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肝血管源性恶性肿瘤的CT和MRI诊断
引用本文:陆伦,郑魏,潘兴朋,李贺林,贾宁阳,霍雷.肝血管源性恶性肿瘤的CT和MRI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8(9):907-912.
作者姓名:陆伦  郑魏  潘兴朋  李贺林  贾宁阳  霍雷
作者单位:200438上海,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放射科
摘    要:【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肝血管源性恶性肿瘤的CT及MRI表现,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肝血管源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10例行MRI扫描,1例行CT扫描,所有患者均行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1例肝血管源性恶性肿瘤中,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5例,肝血管肉瘤(PHA)3例,肝血管外皮细胞瘤(HPC)3例。5例肝EHE边界均清晰,其中3例为孤立结节,2例为多发结节并相互融合,3例病灶位于包膜下;1例出现肝“包膜凹陷”征,2例出现“晕”征;1例CT平扫呈低密度,中心见更低密度区;2例T1WI平扫呈高低混杂信号,2例呈低信号;2例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2例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3例肿瘤边缘强化,2例肿瘤内出现片状或点状不均匀强化;延迟期均表现为持续强化,其中2例强化范围扩大。3例肝PHA边界均清晰,其中2例为单发巨块型;在T1WI及T2WI中均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2例肿瘤内出现片状或点状不均匀强化及非周边强化,1例肿瘤边缘花边样强化;延迟期均表现为持续强化,强化范围均扩大。3例肝HPC中2例边界清晰,1例边界不清;在T1WI及T2WI中均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3例肿瘤边缘均出现环状不均匀强化;延迟期2例边缘持续填充强化,未向中心填充;1例向内略填充。结论:肝血管源性恶性肿瘤的影像表现复杂多样,CT和MRI表现对判定肿瘤起源及与其它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确诊需依靠免疫病理检查。

关 键 词:肝肿瘤    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血管肉瘤    血管外皮细胞瘤
点击此处可从《放射学实践》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放射学实践》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