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CD44V6和nm23—H1表达与在肠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CD44V6和nm23-H1表达与大肠癌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2例大肠癌标本的CD44V6和nm23-H1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CD44V6的高表达和nm23-H1的低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结论:CD44V6和nm23-H1表达在大肠癌进展和淋巴结转移中起作用。同时检测CD44V6和nnm23-H1表达可作为预测大肠癌进展程度和淋  相似文献   

2.
CD44及其变异型在大肠癌浸润转移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远舰  何金  陈泳莲 《上海医学》2000,23(3):151-153
目的 研究细胞粘附分子CD44与大肠癌浸润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杭CD44标准型(CD44s)和变异型v9(CD44v9)的单抗在人大肠癌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全面分析。结果 CD44s在大肠癌原发灶中呈中等到强烈的表达,而且大肠癌转移灶均有CD44s表达。CD44v9与肿瘤的Dukes’分期和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1),而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44S和CD44V6在胃淋巴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E染色、CD3、CD20、CD44S和CD44V6的经法观察47全。 低度恶 胃淋巴瘤中的阳性率为工恶生为62%,差异显著(P=0.02),CD44V6在低度胃淋巴瘤中的阳性率为6%,高度恶性为38%,差异显著(P=0.01)。CD44S在临床1期的阳笥率为30%,2~4期为75%,差异显著(P-0-.002)。结论  相似文献   

4.
粘附分子 CD44S 和 CD44V6 在胃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粘附分子CD44S和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4例人胃癌组织及其27例转移淋巴结进行染色、观察。结果 CD44S和CD44V6在胃癌原发灶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6.4%(16/44)和38.6%(17/44),且CD44S的表达与Lauren分型有关,其在弥漫型胃癌中的表达率为63.6%(7/11)明显高于肠型胃癌27.3%(9/33) (P〈0.05),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胃癌CD44V6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CD44V6单克隆抗体,用S-P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观察。结果:70例胃癌中24例(34.3%)CD44V6阳性。淋巴结转移组CD44V6阳性率45.7%明显高于无转移组的12.5%(X^2=11.24,P〈0.01);结论:提示CD44V6的表达可作为预测胃癌转移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黏附因子CD44s和CD44v6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58例胃癌及40例胃良性病变的新鲜标本检测CD44s和CD44v6,并应用免疫组化测定PCNAL1。结果 胃癌组CD44s的阳性率(62.1%,36/58)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27.5%,11/40,P<0.01),且与PCNALI(P<0.05)有关。胃癌组CD44v6的阳性率(58.6%,34/58)高于良性病变组(32.5%,13/40,P<0.05),且与肿瘤部位(P<0.05)、淋巴结转移(P<0.05)及PCNALI(P<0.05)有关。CD44s与CD44v6表达在胃良性病变组(Rs=0.59,P<0.01)及胃癌组中(Rs=0.29,P<0.05)存在相关性。结论 CD44s和CD44v6之间存在相关性并在胃癌中表达增强并和增殖活性有关,CD44v6与肿瘤部位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胆囊癌组织中CD44v6和nm23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胆囊癌组织中CD44v6、nm23蛋白表达的意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6例胆囊癌和27例癌旁上皮组织中CD44v6和nm23蛋白表达。结果:胆囊癌组织中CD44v6和nm23阳性率分别为41.7%和72.2%,与癌旁上皮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CD44v6表达与胆囊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02),与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无关(P〉0.05)。nm23  相似文献   

8.
CD44蛋白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D44单抗对58例石蜡包埋组织(38例大脾性癌组织、9例癌旁组织和11例淋巴结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图像分析定量研究。结果显示:38例大肠癌,全呈CD44性阳性反应,9例癌旁粘膜上皮细胞弱阳性,5例有癌转移的淋巴结呈阳性,6例无癌转移的淋巴结阴性。大肠癌化癌旁正常粘膜的染色强度要深,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CD44免疫反应强度与淋巴结与无转移有关,有淋巴结转移较无淋巴结转  相似文献   

9.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84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CD44V6和nm23-H1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CD44V6和nm23-H1阳性率分别为63.1和48.8%,伴有淋巴结转移者得CD44V6和nm23-H1阳性率分别高于和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均P〈0.01),且二指标间呈负相关(P〈0.01)。表明转移相关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之间的失衡可能是甲状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和RNA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41例卵巢恶性肿瘤,20例卵巢良性肿瘤和21例正常卵巢组织nm23、CD44V蛋白的表达,以探讨nm23、CD44V基因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结果:(1)卵巢恶性肿瘤组织nm23,CD44V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P〈0.01)。(2)Ⅰ~Ⅱ期患者nm23阳性表达高于Ⅲ~Ⅳ期患者(P〈0  相似文献   

11.
CD44和CD44v6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探讨CD44和CD44v6在大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中的表达与其侵袭转移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CD44和CD44v6蛋白在102例大肠正常黏膜、14例腺瘤和102例CRC中的表达。 结果CD44和CD44v6蛋白在正常黏膜的低表达和癌组织的高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Dukes分期的增加,其表达逐渐增高;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 移组中的表达均高于未转移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D44和CD44v6可以作为预测CRC侵袭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高军  张凯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7):827-828
目的:探讨CD44v6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44v6在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癌及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表达。结果:CD44v6在正常结直肠黏膜、腺瘤、癌和淋巴结转移癌四种类型的组织中表达明显不同,差异具有显著性(χ2=30.943,P<0.01);CD44v6在腺瘤中的表达比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强(Z=-2.166,P=0.03);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比结直肠癌组织强(Z=-1.99,P=0.04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比未发生转移的癌组织表达强(Z=-2.301,P=0.021)。结论:CD44v6表达与结直肠癌转移密切相关。CD44v6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展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CD_(44)不同剪接体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4不同剪接体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9例病理分期为Ⅰ~Ⅳ级喉癌样本及癌旁正常组织。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CD44不同剪接体在喉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克隆的CD44剪接变异体有123bp,包含一个完整的阅读框,可变剪接区只有变异型剪接外显子6。喉癌组织中CD44v6基因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Ⅲ~Ⅳ期的喉癌组织中CD44v6基因表达率与Ⅰ~Ⅱ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中CD44v6基因表达率与无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级的喉癌组织,其CD44v6基因表达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基因表达率与肿瘤T分级无关(P>0.05)。结论CD44v6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影响预后的因子之一。CD44v6的过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对CD44v6的检测不仅能预测患者的预后,还可为肿瘤的个体化治疗直接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4.
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和CD44v6表达及DNA倍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春梅  蒋敏  李敏  刘伟  朱艳芳  陈永林 《医学争鸣》2007,28(10):907-909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E-cad)和CD44v6的表达及DNA倍体,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组织化学Feulgen染色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103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E-cad和CD44v6蛋白的表达及DNA倍体.结果:浸润性乳腺癌E-cad阳性表达率为35.0%(36/103),E-cad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组织浸润程度、腋窝淋巴结转移、复发、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CD44v6阳性表达率为76.7%(78/103),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组织浸润程度、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复发、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E-cad阴性和CD44v6阳性表达的浸润性乳腺癌多为异倍体癌;E-cad阳性和CD44v6阴性表达的多为2倍体癌(P<0.05).结论:E-cad的低表达与CD44v6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乳腺癌的侵袭与转移;DNA异倍体可作为对乳腺癌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 nm2 3m RNA,CD44 s和 CD44 v6表达与结直肠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 .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 ,通过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 40例结直肠腺癌标本和 2 2例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中 nm2 3m RNA,CD44 s和 CD44 v6表达情况 .结果  nm2 3m RNA在结直肠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且与结直肠腺癌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 (P>0 .0 5 ) ,但与癌细胞的侵润及淋巴结转移呈明显负相关 (r=- 0 .49,P<0 .0 1) .CD44 s在结直肠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 42 %(17/ 40 )和 18. 1%(4 / 2 2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CD44 v6只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表达 ,阳性率为 5 5 . 8%(2 2 / 40 ) ,且与结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和癌侵润呈明显正相关(r=0 .47,P<0 .0 1) .在高、中分化腺癌组织中 ,CD44 v6阳性率分别为 45 .8%(11/ 2 4)和 6 8.7%(11/ 16 ) ,有显著性差异(P<0 .0 5 ) ,但在直肠腺癌组织与结肠腺癌组织间表达无显著性差别 (P>0 .0 5 ) .结论  CD44 s、CD44 v6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过量表达伴随 nm 2 3m RNA表达缺失 ,与结直肠腺癌转移和侵润密切相关 ,联合检测 3种基因能更准确判断结直肠腺癌转移和侵润状态 . CD44 v6表达过量与结直肠腺癌分化程度相关 .  相似文献   

16.
王玉芳  魏兵  欧阳钦 《四川医学》2005,26(12):1391-1392
目的 探讨CD44v6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原发性结直肠腺癌、45例结直肠腺瘤和17例结直肠正常粘膜中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 结直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8%、77.4%,明显高于正常粘膜的阳性表达率。CD44v6阳性表达与腺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无关,但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87.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7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CD44v66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CD44v6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D44v6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20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及3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1)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阳性率为71.1%,明显高于两对照组(P均<0.01).(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D44v6在I型、Ⅱ型、Ⅲ型及包膜内型、包膜外型、腺外型之间的表达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3)有转移组CD44v6的阳性率为79.3%,明显高于无转移组(58.5%),其蛋白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CD44v6阳性表达的患者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结论CD44v6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检测CD44v6可以作为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转移潜能的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细胞粘附分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 79例非小肺癌组织中 CD44 v6和 Paxillin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织中 CD44 v6和 Paxillin的阳性率分别为 60 .8%和 3 4.1%。CD44 v6的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与 2年生存率呈负相关 ( P均 <0 .0 5 )。 Paxillin的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 P均 <0 .0 5 )。结论  CD44 v6和 Paxillin与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D44V6和PCN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87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D44V6和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87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D44V6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 5 8.6 % ,PCNALI为 5 6 .5 1± 18.82。CD44V6阳性表达率和PCNALI在侵及浆膜层者明显高于侵及肌层者 ,淋巴结转移阳性组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 ,DukesC、D期明显高于A、B期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PCNA高LI者CD44V6阳性率明显高于PCNA低LI者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CD44V6和PCNA在结直肠癌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可作为反映结直肠癌恶性程度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