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戊巴比妥钠联用速眠新Ⅱ对西藏小型猪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速眠新Ⅱ和戊巴比妥钠对西藏小型猪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速眠新Ⅱ(0.1mL/kg)肌内注射和3%戊巴比妥钠生理盐水溶液(0.2 mL/kg)静脉注射联合麻醉方法对15头行胚胎移植术的西藏小型猪进行麻醉,观察动物麻醉维持时间、镇痛效果、呼吸频率和心率变化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80%(12头/15头)西藏小型猪初始量麻醉状态维持45 min以上,20%(3头/15头)西藏小型猪手术过程中追加麻醉。麻醉期间肌肉松弛效果好,动物呼吸和心率平稳。手术过程中西藏小型猪呼吸频率为(12-22)次/min,心率为(63-85)次/min,麻醉过程中未出现麻醉死亡,术后苏醒时间为30-60 min。结论速眠新和戊巴比妥钠混合麻醉效果好,且麻醉剂量较以往大幅减少,术后苏醒快。戊巴比妥钠联用速眠新复合麻醉对西藏小型猪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且动物麻醉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与小剂量氯胺酮全静脉麻醉在小型猪瓣膜修复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小型猪24只.麻醉诱导:氯胺酮3~5 mg/kg肌注,戊巴比妥钠15~20 mg/kg静注;麻醉维持:随机分为异氟烷组(I组)和氯胺酮组(K组),每组12只.I组异氟烷1.0~1.5最低肺泡气有效浓度(MAC)吸入,芬太尼20~25/μg/(kg·h)、咪唑安定0.10~0.20 mg/(kg·h)和维库溴铵0.10~0.15 mg/(kg·h)静注;K组氯胺酮5 mg/(kg·h)、戊巴比妥钠8~10 mg/(kg·h)和维库溴铵0.10~0.20 mg/(kg·h)静注.记录手术各期的一般情况,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及麻醉并发症等.结果 死亡2只,均非麻醉因素.I组和K组呼吸机辅助时间分别为(281.3±34.7)min和(330.4±27.0)min,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21.6±4.1)min和(67.8±8.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CPB)期间I组平均动脉压(MAP)低于K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B停机即刻I组乳酸值小于K组(P<0.05);K组1只小型猪拔管后呼吸抑制,行二次插管.结论 对于小型猪瓣膜修复术,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效果稳定、术后苏醒快、并发症少,应为首选;但在资源紧缺情况下,小剂量氯胺酮全静脉麻醉方案也可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建立不同品系猪胫骨缺损模型及修复手术中的麻醉观察,探讨不同品系小型猪适宜的麻醉方法.方法 贵州香猪和广西巴马猪各10只,分为A、B两组给予麻醉用药:A组:速眠新Ⅱ联合氯胺酮肌注;B组:3%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术中酌情给予氯胺酮肌注.观察麻醉持续时间,镇痛效果,术后苏醒时间并监测麻醉过程中呼吸、心率以及血氧和二氧化碳的变化.结果 猪胫骨缺损模型建立及缺损修复手术时间平均(64±11)min.贵州香猪A组用药量小,术中麻醉效果好,术后苏醒时间短;B组麻醉效果相对较差.广西巴马猪用药量较贵州香猪明显增多(P<0.05),B组较A组麻醉效果好.两种猪麻醉用药对呼吸,血氧和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B组更明显(P<0.05).结论 贵州香猪联用氯胺酮和速眠新Ⅱ可获较好麻醉效果,广西巴马猪使用戊巴比妥钠辅以氯胺酮效果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在小型猪烧伤创面制作及皮肤移植实验中简便、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联合应用氯胺酮、咪达唑仑、戊巴比妥钠复合麻醉.采用氯胺酮和咪达唑仑混合肌肉注射进行诱导麻醉,进入全麻状态后,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用3%的戊巴比妥钠对猪进行静脉维持麻醉,观察动物的麻醉时间、镇痛效果、呼吸频率、心率变化和术后苏醒情况.结果氯胺酮+咪达唑仑诱导麻醉(3.83±0.47)min,戊巴比妥钠维持麻醉(243.35±15.85)min.麻醉期间麻醉、镇痛效果好,动物呼吸和心率平稳.结论三种药物联合用具有麻醉效果好、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且无需气管插管的优点,是小型猪烧伤外科实验中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阮定红  于文春  杨秀江  龙平华  邱明 《重庆医学》2012,41(15):1520-1521
目的探讨小型猪经皮肾镜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健康雌性(阉割)荣昌小型猪32只,术中予以静脉泵入枸橼酸苏芬太尼3~4μg.kg-1.h-1、咪唑安定0.15mg.kg-1.h-1和盐酸氯胺酮15~20mg.kg-1.h-1维持麻醉,观察麻醉效果。结果小型猪麻醉诱导、维持和苏醒时间分别为(4.9±0.5)、(120.3±11.5)、(104.9±10.5)min;术中小型猪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为(103.9±8.8)次/min、(21.0±3.4)次/min、(96.8±1.8)%。结论应用枸橼酸苏芬太尼、咪唑安定和盐酸氯胺酮复合麻醉具有麻醉效果好、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且无需气管插管的优点,是建立小型猪经皮肾镜模型实验中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小型猪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与异氟烷吸入麻醉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将10头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与异氟烷吸入麻醉,记录麻醉检测指标.结果 两组小型猪的麻醉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麻醉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中躁动例数差异显著(P<0.05).两组实验组在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指标方面,对比差异显著(P<0.05),而在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PH酸碱程度值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戊巴比妥钠组需在实验过程中添加麻醉剂量,而异氟烷吸入麻醉组麻醉起效快,效果良好,苏醒迅速,适合各种要求的实验操作.  相似文献   

7.
依托咪酯乳剂伍用不同剂量芬太尼于人流术中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乳剂 芬太尼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中芬太尼的最佳剂量。方法 早孕妇女 6 0例 ,随机分为A、B、C三组 ,麻醉用依托咪酯乳剂分别配伍下列剂量的芬太尼 ,A组 1μg .kg- 1 、B组 1 5 μg .kg- 1 、C组 2 μg .kg- 1 。观察术前、入睡、扩宫、刮宫、术毕的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及麻醉效果。术毕统计用药、手术时间、清醒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 A组麻醉不平稳 ,术中易出现体动 ,而且心血管反应强烈 ,血压高心率快 (P <0 0 1)。B、C两组效果满意 ,未见体动 ,B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指脉氧饱和度变化不显著 ,C组循环、呼吸抑制明显。结论 依托咪酯乳剂配伍芬太尼 1 5 μg .kg- 1 效果满意、安全性高 ,适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泊酚用于新生儿麻醉诱导的可行性。【方法】7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分为A组和B组,用药分别为:A组先静注芬太尼0.005 mg/kg,2 min后静注咪唑安定0.15 mg/kg,入睡后静脉注射阿曲库胺0.5 mg/kg,行气管插管。B组先静注芬太尼0.002 mg/kg,2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5 mg/kg,入睡后静脉注射阿曲库胺0.5 mg/kg,行气管插管。对比观察2组患儿诱时间,麻醉前、后、诱导期、插管后的循环系统变化及插管不良反应。【结果】A组与B组在诱导期插管后血压率与B组基本一致,B组诱导时间明显短与A组,插管条件优于A组。【结论】丙泊酚用于新生儿麻醉诱导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静脉复合吸入全麻和静脉全麻两种方法用于小型猪胰肾联合移植实验中的麻醉效果,探讨简单、安全、易行的麻醉方法.方法 A、B两组健康贵州小香猪,每组6只,基础麻醉后气管插管,A组:持续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根据手术要求间断注入万可松和芬太尼;B组:持续注入氯胺酮,间断静脉注射万可松和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麻醉持续时间,镇痛和肌松药量,术后拔管和完全清醒时间,监测麻醉过程中血压、心率、脉搏氧的变化.结果 A组术中麻醉效果好,血压、心率和脉搏氧稳定,与B组有显著差异 (P<0.05);B组麻醉效果较差,肌松用药量明显增多,术后完全清醒时间长于A组 (P<0.05).结论 气管插管后静吸复合的麻醉方法是用于贵州小型猪实验安全、合适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期间丙泊酚不同给药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20例择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ASAⅠ~Ⅱ,分成三组:A组(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4 μg/kg,阿曲库铵0.6 mg/kg,丙泊酚2 mg/kg,3 min后行气管插管),B组(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4 μg/kg,阿曲库铵0.6 mg/kg,丙泊酚1 mg/kg,3 min后追加丙泊酚1 mg/kg行气管插管),C组(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4 μg/kg,阿曲库铵0.6 mg/kg,3 min后静注丙泊酚2 mg/kg行气管插管)分别在麻醉诱导前,诱导后1 min、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 min、插管后3 min、插管后10 min监测MAP、HR、SPO2.结果:在麻醉诱导期间,A组MAP和HR变化幅度最大、B组变化幅度次之,C组变化幅度最小,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内随访三组患者均无诱导或手术期间术中知晓.结论:C组丙泊酚诱导给药方法可以明显减少MAP和HR波动,对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是一种较好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咪达唑仑复合雷米芬太尼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气管异物患儿,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A组静注咪达唑仑0.2mg/kg 3min后,缓慢静注雷米芬太尼0.1μg/kg(60s以上),后以0.1μg.kg-1.min-1速度微量泵持续输注维持麻醉;B组给予羟丁酸钠80mg/kg静脉缓慢注射,观察记录入室(T0)、麻醉后(T1)、放镜前(T2)、术毕(T3)、脱氧(T4)、清醒(T5)6个时间点的呼吸、心率、SPO2值,以及术中屏气次数、肌强直发生次数、脱气时间、清醒时间。结果:静注药物后,B组心率减慢较A组明显(P<0.05)。A组脱氧时间及清醒时间均短于B组(P<0.05),A组肌强直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咪达唑仑复合雷米芬太尼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安全可行,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中气管插管与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20例ASA Ⅰ~Ⅱ级先心病患儿行介入治疗,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非气管插管全麻,B组为气管插管全麻,每组60例.两组患儿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后抱入室.A组麻醉诱导氯胺酮1 mg/kg静脉注射,以丙泊酚50 μg/(kg·min)、氯胺酮50 μg/(kg·min)持续泵注维持麻醉,保留自主呼吸.B组麻醉诱导依托咪酯0.2 mg/kg、芬太尼3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静脉注射,气管插管成功后接呼吸机控制呼吸.以瑞芬太尼0.05~0.1 μg/(kg·min)、顺阿曲库铵0.05~0.1 μg/(kg·min)、依托咪酯8~10μg/(kg·min)持续泵注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患儿基础麻醉后、诱导后、置入导管、心内操作、手术结束时、苏醒时各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麻醉相关的并发症.结果:A、B两组血流动力学和SpO2均较平稳,心内操作时两组患儿HR、MAP均增加(P<0.05).A组呼吸抑制、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 <0.05).B组苏醒时间明显快于A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用于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控制呼吸安全性高,可有效避免术中呼吸抑制、呕吐等并发症,术后苏醒迅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邓达治  刘刚 《广西医学》2011,33(9):1109-1111
目的 比较地西泮或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对广西巴马小型猪无气管插管模型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头广西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地西泮组和咪达唑仑组各10头.地西泮组采用地西泮10 mg和氯胺酮0.1 g诱导麻醉,地西泮0.45 mg·kg-1·h-1、氯胺酮4.5 mg·kg-1·h-1静脉输入维持麻醉.咪达唑仑组采用咪达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预防性应用阿拉明对咪达唑仑 -异丙酚 -芬太尼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气管或支气管插管病人 2 0例 ,随机分成阿拉明 (A)组 (n =10 )和对照 (C)组 (n =10 )。所有病例采用咪达唑仑 0 .1mg·kg-1,异丙酚 1.0mg·kg-1,维库溴铵 0 .1~ 0 .15mg·kg-1,芬太尼 5~ 6mcg·kg-1,顺序静脉全麻诱导 ,于维库溴铵用药后 3min插管。A组连续静注诱导药物 ,并于芬太尼后静注阿拉明 10mcg·kg-1;C组在维库溴铵用药后等待 2min再静注芬太尼 ,并在芬太尼后 1min插管。每例分别于诱导前 ,插管前 1min ,插管前即刻 ,插管后 1、3、5、10min测量SBP ,HR和RPP。结果 两组年龄 ,体重无统计学差异 ;C组SBP ,HR和RPP在插管前后波动较大 ,波幅为 2 4 .3%,17.3%和 4 0 .9%,而A组的波动较小 ,波幅分别为 10 .3%,15 .8%和 2 3.9%,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5。结论 在咪达唑仑 -异丙酚 -芬太尼顺序静脉诱导中 ,适时适量地应用阿拉明可以对抗诱导期的低血压反应 ,并能起到稳定诱导插管期间血流动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异丙酚 -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及其用量。方法 :选择 15 0例妊娠 4 5~ 6 0天孕妇 ,随机分为A、B、C三组 ,每组 5 0例。A组单纯用异丙酚静注 ,B组先静注芬太尼 1μg kg ,3min后再静注异丙酚 ,C组先静注芬太尼2 μg kg,3min后再静注异丙酚 ,三组病人异丙酚静注速度为 10ml min ,待麻醉满意后开始手术。术中病人有肢动时 ,给予 0 5mg kg异丙酚追加量。结果 :B、C两组的麻醉效果优于A组 (P <0 0 5 ) ;C组的异丙酚用量少于A组 (P <0 0 5 )。三组对呼吸、循环有短暂的影响。结论 :异丙酚 -芬太尼复合麻醉非常适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 ,与单纯异丙酚麻醉相比麻醉效果更好且费用少  相似文献   

16.
纳洛酮全麻催醒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病历报告  患者 ,男性 ,6 6岁 ,因食管中段癌于 1999年 12月 5日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及冠心病史。于 12月 12日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入手术室测BP2 0 /13k Pa,HR88/m in,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部分 T波改变。术中行血压、心率、心电及 Sp O2 监测。麻醉诱导用安定、硫喷妥钠、芬太尼、琥珀胆碱静注 ,气管插管后静滴 1%普鲁卡因复合液 (1%普鲁卡因 5 0 0 ml 哌替啶 10 0 mg 琥珀胆碱40 0 mg)维持麻醉 ,间断静注氟哌啶、芬太尼 ,术中行控制呼吸 ,手术历时 5 h,共用安定 30 mg、氟哌啶 5 mg、芬太尼 0 .6…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用药方式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240例ASA分级Ⅰ~Ⅱ级拟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随机分为A组(高浓度七氟醚吸入诱导后气管内插管)、B组(高浓度七氟醚吸入诱导,静注0.05 mg/kg的维库溴铵和2μg/kg芬太尼后插管)和C组(高浓度七氟醚吸入诱导,静注0.1 mg/kg的维库溴铵和4μg/kg芬太尼后插管),术中均以2%~3%七氟醚维持,观察气腹开始前5 min (T0)、建立气腹时(T1)、气腹建立后5 min (T2)、术毕放气(T3)、放气后5 min (T4) HR、BP、SpO2、PETCO2、苏醒时间以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A、B、C三组在气腹后HR、BP及PETCO2均有一定程度升高,A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术中生命体征较A组平稳(P〈0.05);C组苏醒时间较B组及A组显著延长(P〈0.05);A组患儿术中体动反应明显增加且苏醒过程易烦躁(P〈0.05)。结论采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安全可行,采取B组用药方式可使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缩短,围术期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术时丙泊酚联合应用芬太尼或曲马多的麻醉效果.方法 45例行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n=15),分别静注0.9%生理盐水 10 ml、芬太尼 2 μg/kg 和曲马多 1 mg/kg,继而静注丙泊酚 1.5~2 mg/kg,意识及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结果 B组和C组麻醉后1,5,10 min,MAP和HR无显著变化(P>0.05),A组则明显升高(P<0.01).3组SpO2无显著变化(P>0.05).麻醉后 1 min,3组RR均显著下降(P<0.01),5 min 后恢复到麻醉前水平.B组丙泊酚用量明显比A,C组少(P<0.01).A组12例患者术中出现体动反应,5例发生术中知晓,B,C两组均安静,无术中知晓.结论应用丙泊酚行人工流产术麻醉时,联合应用芬太尼或曲马多均可显著提高麻醉质量,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麻醉恢复时间,但应注意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改善ERCP术中的静脉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经ERCP行胆总管取石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A组仅口服2%利多卡因胶浆后直接行ERCP操作;B组口服2%利多卡因胶浆后10min,予以丙泊酚1~2mg/kg及芬太尼1~2μg/kg静注;C组口服2%利多卡因胶浆后10min,予以盐酸戊乙奎醚0.02 mg/kg、丙泊酚1~2 mg/kg及芬太尼1~2μg/kg静注.B、C两组术中均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20~25mL/h及芬太尼2g/h.每组各40例.进行ERCP操作过程标准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统计术中口腔分泌物增多及上呼吸道梗阻的发生率.结果 A、B两组口腔分泌物增多发生率高于C组(P<0.01);B组上呼吸道梗阻的发生率高于C组(P<0.01);ERCP操作过程评分:B、C两组操作过程评分均低于A组(P<0.01);Ramsay镇静评分:B、C两组>3分和≤3分者所占比例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可有效地改善ERCP术中的静脉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丙泊酚配伍曲马多或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8例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6例,A组单纯静注丙泊酚2mg/kg,B、C组先分别静注曲马多1.0mg/kg和芬太尼1μg/kg,30秒后均静注丙泊酚2mg/kg。记录患者MAP、HR、SpO2、RR的变化;记录患者诱导及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及术中呼吸抑制等情况。结果A组麻醉后1min、3min的MAP、HR较麻醉前降低且差异性显著(P〈0.01),B、C组MAP、HR则无明显变化(P〉0.05),B、C组诱导及苏醒时间明显短于A组,B组和C组丙泊酚总用量较A组明显减少(P〈0.01)三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呼吸抑制,其中以C组最为严重,与A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A组有25例患者术中出现体动反应,与B、C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丙泊酚配伍曲马多或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均能提高麻醉镇痛效果,减少丙泊酚的用量,缩短诱导及恢复时间,但芬太尼和曲马多均可增加丙泊酚的呼吸抑制作用,故麻醉中要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和呼吸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