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福仁  黄薇  陈树民  孙良丹  刘红  李毅  崔勇  颜潇潇  杨海涛  杨荣德  初同胜  张弛  张林  韩建文  于功奇  权晟  于永翔  张铮  史本青  张连华  程晖  王昌媛  林燕  郑厚峰  付希安  左先波  王强  龙恒  孙一萍  程义林  田洪青  周伏圣  刘华绪  陆闻生  何素敏  杜文莉  沈珉  金祺  王颖  Hui-Qi Low  Tantoso Erwin  Ninghan Yang  李金勇  赵欣  娇曰林  毛立国  殷刚  姜珍霞  王晓东  于京平  胡宗厚  巩翠华  柳玉强  刘瑞玉  王德民  魏东  刘金献  曹巍鲲  曹恒仲  李永平  阎维国  魏世玉  王奎军  杨森  张学军  刘建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0,26(1)
背景:由于麻风分枝杆菌宿主的局限性和难以在体外培养,限制了对麻风病的研究及其生物学方面的了解。宿主的遗传因素不仅影响对麻风菌的易感性,也影响麻风病的病程。方法:采用Illumina Human 610-Quad BeadChips对706个麻风病例及1225名正常对照人群进行全基因组扫描,扫描的结果采用PLINK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可能阳性的93个SNPs位点在3254个麻风病例及5955名正常对照中验证,以确定麻风病的易感基因。同时我们在麻风病的不同临床型别中进行了异质性检验,以期发现与型别相关的易感基因。结果:(1)研究发现位于6个区域的15个SNPs达到了全基因关联研究水平(P1.0×10~(-8)),定位了6个麻风病的易感基因:HLA-DR,RIPK2,TNFSF15,CCDC122,C13ORF31和NOD2。另外LRRK2基因对应SNP的P值为5.10×10,提示该基因可能为麻风病的易感基因。(2)研究发现5个SNPs在多菌型麻风病中的遗传效力强于少菌型。结论:位于调节固有免疫NOD2介导的信号通路中基因的变异与麻风病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麻风病是麻风分枝杆菌(麻风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实施联合化疗后其患病率虽大幅度下降,但每年新发病人数并未明显减少.流行病学及双生子研究表明麻风病存在很强的遗传易感性.有关遗传易感性的研究,早期多采用病例对照方法,研究一些与免疫相关的候选基因,如HLA相关基因、IL-10、VDR及NRAMP1基因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全基因组扫描及区域内定位克隆易感基因成为研究的重要方法,并取得一定进展.但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差异很大,因此,有必要在更多不同种族的人群中,采用分子遗传学技术,进行科学实验设计,以寻找不同的及共性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3.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患者感染麻风分枝杆菌后发病与否和临床表型取决于宿主的遗传素质,目前通过候选基因研究、全基因组连锁研究、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等方法发现多个麻风易感基因,为实现麻风病的一级预防奠定理论基础。本文就当前定位于不同染色体的易感基因进行分类综述。  相似文献   

4.
麻风病有关的流行病学研究采用候选基因途径,比较对照设计病例的遗传标记频率,发现了不同的麻风易感和抗性基因,如白介素-10,维生素D受体和NRAMP1基因等.采用以家庭为基础的基因组扫描,还确定一些可能与麻风相关的染色体区域.随着人类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将不断发现新的易感和抗性基因,并将这些遗传标记引入基因诊断和预后工具,筛选高危人群,中断传播链.  相似文献   

5.
人致病性分枝杆菌主要有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原微生物之一,其感染与宿主遗传背景关系密切.研究表明,宿主基因在分枝杆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人群候选基因研究、基于家庭连锁分析和罕见易感个体基因分析,发现和分枝杆菌感染易感相关的基因有IL12B、IL12RB1、IFNGR1、IFNGR2、TLRs、NOD2、MRC1、IRGM、NRAMP1、VDR及LTA4H等,研究这些基因为揭示分枝杆菌感染免疫机制提供可能,同时也为麻风和结核高危人群的筛查,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NOD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中国彝族人群麻风病的关系。方法 单碱基延伸法(SNaP shot)检测300例彝族麻风病患者和300例彝族健康对照NOD2基因的4个SNP位点:rs9302752、rs7194886、rs8057341、rs3135499的基因型。 结果 4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 > 0.05),rs3135499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麻风病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rs9302752、rs7194886、rs8057341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麻风病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NOD2基因单核甘酸多态性位点rs3135499与中国彝族人群麻风病发病相关。 【关键词】 麻风; 彝族; 多态性,单核苷酸; 基因,NOD2  相似文献   

7.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称为 HLA,免疫学方面的研究表明 HLA 相关基因在某种程度上可决定感染了麻风杆菌后的易感人群发生麻风病的类型,但与麻风的易感性无关。作者着手研究是否有与 HLA 抗原相关的特殊基因可以解释 LL 型麻风病人易出现结节性红班(ENL)反应的原因。在印度,他们在65例多次有 ENL 反应的 LL 型麻风病人和其他71例无此病史的  相似文献   

8.
对麻风菌的易感性是一复合表型,可能受细菌、宿主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但后两种因素的重要性尚难以确定。调查发现遗传因素对易感性起主要作用。许多人研究了麻风的遗传学,以确定遗传因子是否控制麻风的易感性及其临床类型,并试图将这些遗传因子定位到人类基因组的不同区域。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69名江苏汉族麻风病人(L型32名.T型37名》进行了HLA-DR分型,弃分别与65名健康对照相比较.观察到全部病人组和L型病人组DR2抗原频率显著增高,校正后仍有显著性(两组分别为X2=9.16,P=0.003,Pc=0.024,RR=3.15;X2=11.69,P=0.0006,Pc=0:005).T型缪观察到DR:低度增加一(频率差为0.163),但无显著意叉.恨据Porta-McHugh公式,按常巢色体隐性模型(A.Rmodel)用HLA-SA-B程序计算216个HLA-ADR,HLA-B,DR单语型筒假设的麻风易感基因.三位点连锁不平衡参数相对值,发现了四个相对易感麻风的单倍型,All-DR2为相对易感L型麻风的单倍型A9-DR2,All-DRs,Bwso-DR3是相对易感T型麻风的单倍型.本文结果进一步提示;假设的麻风易威基因是同HLA区域相连锁的,向接说明疾病易感基因可能在DR位点侧两型麻风均司能呈多抗原弱相关.两型麻风具有不同的遗传背景一可能是尸组异质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部分染色体区域和候选基因显示出在麻风病遗传易感性中的作用,有些直接调节继发性免疫应答的进展,例如HLA、MICA、TAP2、CTLA4和VDR,有些架起天然免疫应答与继发免疫应答的桥梁,例如NRANPI、TLR2、HSP70、TNFα和NRC1。一致的观点是,适度的细胞免疫应答对分枝杆菌感染的控制至关重要。很多关联的结果只是在小部分麻风人群中发现,或在部分地区麻风人群中发现,在大量研究中很难得到重复性结果。应该在不同人群中进行大量研究,尽可能在不同人群或地区得到可重复的结果。人群之问一致性结果的缺乏,对初始关联的否定不仅值得思考,而且反应了麻风病遗传易感性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1.
已经显示遗传因素对麻风杆菌的易感性或反应型的明显个体差异起了相当大的作用.鉴定对麻风的易感性或抵抗力的遗传标记可能具有重要意义,能早期鉴别易患麻风的个体,有助于评价预防麻风的计划,对诊断、治疗和预后也有贡献.鉴定基因也许能提供研究这些基因产物和麻风菌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及获得更多的麻风免疫病理学的见解.HLA系统的产物可能在对传染原的免疫反应中有重要的功能,因此,可以测试HLA抗原以寻找遗传标记.以往,对HLA-A-B-C抗原与麻风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关节病型银屑病与强直性脊柱炎的易感基因进行关联分析,以期发现共同的易感基因。方法:以379例关节病型银屑病(PsA)、595例寻常型银屑病(PsV)及806例健康对照为样本,以Sequenom MassARRAY 系统为平台,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的强直性脊柱炎的9个易感基因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和数据分析。结果:ERAP1基因(rs27037,P=6.66×10-5,OR:1.43)、21q22.2(rs2242944,P =1.07×10-3, OR:0.73)及IL23R基因(rs1004819,P=4.58×10-3,OR:1.28)与PsA相关。ERAP1( rs27037, P=1.56×10-4,OR:1.35)与PsV相关。ERAP1基因对于PsA和PsV的患病风险无差异。IL23R基因(rs1004819)及21q22.2(rs2242944)在PsA和PsV患病风险上存在中等程度的异质性(I2值分别为57.41和71.20),但P值无明显差异(小于0.05)。 IL23R基因(rs11209032,p=1.57×10-3,OR:1.52)与PsA脊柱炎相关。结论:ERAP1基因、21q22.2区域及IL23R基因是PsA与强直性脊柱炎共有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HLA-Ⅱ类基因HLA-DRB1,HLA-DQ等位基因与贵州地区麻风病相关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PCR-SSP)对43例麻风患者及23例健康对照组进行HLA-DRB1,HLA-DQ等位基因的检测、分型,采用χ~2检验比较分析两组之间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麻风组HLA-DRB1*15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型麻风组HLA-DRB1*16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瘤型麻风组HLA-DRB1*15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DRB1*16可能是瘤型麻风的保护基因;HLA-DRB1*15可能是麻风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1998-2018年陕西省麻风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开展麻风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全国麻风防治管理信息系统(LEPMIS)收集陕西省1998-2018年麻风病历资料,对麻风发现率、患病率和病例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998-2018年陕西省新发现麻风病例共计477例,年平均发现率为0.070/10万,年平均患病率为0.305/10万;病例平均发现年龄为46.71岁;男女比为2.46:1;多菌型(MB)399例,占83.6% ;II级畸残共148例,畸残率为31.03%;新发现病例平均延迟期为62.01个月。结论:陕西省新发麻风病例依然存在畸残比高、延迟期长和高龄化等情况,应进一步加强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的监测,减少传播和畸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韩森(Hansen)于1873年发现了麻风菌,比郭霍(Koch)发现结核杆菌(1882)和炭疽杆菌(1877)还早,但是麻风病的研究进展缓慢,直至1960年谢泼德(Shepand)建立了鼠足垫模型后,才有了较迅速的进展。1971年基氏海曼(Kirch heimen)和斯脱尔斯(Storrs)接种犰狳成功又为麻风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1966年里德雷(Ridley)和约泼林(Jopling)根据免疫学原理将麻风病临床和病理特征划为五个过渡性的型别。  相似文献   

16.
虽然麻风病在全世界不再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但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麻风病的发现率仍旧没有明显下降。既往认为,麻风菌不能体外培养,缺乏对麻风菌的深入了解。基因组测序的成功,为麻风菌的分型提供依据。迄今为止,VNTR和SNP是麻风菌分型的基础,VNTR是由于核苷酸在复制过程中的滑动链错配引起,麻风菌的基因分型和麻风菌的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有一定的关系,其中以VNTR为基础的地理分型和麻风病的短传播链有关,而且对于复发和再感染的鉴别具有积极意义。并探讨VNTR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许多研究表明:麻风病的临床和组织学“光谱”系由宿主对麻风杆菌的免疫反应所决定的。瘤型麻风似具有特异性的细胞免疫缺陷,而结核样型病人的此种缺陷则不太明显。瘤型麻风的这种特异性的细胞免疫抑制,具有宿主依赖性的特征。它可能由遗传所决定。而决定对某些抗原的免疫反应性的基因则与主要的组织相容性基因密切相连。鉴于人体的组织相容系统,即HLA,与许多种疾病有密切关  相似文献   

18.
开展一种有效的免疫学方法以测定临床麻风病人的抗体,将会大大地有助于使麻风控制计划取得成效。这种检测法对麻风病的早期诊断以及对早期发现多菌型病人、减少麻风病发病率都是有利的。有几个实验室曾开展麻风病的免疫学测定,其内容包括Abe开展的荧光麻风抗体吸收试验(ELA-ABS),Harboc开展的用麻风菌抗原7做的放射免疫测定(RIA)以及  相似文献   

19.
2例均系男性,年龄分别为50岁和44岁,因患多菌型麻风病而进行联合化疗(MDT),分别在完成疗程10个月、4个月后出现Ⅱ型麻风反应,用抗麻风反应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而且皮肤查菌细菌指数升高,但(加)用联合化疗药物后,麻风反应被控制,皮肤查菌也渐转阴,达到或接近临床治愈标准。  相似文献   

20.
麻风神经组织病理学的研究已经确认神经损害是各型麻风的基本特征。这些研究也进一步阐明了许旺氏细胞(Schwann cell)是麻风杆菌的靶细胞。许旺氏细胞不但是麻风杆菌生长和增殖的天然宿主,而且是麻风杆菌在体内播散的源地。它似乎也保护麻风菌免受机体免疫反应和药物的影响,因而也是“耐药菌”和“残留菌”的存在部位。在结核样型麻风,细胞免疫是神经损害的主要原因,可是却不太了解在各种类型麻风中神经损害的有关机制。人们企图建立一些动物模型来研究麻风病中神经炎的发病机制,但是在这些模型中进行的试验收效有限。这是因为很难诱发典型的瘤型或结核样型麻风,也由于麻风病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