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典古方定志小丸(由石菖蒲、远志、茯苓、人参按2∶2∶3∶3比例组成)对东莨菪碱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石衫碱甲0.05 mg·kg-1)、定志小丸高、中、低剂量组(700,350,175 mg·kg-1),连续灌胃7d后,腹腔注射东茛菪碱(1.5 mg · kg-1)制备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价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并测定各组小鼠全脑中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5-羟色胺(5-HT)、多巴胺(DA)、乙酰胆碱(Ach)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行为学测试结果表明定志小丸能明显降低模型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中的平均潜伏期,增加空间探索试验中的穿越平台次数、目的象限游泳路程及时间的百分比;增加小鼠脑中Glu,5-HT,DA和Ach含量,降低GABA含量和AchE活性.结论:定志小丸可明显改善东莨菪碱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增强小鼠学习记忆的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Glu/GABA系统以及提高脑中Ach和单胺递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清开灵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KM小鼠60只,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清开灵低、中、高剂量(20,40,80 g·kg-1)组和阳性对照药尼莫地平0.3 g·kg-1组,每组10只。ig给予等体积药物或生理盐水,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30 d。末次给药30 min后,东莨菪碱造模,用Morris水迷宫测试行为学指标,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水平。结果:Morris水迷宫测试表明,清开灵能明显缩短模型小鼠游泳时间及游泳路程;脑组织Aβ含量测定显示清开灵能显著降低脑组织Aβ水平。结论:清开灵能改善造模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Aβ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石楠藤等7种活血化瘀中药的抗老年痴呆作用。方法:建立侧脑室注射Aβ_(25-35)制备小鼠痴呆(AD)模型,以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和寻找平台游泳距离为观察指标,观察石楠藤等7种活血化瘀中药对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石南藤提取物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以及寻找平台游泳距离均出现明显地缩短(P0.05),其他各中药提取物(郁金、鸡血藤、生蒲黄、赤芍、益母草、穿山甲)灌胃后,AD模型小鼠逃避潜伏期和寻找平台游泳距离在测试中无明显的差异。结论:石南藤提取物可以明显提高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拮抗或修复Aβ_(25-35)对小鼠学习能力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对自然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银杏酮酯抗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 16月龄ICR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银杏酮酯高、低剂量组,1月龄ICR小鼠作为正常组。其中银杏酮酯高、低剂量组给予不同剂量的银杏酮酯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1%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采用Morris水迷宫和跳台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免疫组织荧光化学方法检测海马离子钙接头蛋白抗原(Iba-1)数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海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orris水迷宫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距离均延长(P0.05),跳台实验中潜伏期缩短和错误次数增加(P0.05),海马Iba-1阳性细胞数增加(P0.01),TNF-α表达有上调趋势,IL-1β表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银杏酮酯高剂量组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有降低趋势,跳台实验的潜伏期延长和错误次数降低(P0.05),海马Iba-1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银杏酮酯低剂量组TNF-α表达有下降趋势,IL-1β表达下降显著(P0.01)。结论银杏酮酯能增强自然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延缓衰老发生。  相似文献   

5.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3):131-134
目的:研究七十味珍珠微丸对东莨菪碱所致记忆障碍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组、七十味珍珠丸组、七十味珍珠微丸0.5、1.0、2.0 g/kg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2周后,腹腔注射东莨菪碱3 mg/kg制造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Morris水迷宫测定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水迷宫测试完毕后,试剂盒测定小鼠脑组织和血清生化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大脑皮层中GPX和MnS OD基因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七十味珍珠丸(2.0g/kg)、七十味珍珠微丸1.0、2.0 g/kg组和吡拉西坦组动物在定向航行试验其寻找到平台的潜伏期以及游泳路程明显减少,游泳总路程和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此外,与模型组相比,七十味珍珠微丸1.0、2.0 g/kg组显著增加小鼠血清GSH-Px和脑组织中GPX含量而显著降低其MDA水平,同时显著增加小鼠脑组织中GPX基因和MnS OD基因mRNA的表达。结论:七十味珍珠微丸可改善东莨菪碱所致的小鼠学习记忆障碍,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加抗氧化酶水平从而降低脑内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智安神液对东莨菪碱致记忆获得性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内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东莨菪碱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2.05×10-3g/kg)、益智安神液15.2 g/kg、7.6 g/kg、3.8 g/kg剂量组,连续灌服受试药物7天后,除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5组小鼠腹腔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注射液(3mg/kg)建立记忆获得性障碍模型,30 min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和跳台测试,测试结束后立即处死,迅速取出脑组织,取大脑皮层、海马进行匀浆,离心取上清液,采用比色法检测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胆碱乙酰转移酶(Ch AT)活性、乙酰胆碱(Ach)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Morris水迷宫测试潜伏期延长,有效区域停留时间、有效区游泳路程减少、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模型组小鼠跳台测试5min内错误次数增多,潜伏期缩短,提示小鼠获得性记忆障碍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比较,益智安神液15.2 g/kg、7.6 g/kg、3.8g/kg组均可缩短小鼠逃避潜伏期,延长有效区域停留时间及游泳路程,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并延长跳台实验的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益智安神液15.2 g/kg、7.6 g/kg、3.8 g/kg组均可提高小鼠脑组织中Ch AT活性,抑制Ach E活性,增加脑内Ach含量;与阳性药盐酸多奈哌齐组比较,益智安神液各组之间无差异。最小有效剂量是3.8 g/kg。结论:益智安神液可改善东莨菪碱致记忆获得性障碍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较好的益智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内胆碱能系统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智聪明汤对β-淀粉样蛋白(Aβ_(25-35))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AD)小鼠的学习记忆改善作用及其对tau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智聪明汤低、中、高剂量组及多奈哌齐组,海马内注射Aβ_(25-35)后制作小鼠AD模型。各组小鼠按相应剂量灌胃给药,连续15 d,1次/d。Y迷宫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认知行为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tau蛋白磷酸化位点(Ser199)的影响。结果:益智聪明汤对AD模型小鼠的进臂总次数无影响,但可显著增加小鼠的自发交替反应率,缩短逃避潜伏期,减少总路程,延长游泳路程百分比;对游泳速度无影响,可减少tau蛋白磷酸化位点(Ser 199)的表达。结论:益智聪明汤课可通过抑制tau蛋白磷酸化的表达,进而对Aβ_(25-35)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Shugan Jieyu capsule,SGJY)对老年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72只KM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石杉碱甲组(0.07 mg·kg-1)及SGJY高、中、低剂量组(480,240,120 mg·kg-1)。各组每天均灌胃给药一次,给药体积为20 m L·kg-1,连续14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组外均ip3 mg·kg-1氢溴酸东莨菪碱,20 min后进行水迷宫测试,收集血清及全脑并测定其血清及脑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水平。另取10只人鼠淀粉样前蛋白(APPswe)阴性转基因小鼠为正常组,50只APPswe阳性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组及剂量同前,连续灌胃给药30 d,末次给药1 h后进行跳台潜伏期与水迷宫测试(逃避潜伏期及游泳路径)。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两种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及游泳路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SGJY高、中、低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跳台实验逃离电击潜伏期及Morris水迷宫实验到达安全平台的潜伏期及总路程,尤其以高、中剂量组最为显著(P<0.01),且呈明显量效关系。同时3个剂量组均能显著改善脑组织中的MDA及T-AOC水平(P<0.01)。结论:舒肝解郁胶囊可显著改善老年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9.
该实验利用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观察葛根素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选用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3个月龄后开始灌胃给药。给药3个月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处死动物,留取脑组织标本,ELISA法检测皮层Aβ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皮层tau蛋白、磷酸化tau蛋白、GSK3β及磷酸化GSK3β(Ser9)蛋白表达情况。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逃避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原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葛根素组小鼠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原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皮层Aβ水平增多,磷酸化tau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磷酸化GSK3β(Ser9)蛋白表达降低;给予葛根素后,APP/PS1转基因小鼠寻台潜伏期明显缩短,Aβ水平减少,磷酸化tau蛋白表达显著减少,磷酸化GSK3β(Ser9)蛋白表达增加。葛根素通过减少Aβ的生成,激活GSK3β信号通路,抑制tau蛋白磷酸化,改善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石菖蒲活性部位β-细辛醚和丁香酚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脑内β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表达及神经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3月龄SPF级雄性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12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安理申(以安理申为阳性对照药)组、β-细辛醚组及丁香酚组,每组3只,用同龄同背景APPswe/PS1dE9转基因阴性小鼠3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用药4个月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大脑内海马及皮层APP表达水平,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及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在海马CA1区和皮质的APP阳性面积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 < 0.01)。与模型组比较,安理申组和β-细辛醚组在海马CA1区和皮质的APP阳性面积百分比显著减少(P < 0.01);丁香酚组皮质的APP阳性面积百分比显著减少(P < 0.01)。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神经毡内突触结构表现为大片的轴浆空泡化,突触数量减少,突触界面变短或融合消失,突触小泡数量明显减少,突触前膜、后膜及突触间隙大多模糊不清,突触后成分致密区厚度变薄,典型的突触结构已遭破坏,部分线粒体有轻微破损。安理申组、β-细辛醚组及丁香酚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突触结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在细胞器结构、轴浆空泡化、突触数量、突触界面、突触小泡数量及突触结构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β-细辛醚及丁香酚可以抑制APP的过量表达,对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的突触有一定的保护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1.
石菖蒲挥发油包合工艺及包合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石菖蒲挥发油包合工艺,并对其包合物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应用U7(76)均匀试验设计对影响包合的因素进行考察,筛选出最佳包合工艺;采用HPLC法,以β-细辛醚含量为指标研究包合前后石菖蒲挥发油稳定性。结果石菖蒲挥发油的最佳包合工艺为:β-CD:挥发油=3:1,β-CD:水=1:15,包合温度为30℃,搅拌时间为3h;包合后,在考察时间范围内石菖蒲挥发油中β-细辛醚含量变化较小,RSD5%。结论筛选出的包合工艺稳定可行,采用β-CD包合可有效提高石菖蒲挥发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还脑益聪方中α-细辛醚、β-细辛醚和细辛醛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用甲醇-水(含0.1%甲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5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流速为1 m L/min,分别检测还脑益聪方中α-细辛醚、β-细辛醚和细辛醛含量,并用石菖蒲样品作对照。结果:石菖蒲样品和还脑益聪方中α-细辛醚的含量分别为1.274 2,3.489 1 mg/g,β-细辛醚含量分别为7.630 1,35.836 0 mg/g,细辛醛含量分别为0.833 7,7.808 3 mg/g。结论:还脑益聪方中α-细辛醚、β-细辛醚和细辛醛含量分别是石菖蒲样品的2.7倍、4.7倍和9.4倍,提示整方配伍后可提高三者的溶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石菖蒲-远志药对不同组分(挥发油、水提物)对阿尔兹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突触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正常组、痴呆模型组、石菖蒲-远志挥发油低、中、高剂量组和石菖蒲-远志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用D-半乳糖(D-gal)制成亚急性衰老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大鼠分别给予石菖蒲-远志不同组分0.6,1.2,1.8 g·kg-1(生药用量)体重ig,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给相应生理盐水ig,给药28 d后,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突触蛋白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潜伏期延长(P0.01),药物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潜伏期缩短(P0.01),石菖蒲-远志药对水提物高剂量组潜伏期短于其低剂量组和挥发油中、低剂量组(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水提物高剂量组目标象限时间明显优于其低剂量组(P0.01),且优于挥发油各治疗组(P0.05);石菖蒲-远志药对两种组分均可使AD模型大鼠海马内突触蛋白突触素(Synaptophysin),突触蛋白1(Synapsin1),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PSD-93蛋白表达高于D-gal模型组(P0.05),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但挥发油组分的Synapsin1表达却随着剂量的增加而递减。结论:石菖蒲-远志药对能促进AD模型大鼠海马内突触蛋白的表达,尤以水提物组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备急千金要方》开心散为古代经典名方之一,是治疗"好忘"的常用方。后世医家在应用该方的过程中,衍化出了许多类方,这些类方的功能主治因剂量的变化与《备急千金要方》开心散既有继承又有拓展,因此考证类方的功能主治与剂量的变化规律十分有必要。考证结果表明,其基本功效为养心开窍、健脾安神、交通心肾,主治病证为喜忘、忧愁悲伤、惊悸恐怯等,不同朝代又略有差异。至宋、金、元时期,在基本功效上,兼温通心阳,清热息风,主治病证较之前略有变化,但基本相同。发展至明代,兼滋阴清热养血,主治病证拓展了远视、近视、遗精、便浊等。至清代,其功效在明代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滋补心肾,主治病证基本上沿袭了明代及以前。古人在应用该方及其类方时药物配伍比例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规律,治疗喜忘、忧愁悲伤、惊悸恐怯、"目不能近视,反能远视"、梦遗、便浊多重用人参、茯苓,人参∶茯苓约1∶1,远志∶菖蒲约1∶1;治疗"目能近视,不能远视"多重用远志、菖蒲,且远志∶菖蒲约1∶1。此外,远志∶人参∶茯苓∶菖蒲为2∶3∶3∶2这一配伍比例出现的频率最高,基本上囊括了该方及其类方的主治病证。经统计,古人运用开心散及类方时远志的平均用药剂量为57 g,人参为62 g,茯苓为70 g,远志为54 g,现代远志平均用量为11 g,人参为15 g,茯苓17 g,菖蒲9.5 g,发现古人用药剂量明显大于现代剂量。以上考证结果可为开心散中药复方制剂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天麻总提物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获得、巩固、再现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研发新药提供依据。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天麻总提物组,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灌胃容积为0.2 mL/10 g,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灌胃,连续16 d。于给药11 d后复制东莨菪碱、氯霉素、乙醇致小鼠记忆获得、巩固、再现功能障碍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定位航行实验及空间探索实验,测定小鼠逃避潜伏期和空间搜索距离,以及原平台象限时间百分比和距离百分比。结果天麻总提物能明显缩短模型小鼠逃避潜伏期及搜索距离(P0.05,P0.01),显著增加原平台象限时间和距离百分比(P0.01)。结论天麻总提物能具有改善模型小鼠记忆获得、促进记忆巩固及记忆再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观察APP/PS1小鼠大脑皮层Klotho基因的表达及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探讨电针治疗阿尔兹海默病(AD)的机理。方法: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百会穴、印堂穴、人中穴),以C57BL/6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空间记忆行为学测试,以免疫组化法观察皮层Klotho蛋白表达趋势,real-timePCR技术检测大脑皮层Klotho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逃避潜伏时间增加、平台穿越次数、平台象限游泳路程减少;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逃避潜伏时间明显减少。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脑皮层Klotho mRNA表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Klotho mRNA表达增加。Real time PCR结果与免疫组化所示表达趋势一致。结论:电针可提高APP/PS1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Klotho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TSG)对老年痴呆模型SAMP8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6月龄SAMP8鼠50只,随机均分为SAMP8空白组,阳性药石杉碱甲对照组,高、中、低TSG组;6月龄SAMR1鼠10只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45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方法,以逃避潜伏期、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等指标观察其行为学改变。结果:SAMR1组和TSG组在试验中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SAMP8空白组(P<0.05)。平台象限的停留时间和穿越原平台次数在探索试验中明显多于SAMP8空白组(P<0.05)。可视平台试验结果各组无差异。结论:TSG能提高SAMP8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督脉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行为学和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疗法抗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 7月龄雄性APP/PS1小鼠共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以相同遗传背景的C57BL/6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选取"百会""印堂""人中",隔天针刺干预1次,共15次。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区Aβ表达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增长(P<0.01),游泳距离增加(P<0.01),游泳速度无统计学差异,首次跨越原平台时间延长(P<0.01),距原平台平均距离增加(P<0.01),海马区Aβ表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逃避潜伏期缩短、游泳距离减少(均P<0.01),游泳速度无统计学差异,首次跨越原平台时间减少、距原平台平均距离缩短(均P<0.05),海马区Aβ表达减少(P<0.01)。结论督脉电针干预可降低Aβ沉积,而提高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和空间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长期灌胃天麻粉是否可以改善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以及延缓AD进程,这些作用是否与调控Kelch样环氧氯丙胺相关蛋白1(Keap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抗氧化应激通路有关,进一步探讨天麻粉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以及对AD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方法: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模型,将实验小鼠分为5组,正常组,正常给药组,模型组,天麻粉预防组,天麻粉治疗组。正常给药组,天麻粉预防组在小鼠8周龄时每日灌胃同等剂量的天麻粉(1.5 g·kg^-1);正常组、模型组同时期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直至24周龄时行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天麻粉治疗组待小鼠22周龄时,连续2周每天灌胃同等剂量天麻粉(1.5 g·kg^-1),灌胃至24周龄时行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穿越平台次数、逃避潜伏期及平台停留时间;提取小鼠海马组织RNA,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Nrf2,HO-1,Keap1的mRN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Nrf2,HO-1,Kea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水迷宫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天麻粉预防组、天麻粉治疗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海马组织中Nrf2,HO-1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天麻粉预防组小鼠海马组织中Nrf2,HO-1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P<0.05,P<0.01),天麻粉治疗组Nrf2,HO-1 mRNA水平显著增高(P<0.01),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Keap1的mRNA及蛋白水平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Morris水迷宫及其他结果显示天麻粉能够改善APP/PS1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且其可能通过调控Keap1-Nrf2/HO-1通路,增强下游抗氧化基因的表达发挥抗氧化功能,进而改善APP/PS1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