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15篇
  免费   2355篇
  国内免费   510篇
耳鼻咽喉   89篇
儿科学   74篇
妇产科学   214篇
基础医学   1059篇
口腔科学   189篇
临床医学   9649篇
内科学   1592篇
皮肤病学   208篇
神经病学   333篇
特种医学   12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239篇
综合类   21679篇
预防医学   30903篇
眼科学   116篇
药学   12112篇
  84篇
中国医学   3526篇
肿瘤学   287篇
  2024年   347篇
  2023年   1235篇
  2022年   1227篇
  2021年   1478篇
  2020年   1649篇
  2019年   1104篇
  2018年   652篇
  2017年   1097篇
  2016年   1423篇
  2015年   2138篇
  2014年   4730篇
  2013年   5026篇
  2012年   7358篇
  2011年   6990篇
  2010年   5775篇
  2009年   5761篇
  2008年   6429篇
  2007年   5507篇
  2006年   5140篇
  2005年   5432篇
  2004年   3772篇
  2003年   2665篇
  2002年   1883篇
  2001年   1510篇
  2000年   1177篇
  1999年   850篇
  1998年   562篇
  1997年   463篇
  1996年   360篇
  1995年   291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从公共管理视域出发,为我国养老机构建设的宏观政策制定、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以某市养老机构为样本,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对该市51家养老机构的基本现状、运营模式、发展困惑、管理机制进行剖析。结果 发现存在政府提供的政策保障与市场需求方面的问题,如机构运营,机构分布,建筑设计,卫生服务等。结论 应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基于政府参与、市场主导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形成养老机构科学、有序、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对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公众医疗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情境下公众医疗服务满意度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和疫情严重程度的差异,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各随机抽取2个省份开展问卷调查。应用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对公众医疗服务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96名公众中,对医疗服务表示满意的有778人,满意度为78.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疗挤兑情境下公众医疗服务满意度与政府医疗救助对象、公众情绪状态、就医延迟和就诊机构类型有关,其OR值(95%CI)分别为4.225 (2.810, 6.444)、 0.710 (0.605, 0.833)、 3.133 (2.238, 4.387)、 0.543 (0.391,0.755)。结论 医疗挤兑情境下公众对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较高。建议从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提升互联网医疗的普及度和服务水平、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情境下公众医疗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3.
作为基础性制度安排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已实施十余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服务质量不高、服务不规范、专业服务人员不足等挑战。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增长,工作任务不断加重,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医防割裂的工作模式和激励机制不完善,人员短缺的难题加剧。后疫情时代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利于医联体、医共体的改革。整合医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资金,统一支配,重视家庭医生团队建设,提供医防融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特别是落实“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的激励政策,有利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调查《深圳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实施情况,为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康中心”)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星并分享二维码的调查方式,分别对其进行《管理办法》知晓情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获得情况、《管理办法》实施后社康中心的工作量、绩效补助情况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相关知晓率介于36.76%~80.98%之间,社康中心工作人员知晓率均高于社区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康中心工作人员的获得率高于社区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42,P<0.01)。《管理办法》实施后,94.91%的社康中心工作人员工作量有所增加,74.02%的社康中心工作人员认为是依据“标准计算单元”(即“标准工作当量”)核发绩效补助,但50.19%的社康中心工作人员认为每个月工资比预期低。结论 《管理办法》实施情况较好,但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在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方面仍有需要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99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极大威胁了人类健康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严重破坏了各国的卫生健康系统,加剧了全球卫生健康的系统性不公平,进而导致了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缓慢甚至逆转,由此凸显了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建设的紧迫性。目前,全球公共卫生治理面临诸多挑战,如治理共同体的理念尚未得到普遍共识,治理结构的领导权威缺位,治理机制的效率低下,公共卫生信息监测系统的数字鸿沟明显等。为此,建议从以下5个方面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建设:加快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加快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机制的构建和完善,确保全球公共卫生产品供给的公平和可及,重塑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结构的领导体系,弥合全球公共卫生信息监测能力的差距。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对完善医疗服务合理定价,合理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利益传导的视角,以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体现为中介,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实证检验医疗服务价格对医务人员薪酬水平的影响。结果:医疗费用规模对医务人员薪酬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在门诊医疗和住院医疗二者间存在异质性,主要体现在劳务价值在医疗费用中的差异方面。结论:应持续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  相似文献   
997.
自2017年忠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以来,医院围绕“党建引领、制度建设、能力提升、服务改善、县域发展”等方面,结合实际整合资源,突破创新。2021年年底,医院接受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现场复核,基本确定升级为三级综合医院。作为由二级公立医院走向三级公立医院的奋斗者,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是提高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强医院内部管理的“指挥棒”.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北京市医药分开和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收入部分的影响。方法:利用参与北京市医药分开和医耗联动综合改革363家公立医疗机构2016年1月—2019年12月的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结合多重间断时间序列模型,对改革前后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技术劳务收入及其占比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后,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及社区的技术劳务收入较改革前分别增长了105.4%、119.7%和318.3%,其占比分别增长了5.91、6.44和5.87个百分点;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实施后,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及社区技术劳务收入较改革前分别增长了26.2%、18.3%和11.6%,其占比分别增长了2.31、2.03和0.84个百分点。结论:北京市两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各级别医疗机构技术劳务收入的增长,医疗费用结构得到优化。建议进一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定价及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重视,健全医疗服务行为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讨论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研究。方法:选择120例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使用药学服务作为实验组,使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的抗菌用药,联合用药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中使用药师开展的药学服务,有利于减少药品不良反应,避免出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00.
新闻     
超1.4万家中医馆接入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国家卫生健康委就"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期间,介绍了"互联网+中医药服务"相关情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的工作,先后印发了《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中医药信息标准研究与制定,发布了90余项中医药信息化的团体标准,推动中医药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