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54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96篇
内科学   12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378篇
预防医学   106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74篇
  3篇
中国医学   167篇
肿瘤学   2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本研究旨在使用累计和分析方法(CUSUM)探讨超声用于传统穿刺经验丰富的麻醉科医师在外周静脉穿刺中学习曲线的变化。方法选择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3岁,根据CHD类型分为两组:紫绀组和非紫绀组,每组30例。由一位穿刺经验丰富的麻醉科医师通过超声引导行大隐静脉穿刺。主要指标为大隐静脉首次穿刺成功率。CUSUM设定接受及无法接受的失败率分别为20%及40%。次要指标为首次穿刺时间及首次穿刺调整方向次数。记录大隐静脉直径、大隐静脉深度以及首次穿刺成功患儿累计比例。采用Kaplan-Meier检验比较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时间。结果紫绀组与非紫绀组大隐静脉首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19例(63%)及24例(8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紫绀组在30次穿刺后CUSUM值在决定线之间,无法判断操作者穿刺技术掌握。非紫绀组在28次穿刺后CUSUM值穿过可接受的失败率边界,提示操作者能掌握穿刺技术。紫绀组及非紫绀组首次穿刺时间分别为(61.2±24.8)s和(65.6±26.5)s,首次穿刺调整方向次数分别为3(2~6)次和3(2~6)次,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紫绀组大隐静脉直径明显短于非紫绀组(P<0.05),大隐静脉深度明显深于非紫绀组(P<0.05)。两组首次穿刺成功患儿累计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USUM法对于评估超声辅助技术外周静脉穿刺能力的掌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超声辅助技术对于非紫绀型心脏病患儿的外周穿刺具有学习曲线周期较短,较易掌握的特点,而紫绀型心脏病患儿的穿刺则需要更长的学习周期。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核试验检测放射工作人员及正常健康人群外周血核异常淋巴细胞,计算核异常淋巴细胞率(‰)。结果显示,射线暴露组各类核异常细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电离辐射可导致细胞核形态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使用相同浓度不同容积的布比卡因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对患儿腹股沟斜疝患儿术后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患儿120例,男95例,女25例,年龄1~6岁,体重8.3~26.5 kg,ASAⅠ级。随机分为四组,三组使用浓度为0.15%的布比卡因,按不同容积分为0.4 ml/kg组(V4组)、0.5 ml/kg组(V5组)、0.6 ml/kg组(V6组);一组使用2%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V0组)。采用儿童疼痛行为量表评估术后即刻(T_0)和术后1 h(T_1)、2 h(T_2)、6 h(T_3)的疼痛程度。当儿童疼痛行为量表评分5分时,静脉注射芬太尼0.25μg/kg补救镇痛。记录术后1 h追加芬太尼的例数。结果与V6组比较,T_2—T_3时V4、V5、V0组儿童疼痛行为量表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T_0时比较,T_2—T_3时V4、V5、V0组儿童疼痛行为量表评分明显增高(P0.05),T_3时V6组儿童疼痛行为量表评分明显增高(P0.05)。与V0组比较,V6组术后1 h内追加芬太尼的例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儿童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使用0.15%布比卡因行TAPB时,在有效剂量和安全剂量范围内,布比卡因的容积更大,术后1 h内镇痛不足的比例减少,术后6 h内镇痛作用持续时间较长,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是一种肠降血糖素,具有调节葡萄糖稳态和食欲的作用,与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发生发展有关。GLP-1主要通过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和激活GLP-1受体(GLP-1R)而起作用。最近研究发现GLP-1与可卡因、尼古丁、酒精和苯丙胺类等所致的成瘾行为有关。该文主要对GLP-1在药物成瘾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预后影响及与Ki - 67表达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 - 2012年12月于我院乳腺外科住院治疗的134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NLR最佳临床分界值采用ROC曲线确定,并依此分NLR<2.64组和NLR≥2.64组。临床独立预后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术后生存时间和生存曲线比较采用Kaplan - Meier和log - rank方法。Ki - 67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 NLR是三阴性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最佳临界值为2.64。NLR<2.64组术后中位DFS为39.10月,中位OS为52.30月;NLR≥2.64组术后中位DFS为27.35月,中位OS为37.35月。2组术后DFS和O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低组伴Ki - 67表达阴性的三阴性患者术后中位DFS和OS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其他情况。结论 NLR是三阴性乳腺癌的关键影响预后因素,具有重复性强、非侵袭性、方便实用等特性,可用于预测三阴性乳腺癌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Gilbert综合征(GS)与Crigler-Najjar综合征Ⅱ型(CN-2)患者UGT1A1基因突变位点、单倍型及双倍型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138例GS与CN-2患者临床资料,其中GS组109例,CN-2组29例,分析两种表型在突变位点上的差异。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使用SNPStats软件对突变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LD)分析及单倍型分析。强LD被定义为|D′|和r2均>0.8,中度LD被定义为|D′|>0.8且r2>0.4。结果 138例患者均进行了UGT1A1基因检测,突变主要发生在启动子上游苯巴比妥反应增强元件(PBREM)区域-3279T>G突变(104例,75.36%)、-3152G>A突变(82例,59.42%)和启动子TATA 盒TA插入突变(88例,63.77%),以及编码区1号外显子上的c.2...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一种丸剂中非法添加环丙沙星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19F-核磁共振定量(19F-qNMR)法对添加入当归苦参丸中的环丙沙星进行检测,以4,4’-二氟二苯甲酮为内标,以氘代DMSO为溶剂,采集δ-120.3处环丙沙星信号和δ-104.8处内标信号面积,计算环丙沙星的含量。结果 以环丙沙星和内标信号面积比为纵坐标,环丙沙星和内标质量比为横坐标,得到线性回归方程为:Y=3.384 1X+0.114 8,R2=0.992,环丙沙星在5~30 mmol/L具有良好的线性,检出限为7.798×10-2 mg/mL,定量限为0.260 mg/mL。建立的19F-qNMR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均符合检测要求。结论 所建立的19F-qNMR法样品制备简单,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适合对丸剂中非法添加的环丙沙星进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