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种异体骨移植排异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回顾性分析1998—06/2007-10行异体骨移植出现排异反应患者16例。植骨原因:腰椎骨折3例,股骨干骨折不愈合1例,股骨髁骨折1例,胫骨骨折并骨缺损6例,陉骨平台骨折并骨缺损3例,胫骨平台陈旧骨折2例。所有患者行局部治疗,根据Borrelli骨折愈合标准评价骨折愈合情况,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定期复查x射线平片。所有16例获得完整随访。其中患者骨折5例为正常愈合,6例延迟愈合,5例不愈合,延迟或不愈合11例伤口闭合后,于伤后1—1.5年二次手术植自体骨后愈合。表明应从各方面减少排异反应的发生,并应积极采取临床措施,闭合伤口,促进骨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伽玛刀不同剂量照射大鼠三叉神经(感觉根)后对照射范围内三叉神经组织的损伤以及对周围临近脑干组织和脑桥的影响,为优化伽玛刀照射剂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65只,分别以不同照射剂量(20、40、80、160 Gy)照射三叉神经,观察照射后1周、2周、4周大鼠行为学变化,取全脑组织进行HE、Nissl、MAPLC3B、53BP1、XRCC1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和自噬以及DNA损伤和修复等变化。结果 所有剂量组照射大鼠均存活。20和40 Gy组均无行为学和病理学改变;80和160 Gy组均出现了照射部位毛发脱落;HE、Nissle、LC3B、53BP1及XRCC1染色发现,受照部位组织在80和160 Gy照射后,可见神经元细胞固缩、膨胀,神经元细胞发生自噬以及DNA损伤明显,160 Gy组DNA损伤明显加重。40 Gy照射后,神经元发生DNA损伤修复的程度较其他剂量增高。结论 伽玛刀照射三叉神经根对神经元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影响复合型髋臼骨折疗效的因素。方法:髋臼骨折72例,均按Letournel-Judet髋臼骨折分型标准进行分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选取不同的手术入路进行复位,并采用专用器械及骨盆重建钢板和螺丝钉对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结果:术中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无切口感染。术前合并有坐骨神经损伤8例,表现为为足下垂和感觉异常,术后3个月内感觉均有不同程度恢复。72例中失访10例,随访62例,随访时间4~61个月,平均41.4个月。根据Matta评分标准,优10例,良32例,一般18例,差2例,优良率67.7%。无1例不愈合及死亡,发生股骨头坏死2例,创伤性关节炎8例。结论:术前正确分析骨折移位和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径路、适时手术解剖复位、积极的功能锻炼是提高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条件下成骨诱导剂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联合应用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为骨组织工程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取2月龄新西兰大耳白兔,麻醉后抽取股骨骨髓进行BMSCs原代细胞培养,取生长良好的第三代BMSCs进行分组培养。空白组:完全培养基培养;对照组:完全培养基中加入成骨诱导剂;实验组:完全培养基中加入成骨诱导剂及VEGF(10ng/ml)。MTT法检测诱导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细胞生长与增殖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倒置相差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诱导BMSCs成骨分化过程细胞的形态特征;茜素红(Alizarin Red S,ARS)染色鉴定钙结节;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ALP活性及RT-PCR检测I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colⅠ)mRNA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诱导后细胞中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诱导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后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型,短柱状或立方形,细胞表面有短的突起与相邻细胞连接。2茜素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散在的红色团块即钙结节。3二组中ALP染色均可见细胞浆内有黑色的碱性磷酸酶颗粒,但实验组ALP染色阳性细胞数多于对照组(P<0.05)。4诱导培养的成骨细胞ALP活性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ALP活性早期较低,以后逐渐增高,第四天起,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实验组细胞增殖速度高于对照组,6~8d细胞增殖速度加快,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RT-PCR检测成骨细胞colⅠmRNA表达,诱导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可见colⅠmRNA表达,实验组colⅠmRNA的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7免疫组化染色显示BMSCs的VEGF蛋白呈阴性表达,而诱导分化后的成骨细胞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可见有VEGF蛋白表达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BMSCs在成骨诱导剂作用下可向成骨细胞诱导,成为骨组织工程中理想的种子细胞。2 VEGF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当与成骨细胞诱导剂联合应用时,能够提高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成骨细胞的ALP活性,二者的协同作用共同促进了BMSCs向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将有望提高骨缺损修复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钢板联合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合并尺骨干经尺骨鹰嘴骨折并肘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9月—2017年9月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合并尺骨干经尺骨鹰嘴骨折并肘关节前脱位患者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36~64岁(平均50.5岁)。患者均采用尺骨鹰嘴锁定钢板及重建钢板联合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术后给予抗感染和消肿治疗。术后定期拍摄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及内固定情况;观察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前臂旋前旋后角度;术后12个月,采用Broberg-Morrey评分评价患肢功能。结果2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3.1个月)。随访期间患者无感染、医源性神经损伤、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断裂失效、肘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Broberg-Morrey评分为78~100(90.0±5.5)分,患肢功能优12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0.5%。结论双钢板联合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合并尺骨干经尺骨鹰嘴骨折并肘关节前脱位,骨折愈合率高,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8.
9.
胫骨平台骨折47例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立东 《海南医学》2010,21(13):87-88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特点及疗效。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6年11月我院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47例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改良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47例患者按Schatzker分型:I型5例,Ⅱ型8例,III型11例,Ⅳ型10例,V型7例,Ⅵ型6例;均于急性创伤处理后5—7d手术,术中采用有限内固定或复合固定;术后根据改良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优19例,良20例,中4例,差4例,优良率达83%。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适当手术时间和术式,术后积极功能锻炼,将能够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膝关节内复杂骨折,常合并其他结构损伤,处理不当会导致关节疼痛、不稳定和关节功能障碍。2003年1月~2006年11月我院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7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