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分析以羊水细胞进行胎儿ABO血型基因分型及其可行性分析。方法妊娠16周孕妇抽取羊水,从羊水细胞中提取DNA,采用PCR-SSCP技术,通过PCR反应,特异性扩增ABO基因片段,用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SSCP硝酸银染色,PCR产物直接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方法,直接鉴定ABO血型基因型。结果15例高抗体效价的O型孕妇中丈夫A型的9例,B型5例,AB型1例,胎儿羊水细胞基因定型血型与末梢血血型吻合。结论通过羊水细胞,采用PCR-SSCP技术,进行胎儿ABO血型基因定型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基因分型技术首次应用于类孟买型家系ABO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计将基因分型技术用于解决临床输注中血型血清学难题。方法 报告首次在国内用基因分型技术用于一个类孟买型家系5口人ABO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在吸收放散试验、唾液血型物质凝集抑制等血清学试验基础上,采用快速盐析法提取外周血中的DNA,用PCR—SSP法扩增ABO血型等位基因。结果 一家5人中,兄弟3人均为类孟买型,ABO基因分型分别为A102B、A102B、Al20O1,而其父母血型基因与血清学血型相符合。结论 ABO PCR—SSP基因分型是一种方便、快速、可靠的技术,与血型血清学相比有着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复合PCR技术在ABO血型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复合PCR技术在ABO血型基因分型方法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实验研究摸索复合PCR的条件和规律,采用单管同时扩增出ABO基因的第6、7外显子后,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对复合PCR产物进行酶切消化.结果 通过最佳实验反应条件的获得,可建立ABO血型基因分型方法.结论 复合PCR技术在建立ABO血型基因分型方法的应用中,具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ABO 血型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的研究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ABO血型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及对疑难标本的初步应用。【方法】 对6份已知ABO血型的血样进行DNA抽提,针对ABO基因启动子、所有外显子、部分内含子序列设计、合成一系列特异性引物,探索它的最佳PCR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获得的PCR产物直接进行序列测定。用建立的方法对2份ABO疑难血型的标本进行全长序列测定。 【结果】 得到ABO基因中A101、B、O01、O02、A102常见等位基因的ABO基因编码区全长核苷酸序列。疑难标本中:正定型为O型、反定型为B型的ABO基因定为O02/O21型;表型为O型的基因定为A102/O01型。 【结论】 建立起中国人群的ABO基因编码区全长标准序列信息库,并可运用于ABO疑难血型基因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基因分型在疑难ABO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基因分型方法对ABO血型基因分型。结果对24例已知ABO血型基因分型,结果与血清学所定表型完全符合;并将该技术应用于解决临床输血疑难血型鉴定。结论ABO血型基因分型技术可应用于检测ABO疑难血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海南汉、黎族人群中ABO基因DNA多态性及其基因频率分布的特点。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了255例海南汉族人样本DNA和379例海南黎族人样本DNA的ABO血型基因型,根据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比较海南汉、黎族的ABO血型基因频率与其他群体的差异,确定其在中国地理分布上的位置。结果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可鉴定出6种ABO血型基因型:AA、AB、AO^1、BB、BO^1、O^1O^1,其鉴定的ABO基因分型结果与DNA测序结果完全符合;在海南汉族人群中O^1O^1、BO^1、AO^1、AB、AA、BB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34.90%、23.53%、22.75%、6.27%、6.27%和6.27%,A、B、O^1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0.78%、21.18%和58.04%;在海南黎族人群中O^1O^1、BO^1、AO^1、AB、AA、BB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30.87%、26.39%、16.0g%、13.19%、6.86%和6.60%,A、B、O^1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1.50%、26.39%和52.11%。根据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海南汉族ABO血型分布介于北方和西北各省组与长江流域和西南区组之间,而海南黎族ABO血型分布与我国各省区的ABO血型分布4个组的聚类现象不明显。结论海南汉、黎族人群ABO血型基因频率分布存在明显的种族和地域的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测定118例新疆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及127例正常对照组的HCR基因第四外显子第307位点基因多态性,研究HCR基因与银屑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从抗凝血中抽提DNA,用PCR-RFLP法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法鉴定基因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HCR-307位点核苷酸存在C、T二态性,可表现为CC纯合、TT纯合、CT杂合三种基因型,病例组T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CR-307位点的CT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0例样本ABO血型抗原表达减弱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采用微柱凝集法及盐水试管法进行ABO血型血清学鉴定;对ABO基因第1-7外显子及其上游启动子区域PCR产物直接测序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11例样本通过家系分析可以确定其基因型(1例ABO*A2.01/ABO*B.01,1例ABO*A2.01/ABO*O01.01,1例A1.02/B3.04,2例B3.04/O.01.01、2例B3.02/O.01.02,4例Bw.12/O.01.01);3例样本在ABO基因启动子区域发生-35_-18位的碱基缺失,通过家系分析,提示该变异发生在B等位基因;1例样本在ABO基因启动子区域发生-119位C>T变异;1例样本发生第7外显子1054位点缺失碱基C;4例样本在ABO血型基因1-7外显子及其调控区域未发现变异。结论 启动子区域-119位C>T变异及Exon7 1054del变异可能是导致ABO血型抗原异常表达的新变异;部分ABO亚型可能与内含子异常或mRNA合成异常有关;本地区B亚型明显多于A亚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一例AB类孟买血型的先证者进行血型血清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技术分别对先证者红细胞上ABH抗原、唾液中ABH血型物质、红细胞上Lewis抗原及血浆中红细胞不规则抗体进行检测;采用PCR技术分别扩增先证者ABO 基因第6、第7外显子及FUT1、FUT2 基因全部编码区域,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通过Chromas软件与人类红细胞血型基因数据库进行基因序列比对,查找突变位点。结果:血清学实验结果表明,先证者红细胞上检到弱A抗原、Leb抗原,未检到B抗原、H抗原及Lea抗原,唾液中检到A、B、H血型物质,血浆中检到IgM类抗HI抗体。DNA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ABO 基因型为*A1.02 /*B.01;FUT1 基因存在c.551_552delAG杂合缺失突变及c.881_882delTT杂合缺失突变,FUT2 基因存在c.357C>T纯合多态性。结论:FUT1 基因双杂合缺失突变是导致先证者为AB类孟买血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的碱基序列测定。对当归进行分子水平鉴定。方法 常规提取当归种籽DNA,利用合成的特异性引物对其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进行套式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碱基序列测定。结果 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当归种籽中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PCR扩增产物存在;经测序后得到了当归种籽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的碱基序列。结论 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的碱基序列测定可做为分子水平鉴定植物性中药材的又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肖竻扬 《吉林医学》2009,30(3):195-197
目的:探讨一种胎儿ABO血型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方法。方法:从28例健康孕妇血浆中提取胎儿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胎儿ABO血型,通过出生后全血血清学检测证实。结果:28例样本中,产前检查能正确显示胎儿血型的有22例,总准确率为78.6%。结论:利用孕妇血浆中胎儿DNA诊断胎儿ABO血型,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无创性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用孕妇血浆中胎儿DNA检测胎儿ABO血型的临床意义。方法:从33例13-40周可疑母儿血型不合的孕妇血浆中提取胎儿DNA,利用复合PCR-RFLP技术检测胎儿ABO血型。通过出生后脐带血血清学检测证实。结果:33例样本中,检出22例(22/33),出生后证实20例诊断正确(20/22);14例孕中期检出9例(9/14),8例正确(8/9);19例孕晚期检出13例(13/19)),12例正确(12/13)。结论:利用孕妇血浆中的胎儿DNA诊断胎儿ABO血型简便无损伤,对于诊断和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新乡地区汉族无偿献血者红细胞血型系统ABO和Rh抗原的分布情况,保证临床合理计划供血。方法用血型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新乡市地区无血缘关系的汉族无偿献血者12000名,进行ABO、Rh血型系统的表现型及基因频率分布调查分析。结果ABO血型表现型频率顺序B>O>A>AB,基因频率q>r>p;12000名无偿献血者检出RhD阴性40人,占0.33%,且Rh(-)以Ccdee和ccdee为多见。Rh血型表现型以CCDee和CcDEe多见,基因组合体频率CDe最高。结论新乡地区汉族人群ABO和Rh等主要血型系统抗原分布与北方汉族人群的分布基本相符,对建立稀有血型档案,保证临床合理计划用血及应急供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用于检测ABO变异型血型的改良微柱凝胶法。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温州市人民医院和瑞安市人民医院ABO血型凝集强度改变或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患者12例。采用血型血清学检查和血型基因检测结合临床表现确认标本ABO血型;对已知血型标本用微柱凝胶法复核;用1% O型、A3亚型和A抗原减弱红细胞调整微柱凝胶法离心方式建立改良微柱凝胶法,并对全部标本进行检测。结果:12例标本中A3亚型1例,B(A)型3例,类孟买型3例,ABO抗原减弱5例;微柱凝胶法和盐水试管法检测敏感度相似,12例标本中只检出2例,检出比例为2/12;选定改良微柱凝胶法的离心方式为900 r/min离心2 min、4 ℃孵育30 min、1 800 r/min离心3 min;用改良微柱凝胶法检测12例标本,1例不能检出,检出比例为11/12。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改良微柱凝胶法通过改变微柱凝胶血型卡的离心方式、增加孵育时间和孵育温度,提高了检测敏感度,适合ABO变异型血型的筛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ABO、RhD血型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分析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探讨ABO、Rh血型调查与建立Rh表型库在安全输血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我院8 000例住院患者ABO血型及RhD血型的检测结果,对需输血的患者5 000例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结果标本进一步行抗体特异性鉴定。随机选取3 000袋RhD阳性滤白红细胞悬液样本检测Rh表型,通过电脑建立献血者Rh表型数据库,探讨其在输血中的重要意义及价值。 结果 8 000例患者中ABO血型分布情况从多到少依次为B型血(32.02%)、O型血(28.98%)、A型血(27.01%)、AB型血(11.99%)。不同年龄组间ABO血型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组中ABO血型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 000例患者中RhD阴性48例(0.60%)。男性和女性 Rh血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000例需输血患者的血样标本中不规则抗体阳性者30例(0.60%),Rh血型系统抗体阳性19例(63.33%),抗-E检出率最高。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000例RhD阳性献血者血样标本Rh血型表型共8种,其中CCDee检出率最多,其次为CcDEe,DcDEE和ccDee检出率较少。 结论 ABO血型的分布与地域及年龄有关;临床上除在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应进一步检测其抗体特异性;建立献血者Rh表型数据库有利于预防因Rh表型不符输血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对于临床安全输血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符小玲 《海南医学》2010,21(21):113-115
目的探讨婴幼儿ABO血型正反定型的符合情况,分析婴幼儿ABO血型IgM抗体产生频率。方法对我院225例婴幼儿ABO血型进行盐水试管法正反定型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在检测的婴幼儿标本225例中舍去AB型标本27例,其余198例标本中检出ABO血型IgM抗体122例,检出率为61.6%。I组标本19例,其中6例检出抗体,正反符合率为31.6%(6/19);Ⅱ组标本27例,其中9例检出抗体,正反符合率为33.3%(9/27);Ⅲ组标本37例,其中14例检出抗体,正反符合率为37.8%(14/37);Ⅳ组标本50例,其中34例检出抗体,正反符合率为68.0%(34/50);Ⅴ组标本65例,其中59例检出抗体,正反符合率为90.8%(59/65)。结论婴幼儿中有大部分已产生ABO血型IgM抗体,且IgM抗体的生成呈提早趋势,因此应重视婴幼儿ABO血型的正反定型检测,以保证婴幼儿的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反复自然流产与ABO血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680对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夫妇二人)为实验组,210对顺娩健康活婴者(夫妇二人)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按夫妇ABO血型是否相容分为ABO血型相容和ABO血型不相容两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中夫妇ABO血型相容有264对,占38.8%,ABO血型不相容有416对,占61.2%;对照组中夫妇ABO血型相容有102对,占48.6%,ABO血型不相容有108对,占5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夫妇ABO血型不相容与反复自然流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学定型出现ABO血型抗原减弱的血液病患者的基因分型,为临床输血提供血型依据。方法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对320例血液病患者,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ABO血型鉴定,并对ABO血型抗原减弱的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进行基因分型。结果53例试管法正反定型相符,可确定ABO血型;210例反定型抗体减弱或异常;57例抗原减弱。57例抗原减弱患者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3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各2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淋巴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各1例。经基因分型,57例患者中A抗原减弱23例,确定A型血,B抗原减弱26例,确定B型血,A、B抗原均减弱8例,确定AB型血。结论 ABO血型抗原减弱最多见于AML和MDS患者,进行血型基因检测可明确ABO血型。ABO抗原减弱时经基因分型确定血型后,输血时可同型输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