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主因"胸闷、气促、心前区不适20 d"入院。查体:主动脉瓣区可闻及2/6级的收缩期杂音;余查体均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胸部正位X线片及心电图未见异常。心脏超声:左室内可见一大小约22 mm×22 mm的囊性肿物,边界清,形态规则,强回声包膜光整,其内为无回声,肿物借蒂附着于二尖瓣前叶心室面,随瓣叶活动;彩色血流:二尖瓣血流未见异常,左室流出道流速250 cm/s,压差25 mm Hg;诊断: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改良超滤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临床结果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09年第2期)、PubMed(1991~2009.4)、EMBASE(1991~2009.4)、VIP(1991~2009.4)、CNKI(1994~2009.4)、CBM(1991~2009.4),文种限制为中文和英文.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研究,由2人独立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不能合并的研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RCTs),共587例患儿.结果 显示:改良超滤组和不超滤组相比,改良超滤组患儿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短[MD=3.66,95%CI(-6.02,-1.29),P=0.002];和常规超滤组相比,两组患儿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相似[MD=-3.21,95%CI(-6.90,0.49),P=0.09];和平衡超滤组相比,两组患儿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及胸腔引流量均相似;改良联合常规或平衡超滤组和常规或平衡超滤组相比,患儿呼吸机辅助时间相似[MD=-2.34,95%CI(-6.74,2.07),P=0.30].重症监护时间[MD=-0.12,95%CI(-0.31,0.06),P=0.19]也相似.所有纳入研究均无超滤相关并发症报道.结论 改良超滤有效减轻了体外循环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患儿术后脏器功能的恢复,但当前证据尚未证明该技术的临床结果优于常规超滤或平衡超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与小剂量氯胺酮全静脉麻醉在小型猪瓣膜修复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小型猪24只.麻醉诱导:氯胺酮3~5 mg/kg肌注,戊巴比妥钠15~20 mg/kg静注;麻醉维持:随机分为异氟烷组(I组)和氯胺酮组(K组),每组12只.I组异氟烷1.0~1.5最低肺泡气有效浓度(MAC)吸入,芬太尼20~25/μg/(kg·h)、咪唑安定0.10~0.20 mg/(kg·h)和维库溴铵0.10~0.15 mg/(kg·h)静注;K组氯胺酮5 mg/(kg·h)、戊巴比妥钠8~10 mg/(kg·h)和维库溴铵0.10~0.20 mg/(kg·h)静注.记录手术各期的一般情况,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及麻醉并发症等.结果 死亡2只,均非麻醉因素.I组和K组呼吸机辅助时间分别为(281.3±34.7)min和(330.4±27.0)min,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21.6±4.1)min和(67.8±8.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CPB)期间I组平均动脉压(MAP)低于K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B停机即刻I组乳酸值小于K组(P<0.05);K组1只小型猪拔管后呼吸抑制,行二次插管.结论 对于小型猪瓣膜修复术,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效果稳定、术后苏醒快、并发症少,应为首选;但在资源紧缺情况下,小剂量氯胺酮全静脉麻醉方案也可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评价国产CL-V型双叶瓣植入人体后的早期临床疗效和近期随访结果。方法自2004年4月至2010年5月对38例心脏瓣膜病变患者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中使用国产CL-V型双叶瓣18例(CL组),男8例,女10例;年龄(47.4±6.2)岁;体重(64.7±11.9)kg;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15例,Ⅳ级2例,行二尖瓣置换术16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DVR)2例,共植入CL-V型双叶瓣20枚。使用进口St.Jude双叶瓣20例(SJM组),男9例,女11例;年龄(49.7±7.6)岁;体重(66.1±11.1)kg;术前心功能分级Ⅲ级15例,Ⅳ级3例;行二尖瓣置换术17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DVR2例;共植入St.Jude双叶瓣22枚。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7d,术后6个月的临床结果、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和血液相容性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无早期死亡(30 d内),无术后早期并发症;随访率100%,平均随访时间19.8(6~61)个月。术后6个月心功能分级均从Ⅲ~Ⅳ级提高为Ⅰ~Ⅱ级,CL组心胸比率为0.51±0.05,左心房长径(44.5±7.8)mm,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46.6±4.1)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5.3%±7.7%,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35.0%±7.1%;SJM组心胸比率0.51±0.06,左心房长径(45.8±9.6)mm,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46.2±9.8)mm,LVEF 64.1%±9.0%,LVFS 34.9%±4.7%,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同型号27 mm双叶瓣,平均跨瓣压差CL组(5.1±0.9)mm Hg,SJM组(5.8±0.8)mm Hg;有效瓣口面积CL组(2.3±0.3)cm2,SJM组(2.5±0.2)cm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前和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血小板计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属正常范围,未发现溶血反应及溶血性贫血。采用相同的抗凝治疗强度下[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5~2.5],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及近期随访中均未发现血栓栓塞和严重的抗凝相关出血事件。结论国产CL-V型双叶瓣早期临床疗效和近期随访结果与St.Jude双叶瓣类似,其早期临床疗效明显,血流动力学稳定,血液相容性良好;近期随访中患者心功能改善,未发现与人工瓣膜有关并发症,对其中、远期疗效需做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镶嵌手术后服用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不同从而对口服阿司匹林的量提出更加合理的方案,同期监测C反应蛋白在围手术期的变化,探讨C反应蛋白(C-reacive protein,CRP)在儿童镶嵌手术围手术期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程度是否有指示意义.方法 选取经镶嵌手术成功行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患儿共24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于术后每日给予3mg/(kg·d)的阿司匹林,B组于术后每日给予5mg/(kg·d)的阿司匹林,分别于术前1天、手术结束2h内、术后第4天抽取静脉血测定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的聚集率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的聚集率.所有入选病例均于术前、术后第2天、术后第6天测定C反应蛋白.结果 A、B两组患儿术后当天血小板的聚集程度较术前均明显增加(P<0.01),第4天时A、B两组患儿血小板聚集程度较术后结束当天均明显下降(P<0.01).A、B两组分别在口服阿司匹林3mg/kg与5mg/kg后第4天测定的血小板聚集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程度相关性分析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镶嵌手术后口服阿司匹林3mg/kg与5mg/kg抗血小板聚集程度无明显差异,C反应蛋白在儿童镶嵌手术围手术期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程度无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16岁,主因"双下肢水肿1年,加重伴头晕、气短半年"前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严重营养不良,颈静脉怒张,蛙状腹,腹水征阳性,肝脏增大,双下肢压陷性水肿,心率120次/min,心音低顿.静脉压25 cmH2O,胸片提示双侧大量胸腔积液,心影不大.CT检查可见双侧胸腔积液,心包增厚钙化.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包增厚,下腔静脉及肝静脉明显增宽,室间隔呈"橡皮筋"样抖动.腹部超声提示肝脏增大,淤血肝.综上临床表现及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人院后给予利尿、强心、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给予营养支持、吸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对症支持治疗.经充分术前准备后行心包剥脱术.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