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测定冷藏(4℃)保存48 h后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α末端糖基脱落情况。方法分别以一定浓度梯度的FITC-sWGA、FITC-RCA-1、FITC-ECA标记血小板,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确定最佳工作浓度。检测冷藏保存48 h后血小板GPⅠbα末端唾液酸基及次末端半乳糖基脱落情况。结果 FITC-sWGA、FITC-RCA-1、FITC-ECA工作浓度分别为2μg/ml、2μg/ml、30μg/ml时标记效果好。冷藏保存48 h后GPⅠbα末端唾液酸基及次末端半乳糖基脱落较22℃常规保存明显增加,分别增至(156±18)%及(12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冷藏保存48 h可致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α末端糖基脱落增加。  相似文献   
2.
血液安全性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由于存在检测窗口期、免疫隐匿性感染、病毒变异等原因,使血液无法保证零风险.为评估现有检测体系、献血模式、和管理体系下我国血液的残余风险度,并探讨我国血液核酸检测(NAT)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开展了历时2年多的NAT检测多中心国际合作研究.现将部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单份及16份混合标本2种检测模式对献血者血液病毒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NAT)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9年2至6月顺序留取北京无偿献血者标本,用诺华Procleix ULTRIO Assay进行单份(ID)或16份混合标本(P16)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HIV-1)三项联合核酸检测.单份NAT反应性同时HBsAg、抗-HCV或抗-HIV血清学不合格的标本,血清学合格的单份NAT反应性经双孔NAT复检阳性的标本,以及混合NAT反应性/拆分NAT为阳性的标本,进一步用诺华Procleix HBV、HCV和HIV-1鉴别试剂进行鉴别试验.血清学合格、HBV NAT单独阳性标本进一步用Roche HBV定量实验加以验证和进行病毒含量测定、血清学分析、并进行稀释以模拟是否能被P16-NAT检出.阳性检出率进行四格表连续校正的x2检验.结果 (1)在7613份单份NAT (ID-NAT)标本中,检出NAT阳性26份,ID-NAT阳性率0.34%(26/7613);(2)在16 064份共1004份P16混合标本NAT(P16-NAT)中,检出NAT阳性27份,P16-NAT阳性率为0.17% (27/16 064);(3)在血清学合格标本中,单份检测的NAT单独阳性检出率为0.12% (9/7438),高于16份混样检测的NAT单独阳性检出率0.01% (2/15 750)(x2=11.880,P<0.05).9份ID-NAT及2份P16-NAT单独阳性标本经鉴别均为HBV NAT阳性,未检出 HCV NAT单独阳性或HIV NAT单独阳性;(4)9份ID-NAT HBV单独阳性血样模拟P16-NAT,仅有2份可被检出;(5)对8份ID-NAT及2份P16-NAT单独阳性标本进行Roche HBV定量测定,均可确证其核酸检测结果,但病毒含量很低.其中2份HBV病毒含量为472 IU/ml及15 IU/ml,6份含量<12 IU/ml,另2份原倍不能定量经10倍浓缩处理后测得含量为< 12 IU/ml和14.3 IU/ml;(6)11份HBV NAT单独阳性标本中,3份(27.3%)为潜在的窗口期感染,其余8份(72.7%)抗-HBc阳性或抗-HBe阳性,但抗-HBc-IgM均为阴性,为隐匿性感染;(7) P16-NAT初检呈反应性需要进行拆分试验的混合样本比率为2.49% (25/1004),其中由血清学合格标本所致初检反应性的混合样本比率为0.20% (2/1004).结论 ID-NAT单独阳性检出率高于P16-NAT单独阳性检出率.为避免低病毒含量HBV的漏检,应选用灵敏度高的核酸检测试剂,并尽量采用小标本量混合检测,甚至采用单份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与Ortho3.0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诊断试剂盒比较,分析评价EIAgenHCV抗体诊断试剂盒(EIAgen)的诊断性能。方法应用考核试剂EIAgen和参比试剂Ortho3.0HCV抗体诊断试剂盒对2881份样本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不一致时,应用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确证试剂RIBAHCV3.0或核酸试验(NAT)确证试剂进行确证,以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881份样本中,考核试剂及参比试剂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且参比试剂的测量值/临界值(S/CO)≥3.8,或检测结果符合确证试验阳性结果的阳性标本为274份,考核试剂及参比试剂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且参比试剂的S/CO〈3.8为59份,阴性标本2539份,不确定的9份被剔除。考核试剂检测真阳性274份,无假阴性结果;真阴性2527份,假阳性12份。考核试剂敏感度为100%,高于参比试剂的98,91%;特异度为99.53%,略低于参比试剂的99.88%。考核试剂对部分国内常见HCV基因型(1a型、1b型、2a型、3型和6型)样本27份,均为真阳性,敏感度为100%,对于非HCV感染的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妊娠样本具有良好的特异度,特异度均为100%。溶血、脂血样本对考核试剂检测结果无影响。考核试剂阳性预测值为95.80%,阴性预测值为100%,准确性为99.57%。考核试剂S/CO≥5.9的样本301份,其中用参比试剂检测S/CO≥3,8占88.70%;考核试剂S/CO〈5.9的29份,其中用参比试剂检测S/CO〈3.8占86.21%。结论EIAgen敏感度100%,特异度较好,是一种优秀的检测抗-HCVEIAgen试剂,尤其适用于阳性样本的筛选。采用EIAgen试剂检测样本,当S/CO≥5.9时,样本的阳性预测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建立ABO基因分型技术,研究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ABO基因型的分布,以了解该人群基因分布特点及规律。通过Multiplex·PCR·RFLP技术和PCR·SSP技术建立起稳定的ABO血型基因分型方法.应用该方法开展对北京地区汉族人群ABO基因分型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A102、O1、B为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较为常见的等位基因;在北京汉族人群中A型以A102为主,占绝对优势;未检测到A201等位基因,但发现3例O2基因样本,此结果提示在北京汉族人群中存在O2基因。结论:通过研究初步了解了北京地区汉族人群ABO基因分型规律.为ABO血型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目前医院、疗养院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多头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到位而存在保密安全隐患的问题,探讨由一个部门对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实行全程统一管理,增强了计算机及网络安全。方法对全院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从采购方案制定、购入后入仓、建档、出库、维护、报废、销毁的全过程进行统一管理。结果克服了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完善了管理过程,加强了信息安全管理。结论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全程统一保密管理加强了信息安全,值得在医院、疗养院信息化建设管理方面推广。  相似文献   
7.
健康教育是疗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高疗养员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疗养康复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1].军队疗养院的疗养对象以特勤疗养和中老年干部为主,以往的经验表明,在这些特殊人群中存在健康教育意识淡薄、缺乏主观能动性、健康知识缺乏、沟通需要技巧、疗养动机不同等情况[2],针对这些情况,为促使他们建立新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减低疾病的危险因素,就需要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健康教育措施.为此,我们对军队高龄疗养员在疗养期间的健康教育需求和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在疗养院管理中的普及应用,全军疗养院陆续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使疗养保健工作逐步趋向于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特别是电子疗案的开发与应用,使疗案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制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军队干部康复疗养信息卡,实现疗养员信息存贮和共享。方法:利用带有RFID技术的U盘,设计制作该电子信息卡。结果:将疗养员的电子病历输入到疗养卡内,通过RFID读写器和计算机可以对疗养卡随时进行访问、查询及信息的修改与更新。结论:在部分医院、疗养院中对该军队干部康复疗养信息卡进行了试用,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核酸扩增技术(NAT)检测后进行一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的可能风险.方法 收集双试剂(金伟凯及Ortho)HCV ELISA筛查判为不合格的献血者血液291份,进行核酸检测及血清学确证试验.分析单试剂检测漏检的情况.结果 选用金伟觊anti-HCV ELISA作为单次ELISA检测,291份不合格血标本中97份被判为ELISA检测合格(S/CO<0.7)同时NAT检测合格,其中3份(1.0%)重组免疫印迹(RIBA)确证试验阳性的血液被NAT和ELISA漏检;选用Ortho anti-HCV ELISA作为单次ELISA检测.291份不合格血标本中88份被判为ELISA检测合格(S/CO<0.7)同时NAT检测合格,其中2份(0.7%)RIBA确证试验阳性的血液被漏检.结论 NAT检测后去掉两次ELISA检测中的一次检测模式暂时尚需慎重,需加大样本量迸一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