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276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287篇
预防医学   13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4篇
  1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美容皮肤科学-回顾、现状、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美容皮肤科学的形成与概念 皮肤美容自古有之。当代皮肤美容始于20世纪60~70年代,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皮肤扩张术、皮肤磨削术和化学剥脱术等,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现代激光在皮肤美容中广泛应用。美容皮肤科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皮肤美容精华、医学美学、皮肤科学与先进美容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美容皮肤科学又是现代皮肤科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皮肤科学。  相似文献   
102.
铅中毒使受体中合成血红蛋白的一系列酶的作用受阻,主要抑制δ-ALA脱水酶,使δ-ALA形成卟胆原受抑制,δ-ALA和粪卟啉在血液中的量增高,并从尿中排除。所以,δ-ALA的含量是铅中毒临床诊断重要指标之一。此外,δ-ALA的测定对吡咯紫质沉着症的临床诊断也有一定的意义。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尿中的δ-ALA。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中δ-ALA尚不多见。测定尿中δ-ALA有时因尿量收集不很准确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特别是在动物实验时,很难准确收集尿  相似文献   
103.
我们在去年全区中心医院(包括总医院和军医学校教学医院—197医院)工作检查中,对每个医院十种常见病的治疗质量进行了检查分析。从检查了解中发现,各医院在掌握诊断、治愈标准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按军区卫生部规定的检查标准评定,有一半医院未达到及格的标准。现将检查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活性氧(ROS)、线粒体通透性转化孔(MPTP)在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后的表达变化且与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探讨ROS、MPTP参与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具体分子机制.方法 将30只V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失神经2d组、失神经7d组、失神经14d组、失神经28d组,每组6只.制作坐骨神经切断后失神经支配的腓肠肌Vistar大鼠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失神经支配后腓肠肌细胞ROS的含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MPTP的开放,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肌细胞凋亡.结果 大鼠失神经支配后,肌细胞中的ROS、MPTP及凋亡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表达随失神经支配时间的延长(<28d)而持续增加,且各组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OS的表达与MPTP的开放呈正相关(r=0.884,P<0.01),与肌细胞的凋亡率呈正相关(r=0.893,P<0.01),MPTP的开放与肌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927,P<0.01)与肌细胞萎缩指标肌湿重比呈负相关(r=-0.907,P<0.01).结论 ROS、MPTP为调控失神经支配后骨骼肌萎缩的重要分子,其具体机制是通过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促进骨骼肌萎缩.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and 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MPTP) in denervated skeletal muscle atrophy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cell apoptosis, and explore specific molecular mechanism in denervated skeletal muscle atrophy. MethodsThirty Vista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ive group: control group, 2-days group, 7-days group, 14-days group, 28-days group. Standard model of denervated gastrocnemius muscle was established. The content of ROS and the opening of MPTP in the gastrocnemius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FCM) and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respectively. The apoptotic cells in atrophic muscle were examined by 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TUNEL). Results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ent of ROS, the opening of MPTP and the apoptosis of gastrocnemius were increased continuously (<28 days) in 2-days group, 7-days group, 14-days group, 28-days group (P<0.05). The content of ROS h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opening of MPTP (r=0.884,P<0.01) and the apoptosis rate (r=0.893,P<0.01), and the opening of MPTP h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apoptosis rate (r=0.927,P<0.01), but a neg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ratio of muscle wet weight (r=-0.907,P<0.01). Conclusion ROS and MPTP are important elements in regulating skeletal muscle atrophy after denervation by the mitochondrial apoptosis pathway.  相似文献   
105.
中性粒细胞参与病原体清除与早期炎症反应,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通过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介导炎症反应并促进纤维化的形成,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间质性肺病(ILD)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本文首先介绍NETs的结构、功能和形成过程,并结合NETs在其他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总结NETs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ILD针对NETs的发病机制,最后提出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ILD针对NETs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6.
张福仁  黄薇  陈树民  孙良丹  刘红  李毅  崔勇  颜潇潇  杨海涛  杨荣德  初同胜  张弛  张林  韩建文  于功奇  权晟  于永翔  张铮  史本青  张连华  程晖  王昌媛  林燕  郑厚峰  付希安  左先波  王强  龙恒  孙一萍  程义林  田洪青  周伏圣  刘华绪  陆闻生  何素敏  杜文莉  沈珉  金祺祎  王颖  Hui—Qi Low  Tantoso Erwin  NinghanYang  李金勇  赵欣  娇曰林  毛立国  殷刚  姜珍霞  王晓东  于京平  胡宗厚  巩翠华  柳玉强  刘瑞玉  王德民  魏东  刘金献  曹巍鲲  曹恒仲  李永平  阎维国  魏世玉  王奎军  Martin L Hibberd  杨森  张学军  刘建军 《中国麻风杂志》2010,(1):1-4
背景:由于麻风分枝杆菌宿主的局限性和难以在体外培养,限制了对麻风病的研究及其生物学方面的了解。宿主的遗传因素不仅影响对麻风菌的易感性,也影响麻风病的病程。方法:采用IlluminaHuman 610-Quad BeadChips对706个麻风病例及1225名正常对照人群进行全基因组扫描,扫描的结果采用PUNK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可能阳性的93个SNPs位点在3254个麻风病例及5955名正常对照中验证,以确定麻风病的易感基因。同时我们在麻风病的不同临床型别中进行了异质性检验,以期发现与型别相关的易感基因。结果:(1)研究发现位于6个区域的15个SNPs达到了全基因关联研究水平(P〈1.0×10^-8),定位了6个麻风病的易感基因:HLA—DR,RIPK2,TNTSF15,CCDC122,C130RF31和NOD2。另外IBRK2基因对应SNP的P值为5.10×10^-5,提示该基因可能为麻风病的易感基因。(2)研究发现5个SNPs在多菌型麻风病中的遗传效力强于少菌型。结论:位于调节固有免疫NOD2介导的信号通路中基因的变异与麻风病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评测异体手指复合组织再造拇指远期功能。方法按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制定的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对16例再造拇指的对掌功能、对捏功能、感觉功能及综合手使用情况等进行初步评价。结果优9例(拇指能与其他4指全部对捏),良6例(拇指与示中环指对捏),可1例(拇指与示中指对捏,不能与环小指对捏),差0例(拇指与示指对捏,无法与其他指对捏),优良率达93.7%。结论异体手指复合组织再造拇指对治疗拇指缺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但必须考虑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8.
332例儿童型白癜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332例儿童型白癜风的临床资料,了解此型白癜风的临床特点. 方法运用SPSS 10.0软件分析资料.结果儿童型白癜风平均发病年龄为7.61岁,临床类型以局限型多见,好发季节为夏季, 伴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少见.结论儿童型白癜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白癜风.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分析胎儿期先天性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及疾病谱单中心信息,提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 总结单中心10600例胎儿超声心动图筛查原因、高危因素、初步家系调查及所检出先天性心血管病疾病谱信息.结果 共检出胎儿心血管异常983例,检出率为9.27%.其中心脏结构异常487例,心律失常513例(17例患胎同时存在上述两种心脏异常...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回回药方》"哈必法而非荣丸"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血清TNF-α和IL-6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回回药方》"哈必法而非荣丸"对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能够显著改善症状、提高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降低血清TNF-α和IL-6水平,并能积极有效地干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