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患者发病早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变化,探讨其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对423例首发住院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7 d内血清hs-CRP水平进行测定,按照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标准对患者进行病因及发病机制分型,并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在不同病因中,心源性卒中组hs-CRP水平最高[(8.09±4.47)mg/L],其次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组[(5.89±4.02)mg/L]、其他病因组[(5.21±4.64)mg/L]、穿支动脉疾病组[(3.67±3.47)mg/L]、病因不明确组[(2.83±4.40)mg/L],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7.905,P=0.015);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因中发病机制不同,hs-CRP水平亦不相同,由高到低依次为:动脉-动脉栓塞组[(7.88±3.35)mg/L]、混合机制组[(5.88±3.50)mg/L]、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组[(5.15±4.36)mg/L]、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组[(4.47±3.88)mg/L],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5.821,P=0.013)。 结论 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同CISS亚型hs-CRP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缺血性卒中患者左心房超声检查特点。
方法 连续入选我院不明原因缺血性卒中患者36例,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3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间左心房大小、面积及左心房射血分数、左心房压力等结构及功能指标。
结果 两组左心房内径、左心房面积均无统计学差异。不明原因缺血性卒中组左心房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61.13±11.42)% vs (65.15±10.12)%,P=0.043];左心房压高于对照组[(98.76± 21.89)mmHg vs (75.37± 26.98)mmHg,P=0.0414];左心房中部血流流速低于对照组[(57.50±4.03)cm/s vs (66.56±10.59)cm/s,P=0.035]。
结论 不明原因缺血性卒中患者存在左心房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皮质醇水平在鉴别阿尔茨海默病与老年抑郁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回 顾性分析苏州市广济医院老年精神科 2018 年 1 月 1 日至 2020 年 10 月 1 日期间住院,年龄 55~95 岁,且 依据 ICD-10 诊断标准出院诊断为抑郁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的血清皮质醇水平以及雌二醇、生 长激素等激素水平资料。结果 研究共纳入抑郁障碍患者109例,阿尔茨海默病57例,抑郁障碍组的 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阿尔茨海默病组[478.10(389.81, 587.63)nmol/L 比 370.30(290.66, 405.35)nmol/L, Z=5.91,P< 0.01],而年龄[(69.68±8.01)岁比(75.77±8.01)岁,t=4.66,P=0.00]、黄体生成素[18.90(9.59, 27.60) IU/L 比 24.31(15.18,34.06) IU/L,Z=2.27,P=0.02]和生长激素[0.23(0.10, 0.73)ng/ml 比 0.30(0.20, 1.45)ng/ml,Z=2.02,P=0.04]显 著 低 于 阿 尔 茨 海 默 病 组。 经 过 Logistic 回 归 筛 选 出 年 龄(OR=0.92, 95%CI=0.88~0.96,P< 0.01)、皮质醇(OR=1.01,95%CI=1.00~1.01,P< 0.01)两项指标构建回归方程。年龄、 皮质醇及年龄与皮质醇联合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95%CI=0.62~0.76)、0.78(95%CI=0.71~0.84) 和 0.82(95%CI=0.75~0.88)。结论 血清皮质醇水平可能可以作为鉴别住院老年抑郁障碍和阿尔茨海 默病患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差异,以及各亚型患者认知功能与脑 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前体(pro-BDNF)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12 月就诊 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 151 例首发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以及在社区同期招募的 40 名健康志 愿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亚型分类标准将首发 MDD 患者分为焦虑 / 躯体型抑郁障碍(ASD)组 78例、忧郁/动力不足型抑郁障碍(MPD)组53例、非典型抑郁障碍(ATD)组20例。比较4组受试者的17 项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重复性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分、BDNF 和 pro-BDNF 水平。 采用 Spearman 秩相关分析 3 个亚型 RBANS 评分与 BDNF、pro-BDNF 的相关性。结果 ASD 组、MPD 组的 受教育年限低于对照组[(12.49±4.05)年、(13.19±3.21)年比(14.85±2.6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SD组、MPD、ATD组的HAMD-17总分高于对照组[(21.88±3.79)分、(19.87±3.22)分、(18.60±2.35)分 比(2.03±2.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D组、ATD组的HAMD-17 总分低于ASD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ASD 组、MPD 组及 ATD 组的 BDNF 水平高于对照组[0.5(0.3,8.5)pg/ml、0.6(0.3, 39.9)pg/ml、18.8(0.5,61.1)pg/ml 比 0.3(0.2,0.5)pg/ml],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P< 0.05)。4 组 受 试 者 的 RBANS 量表分和即刻记忆、言语功能、注意力、延时记忆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ASD 组的 BDNF 与即刻记忆因子评分呈负相关(r=-0.238,P< 0.05),MPD 组的 pro-BDNF 与视觉广度因 子评分呈正相关(r=0.314,P< 0.05)。结论 不同亚型抑郁障碍患者与健康人群在认知功能和 BDNF 水 平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且不同亚型抑郁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与 BDNF 和 pro-BDNF 存在相 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体质量指 数(BMI)及性别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连续纳入首发抑郁症患者(符合美国精 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IV 版重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47 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 人群91 名作为对照组。采用MILLIPLEX MAP液相芯片分析系统检测受试者血浆中MCP-1 的水平,分 析首发抑郁症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并将受试者根据BMI 的不同分为体质量过低、正常、超重及肥胖 人群,分析抑郁症患者不同BMI 分级人群中MCP-1 水平的变化及与性别的关系。结果 首发抑郁症患 者血浆MCP-1 水平为(197.61±60.73)ng/L,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9±65.4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5);在对照组和抑郁症组中,血浆MCP-1 水平与BMI 均呈正相关(对照组:r=0.360,P< 0.01;抑郁 症组:r=0.435,P=0.003);抑郁症组中体质量过低+体质量正常患者MCP-1 水平[(181.21±47.12)ng/L]明 显低于对照组体质量过低+体质量正常者[(212.54±64.35)ng/L;t=2.481,P=0.015],在超重及肥胖人群, 两组MCP-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抑郁症组男性血浆MCP-1水平[(207.86±59.54)ng/L] 较对照组男性[(262.95±66.24)ng/L]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9,P=0.007);在女性中,两组 MCP-1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9)。结论 首发抑郁症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血浆MCP-1 水平显 著降低,且MCP-1 水平的降低与抑郁症患者的肥胖程度有关,提示MCP-1 与肥胖的相互作用与抑郁的 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低皮质微血管密度的成人烟雾病患者行脑-硬脑膜-动脉血管融通术(encephalo-duro-arterio-synangiosis,EDAS)与联合血管重建术(combined bypass surgery,CBS)的治疗效果。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7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6月~2012年8月间收治的行CBS治疗的50侧例低皮质微血管密度的成人烟雾病患者(CBS组),以2002年11月~2008年11月间行EDAS治疗的37侧例低皮质微血管密度患者作为对照组(EDAS组)。CBS组所有患者均行单侧或双侧EDAS及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STA-MCA)分支吻合术联合手术治疗,术中根据皮质血管照片分析皮质微血管密度,根据皮质微血管密度等级确定手术方案。术前、术后6个月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评估脑血流状况和手术血管重建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间在临床表现类型、术前分期方面差异无显著性。EDAS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颞浅动脉的平均流速(STA Vm)较术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42.18±12.68)cm/s vs (28.34±7.28)cm/s,P=0.041];STA的搏动指数(pulsation index,PI)较术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1.62±0.62) vs (2.42±0.87),P=0.043]。CBS组术后6个月STA Vm较术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53.67±11.48)cm/s vs (26.83±8.46)cm/s,P=0.032];STA PI较术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1.24±0.58) vs (2.61±0.91),P=0.039]。术后6个月,CBS组的STA Vm较EDAS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53.67±11.48)cm/s vs (42.18±12.68)cm/s,P=0.042],CBS组的STA PI较EDAS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1.24±0.58) vs (1.62±0.62),P=0.047]。EDAS组患者术后6个月手术血管重建评估≥Ⅱ级占37.8%,CBS组患者术后6个月手术血管重建评估≥Ⅱ级占48.0%,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33)。
结论 EDAS与CBS均能改善低皮质微血管密度的成人烟雾病患者的脑血流情况,均可发生手术血管重建,但CBS效果优于EDAS术,有助于患者术后脑血流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抑郁模型大鼠脑内色氨酸及5-羟色胺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内色氨酸(TP)及5-羟色胺(5-HT)含量的变化,探讨抑郁障碍可能发病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10只,以下简称抑郁组)和对照组(10只),对抑郁组大鼠进行连续21d的慢性应激。进行行为学观察;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大鼠脑内海马、前额叶、下丘脑和纹状体4个部位的5-HT及TP含量。结果(1)抑郁组大鼠慢性应激后的自主活动为(35±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抑郁组大鼠海马、前额叶5-HT含量分别为(0.34±0.08)ng/mg组织和(0.55±0.06)ng/mg组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46±0.06)ng/mg组织和(0.66±0.09)ng/mg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TP含量分别为(3.76±0.34)ng/mg组织和(4.08±0.51)ng/mg组织,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3±0.38)ng/mg组织和(3.49±0.44)ng/mg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大鼠下丘脑和纹状体5-HT及TP含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脑内5-HT的合成功能降低是抑郁障碍的可能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事件相关电位 P300 技术研究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认知电位的特点。 方法 选择 32 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患者组,包括双相Ⅰ型障碍 8 例,双相Ⅱ型障碍 24 例)和 30 名 健康对照(对照组),采用经典的视觉怪球范式进行P300测试,对行为学数据及P300成分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患者组按键准确率[(85.42±9.33)%]低于对照组[(89.88±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组多个电极位点的 P300 波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双相障碍 抑郁发作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在电极位点 FP1[(570.00±208.65)ms]、F7[(505.20±184.50)ms]的 P300 潜伏期较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者[(411.59±196.52)、(371.76±142.80)ms]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认知功能存在一定程度受损,在视觉 P300 中主要表现为波 幅的降低,其中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患者较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者在 FP1、F7 位点潜 伏期延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分析对aSAH后血管痉挛的影响。 方法  连续选取2008年4月~200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急诊入院的45例发病在72?h内的aSAH患者,收集基线资料、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及90?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根据患者接受的治疗分为保守组、填塞组和夹闭组。使用TCD连续测定14?d之内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计算Lindegaard指数,比较3组的处理平均血流速度、Lindegaard指数及血管痉挛持续时间。 结果  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及Lindegaard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保守组、夹闭组及填塞组[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74.60±5.84)cm/s、(70.00±5.24)cm/s、(65.70±6.03)cm/s,P=0.0001;Lindegaard指数分别为3.87±0.32、3.82±0.31、3.65±0.36,P=0.006;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101.2±9.1)cm/s、(87.0±6.2)cm/s、(76.2±9.2)cm/s,P=0.004;Lindegaard指数分别为5.50±0.65、4.15±0.46、3.81±0.55,P=0.005]。夹闭组患者脑血管痉挛持续时间较保守组短[(3.30±1.87)d vs?(7.29±2.23)d,P=0.035]。保守组患者90?d预后较差(P=0.028)。 结论  神经外科夹闭术和血管内动脉瘤填塞术均能缓解急性aSAH后脑血管痉挛的严重程度;外科夹闭术可缩短脑血管痉挛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维生素D干预治疗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方法  分别检测21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163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25(OH)D水平。比较急性脑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差异,以及两组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足及维生素D充足者的比例分布;比较不同25(OH)D水平的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将血清25(OH)D<20?ng/ml的脑梗死患者根据其是否接受维生素D干预(阿法骨化醇0.5?µg/d治疗持续1年)分为两亚组,对两组间血清25(OH)D水平、终点事件复发率及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 结果  脑梗死患者平均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13.67±1.16)ng/ml vs (20.11±2.05)ng/ml,P=0.001)]。脑梗死组血清25(OH)D水平缺乏者高于对照组(88.02% vs 63.80%,P=0.001)。血清25(OH)D水平<20?ng/ml的脑梗死患者与≥20?ng/ml的患者相比,更多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P=0.010,P=0.011,P=0.037)。血清25(OH)D水平与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720,P=0.001)。血清25(OH)D水平<20?ng/ml的脑梗死患者亚组分析中,给予阿法骨化醇干预治疗组1年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或脑梗死复发率和mRS评分均低于未干预组,但无显著差异(P=0.080,P=0.079)。 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清25(OH)D水平降低,与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尚不能证实补充活性维生素D治疗可以降低脑梗死复发风险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雌二醇与氟西汀对去卵巢大鼠体质量及在强迫游泳实验(FST)中行为的影响。方法将4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组(OVX)与假手术组(Sham),根据药物干预不同,OVX组分为油剂对照组(oil)、雌二醇组(E2)、氟西汀组(FLX)和雌二醇+氟西汀组(E2+FLX),假手术组分为生理盐水组(NS)和氟西汀组(FLX),每组7只。去卵巢手术与假手术后饲养3周,从第4周开始慢性给药14d,第15d进行15min FST并摄像,行为学分析。隔天称量、记录大鼠体质量。结果(1)在绝经模型建立期,OVX组体质量增长[(54.3±15.1)g]显著高于Sham组[(30.8±11.0)g](t=5.16,P〈0.01)。(2)在药物干预期,OVX4-FLX组体质量减轻显著高于OVX4-FLX+E2组(H=25.96,P〈0.001)。(3)E2、FLX、E24-FLX可显著增加大鼠在15minFST中游泳行为(F5-34=62.80,P〈0.001),减少不动行为(F5.34=14.47,P〈0.001)。(4)OVX4-Oil组不动行为在15rainFST前中后三个5min内逐阶段显著增加(F2.18=30.90,P〈0.001)。结论在FST中,E2有类似FLX-样的抗抑郁样作用,E2可减弱去卵巢大鼠体质量波动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将3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n-10):给予5 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对照组(n-10):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5 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实验组(n-10):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在再灌注即刻20 mg/kg银杏叶提取物生理盐水稀释成5 ml腹腔注射.再灌注24 h后采用四分法测定大鼠的神经功能障碍评分(NDS);实验结束后断头取脑采用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面积(以其同侧大脑半球体积的百分比表示);采用western blot测定脑组织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实验组小鼠NDS评分均显著升高,分别为(2.49±0.85)分和(1.58±0.62)分,3组间比较差异均明显(P<0.05);对照组、实验组脑梗死面积均显著增大(P<0.05),实验组脑梗死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小(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缺血侧MAP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缺血侧MAP2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银杏提取物EGb76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效应,其效应与MAP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河北省城市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lO年1~12月在河北省四地区60岁以上城市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按照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得分将老年人分为有抑郁情绪组和无抑郁情绪组,评估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分析两组社会人口学资料、认知危险因素以及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差异,并对抑郁情绪与认知功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共完成3149倒有效问卷,其中有抑郁情绪组268例,无抑郁情绪组2881例,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8.51%。两组在性别,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居住方式,经历生活事件数量,业余活动及社交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抑郁情绪组MMSE得分(23.70±5.116)分、MoCA得分(19.14±5.980)分明显低于无抑郁情绪组(26.32=fi3.904),(23.05±5.233)分,ADL得分(27.25±12.782)分明显高于无抑郁情绪组(21.08±4.5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0.215,11.557,-16.871;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β=0.667,β'=0.157,OR=1.949,95%CI—1.432~2.653,Wald=17.983,P=0.000)、经历生活事件[〉2件(β=1.960,β'=0.250,OR=7.100,95%CI=4.348~11.595,Wald=61.359,P=0.000),1~2件(8—0.892,β'=0.229,OR=2.441,95%CI—1.558~3.825,Wald=15.157,P=0.000)]及业余活动低(β=0.963,β'=0.162,OR=2.621,95%CI—1.909~3.598,Wald=35.489,P=0.000)。结论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存在抑郁症状的老年人其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均低于无抑郁情绪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及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4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给予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75~150 mg/次,分别于第1天、第8天、第(30±3)天肌内注射;对照组给予口服阿立哌唑10~30 mg/d。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ANSS总分及各项评分在治疗后各周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2.17~6.16,P0.05或P0.01);两组间比较,研究组PANSS评分较对照组降分明显(t=2.03~4.14,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05)。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和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均有效、安全,但前者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抑郁大鼠给予氯胺酮后,前额皮层及海马区组织内IL-1β和IL-6表达的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雄性20只按照随机方式分为2组,各10只,给予生理盐水的大鼠入对照组(C组),给予10 mg/kg氯胺酮的大鼠为K组.应用行强迫游泳实验15 min的方法建立大鼠抑郁模型.次日,腹腔注射氯胺酮或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30 min后再次进行强迫游泳实验5 min,记录不动时间.并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大鼠前额皮层及海马组织中IL-1β和IL 6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应用氯胺酮后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0.01),大鼠前额皮层及海马区的IL-1β和IIL-6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 氯胺酮对抑郁大鼠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前额皮层及海马IL-1和IL-6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联合极化液对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9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单用药组(单用SSRIs治疗)35例和合用药组(SSRIs+极化液治疗)34例。疗程均为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评估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估不良事件。结果:治疗4周,以合用药组HAMA总分、HAMD总分显著下降低于单用药组(F=17.28,F=10.24;P均〈0.05)。合用药组CGI严重程度评分平均(1.5±O.4)分、TESS总分平均(9.4±1.2)分均显著低于单用药组(2.3±0.1)分和(10.5±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SSRIs联合极化液治疗老年抑郁症较单用SSRIs的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硒对小鼠急性癫痫发作后脑组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昆明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即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实验组小鼠经口灌胃Na2SeO2(20μg/kg),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小鼠给予0.9%氯化钠溶液,1次/d,连续7d;给药后第8天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腹腔内注射青霉素600万U/kg,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观察小鼠癫痫发生时的行为改变;小鼠被完全点燃后处死,比色法测定小鼠脑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腹腔内注射青霉素后,实验组小鼠癫痫样发作出现时间较阳性对照组晚,且发作级别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脑组织中GSH-Px活性显著下降(P〈0.01),MDA含量显著上升(P〈0.01);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急性癫痫可引起脑组织氧化损伤,损害神经细胞。补硒可增加脑组织中GSH-Px活性,从而减轻氧自由基对机体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伴有的躯体疼痛症状的关系。方法:对42例伴有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和79例不伴有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对照组)测定血清TNF-α水平,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躯体疼痛症状的程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TNF-α水平[(29.6±4.8)ng/L]显著高于对照组[(27.5±4.2)ng/L](t=2.491,P=0.027);经协方差分析调整影响因素后,两组血清TNF-α水平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F=3.855,P=0.036)。相关分析显示,研究组血清TNF-α水平与VAS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呈正相关(r=0.362,P=0.018;r=0.408,P=0.006;r=0.336,P=0.038),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与HAMD评分正相关(r=0.307,P=0.029)。结论:伴有躯体疼痛的抑郁症患者血清TNF-α水平增高,并可能与躯体疼痛症状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行为学和神经元再生的剂量相关性。方法双侧卵巢切除的SD雌性大鼠,应用大脑中动脉栓塞和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刺激的方法建立大鼠PSD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雌激素不同干预剂量(0μg、1μg、10μg、25μg、100μg)组。雌激素持续干预2周后,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和侧脑室室下区(SVZ)神经元再生的变化。结果雌激素干预2周后,与雌激素0μg组比较,10μg组和25μg组大鼠的行为学数据有明显改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雌激素0μg组比较,10μg组和25μg组SVZ区神经元数增加明显(分别为P0.01,P0.05)。结论适度生理剂量雌激素可通过增加SVZ神经元改善PSD大鼠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连翘提取物对髓鞘蛋白脂质蛋白(PLP)139-151特异性T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应用PLP139-151免疫SJL/J小鼠,免疫后10d取淋巴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按处理条件将淋巴细胞分为对照组、PLP抗原刺激组、大剂量连翘组、中剂量连翘组、小剂量连翘组。采用MTT法测定吸光度〔D(λ)〕值,以观察连翘提取物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测定IFN-γ、IL-10的水平。结果对照组、PLP抗原刺激组、小剂量连翘组、中剂量连翘组、大剂量连翘组D(λ)值分别为0.20±0.017、0.47±0.022、0.60±0.041、0.74±0.027、0.80±0.073,PLP抗原刺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710,P<0.01);后四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16.06,P<0.001)。与对照组相比,PLP抗原刺激组IFN-γ水平增高(455.7±25.4vs.2507.0±79.8),IL-10水平降低(1702.2±87.4 vs.1167.4±58.7)(t=-69.602,t=16.063,均P<0.01)。与PLP抗原刺激组相比,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连翘提取物组IFN-γ水平降低(2507.0±79.8 vs.360.6±43.1、349.0±38.2、288.3±23.2)(F=4628.61,P<0.001);IL-10水平增加(1167.4±58.7vs.1189.1±75.4、1208.2±78.1、1515.5±92.7)(F=454.230,P>0.05)。结论连翘提取物促进抗原特异性淋巴结细胞增殖,降低PLP139-151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分泌IFN,但对IL-10的分泌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