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通过临床评估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传统固定矫治器患者的牙周指数变化,比较两种矫治器对牙周健康的影响,判断隐形矫治器是否更有利于口腔卫生和牙周健康维护.方法 临床选取40名成人患者,分为隐形矫治组(Ⅰ组)和固定矫治组(F组),通过测量在其矫治前及佩戴后1、3、6个月中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龈指数(Gingiva-Index,GI)及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等牙周指数变化,对比两种矫治器对牙周健康的影响.结果 隐形矫治组的PLI在治疗中明显低于固定矫治组,但GI及SBI除第一个月有差异外,后期无明显差别.佩戴矫治器后两组的各项指数均高于矫治前.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一定程度上仍有碍口腔卫生的维护,但优于传统的固定矫治器,在矫治过程中短期内仍会对牙周组织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与传统固定矫治器并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Forsus Spring(简称Forsus)矫治器是最近几年在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能快速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Fomus矫治器结构简单,临床操作方便快捷,可与固定矫治器同时使用,能够有效刺激下颌骨生长、内收上切牙,改变上、下唇最突点到审美平面的距离,从而达到改善面部侧貌的美容效果.Forsus矫治器对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下颌后缩的患者矫治效果明显,对现有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矫治系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本文综述了Forsus矫治器临床应用和矫治效果的研究现状,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传感器芯片对不同移位设计量的隐形矫治器所产生的矫治力进行测量,探讨移位设计量对隐形矫治力及其衰减的影响,为临床正畸矫治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选用厚度1.0mm的热压膜材料(Erkodent,德国)压制右上中切牙舌向移位设计量分别为0.2、0.3、0.4、0.5和0.6mm的隐形矫治器,利用隐形矫治微型测力系统测量矫治器产生的矫治力并观察其在2周内的衰减情况.结果 移位设计量为0.2、0.3、0.4、0.5、0.6mm的矫治器所产生的矫治力的平均值分别为8.047、9.250、10.189、11.821、12.247N.在矫治器戴入的最初8h矫治力衰减迅速,之后衰减缓慢直至第4天起矫治力维持在较为平稳的水平.结论 随矫治器移位设计量的增加,隐形矫治器产生的矫治力也相应增加.推荐上中切牙舌向整体移动的移位量设计不应超过0.5mm.患者在佩戴每副矫治器的最初4天应尽量全天佩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Forsus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的矫治效果.方法 采用Forsus矫治器对1例下颌后缩患者进行矫治,并对矫治前后的X线片及牙、(牙合)、面像进行对照.结果 经过16个月的矫治,患者软组织侧貌良好,磨牙及尖牙均为Ⅰ类关系,上下颌牙列整齐,间隙关闭,上下颌中线一致.结论 Forsus矫治器结构简单,临床操作方便快捷,可与固定矫治器同时使用,对恒牙早期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矫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牙周基础治疗后,应用3种固定矫治器矫治成人牙周炎致前牙病理性移位的患者.观察矫治前后临床牙周组织的改变.方法:对60例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后,用3种矫治器矫治,用常规根尖片、X线片的计算机数字剪影分析、牙周检查法(PSR),观察对比正畸治疗前后牙周指标的变化.结果:应用固定矫治器矫治后,患者牙周状态评估指数为预后极佳,矫治效果良好(P<0.05),Tip-Edge Plus矫治器矫治更为显效,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固定矫治器矫治此类患者,牙周组织得以改善,牙齿动度达到生理动度或稳定松动,牙槽骨高度增加,不同比例的形成新附着,并获得相对理想的牙弓形态及稳定的(牙合)关系.而Tip-Edge Plus矫治器矫治效果明显优于其它2种矫治器,更适合特殊复杂病例的矫治.  相似文献   

6.
随着滑动机制在固定矫治器中的普遍应用,托槽沿弓丝滑动所产生的摩擦力对正畸治疗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摩擦力越大,牙齿移位时所需矫治力就越大.国外研制出一种新型矫治器--自锁托槽(self-ligating bracket),并逐渐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该矫治器的结构和临床特点与传统的矫治器有很大不同,减小正畸矫治的摩擦力是其最显著的特点.随着技术和设计的不断完善,这种矫治器系统大大地减小了摩擦力引起的静力学或动力学阻力,由此引起矫治技术的革新将使矫治效果更理想.本文从自锁托槽的结构、摩擦力、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临床意义等几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发展迅速,日渐受到临床医师与社会的重视.垂直向控制是正畸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具有一套不同于传统固定矫治器的独特力学系统,隐形矫治器的垂直向移动效果存疑.本文旨在对隐形矫治器垂直向控制的力学特点、矫治效果及常用辅助手段三方面内容做一综述.现有研究表明,随着矫治器设计与技术的更新,隐形矫治器控制牙齿垂直向移动准确度已较前有所提升,但仍然十分有限,临床医师需联合应用各类垂直向控制辅助手段以提高矫治效率.当前临床常用的辅助手段主要可分为改变矫治器结构、使用辅助装置与特定矫治设计三个方面.由于移动准确度的局限,隐形矫治器对于垂直向不调的矫治效果也存在争议,当前研究普遍认为其仅适用于轻、中度深覆(牙合)及开(牙合)的矫治,主要机制为前牙的压低或伸长,而后牙垂直向移动则相对有限.总体而言,实际应用中临床医师须通过适应证选择与各类辅助手段保证与提高隐形矫治器垂直向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前,正畸临床对Angle Ⅲ类的矫治方法日益繁多,而改良FRⅢ型矫治器的个性化临床应用较少见.本文是对牙性、牙槽性及功能性Angle Ⅲ类进行个性化矫治方法,即对FRⅢ型矫治器进行改良使之成为组合性功能矫治器,分为两类即机械性和功能性组合矫治器,固定性和功能性组合矫治器.作者从1999~2001年共应用12例患者,年龄5~14岁,男8例、女4例,有效率92%,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介绍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的研发和临床初步应用.方法 传动矫治器分为适于安氏Ⅰ、Ⅱ类牙颌畸形的标准型和适于安氏Ⅲ类牙颌畸形的Ⅲ型.每套传动矫治器包括低摩擦力、移动范围大的尖牙托槽及其他牙托槽.传动矫治技术原理:传动力及传动效应.矫治程序:不拔牙病例矫治分为二期,拔牙病例为三期.结果 矫治完成了50余例牙颌畸形,均取得了满意或良好的效果.介绍2例典型病例.结论 传动矫治器及技术是高效而便捷的新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  相似文献   

10.
书籍名称:《当代儿童正畸矫治经典应用》主编:李小兵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7月内容简介:《当代儿童正畸矫治经典应用》以临床儿童早期矫治用各种矫治器为出发点,以经典儿童活动矫治器、活动/固定功能矫治器、儿童固定支架式矫治器、局部固定多托槽矫治器为主线,阐述了各类儿童错畸形早期矫治的临床治疗理论与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