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重症颅脑损伤后并发精神障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分析重症颅脑损伤后的精神障碍。方法:总结我院1990年6月-2000年9月收治的合并精神障碍的48例重症颅脑外病人,分析伤情、受伤部位、损伤类型与并发的精神障碍间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人共出现4型精神障碍:躁狂样型,抑郁样型,分型样型,痴呆型。损伤部位分别为:双额叶、弥漫性脑损伤、单侧颞叶。损伤类型依次为:脑挫伤、弥漫性轴损伤、脑挫伤合并急性硬膜下血肿,急性硬膜外血肿。结论:累及颞叶的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最多见,双额叶脑挫伤和DAI也常出现精神障碍,各型精神障碍中以躁狂型最多见。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颅内出血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临床资料病例选择 :男 76例 ,女 45例 ,年龄 5月至 68岁。既往及本次发病无高血压史 ,不包括入院前诊断的脑血管病、脑肿瘤等并发的自发性颅内出血。临床表现 :突起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 61例 ,缓起颅内高压症状2 4例 ,癫痫 1 9例 ,其它症状 1 7例。视乳头水肿 2 9例 ,意识障碍 54例 ,偏瘫 31例 ;脑膜刺激征 67例 ,共济运动失调 1 4例。辅助检查 :均经CT或MRI证实为自发性颅内出血 ,包括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57例和自发性颅内血肿 64例。术前 97例经脑血管造影检查 ,发现脑动静脉畸形(AVMs) 35例 ,动脉瘤 41例 ,动脉瘤合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侧半椎板入路在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中的应用。【方法】经单侧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52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其中神经鞘瘤39例,脊膜瘤9例,神经纤维瘤4例。肿瘤位于颈段11例,胸段26例,腰段15例,其中哑铃型肿瘤6例。【结果]52例肿瘤均全切除,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恢复快。术后均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症状,长期随访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或消失,未出现手术并发症和脊柱畸形。【结论】经单侧半椎板入路结合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手术创伤小,对脊椎后柱结构破坏少,有利于脊柱的稳定性,对椎管髓外硬膜下肿瘤的治疗是良好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颅脑手术后重症患者并发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重症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临床特点及其预防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神经外科2009年1月-2011年6月颅脑手术后并发真菌感染27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颅脑手术后并发真菌感染者中,肺部感染12例,泌尿道感染8例,消化道感染4例,手术部位感染2例,血流感染1例;其中22例好转或治愈,病死1例,4例自动出院。颅脑手术后重症患者神志昏迷、广谱抗菌药物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各种有创性诊疗操作是感染的主要诱因。结论颅脑手术后合理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预防医院真菌感染的重要环节。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对于颅脑手术后重症患者且需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者,应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已并发真菌感染者应选用合适的抗真菌药物治疗,治疗宜早期、足量、足疗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胆囊肝样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影像学表现。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诊断的6例胆囊肝样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 结果本组6例胆囊肝样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为49~69岁,男女发病率为2∶1,3例发生于肝脏或淋巴结转移。6例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均升高、肝细胞抗原(Hep-1)染色均呈阳性。1例患者MRI和CT表现动脉期呈中度-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减退,1例为轻度强化;1例为不均匀明显强化。6例患者中2例患者失访;2例患者术后5年未见复发,存活至今;1例患者术后2年发现肝转移,治疗后存活至今;1例患者术后1年复发,治疗6个月后死亡。 结论胆囊肝样腺癌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且容易发生肝脏或淋巴结转移,并通常伴有血清AFP水平升高,预后差,结合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可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肝血管源性恶性肿瘤的CT及MRI表现,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肝血管源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10例行MRI扫描,1例行CT扫描,所有患者均行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1例肝血管源性恶性肿瘤中,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5例,肝血管肉瘤(PHA)3例,肝血管外皮细胞瘤(HPC)3例。5例肝EHE边界均清晰,其中3例为孤立结节,2例为多发结节并相互融合,3例病灶位于包膜下;1例出现肝“包膜凹陷”征,2例出现“晕”征;1例CT平扫呈低密度,中心见更低密度区;2例T1WI平扫呈高低混杂信号,2例呈低信号;2例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2例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3例肿瘤边缘强化,2例肿瘤内出现片状或点状不均匀强化;延迟期均表现为持续强化,其中2例强化范围扩大。3例肝PHA边界均清晰,其中2例为单发巨块型;在T1WI及T2WI中均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2例肿瘤内出现片状或点状不均匀强化及非周边强化,1例肿瘤边缘花边样强化;延迟期均表现为持续强化,强化范围均扩大。3例肝HPC中2例边界清晰,1例边界不清;在T1WI及T2WI中均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3例肿瘤边缘均出现环状不均匀强化;延迟期2例边缘持续填充强化,未向中心填充;1例向内略填充。结论:肝血管源性恶性肿瘤的影像表现复杂多样,CT和MRI表现对判定肿瘤起源及与其它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确诊需依靠免疫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运用药物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和卵巢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清E2和FSH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FSH和E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妊娠率和足月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流产率和早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不仅可以改善卵巢功能,还能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霍雷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1):270-271
医院施行会计电算化,不仅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也有一些不利因素。作者就此问题谈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肌激动器是功能矫治器的一类,主要用于矫治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并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从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对此类矫治器的矫治时机、临床应用的注意问题、改良设计、对骨和牙槽骨的效应、对颞下颌关节和咀嚼肌运动的影响及其稳定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选择性非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选择性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保守治疗74例外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即行持续颅内压监护,并根据颅内压的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结果62例保守治疗,6例急诊开颅清除血肿,4例亚急性期血肿钻孔冲洗引流,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结论除急诊手术外,部分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在严密监护下,尤其在持续颅内压监护下,保守治疗或延期手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