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4篇
  免费   458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534篇
内科学   264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84篇
外科学   250篇
综合类   656篇
预防医学   418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52篇
  4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122篇
  2024年   332篇
  2023年   904篇
  2022年   423篇
  2021年   315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构建和验证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不同程度抑郁风险因素的模型。 方法纳入济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7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200例HICH术后患者,分为术后抑郁组(89例)和非抑郁组(111例),对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卒中后抑郁诊断标准将术后抑郁组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中重度抑郁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用RStudio软件构造其列线图。 结果200例HICH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44.5%,其中轻度抑郁发生率为59.6%(53例),中重度抑郁发生率为40.4%(3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患者的性别、性格、家庭收入、出血程度、瘫痪等级、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浆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与中重度抑郁患者的家庭收入、出血程度、瘫痪等级、Hcy水平、Nrf2水平、BDNF水平是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程度、瘫痪等级、Hcy水平、Nrf2水平、BDNF水平是影响HICH术后不同程度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中重度抑郁风险预测模型灵敏度为89.6%,特异度为84.6%,AUC(95%CI)为0.794(0.694~0.831),且验证结果与构建结果相同。 结论HICH术后不同程度抑郁的主要风险因素为出血程度、瘫痪等级、Hcy水平、Nrf2水平、BDNF水平。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可成为其术后中重度抑郁发生的风险预测工具。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6日至3月30日于重庆市4所定点医院收治的225例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柏林定义标准将患者分为ARDS组和非ARDS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和预后的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获得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各因素优势比(odds ratios,OR)进行赋值,以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225例患者中,男性141例,女性84例;年龄中位数56岁。62例患者(27.6%)并发ARDS。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5.849,95%CI=2.716~12.593,P=0.000)、淋巴细胞计数≤1.0×109个/L(OR=4.318,95%CI=2.001~9.316,P=0.000)、D-二聚体≥0.5 mg/L(OR=3.049,95%CI=1.300~7.152,P=0.010)及合并糖尿病(OR=2.491,95%CI=1.102~5.632,P=0.000)为COVID-19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8(95%CI=0.794~0.892,P=0.000)。结论:年龄≥60岁、淋巴细胞计数≤1.0×109个/L、D-二聚体≥0.5 mg/L及合并糖尿病是预测COVID-19患者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COVID-19并发ARDS具有较好的早期预警价值。  相似文献   
53.
背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但社区实施眼底筛查较为困难,而DR风险预测模型可帮助全科医生早期识别DR高危人群。目的 探讨社区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DR风险预测模型,进一步提高DR患者筛查效率。方法 收集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421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336例,检验组8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血压以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尿蛋白,均行非散瞳眼底彩色照相(NMFCS)。模型组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出发生DR的相关因素,得出的相关因素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在此基础上构建DR风险预测模型,并由检验组评估DR风险预测模型的可行性。结果 在42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DR患者共87例,其中模型组69例,检验组1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R的危险因素有病程(β=0.196,OR=1.217,P<0.001),收缩压(SBP)(β=0.028,OR=1.028,P=0.038),FBG(β=0.409,OR=1.506,P=0.003),HbA1c(β=0.594,OR=1.811,P=0.001),LDL-C(β=0.360,OR=1.434,P=0.038)。据此,构建的DR风险预测模型为Y=1/〔1+e-(0.196X1+0.028X2+0.409X3+0.594X4+0.360X5-16.482)〕,其中,Y指DR发生概率,X1指病程,X2指SBP,X3指FBG,X4指HbA1c,X5指LDL-C。DR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组发生DR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884,诊断临界值是0.192。DR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检验组发生DR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803,灵敏度为72.2%,特异度为79.1%。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病程、SBP、FBG、HbA1c、LDL-C与DR显著相关,DR风险预测模型对DR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4.
背景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流行最广、危害最重的传染病,抑郁是其常见并发症,轻者情绪低落,重者不仅可加重固有疾病、甚至可出现轻生行为,目前常用治疗措施疗效不理想,积极预防护理成为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目的 构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合并抑郁的COX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5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45例为研究对象,随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合并抑郁的情况。完成数据预处理后,所有因素均进入单因素及多元COX风险因素分析,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列线图展示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区分度,采用calibration plot曲线评价模型准确度,采用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价模型的有效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职业、学历、乙肝分度、感染时间、确诊时间、复发次数、家庭地位、婚姻满意度、担心疾病难以根治、担心住院环境、疾病分期、有无并发症、对治疗是否有信心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COX风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R=-1.446 1×(职业为知识分子)-0.688 7×(学历高中或中专)-2.043 0×(经常饮酒)-0.783 5×(偶尔吸烟)-1.068 2×(经常吸烟)-0.894 0×(确诊时间0.5~5年)-1.092 4×(确诊时间<0.5年)+1.335 2×(家庭地位不满意)+1.345 1×(婚姻不满意)-0.574 3×(不担心住院环境不适宜)。本研究构建的COX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9 8,模型预测特异度0.972 5,灵敏度0.940 7,准确度为0.954 9,阳性似然比为34.180 2,阴性似然比为0.060 9,诊断价值比为560.916 7,阳性预测值为0.976 9,阴性预测值为0.929 8,模型的区分度较高。在模型准确度评价上:当事件发生率在16%以下时,模型高估风险;当事件发生率在16%~40%时,模型低估风险;当事件发生率在40%~80%时,模型高估风险;当事件发生率在80%~100%时,模型低估风险;而在16%、40%、80%时候,模型预测和观察值完全一致,整体上看本模型构建的准确度较好。临床决策曲线显示模型的净获益(NB)值较高,提示基于本模型预测结果开展临床决策产生的效果能给患者病情带来较好的获益值。结论 本次构建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抑郁的风险预测模型可用于预测新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抑郁的风险,从而指导临床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最终避免或降低患者合并抑郁的可能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5.
背景 抑郁症作为最常见的心境障碍之一,具有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致死率高等特点,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疾病负担,甚至出现自杀行为。但是,目前快速筛查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手段相对有限。目的 调查影响抑郁症患者出现自杀行为的心理社会因素,建立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简易预测模型,为抑郁症患者自杀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Landeiman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抑郁症患者出现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Risk score法构建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简易预测模型,并检测其预测效果。结果 共发放问卷2 233份,回收有效问卷2 09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60%。2 090例抑郁症患者中,142例(6.79%)出现自杀行为。经常吸烟、重度饮酒、既往抑郁发作次数≥1次、既往因抑郁症住院次数≥1次、伴焦虑症状、伴精神病性症状、伴自杀意念、有精神障碍家族史、正在用抗抑郁药物、有其他内外科疾病的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比例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抑郁发作次数≥1次〔OR=4.308,95%CI(3.547,5.232)〕、伴焦虑症状〔OR=2.329,95%CI(1.201,4.518)〕、伴精神病性症状〔OR=2.492,95%CI(1.448,4.287)〕、伴自杀意念〔OR=4.044,95%CI(2.305,7.096)〕、SAS标准分高〔OR=1.036,95%CI(1.003,1.071)〕均是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P<0.05),正在用抗抑郁药物〔OR=0.110,95%CI(0.057,0.212)〕是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保护因素(P<0.05)。基于Logistic回归建立的Risk score预测模型为:Risk score=40.56×既往抑郁发作次数+23.50×伴焦虑症状+25.36×伴精神病性症+38.81×伴自杀意念-61.25×正在用抗抑郁药物+1.00×SAS标准分。按照Risk score预测模型绘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为0.920〔95%CI(0.907,0.931)〕,Youden指数最大时为0.7,截断值为193.23分,灵敏度为76.8%,特异度为94.2%。结论 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发生率较高,既往抑郁发作次数≥1次、伴焦虑症状、伴精神病性症状、伴自杀意念、SAS标准分高均为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基于Logistic回归建立的Risk score预测模型预测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灵敏度为76.8%,特异度为94.2%。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利用套索(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和贝叶斯网络分析方法,构建适合肿瘤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发病风险的贝叶斯网络预测模型,为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制定AKI精准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于医院数据管理平台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既往病史、肿瘤类型/治疗、基础肝肾功能、生化和电解质指标等数据资料。通过LASSO回归筛选出与AKI发生显著相关的影响因素;借助贝叶斯网络分析进一步描述变量间相互作用并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26 914名研究对象中,AKI发病率为12.4%(n=3 326),其中肾癌(27.3%),多发性骨髓瘤(24.1%)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23.9%)患者的AKI发病率最高。LASSO回归筛选出22个与AKI发生相关性最显著的变量,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史、肿瘤类型/分期/治疗方式、肝功能、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血清肌酐值/血尿酸、白蛋白、血红蛋白和白细胞计数、血钠/血钾等电解质。贝叶斯网络模型发现血红蛋白、eGFR、血氯和血磷与AKI的发生有直接联系;节点治疗方式通过影响血钠和白蛋白等中间节点间接影响AKI的发生;糖尿病和性别通过节点尿酸间接相连eGFR,而后者是AKI的父节点。模型推理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贫血和eGFR ≤ 59 mL·min-1·1.73 m-2的患者发生AKI的概率最高(55.7%);而上述指标均正常者AKI发病率最低(3.0%)。模型评价发现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分类准确率为88.8%,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06。结论 基于LASSO变量选择联合贝叶斯网络分析构建的模型在肿瘤相关AKI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更符合实际理论,其在发病风险预测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2月—2019年11月间急性大血管闭塞支架取栓后血管成功再通的患者110例,根据有无颅内出血分为出血组(30例)和非出血组(80例),统计2组一般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和手术相关资料,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饮酒、抗血小板、闭塞血管、造影剂渗出、OTR值、PTR值、ASPECT评分、术后24 h NIHSS评分等指标在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桥接治疗(P=0.773)不增加机械取栓术后出血转化的风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替罗非班(P=0.107)的应用不增加急性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后出血转化的风险,大脑中动脉闭塞(OR=24.130,P=0.030)、PTR过长(OR=0.555,P=0.008)为危险因素,ASPECT评分(OR=0.345,P=0.001)为保护因素,且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颅内是否出血主要取决于ASPECT评分,其次为是否发生大脑中动脉闭塞,最后为PTR值的大小。 结论 大脑中动脉闭塞、ASPECT评分、PTR为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颅内出血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分析直肠癌术后腹腔内感染与肌肉减少症之间的关系,并构建联合模型预测腹腔内感染风险。方法:收集383例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手术前收集并测量诊断肌肉减少症的三要素,包括腰椎骨骼肌指数、术前握力和步行速度。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腹腔内感染的因素。构建由独立风险因素组成的联合预测模型,以量化结直肠癌术后腹腔内感染的个体风险。结果:383例患者中,有93例被诊断出肌肉减少症,而44例被诊断出腹腔内感染。Logistic分析表明,肌肉减少症、肿瘤大小、年龄是 结直肠癌术后腹腔内感染的独立预后因素(P <0.05)。腹腔内感染的联合预测模型能够可靠地预测及量化结直肠癌术后发生腹腔内感染的风险(一致性指数为0.710)。结论:术前肌肉减少症是结直肠癌术后发生腹腔内感染的的独立预测因子。本联合预测模型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工具,可量化腹腔内感染的个体风险,用于识别高风险患者。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