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皮肤病学   3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time PCR)法检测石蜡标本中麻风菌DNA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基因库(GenBank)发表的M. leprae的全基因组序列,以一段重复序列(repetitive ele ̄ment,RLEP)为扩增靶序列,合成引物和探针,构建质粒pGEMT-101作为标准品,用Real-time PCR对石蜡标本进行麻风菌DNA检测,并评价其敏感性。结果:对52例麻风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麻风菌进行了检测,不同型别麻风(LL:8;BL:10;BT:28;TT:6)的石蜡标本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00%(8/8)、80%(8/10)、78.57%(22/28)、50%(3/6)。结论: Real-time PCR方法可在石蜡标本中快速灵敏的检测到麻风菌DNA。  相似文献   
2.
文山县10个乡通过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普及麻风健康教育,由麻风机构与基层防保网结合,缩小人均覆盖面,发挥后者立足农村、面向群众、综合服务的优势。使发现麻风病人比前增加25.0%;发现家外传染的病人由36.1%提高到68.9%,畸残率(Ⅱ和Ⅲ级)由33.3%降为13.3%;发现一例的成本大大降低。还能减少发现病人的“死角”。所以麻风专业机构与基层防保网结合是有效而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文山州消除麻风运动的实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麻风较高流行区消除麻风运动的实施效果。方法:在文山州卫生局领导下,州皮防所与所辖8县皮防站共同参与,通过宣传发动群众,培训乡村医牛,高危人群检查,群众相互报病,村医发现,专业医生确诊等措施,从而达到早发现病人的目的。结果:5县7乡在各乡10灭的“行动”中,共发现新病人116名,是7乡前5年年均发现24.4人的4.8倍。各早发现指标也有明显改进。结论:把麻防工作落实到基层防保网,可促进麻风知识的普及和社区参与,并可产生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文山县进行了麻风健康教育后,对问卷调查结果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探讨健康教育与早期发现病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种教育可以提高目标人群的麻风知识水平,从而导致病人主动就医,有助于早期发现病人。  相似文献   
5.
张福仁  黄薇  陈树民  孙良丹  刘红  李毅  崔勇  颜潇潇  杨海涛  杨荣德  初同胜  张弛  张林  韩建文  于功奇  权晟  于永翔  张铮  史本青  张连华  程晖  王昌媛  林燕  郑厚峰  付希安  左先波  王强  龙恒  孙一萍  程义林  田洪青  周伏圣  刘华绪  陆闻生  何素敏  杜文莉  沈珉  金祺祎  王颖  Hui—Qi Low  Tantoso Erwin  NinghanYang  李金勇  赵欣  娇曰林  毛立国  殷刚  姜珍霞  王晓东  于京平  胡宗厚  巩翠华  柳玉强  刘瑞玉  王德民  魏东  刘金献  曹巍鲲  曹恒仲  李永平  阎维国  魏世玉  王奎军  Martin L Hibberd  杨森  张学军  刘建军 《中国麻风杂志》2010,(1):1-4
背景:由于麻风分枝杆菌宿主的局限性和难以在体外培养,限制了对麻风病的研究及其生物学方面的了解。宿主的遗传因素不仅影响对麻风菌的易感性,也影响麻风病的病程。方法:采用IlluminaHuman 610-Quad BeadChips对706个麻风病例及1225名正常对照人群进行全基因组扫描,扫描的结果采用PUNK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可能阳性的93个SNPs位点在3254个麻风病例及5955名正常对照中验证,以确定麻风病的易感基因。同时我们在麻风病的不同临床型别中进行了异质性检验,以期发现与型别相关的易感基因。结果:(1)研究发现位于6个区域的15个SNPs达到了全基因关联研究水平(P〈1.0×10^-8),定位了6个麻风病的易感基因:HLA—DR,RIPK2,TNTSF15,CCDC122,C130RF31和NOD2。另外IBRK2基因对应SNP的P值为5.10×10^-5,提示该基因可能为麻风病的易感基因。(2)研究发现5个SNPs在多菌型麻风病中的遗传效力强于少菌型。结论:位于调节固有免疫NOD2介导的信号通路中基因的变异与麻风病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统一联合化疗(UMDT)后多菌型麻风患者的细菌指数变化和麻风反应频率,并与常规联合化疗(RMDT)后多菌型患者的结果比较。方法 2003-2005年在贵州3个地区和云南1个地区收集新麻风患者,给予6个月WHO多菌型联合化疗方案。对照组为同一地区接受2年RMDT的多菌型麻风患者,所有患者接受每年1次临床随访和细菌检查。对两组患者的细菌学数据和临床麻风反应频率进行比较。结果 共166例各种类型麻风患者接受UMDT,其中114例为疗前细菌检查阳性的多菌型患者,有83例已经随访42个月。同一地区新登记疗前查菌阳性并接受RMDT的多菌型麻风患者170例,其中149例具有48个月完整细菌资料。接受UMDT的83例患者从治疗后到42个月,平均细菌指数从疗前2.84下降到0.33,同时61例患者(73.55%)细菌指数阴转。接受RMDT的149例多菌型患者,在开始治疗后到48个月,平均细菌指数从疗前的2.55下降到0.26,其中有115例患者(77.2%)细菌指数阴转,两组平均细菌指数变化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77,P > 0.05),细菌指数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 = 0.40,P > 0.05)。UMDT组有13例患者(14.6%)在观察期发生麻风Ⅰ型反应,而RMDT组只有5例 (3.4%)在观察期发生麻风Ⅰ型反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 = 10.08,P < 0.01)。结论 在观察期末,UMDT组和RMDT组在细菌指数变化和阴转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MDT组Ⅰ型反应发生率高于RMDT组,其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文山州麻风防治策略,现对1994—2008年麻风流行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114例MB麻风6个月联合化疗后随访3年细菌指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6个月联合化疗方案治疗MB麻风细菌指数变化.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多菌型方案对新发114例查菌阳性麻风患者治疗6个月,并对观察治疗前后及随访3年中每年细菌指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114例麻风疗前平均细菌指数3.01,其中分别有108、97、88、83例完成治疗和1年、2年、3年随访.1例停止治疗后13个月复发.治疗结束、1年、2年和3年随访时平均细菌指数值分别为1.82、1.01、0.63和0.39.3年随访患者完成治疗、1年、2年和3年随访时细菌阴转率分别为19.28%、27.71%、46.99%和69.88%.结论:6个月联合化疗后随访3年,细菌阴转率持续上升.由于随访时间较短,且已有复发病例报告,对6个月联合化疗方案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9.
麻风患者166例统一联合化疗后2年随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6个月麻风统一联合化疗方案对各型麻风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166例各型麻风患者采取世界卫生组织多菌型方案治疗6个月,观察临床和细菌学方面的疗效。结果 在166例患者中因各种原因退出31例,完成治疗并随访2年的患者135例。135例疗前查菌阴性者为45例(33.3%),其余90例患者细菌指数从0.1 ~ 6.0不等,细菌指数疗前平均为2.91 ± 1.45,在停止治疗第2年末,45例细菌阴性患者显示总的皮损消退和改善率达到93.3%。神经体征改善率达80.0%。在90例查菌阳性患者中,皮肤损害消退和改善率达95.6%,神经改善率达77.8%。疗前细菌阳性的90例患者中有49例患者细菌阴转,占54.4%,平均细菌指数降低为0.66 ± 0.99。从开始治疗后的2.5年中,平均每年下降 0.9。在完成治疗停药随访满2年的135例患者中有25例发生麻风反应。其中Ⅰ型和Ⅱ型反应分别为13例和12例。在166例患者中,有1例多菌型患者在停止治疗后13个月复发。结论 统一联合化疗的近期疗效与常规MDT方案治疗2年的结果相似,其反应发生率差异以及远期复发率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10.
邱北县一次特别行动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风特别行动计划是 WHO 全球消灭麻风规划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在一些情况特别的流行区,由政府负责,多部门参与,通过宣传、培训,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卫生设施,快速找出病人,并及时用 MDT。文山州邱北县从1997年11月至1998年元月10日组织实施了一次特别行动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