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肖啸  胡冰 《医学研究杂志》2013,42(9):106-109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对大鼠成骨细胞OPG mRNA的表达影响.方法 采用新生大鼠颅盖骨组织块培养成骨细胞,加入不同浓度CGRP干预体外培养成骨细胞,观察成骨细胞增殖和ALP活性,检测OPG mRNA及RANKL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CGRP在浓度为1×10-8mol/L时对成骨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最强,在1×10-9mol/L时对成骨细胞ALP活性的促进作用最强;CGRP不仅能明显增强OPG mRNA的表达水平(P<0.05),还能明显抑制RANKL mRNA的表达水平(P<0.05),以10-8和l0-7浓度时表达最为明显,均呈剂量依赖性;且CGRP可明显上调OPG/RANKL的比值(P<0.05).结论 CGRP对成骨细胞增殖和活性均有促进作用,可能通过上调成骨细胞OPG/RANKL,最终发挥抑制骨吸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对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l)、骨形成蛋白-2(BMP2)、骨形成蛋白-4(BMP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酶序列消化法从新生大鼠颅骨分离、培养成骨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和钙结节茜素红染色法鉴定细胞.取第3-5代细胞,用CCK-8法检测经0 mol/L、10~(-8)mol/L、10~(-7)mol/L、10~(-6)mol/L、10~(-5)mol/L、10~(-4)mol/L的淫羊藿苷处理24、48、72 h后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分别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对硝基苯酚法检测上述各浓度的淫羊藿苷处理48 h后成骨细胞的增殖指数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用real-timePCR法检测10~(-6)mol/L淫羊藿苷处理48 h后成骨细胞Cbfα1、BMP2和BMP4 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10~(-8)~10~(-4)moL/L的淫羊藿苷对成骨细胞均无增殖促进作用,但可促进成骨细胞的ALP活性;10~(-6)mol/L淫羊藿苷可以上调成骨细胞Cbfα1、BMP2和BMP4 mRNA的表达.结论:淫羊藿苷可能是通过上调Cbfα1、BMP2和BMP4 mRNA的表达而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以硅在天然骨中的含量为掺杂量制备的硅-羟基磷灰石(Si-HA)对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水热法制备微量硅掺杂改性的Si-HA;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及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构相;MG63细胞在材料表面分别接种培养1、6、12 h及1、4、7、14 d,通过CCK8方法分别检测MG63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增殖情况;通过DAPI染色法验证CCK8检测细胞黏附数量;并对1、4、7、14 d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进行检测;采用RT-PCR检测成骨细胞特异性基因ALP、Ⅰ型胶原(Col-Ⅰ)、骨钙素(OC)在1、4、7、14 d的表达.结果 Si的掺杂未改变HA表面结构及组成;MG63细胞在材料表面培养6、12 h,Si-HA表面细胞附着数量明显高于HA表面(P<0.05);DAPI染色法与CCK8实验结果相同;细胞培养4、7d时,Si-HA较HA表面的增殖细胞数量增多(P<0.05).细胞培养4、7d时,Si-HA材料表面ALP活性及基因表达高于HA表面(P<0.05);4、7、14 d时Col-Ⅰ基因在Si-HA表面的表达量明显高于HA表面(P<0.05).7、14 d时,OC基因在Si-HA表面的表达量明显高于HA表面(P<0.05).结论 以硅在天然骨中的含量为掺杂量的Si-HA能够促进MG63成骨细胞黏附、增殖,上调成骨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提高了HA材料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核心结合因子a1(core binding factor a1, Cbfa1)基因转移对NIH3T3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含有Cbfa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NIH3T3细胞,RT-PCR检测成骨标志基因骨钙素(osteocalcin, OCN)、Ⅰ型胶原(type Ⅰ collagen)、骨唾液蛋白(bone sialoprotein, Bs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KP)、Cbfa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bfa1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查OCN的表达.结果 NIH3T3细胞在Cbfa1基因转移后RT-PCR检测到OCN、Bsp、AKP、 type Ⅰ collagen基因的表达, Western blot检测到Cbfa1蛋白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到了OCN蛋白的表达.结论腺病毒介导Cbfa1基因转移NIH3T3细胞后出现成骨表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茁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茁1,TGF-?茁1)在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诱导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成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鼠MSC C3H10T1/2,以重组腺病毒法将BMP9导入,施加TGF-?茁1处理,建立BMP9联合TGF-β1诱导MSC成骨分化模型。改良SEAP化学发光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茜素红S染色进行钙盐沉积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Ⅰa2型胶原(collagenⅠa2,COLⅠa2)、骨桥素(osteopotin,OPN)、骨钙素(osteocalcin,OCN)的mRNA转录表达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内OPN、OCN表达变化。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信号通路的Smad水平。结果:TGF-?茁1与BMP9联合处理较BMP9单独处理能更早更多地提高ALP活性和引起钙盐沉积(F处理=18 782.10,P=0.000),持续处理达17 d后不再显示明显差异,TGF-?茁1单独处理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F=1.03,P=0.318)。TGF-?茁1与BMP9联合处理较BMP9单独处理可使COLⅠa2、OPN、OCN mRNA转录水平明显增高(COLⅠa2的F处理=250.30,P=0.000;OPN 的F处理=795.64,P=0.000;OCN的F处理=206.55,P=0.000),COLⅠa2增高发生较早和显著(F=250.30,P=0.000);细胞内OPN、OCN蛋白阳性表达显著增强。TGF-β1联合BMP9处理能刺激信号通路相应的Smad荧光素报告活性(?字2=32.84,P=0.000)。结论:在BMP9诱导MSC成骨分化中,联合应用TGF-?茁1具有促进成骨作用,BMP9与TGF-?茁1在成骨分化中可能存在互补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川续断总皂苷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护骨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OPG/RANKL)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川续断总皂苷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不同时间,采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功能,PNPP法检测成骨细胞中ALP活性,半定量RT-PCR法检测成骨细胞中OPG/RANKL mRNA。结果 20、50μg/mL川续断总皂苷可显著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P0.05或P0.01);20、50μg/mL川续断总皂苷可显著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P0.05或P0.01);10、20、50μg/mL川续断总皂苷可显著上调成骨细胞中OPG/RANKL mRNA的比值,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P0.01)。结论川续断总皂苷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破骨细胞的分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对成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Ⅰ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鼠成骨细胞用不同浓度的ADM分别处理12h和24h,通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来观察成骨细胞两种目的基因(IGF-Ⅰ,IGF-ⅠR)的mRNA表达。结果 ADM可以刺激成骨细胞IGF-ⅠmRNA表达,以10-11 mol/L作用12h最明显。ADM亦可上调成骨细胞IGF-ⅠR mRNA表达,可维持24h。结论 ADM可以通过增强IGF-Ⅰ的表达调节成骨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R-24-3p与骨形态发生蛋白8B(BMP8B)的靶向关系,并分析二者对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并将其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法、茜素红染色法鉴定成骨细胞;将成骨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inhibitor-NC组)、沉默miR-24-3p表达组(miR-24-3p-inhibitor组)、共转染组(miR-24-3p-inhibitor+BMP8B-siRNA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24-3p、BMP8B mRNA水平;CCK-8法、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成骨细胞增殖、凋亡情况;采用ALP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ALP活性;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成骨细胞BMP8B蛋白、功能活性相关蛋白(PICP、BGP、OPN)水平。应用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miR-24-3p与BMP8B靶向关系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结果:与空白对照组、inhibitor-NC组比较,miR-24-3p-inhibitor组成骨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降低,ALP活性及PICP、BGP、OPN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真核表达质粒,检测其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C3H10增殖、成骨及成软骨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以质粒pAd-Trace-FGF-2为模板,PCR扩增目的基因FGF-2,经BglⅡ、SalⅠ双酶切后连接至pIRES2-EGFP表达载体中获得pIRES2-EGFP-FGF-2真核表达质粒,脂质体转染到C3H10细胞中,另设pIRES2-EGFP空载体转染对照组和空白细胞对照组。RT-PCR及Western blot法验证各组FGF-2的表达水平,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及细胞周期分布,RT-PCR检测成骨及成软骨、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Ⅱ型胶原(collagenⅡ,ColⅡ)的表达,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软骨基质的表达。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IRES2-EGFP-FGF-2经双酶切及测序证实构建正确;质粒转染C3H10细胞后,其FGF-2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较2个对照组明显增高,细胞增殖活力明显增高(P<0.05),软骨相关标志物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Ⅰ)、ColⅡ、蛋白聚糖(aggrecan,ACAN)mRNA转录水平较2个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5),骨钙蛋白(osteocalcin,OC)、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mRNA转录水平无明显升高(P >0.05),Wnt5a及Fzd8 mRNA转录水平降低(P<0.05),FGF-2转染组细胞甲苯胺蓝染色呈现紫红色异染。结论:成功构建FGF-2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FGF-2过表达可提高C3H10细胞的增殖活力,对C3H10细胞有成软骨效应,但短期成骨效应不明显,可能与下调Wnt5a及受体Fzd8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肾方对成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mRNA 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分离培养的新生SD 大鼠的颅骨成骨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补肾中药密骨片药液(100~ 10 000 μg·m l- 1) 及阳性对照药物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bFGF).24 min后, 利用自行制备的地高辛标记的鼠TGF-β1cDNA 探针进行成骨细胞的核酸分子原位杂交分析, 以其细胞内杂交阳性颗粒的平均光密度值代表TGF-β1 mRNA 的表达水平.结果结果显示随着密骨片药液浓度的增加, 成骨细胞内TGF-β1 mRNA 表达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 但5 000 和1 000 μg·m l- 1的密骨片药液组的TGF-β1光密度值与5 ng·m l- 1的bFGF 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表明补肾中药密骨片可刺激成骨细胞TGF-β1 的分泌和合成, 从而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这可能是该方能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的疗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条件下成骨诱导剂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联合应用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为骨组织工程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取2月龄新西兰大耳白兔,麻醉后抽取股骨骨髓进行BMSCs原代细胞培养,取生长良好的第三代BMSCs进行分组培养。空白组:完全培养基培养;对照组:完全培养基中加入成骨诱导剂;实验组:完全培养基中加入成骨诱导剂及VEGF(10ng/ml)。MTT法检测诱导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细胞生长与增殖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倒置相差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诱导BMSCs成骨分化过程细胞的形态特征;茜素红(Alizarin Red S,ARS)染色鉴定钙结节;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ALP活性及RT-PCR检测I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colⅠ)mRNA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诱导后细胞中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诱导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后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型,短柱状或立方形,细胞表面有短的突起与相邻细胞连接。2茜素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散在的红色团块即钙结节。3二组中ALP染色均可见细胞浆内有黑色的碱性磷酸酶颗粒,但实验组ALP染色阳性细胞数多于对照组(P<0.05)。4诱导培养的成骨细胞ALP活性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ALP活性早期较低,以后逐渐增高,第四天起,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实验组细胞增殖速度高于对照组,6~8d细胞增殖速度加快,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RT-PCR检测成骨细胞colⅠmRNA表达,诱导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可见colⅠmRNA表达,实验组colⅠmRNA的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7免疫组化染色显示BMSCs的VEGF蛋白呈阴性表达,而诱导分化后的成骨细胞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可见有VEGF蛋白表达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BMSCs在成骨诱导剂作用下可向成骨细胞诱导,成为骨组织工程中理想的种子细胞。2 VEGF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当与成骨细胞诱导剂联合应用时,能够提高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成骨细胞的ALP活性,二者的协同作用共同促进了BMSCs向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将有望提高骨缺损修复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雷洛昔芬与雌二醇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T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在新生SD大鼠颅盖骨第二代成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雷洛昔芬,并设立雌二醇阳性对照组及空白血清对照组,对其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Ⅰ型胶原(α2)链Col-I mRNA、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在加入不同浓度雷洛昔芬和雌二醇后,(1)细胞增殖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ALP活性和Col-I mRNA表达与雷洛昔芬成剂量依赖性,并在高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TGF-β1 mRNA的表达在雷洛昔芬10-8 mol/L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对ALP活性、Col-I mRNA表达及TGF-β1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雷洛昔芬与雌二醇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均可上调细胞分化及骨胶原表达,对细胞增殖影响均不显著,雌二醇显著上调TGF-β1 mRNA表达,且与雷洛昔芬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此结果提示雷洛昔芬在通过雌激素受体(ER)发挥拟雌激素作用时与雌二醇作用机制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外源性醛固酮对大鼠原代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及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CCK-8试剂盒和AKP试剂盒分别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情况,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成骨细胞骨形成活性相关标志物和上皮钠离子通道(α-ENaC)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醛固酮浓度为1×10-2~1μmol/L范围内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浓度为1×10-3μmol/L和10μmol/L时对成骨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但醛固酮在1×10-3~1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相比,醛固酮浓度为1×10-2~1μmol/L时均能上调成骨细胞中成骨细胞骨形成活性相关标志物I型胶原蛋白(Coll-Ia)、碱性磷酸酶(ALP)、骨桥蛋白(OPN)和α-ENaC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醛固酮(1×10-2~1μmol/L)能明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并上调成骨细胞骨形成活性相关标志物的表达,且同时上调ENaC基因的表达,提示ENaC可能是醛固酮调节成骨细胞功能的作用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icroRNA-494(miR-494)通过Toll样受体-4(TLR-4)通路抑制成骨细胞分化及基质矿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作为体外模型,采用miR-494 mimic转染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采用qRT-PCR法测定miR-494在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转染前后的表达情况;通过MTT法检测转染前后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的增殖情况;通过测定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研究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的分化情况;通过骨钙素(osteocalcin,OC)定量检测分析和Von Kossa钙化染色检测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的基质矿化情况;通过Western blot等检测转染前后TLR-4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 qRT-PCR测定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转染后的miR-494的mRNA的表达量升高(P0.05),说明miR-494 mimic转染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成功使miR-494过表达。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经过miR-494 mimic转染后,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的增殖能力受到抑制(P0.05)。转染后的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中ALP的活性降低(P0.05)。同时,转染后的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中OC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矿化结节的数目、减少(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R-494 mimic转染组细胞中的TLR-4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 miR-494能够通过TLR-4通路抑制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的增殖活力,降低细胞中ALP、OC的活力,减少成骨细胞中的矿化结节数,抑制成骨细胞分化及基质矿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葛根素对成骨细胞体外增殖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成骨细胞MC3T3-E1并分为对照组及10-6 mol/L PUE组、10~(-7) mol/L PUE组、10~(-8) mol/L PUE组,处理24小时后检测成骨细胞标志基因、凋亡基因、Wnt/β-catenin通路基因的mRNA表达量。结果:10-6 mol/L PUE组、10~(-7) mol/L PUE组、10~(-8) mol/L PUE组细胞ALP、Runx2、OC。Wnt1、Wnt2、Wnt3a、Wnt10b、β-catenin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aspase-3、caspase-8、caspase-9、caspase-12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葛根素剂量越大,细胞中ALP、Runx2、OC、Wnt1、Wnt2、Wnt3a、Wnt10b、β-catenin的mRNA表达量越高,caspase-3、caspase-8、caspase-9、caspase-12的mRNA表达量越低(P<0.05)。结论:葛根素能够有效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及Wnt/β-catenin通路的活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30nm胶体金对小鼠成骨细胞系MC3T3-E1增殖、分化及成骨相关基因RUNX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在仪-MEM培养液中加入不同体积的胶体金处理细胞,利用M1Tr法检测胶体金对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及RT—PCR法分别检测其对成骨细胞分化及成骨相关基因RUNX2表达的影响。结果浓度为10^(-10)、10^(-11)、10^(-12)mg/L的胶体金均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且ALP相对活性及RUNX2基因表达也均高于阳性对照组。结论30nm胶体金能促进小鼠前成骨细胞系MC3T3-E1增殖、分化及成骨相关基因RUNX2的表达,进而促进成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小鼠体外培养前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分化和矿化及Wnt通路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MC3T3-E1s培养基中加入木犀草素0.25~8.00μmol/L培养12、24和48 h,以洛伐他汀0.04μmol/L作为阳性对照,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LP的活性;茜素红S染色法检测细胞矿化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细胞Ⅰ型胶原、骨钙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β-连环素、护骨素/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木犀草素可以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地促进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P<0.05~P<0.01);木犀草素(2.00、4.00和8.00μmol/L)可以剂量依赖性地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ALP活性,增强MC3T3-E1成骨细胞矿化能力并上调MC3T3-E1成骨细胞中Ⅰ型胶原、骨钙素、Lrp5、β-连环素和护骨素/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mRNA表达.结论:木犀草素2.00、4.00和8.00μmol/L可以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分化与矿化及Wnt通路中Lrp5和β-连环素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1-34,rhPTH(1-34)]间断处理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BMSC)增殖以及骨向分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rhPTH(1-34)促骨形成的机制。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6~8周的C3H雄性小鼠BMSC,传代培养,10 nmol/L rhPTH(1-34)间断处理或者Vehicle处理,MTT检测细胞增殖;BMSC成骨诱导后,分别在3、6、9 d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和活性测定;RT-PCR检测成骨细胞功能标志基因核心结合因子α1(core binding factorα1,Cbfα1)、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骨钙素蛋白(osteocalcin,OC)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Erk1/2,p-P38信号通路。结果 rhPTH(1-34)间断处理促进BMSC增殖;诱导9 d时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ALP活性[D(405)/D(562):(0.625±0.049)vs(0.543±0.038),(P<0.05)];显著增加成骨功能相关基因Cbfα1(增加186.6%,P<0.01),OC(增加210.5%,P<0.01),OP mRNA(增加5.5%,P<0.05)的表达水平;p-Erk1/2,p-P38水平均增加。结论 rhPTH(1-34)间断处理通过激活下游的p-Erk1/2和p-P38通路,促进BMSC增殖,增强其向成骨细胞分化,使成骨细胞数量和活性增加,从而增加骨形成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关节假体松动后出现骨溶解,如何有效阻止骨溶解,一直是个难题。文中通过探讨不同浓度钛合金微粒对转录因子RUNX2影响,进一步了解磨损微粒抑制成骨细胞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钛合金微粒处理组5μg/ml(A组)、10μg/ml(B组)、15μg/ml(C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各组培养120 h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分别采用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检测培养120 h后成骨细胞的RUNX2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培养120 h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钛合金处理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下降(P<0.05),B组、C组细胞中RUNX2 mRNA水平亦明显下降(P<0.01),并且RUNX2蛋白表达水平变化趋势与其mRNA的表达变化趋势一致。结论钛合金微粒降低成骨细胞增殖活性,下调成骨细胞RUNX2-转录因子的表达。钛合金微粒对RUNX2表达水平的调控可能是其抑制成骨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