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中CD44s及CD44v6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黏附因子CD44s和CD44v6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58例胃癌及40例胃良性病变的新鲜标本检测CD44s和CD44v6,并应用免疫组化测定PCNALL。结果 胃癌组CD44s的阳性率(62.1%,36/58)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27.5%),且与PCNALI有关。胃癌组CD44v6的阳性率(58.6%)高于良性病变组(32.5%)且与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及  相似文献   

2.
粘附分子 CD44S 和 CD44V6 在胃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粘附分子CD44S和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4例人胃癌组织及其27例转移淋巴结进行染色、观察。结果 CD44S和CD44V6在胃癌原发灶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6.4%(16/44)和38.6%(17/44),且CD44S的表达与Lauren分型有关,其在弥漫型胃癌中的表达率为63.6%(7/11)明显高于肠型胃癌27.3%(9/33) (P〈0.05),而  相似文献   

3.
血清CD44及其拼接变异体sCD44v6测定对肺癌的诊治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测定血清中可溶性CD44含量在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5例肺癌患者及18例正常人血清中可溶性CD44s(sCD44s)和可溶性CD44v6(sCD44v6)的含量,结果:化疗前肺鳞癌和腺癌患者血清sCD44s和sCD44v6水平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和正常组,差异非常显著;SCLC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Ⅲ+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D44v6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SP(Streptavidin-Peroxidase)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44例不典型增生、16例原位癌和55例宫颈鳞癌CD44v6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典型增生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P<0.05);原位癌的阳性过度表达率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P <0.05);鳞癌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原位癌 (P <0.05)。CD44v6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与组织学分级无关。结论:CD44v6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与肿瘤浸润和转移相关;检测其表达既可作为早期癌变出现的指标,也可是判断宫颈鳞癌转移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5.
CD44及其变异型在大肠癌浸润转移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远舰  何金  陈泳莲 《上海医学》2000,23(3):151-153
目的 研究细胞粘附分子CD44与大肠癌浸润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杭CD44标准型(CD44s)和变异型v9(CD44v9)的单抗在人大肠癌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全面分析。结果 CD44s在大肠癌原发灶中呈中等到强烈的表达,而且大肠癌转移灶均有CD44s表达。CD44v9与肿瘤的Dukes’分期和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1),而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 C D44 v6 在胃癌组织中的积聚与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对41 例胃癌标本进行 C D44 v6 的检测。结果:胃癌组织、转移淋巴结、癌旁组织 C D44 v6 分别为 53.66% ,54.84 % ,2.44% ;前两者均明显高于后者( P< 0.005, P< 0.005);淋巴转移组 C D44 v6 阳性率明显高于未转移组( P< 0.01)。结论: C D44 v6 在胃癌组织中的积聚与淋巴转移明显相关。 C D44 v6 的检测对胃癌淋巴转移的判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晚期宫颈癌患者CD44v6的表及其预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5例中晚期宫颈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探讨粘附分子CD44v6与宫颈癌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现,CD44v6阳性组的癌周间质细胞反应、癌周纤维反应程度显著低于阴性组;且阳性组的总生存率(P〈0.01)及无瘤生存率(P〈0.05)均低于阴性组。认为CD44v6可作为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新指标:肿瘤细胞可能通过表达CD44v6,干扰癌周淋巴细胞识别、和癌周纤维反应的形成,从  相似文献   

8.
CD4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胃癌CD44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研究110例胃癌手术标本中CD44的表达。结果胃癌原发灶中CD44表达阳性率为53.64%(59/110);CD44表达与癌组织浸润胃壁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与否及胃癌临床病理学分期的进展呈密切正相关(P<0.05)。CD44表达阴性组患者术后3年、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CD44表达阳性组(P<0.01)。结论CD44可能参与胃癌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过程;CD44表达阴性患者预后好。检测胃癌CD44的表达,有助于对胃癌生物学行为的了解及对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血浆表达CD44分子几种基因拼接体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探讨血浆中可溶性CD44标准型、v6和和v7-v8变构体的表达水平与四类肺癌的发生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用我自己建立的通用免疫交法定量测定59例肺癌患者血浆sCD44S、sCD44v6、sCD44v7-v8的含量。结果:“发原性肺癌(52例)和转移性肺癌(7例)的sCD44v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肺慢性炎症对照组(P〈0.05);原发性未转移组(22例)与原发性转移组(3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44v6、nm23-H1基因蛋白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6例乳腺癌组织中CD44v6,nm23-H1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CD44v6阳性检出率为69.6%(32/46),其中淋巴结受累乳腺癌阳性率为72%(18/25),无淋巴结转移组检出率为66.7%(14/21),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淋巴结受累乳腺癌的CD44v6强阳性表达检出率为64%(16/25),明显高于淋巴结未受累乳腺癌的强阳性表达检出率33.3%(7/21)(P<0.05);nm21-H1阳性表达率为71.7%(33/46),其中淋巴结受累乳腺癌和未受累乳腺癌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0%(20/25)、61.9%(13/21),前者略高于后者,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D44v6、nm23-H1异常表达可能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学改变,CD44v6强表达可能对判断乳腺癌转移风险有一定指导意义,nm23-H1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CD44和CD44v6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探讨CD44和CD44v6在大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中的表达与其侵袭转移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CD44和CD44v6蛋白在102例大肠正常黏膜、14例腺瘤和102例CRC中的表达。 结果CD44和CD44v6蛋白在正常黏膜的低表达和癌组织的高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Dukes分期的增加,其表达逐渐增高;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 移组中的表达均高于未转移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D44和CD44v6可以作为预测CRC侵袭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CD44s和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CD44s和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对62例非癌组织和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进行了CD44s和CD44V6蛋白的检测。结果 CD44s和CD44V6在非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前者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后者,P值小于0.05;CD44s在NSCLC的早期和无淋巴结转移时分别为72.7%和75%,显著高于中后期(50%)和有淋巴结转移者(50%),P值均小于0.05;CD44V6在NSCLC的中后期和有淋巴结转移时分别为84.2%和85%,显著高于早期(54.5%)和无淋巴结转移者(50%),P值均小于0.05。结论 CD44s强表达和CD44V6弱表达的NSCLC病人多为早期,发生转移的可能性较小,是NSCLC预后良好的一个指标,相反,预后较差。检测这两个指标可以指导NSCLC病人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季峰  沈华  卢佩琳  彭克荣  崔峻辉 《浙江医学》2003,25(8):451-452,460
目的 探讨CD44v6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浅表性胃炎、34例中重度萎缩性胃炎、34例胃粘膜不典型增生患者活检胃粘膜及64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病理组织中CD44v6的表达。 结果 CD44v6表达阳性率在浅表性胃炎、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及胃癌分别为3.33%(1/30)、14.71% (5/34)、44.12%(15/34)及60.94 % (39/64)。不典型增生及胃癌患者阳性率高于浅表性胃炎与中重度萎缩性胃炎患者 (均P<0.01) ,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与浅表性胃炎患者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CD44v6表达与胃癌远处转移有关 (P<0.05) ,与淋巴转移、不同性别、肿瘤长径是否大于5cm及发生部位、大体类型、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无明显关系。 结论 胃活检组织CD44v6检测可能有助于胃癌早期诊断和推测远处转移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DV6、CD44(H)在大肠和大肠腺瘤中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3例大肠癌及44例大肠腺癌和肿瘤远切端正常大肠粘膜的CD44V6、CD44(H)的表达。结果 CD44V6和CD44(H)的阳性表达率:大肠癌〉大肠腺癌〉肿瘤远切端正常在肠粘膜,P均〈0.001。CD44V6显示与肿瘤浸润(Duks分期)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在有肿瘤转移组中,CE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D44V6和PCN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87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D44V6和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87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D44V6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 5 8.6 % ,PCNALI为 5 6 .5 1± 18.82。CD44V6阳性表达率和PCNALI在侵及浆膜层者明显高于侵及肌层者 ,淋巴结转移阳性组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 ,DukesC、D期明显高于A、B期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PCNA高LI者CD44V6阳性率明显高于PCNA低LI者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CD44V6和PCNA在结直肠癌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可作为反映结直肠癌恶性程度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D44v6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44v6蛋白在各级胃粘膜病变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胃癌组织高于胃炎及不典型增生病变组织(P <0 .0 5 ) ,进展期胃癌显著高于早期胃癌组织 (P <0 .0 5 ) ,伴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的胃癌组织明显高于无转移的胃癌组织 (P <0 .0 5 )。结论 :CD44v6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其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转移预测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PCNA和CD44v6在鼻咽癌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3例慢性鼻咽炎、62例鼻咽癌组织(38例伴有淋巴结转移)中PCNA和CD44v6的表达。结果:62例鼻咽癌组织PCNA和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3%、77.4%,与23例慢性鼻咽炎PCNA、CD44v6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转移组和非转移组PCNA的阳性率分别为68.4%、7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CD44v6阳性率要高于非转移组,阳性率分别为89.4%、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和CD44v6共同阳性表达有39例,共同阴性表达10例,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436,P〈0.01)。结论:PCNA和CD44v6在鼻咽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胃癌患者CD44v6 mRNA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CD44v6在胃癌发展、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64例胃癌患者胃癌及其正常胃黏膜CD44v6 mRNA表达.结果胃癌患者胃的正常黏膜有少量CD44v6 mRNA表达;胃癌组织CD44v6 mRNA的表达阳性率高于其正常黏膜.胃癌组织CD44v6mRNA表达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患者(75.56%)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36.84%),有远处转移者(92.86%)高于无远处转移组(41.87%),患者性别、肿瘤长径<5cm与≥5cm、肿瘤发生部位、大体类型、组织类型、组织学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TNM分期与CD44v6表达阳性率无关.结论胃的正常黏膜有少量CD44v6表达,胃癌组织CD44v6表达明显增多,CD44v6表达较多提示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唾液酸化的Lewis X抗原 (sialylLewis X ,SLeX)和CD4 4v6基因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敏感性的催化信号放大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 1 7例早期胃癌和 78例进展期胃癌组织进行SLeX抗原和CD4 4v6蛋白检测 ,并结合肿瘤的病理学行为和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胃癌中 ,SLeX和CD4 4v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86 .3%和 82 .1 %。SLeX和CD4 4v6表达阳性率在进展期胃癌明显高于早期胃癌 (P <0 .0 5 ) ;SLeX和CD4 4v6表达水平具有一致性 ,均与胃癌浆膜浸润 ,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P <0 .0 5 )。结论SLeX和CD4 4v6表达与胃癌转移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 ,检测SLeX和CD4 4v6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和CD44v6表达及DNA倍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春梅  蒋敏  李敏  刘伟  朱艳芳  陈永林 《医学争鸣》2007,28(10):907-909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E-cad)和CD44v6的表达及DNA倍体,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组织化学Feulgen染色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103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E-cad和CD44v6蛋白的表达及DNA倍体.结果:浸润性乳腺癌E-cad阳性表达率为35.0%(36/103),E-cad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组织浸润程度、腋窝淋巴结转移、复发、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CD44v6阳性表达率为76.7%(78/103),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组织浸润程度、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复发、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E-cad阴性和CD44v6阳性表达的浸润性乳腺癌多为异倍体癌;E-cad阳性和CD44v6阴性表达的多为2倍体癌(P<0.05).结论:E-cad的低表达与CD44v6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乳腺癌的侵袭与转移;DNA异倍体可作为对乳腺癌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