认及共有峰进行归属;并测定其中6个成分的含量。结果:清咽喉合剂指纹图谱及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各项方法学考察结果均良好,12批清咽喉合剂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为0.944~0.998;确定了14个共有峰,并指认出6个成分,分别为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菊苣酸、蒙花苷;上述6个成分在12批清咽喉合剂中的含量分别为0.320~0.678 mg/mL、0.081~0.129 mg/mL、0.023~0.073 mg/mL、0.034~0.083 mg/mL、0.145~0.310 mg/mL、0.322~0.546 mg/mL。结论:建立的清咽喉合剂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较好、灵敏度较高,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与标准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糖肾清毒颗粒标准汤剂、中间体、成品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三者的相关性并进行多成分定量分析。方法:色谱柱为Inert Sustain C18柱(250 mm×4.6 mm,5μm),采用多波长切换技术,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柱温35℃。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版)"分别对10批标准汤剂、中间体及成品的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将对照图谱与单味药材进行谱峰匹配,确定共有峰归属,通过混合对照品对共有峰进行成分指认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0批标准汤剂、中间体及成品的指纹图谱与各自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5,标准汤剂标定有21个共有峰,中间体、成品标定有20个共有峰,所有共有峰都能归属到药材。标准汤剂共有峰中,8个来源于黄芩,1个来源于牛蒡子,9个来源于川银花,3个来源于蒲公英,2个来源于豨莶草。通过对照品指认了7个共有峰,分别为绿原酸(3号峰)、咖啡酸(5号峰)、黄芩苷(14号峰)、牛蒡苷(15号峰)、汉黄芩苷(19号峰)、黄芩素(20号峰)和汉黄芩素(21号峰)。标准汤剂、中间体及成品的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较高,相关性良好。不同批次的指标成分含量变化小,成品质量稳定。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合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的方法可为糖肾清毒颗粒的质量控制与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盐补骨脂标准汤剂质量评价体系。方法收集了15批合格的补骨脂药材,炮制成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的盐补骨脂饮片,制备盐补骨脂标准汤剂冻干粉,建立HPLC指纹图谱,对共有色谱峰进行指认,并结合飞行时间质谱确定其主要化学组成。结果苯并呋喃苷类和呋喃香豆素类为盐补骨脂标准汤剂的主要成分。测定15批标准汤剂的出膏率为16.31%~20.59%,指标成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总量为1.17%~1.50%,转移率为13.55%~23.57%,且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结论建立了稳定、可靠的盐补骨脂标准汤剂全面质量评价方法,为盐补骨脂配方颗粒及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益母草饮片标准汤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益母草饮片标准汤剂质量评价标准。制备13批不同品质的益母草饮片标准汤剂,对盐酸益母草碱和盐酸水苏碱进行含量测定、计算其转移率、测定出膏率及pH、建立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果 13批益母草饮片标准汤剂中盐酸益母草碱和盐酸水苏碱转移率分别为30.0%~53.4%,67.0%~82.6%,干膏得率12.1%~18.3%,pH 5.87~6.22,并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软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确定了12个共有峰,对13批益母草饮片标准汤剂分别进行相似度评价,其相似度均大于0.9。该研究中益母草饮片制备方法规范,指纹图谱相似度高,其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为益母草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款冬花饮片标准汤剂,并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收集3个产地15批款冬花饮片,按照中药饮片标准汤剂工艺规范制备款冬花饮片标准汤剂,计算出膏率,采用HPLC测定饮片和标准汤剂中指标成分款冬酮的量,计算转移率,并建立款冬花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果:15批款冬花饮片制成的标准汤剂平均出膏率为36.41%,RSD为4.21%;款冬花饮片和标准汤剂中款冬酮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46%~0.420%、0.006%~0.022%;款冬酮转移率为0.60%~3.85%,平均转移率为2.01%;指纹图谱共有峰11个,确认2个,分别为芦丁和款冬酮。结论:建立了款冬花饮片标准汤剂指纹图谱,该方法简便、稳定、重复性较好,可为款冬花水提取物样品及其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甘草饮片标准汤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15批不同产地的甘草饮片标准汤剂,对甘草苷和甘草酸进行含量测定,计算转移率与出膏率,并建立了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通过对15批甘草饮片标准汤剂进行测定,甘草苷和甘草酸转移率范围分别为59.4%~87.4%和49.8%~78.9%,出膏率范围为29.9%~38.9%,并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软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确定了10个共有峰,对15批甘草饮片标准汤剂分别进行了相似度评价,其相似度均大于0.9。该研究中甘草饮片标准汤剂制备方法规范,15批样品质量稳定,指纹图谱相似度高,其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为甘草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酒丹参标准汤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为酒丹参配方颗粒及其他酒丹参相关产品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具有代表性的酒丹参饮片15批,制备酒丹参标准汤剂,建立HPLC指纹图谱,测定5种酚酸类(丹参素钠、咖啡酸、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成分含量;采用已知对照品为参照,对指纹图谱主要色谱峰进行归属,明确酒丹参标准汤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计算出膏率,5种丹酚酸类成分转移率和溶液p H,建立综合评价指标来评价酒丹参标准汤剂制备工艺的稳定性。结果:酒丹参标准汤剂的主要成分为酚酸类成分,5种酚酸类(丹参素钠、咖啡酸、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0. 21%~0. 37%,0. 03%~0. 10%,0. 08%~0. 18%,0. 07%~0. 13%,2. 68%~4. 34%,转移率分别为71. 8%~85. 4%,50. 0%~71. 4%,68. 2%~81. 0%,66. 7%~84. 6%,67. 5%~79. 6%;出膏率45. 1%~55. 3%; p H 5. 91~6. 05; 15批酒丹参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相比,相似度均 0. 98,图谱显示有12个共有峰,其中7个指认为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咖啡酸、阿魏酸、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结论:建立的系统评价酒丹参标准汤剂的质量方法稳定可行,为酒丹参水煎剂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建立麻黄标准汤剂质量控制方法,为所有中药饮片标准汤剂质量评价方法的制定提供参考。制备麻黄标准汤剂,建立UPLC-UV指纹图谱并测定其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总含量;采用UPLC-QTOF/MS对主要色谱峰进行结构确认,明确汤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计算出膏率、指标成分转移率、pH,评价工艺的稳定性。结果麻黄汤剂中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平均总浓度为(2.11±0.70)g·L~(-1);所有麻黄水煎液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85;麻黄标准汤剂对照指纹图谱主要共有峰有10个,包括生物碱、有机酸类和黄酮;麻黄标准汤剂出膏率为(17±3.2)%、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整体转移率为(32.4±8.1)%。该文建立了系统评价麻黄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为所有源于麻黄水煎液的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川芎饮片标准汤剂并对其进行质量分析。方法:参照标准汤剂的要求,制备来自3个产地共15批川芎饮片标准汤剂;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采用聚类分析进行质量分析;建立其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下4种指标成分(阿魏酸,洋川芎内酯Ⅰ,洋川芎内酯A和藁本内酯)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计算各批次样品中指标成分转移率、出膏率,并测定样品的pH。结果:对15批川芎饮片标准汤剂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确定了22个共有峰,其相似度均0.92;定性指认出其中11,13,17,18,19,20号峰,分别为阿魏酸,洋川芎内酯Ⅰ,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阿魏酸松柏酯,藁本内酯;通过聚类分析可将3个产地的川芎饮片标准汤剂质量概貌进行区分,说明不同产地的川芎存在质量差异,但同一产地不同批次质量较为稳定。15批川芎饮片标准汤剂共有模式下4种主要成分分别为阿魏酸,洋川芎内酯Ⅰ,洋川芎内酯A和藁本内酯;以洋川芎内酯A(0.176 3~0.249 8 g·L~(-1))和洋川芎内酯Ⅰ(0.065 2~0.103 4 g·L~(-1))在标准汤剂中含量较高,藁本内酯(0.040 0~0.089 8 g·L~(-1))次之,阿魏酸(0.022 0~0.042 3 g·L~(-1))最低,4个成分的转移率依次为6.63%~11.82%,33.32%~55.98%,1.26%~3.73%,16.39%~33.05%;15批川芎饮片标准汤剂的干膏得率12.69%~19.78%,pH 4.54~4.82。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各产地多批次川芎饮片标准汤剂的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适用于川芎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陈皮饮片标准汤剂的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制备15批陈皮饮片标准汤剂,采用HPLC测定陈皮饮片标准汤剂中橙皮苷的含量;采用紫外光谱法(UV)和红外光谱法(IR)建立陈皮饮片标准汤剂的指纹图谱;利用相关系数法和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对不同批次陈皮饮片标准汤剂的光谱图进行比对。结果:15批陈皮饮片标准汤剂中橙皮苷的质量分数0. 82%~2. 60%,出膏率实测值32. 02%~46. 11%;与紫外和红外对照指纹图谱相比,各批次陈皮饮片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 0. 897和 0. 942,双指标分析法结果显示各批次陈皮饮片标准汤剂的共有峰率均62. 50%,变异峰率均46. 67%。结论:该研究建立的质量评价方法可用于陈皮饮片标准汤剂的系统性评价,可为陈皮配方颗粒等相关制剂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临床有效中药复方舒肝凉血汤对三苯氧胺(Tamoxifen,TAM)及其活性代谢产物4-羟基三苯氧胺(4OHtam)体内代谢的影响。方法:标本样品取自参加临床随机双盲试验的患者血标本。采用两组用药前后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的方法。TAM及4OHtam血清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HPLC-MS)方法检测。使用SPSS13.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药组服中药前血中TAM,4OHtam浓度分别为(215.63±95.36)ng·mL-1,(4.49±1.49)ng·mL-1。服中药后分别为(233.17±126.48)ng·mL-1,(5.34±2.78)ng·mL-1。安慰剂组服药前血中TAM,4OHtam浓度分别为(209.80±75.05)ng·mL-1,(5.15±1.67)ng·mL-1;服药后分别为(216.86±98.89)ng·mL-1,(4.21±1.41)ng·mL-1。两组间检验结果和用药前后各组自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提示中药舒肝凉血汤对三苯氧胺及4-羟基三苯氧胺的体内代谢无明显影响,为该方与三苯氧胺合用的安全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炒苦杏仁饮片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建立炒苦杏仁饮片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提高药材质量控制水平.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流速1 mL· min -1,检测波长225 nm.采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计算处理,确定了炒苦杏仁饮片指纹图谱研究方法.结果:各批次药材共获得10个共有峰,超过总面积95%,所得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采用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炒苦杏仁饮片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计算,其10批样品相似度在0.5 ~0.9.结论:指纹图谱的运用实现了炒苦杏仁饮片的全面和整体评价,能体现炒苦杏仁饮片的多个成分的指纹信息,为有效提高炒苦杏仁饮片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