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比较国产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与Amplatzer室间隔缺损封堵器(AVSDD)治疗VSD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对160例VSD封堵术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并发症.结果:国产器械组及AVSDD组即刻手术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即刻残余分流率的比较国产器械组明显低于AVSDD组(P<0.05),但术后24 h,1、3、6、12个月不同时点随访残余分流率的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国产组少于AVSDD组(P<0.05).结论:国产VSD封堵器的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AVSDD.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国产及进口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 (VSD) 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为临床提供优选依据。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将待实施介入封堵术的74例VSD患者分为国产封堵器组(国产组,n=38)和进口封堵器组(进口组,n=36)。超声心动图显示室间隔回声中断,国产组 3~12 mm (6.23 ±2.82) mm;进口组4~11 mm(5.86±3.17) mm 。两组患者均在X线及彩色超声监测下完成VSD封堵治疗。对两组即刻成功率、平均X线曝露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和术后半年内的超声改变、心电图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国产组37例即刻封堵成功,成功率为97.4%,平均X线爆露时间(28±11)min;术后发生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各1例,无残余分流出现;总住院天数(5.0±1.3)d;总住院费用(2.03±0.12)万元。进口组35例封 堵成功,成功率为97.2%,平均X线爆露时间(29±13)min;术后出现少量残余分流2例,术后发生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 ,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总住院天数(6.0±1.6)d;总住院费用(3.13±0.21)万元。国产组总住院费用明显低于进口组(P<0.01),余结果差异无显著 性。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VSD安全有效,近、中期疗效良好,且治疗费用较使用进口封堵器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国产封堵器与外科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采用封堵术治疗VSD33例患儿,和同一时期采用外科手术的34例VSD患儿,进行年龄、体重、室间隔缺损大小、手术及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费用等对比分析。结果:封堵组与外科手术组的年龄分别为10.54±8.00岁,5.90±4.17岁;体重分别为32.79±13.79kg,18.99±10.07kg;VSD大小分别为6.28±1.99mm,11.77±5.56mm;手术时间分别为0.97±0.15h,3.18±0.73h;住院天数分别为6.24±1.84d,19.38±5.03d。两组VSD患儿的年龄、体重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封堵术组的VSD较手术组的小,而且以单纯VSD为主,但手术及住院时间较短。封堵组封堵VSD的成功率为94.3%;外科手术组中14例单纯VSD,合并其他畸形20例,手术成功率为100%,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封堵组术后出现左前分支或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较外科手术组多见。结论:外科手术和介入封堵各有优缺点,临床进行VSD治疗方案的选择时,要进行个体化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直视修补术和经胸微创封堵术3种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以有助于VSD手术方式的合理化选择。方法: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别行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介入组,n=123)、直视修补术(直视组,n=104)和经胸微创封堵术(微创组,n=23)的VSD患儿共250例,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直视组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ICU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大于介入组和微创组(P<0.001)。介入组无需输血、机械通气和ICU监护;微创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介入组(P<0.001)。3组手术成功率和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 >0.05)。结论:3种手术方式均是治疗VSD安全、有效的方法。应充分评估病情,根据不同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介入和手术治疗方案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外科手术修补和介入封堵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有效方法.针对两者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单纯性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者行外科手术修补30例,行介入封堵30例.结果 手术组30例术后未出现特殊并发症;介入组30例,1例因封堵器移位转外科手术,1例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转外科手术.住院天数介入组少于手术组(P<0.01).住院费用介入组高于手术组(P<0.01).结论 外科手术和介入封堵各有优缺点,临床进行室间隔缺损治疗方案的选择时,要进行个体化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应用外科手术与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月一2006年4月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动脉导管未闭患者200例,所有病例根据临床判断已经自然愈合的可能,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外科手术组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未闭闭合术;介入封堵术治疗组采用常规右心导管从肺动脉经动脉导管进入降主动脉进行介入封堵术。术后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及心电图检查,观察有无分流,心脏功能的改变和心律失常。检测左、右心室Tei指数、A峰等指标。结果外科手术组和介入封堵术治疗组技术成功率分别为100.0%和99.2%(P〉0.05),两组动脉导管未闭完全封堵率分别为100.O%和99.0%(P〉0.05)。但是介入封堵术治疗组并发症9例(18.3%),外科手术组并发症仅2例(1.7%),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封堵术治疗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高于外科手术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动脉和主动脉收缩压、舒张压术、平均脉均显著不同于外科手术治疗组,两组治疗后三组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手术组治疗后心室Tei指数和Vp、R—R均显著优于介入治疗组,治疗后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动导管未闭具有安全、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方法(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优势。方法68例肝脓肿住院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治疗组(30例)和外科手术组(38例),对比分析两者的疗效。结果微创治疗组术后患者疼痛持续时间、术后自主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外科手术组(P〈0.01或P〈0.05)。结论微创治疗肝脓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势,应作为肝脓肿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分析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共90例患者,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28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35例,室间隔缺损(VSD)27例.统计本组患者封堵成功率、术后残余分流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资料.结果:9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封堵器,术后均无残余分流,平均住院时间为(7.2±3.15)d,手术时间为(103.5±23.8)min,平均费用为人民币(2.58±0.41)万元.1例VSD患者术后第4天发生脑栓塞,经脑血管介入融栓治疗症状缓解出院,2例术后12 h内发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均经激素治疗后3 d内恢复正常.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疗效确切,且可大大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有利于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与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介入治疗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组)的临床资料,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30例,房间隔缺损(ASD)15例,室间隔缺损(VSD)15例,并与同期行外科治疗的8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外科组)的临床资料相比较.结果 PDA介入组在全麻、住院时间和动脉导管直径等方面明显优于外科组,但其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外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D介入组在全麻、CPB、输血、住院时间和缺损直径等方面明显优于外科组,但其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外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SD介入组在全麻、CPB、输血、住院时间和缺损直径等方面明显优于外科组,其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外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与外科传统手术治疗相比,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采用全麻的比例小、无需输血和体外循环、恢复快等特点,但其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研究Amplatzer堵闭器(ADO)与外科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探讨ADO治疗PDA的临床价值.[方法]1998年11月-2004年1月在我院采用Amplatzer堵闭器介入治疗的PDA患者31例,同期采用外科手术法治疗的PDA患者32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主要并发症等.[结果]两种疗法的成功率(介入组93.3%、外科组100%)、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介入组14.3%、外科组12.5%)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科组接受输血、呼吸机辅助通气各8例,介入组无1例接受输血和呼吸机辅助通气;术后住院时间介入组2~7(4.7±1.4)d,外科组7~23(10.9±3.5)d.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platzer法治疗PDA安全可靠,疗效与外科手术相似,较外科方法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短,在适应证范围内,可作为治疗PDA的合适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长期应用法舒地尔雾化吸入对室间隔缺损术后持续难治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室间隔缺损术后常规治疗6个月仍然持续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按照年龄和性别匹配随机分为两组,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给予法舒地尔100mg雾化吸入,2次/d,持续12个月,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后3、6、12个月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量肺动脉收缩压(PAS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和血氧分压(PaO2)。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PASP第6个月时明显降低(P<0.01),第12个月继续降低(P<0.01);LVEF6个月时显著升高,至第12个月时仍然持续升高;RVEF第3个月时即明显升高(P<0.05),至第6、12个月时仍持续升高(P<0.01);PaO2第6个月时升高(P<0.05),第12个月时仍持续升高(P<0.05)。对照组3年生存率为87.5%,5年生存率为62.5%,治疗组5年生存率为100%。结论长期法舒地尔雾化吸入,能显著降低室间隔手术后持续难治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收缩压,提升心功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无症状的不同年龄段房间隔缺损患者经皮房间隔封堵术后心脏负荷变化情况.方法 50例患者中,儿童组和青少年组各25例,采用国产先健封堵器及其输送系统封堵房间隔缺损,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心脏负荷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心脏负荷变化趋势相似,术后1个月右室横径、收缩末期左房前后径缩小,左...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远期随访研究,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D介入治疗的患者61例(男25例,女36例),于手术前、手术后3d、3个月、6个月、1、2、5年分别进行随访,包括询问症状、检查心电图了解有无心律失常;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封堵器状态、残余分流情况、心脏结构、心功能、有无封堵伞移位等。结果术后随访,右心房上下径、左右径,右心室舒张末期左右径、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在术后3d就明显缩小,术后3个月进一步缩小(P〈0.05)。右心室舒张末期长径在术后3个月才明显缩小(P〈0.05)。术后3个月,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进一步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右心房、右心室大小基本恢复正常。术后3d,左室舒张末前后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均逐渐增大(与术前比较,尸〈0.05);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每搏量及左室射血分数均逐渐增大(P〈0.05)。3个月后左心功能进一步改善,至12个月时,左心房、左心室大小及左心室功能恢复正常(P〈0.01)。,随访期间,15例出现心悸症状,半年内自愈,无其他并发症。结论ASD介入治疗在消除异常分流的同时,有效改善心脏结构和功能,长期疗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覃俊安  张施明  林小刚 《西部医学》2009,21(9):1512-1514
目的观察比较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对心肌梗死后左室重塑扫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4例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培哚普利治疗组46例,卡托普利治疗组42例,常规治疗组36例。治疗1周~12个月后,观察三组临床疗效。行二维超声心动图(CUG)检查,分别测定计算并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EDVI)、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乙VPWT)的变化。结果培哚普利治疗组和卡托普利治疗组CUG各指标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治疗12个月后培哚普利组LEDVI、LESVI均显著低于卡托普利组(P〈0.05),而LVEF显著高于卡托普利组(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D能有效防止心肌梗死后左室重塑的发生。培垛普利与卡托普利比较,疗效更高、安全性更大、耐受性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6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成功行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患者,包括: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分CP组和非CP组。对两组的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病案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99名患者(男203/女396)成功接受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CP组408例(PDA126例、ASD166例、VSD116例),非CP组191例(PDA52例、ASD83例、VSD56例)。CP组各病种平均住院日均明显缩短(P〈0.05);PDA和ASD患者住院总费用明显下降(P〈0.05),但VSD总费用无明显降低(P=0.518)。两组整体并发症率无差异(P=0.897),CP组甲级病案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01)。结论临床路径是改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医疗管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前列腺素E与米力农对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降低肺动脉压力的效果。方法选择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30例,在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主动脉开放时,分别静脉泵入前列腺素E(前列腺素E组)或米力农(米力农组),并分别观测记录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术后第10天使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压力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2组患者术后肺动脉平均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LVEF无显著改变,2组间比较,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肺动脉平均压、LVEF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单独使用前列腺素E降肺动脉压力效果与米力农相当,并且避免了米力农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致肺动脉瘤样扩张的低体质量婴幼儿的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治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合并房间隔缺损同时出现肺动脉瘤样扩张婴幼儿12例,月龄4~16(8.8±3.2)个月;体质量4.5~8.0(6.9±2.1)kg;身长56~83(67.4±9.5)cm。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手术前,术后3,6个月及1、2年婴幼儿主动脉、主肺动脉内径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及LVEDD/RVEDD的比值。结果 12例患儿均手术成功,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术后2年主肺动脉内径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术后2年RVEDD/LVEDD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术后1年及术后2年RVEDD/LVEDD与术后6个月相比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致肺动脉瘤样扩张的低体质量婴幼儿手术后可以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对三尖瓣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院203例符合介封堵术适应症的腹部室间隔缺损患者行介入治疗,依据术前三尖瓣反流程度及其是否伴有肺动脉高压,分别进行术前和术后即刻、3d、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三尖瓣受损情况,分析轻、中和重度三尖瓣反流发生比例情况。结果165例成功实施介入手术患者中,1例(0.61%)重度三尖瓣反流;中度(2.42%)4例;轻度16例(9.7%)。观察期末总的三尖瓣反流比例为4.85%。结论对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发生三尖瓣反流的原因或与封堵器磨损腱索、导管损伤腱索和输送杆损伤腱索有关,建议在行介入治疗时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在操作过程中小心操作,按规范操作,同时还要密切注意室间隔缺损周围组织结构及形态,以减少三尖瓣反流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评价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的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形态及功能改变中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60例单纯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三尖瓣反流峰速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将病例组分为轻、中、重度3组,选取3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4组研究对象的右室舒张末容积、右室收缩末容积、每搏量及射血分数,并将所测各组右心室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重度组较之轻、中度组及正常对照组,右室舒张末容积、右室收缩末容积明显增大,右室射血分数明显减小(P<0.05);中度组较之轻度组及正常对照组,右室舒张末容积、右室射血分数增大(P<0.05);轻度组右室舒张末容积、右室收缩末容积、右室每搏量及右室射血分数较之正常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可无创、准确地评价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对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室形态及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分析经阴道超声引导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浙江省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异位妊娠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方式分为超声引导组和腹腔镜组,每组各6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中与围术期及术后情况.结果 超声引导组和腹腔镜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9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组和腹腔镜组手术时间[(71.03±24.31)min比(70.92±25.04)min]、住院时间[(4.01±2.33)d比(3.95±2.0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排尿导管滞留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医疗费用、下床活动时间、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所需要的时间、是否需要应用术后镇痛剂以及术后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引导与腹腔镜下手术作为新型的异位妊娠手术治疗方法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能为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